03 扮演上帝
作品名称:AI之膜 作者:骊夫 发布时间:2018-05-16 10:49:35 字数:5150
似乎在为了迎合徐茂与闻浩宇的合作,2026年5月31日,联合国《智能机器人法》开始颁布施行。
世界上各主要新闻媒体纷纷转载了相关报道。
机器人,无疑是人类能力的外挂,能够实现受控应用,绝对的利大于弊,不能因为相关的担心而因噎废食。但凭心而论,再智能的机器人也是机器,万一被恶人利用、或其自主产生错误判断,转而以人类为敌,那么人类就形同自掘坟墓,很难想象“悔不当初”这句话会以何种声调喊出。
有鉴于此,关于机器人、特别是智能机器人产业,看起来是进退两难,但进,又是明显的趋势。
趋势不可阻挡,那就只能顺势有所主动作为。
就在本日,基于机器人智能化程度不断提高,联合国专门制定颁布了《智能机器人法》。这是一部由全体成员国及组织签约保证执行的法律,包含了全球各大机器人制造厂商、各类型机器人必须遵守的条款及违法处罚措施。
其中对机器人的定义是:由人类制造、服从程序指令、具备相应智能,甚至脱离人类操控也能自主作业的机械。包括非人形行业机器人和根据特殊需要制造的人形机器人。
任何类型的机器人都必须绝对遵从以“人类(地球上原生质最高等级生命)是机器人造物主”为中心原则的各项原则。
该法律还规定:联合国各成员国及组织已经一致同意,机器人硬件设备生产及只读的系统程序编写,统一由一家匿名的联合国专属公司负责,各机器人制造厂商向其购买,不得独自生产硬件设备和编写系统程序;相关企业如有创新,也必须首先经过该专属公司审查批准,且该专属公司仍具有硬件垄断资格。系统升级则通过发射到太空的卫星服务器网络进行“云操作”。
该匿名公司是一家秘密公司,除《智能机器人法》联合国专门执法机构人员外,没人知道这家公司的办公、生产所在地。该公司在世界各地设立销售代表处,自行组织产品配送,同时有权单方、或配合联合国执法机构,随时秘密抽检进入市场的机器人是否使用了他们提供的硬件,也有权检验应用软件是否合法。
这部法律的考虑范围还是比较全面的,比如根据该法律中对机器人的定义,军工的机器人战士、机器人部队、智能装备,虽然也叫机器人,但这类机器人的制造由来已久,硬件设备和操作系统也无法强令统一,所以用于军事的机器人属于法外机器人,但军工机器人技术、尤其是杀伤能力方面的技术,决不允许用于民用。
其它的如工作类程控设备、交通类无人驾驶车辆及飞行器、生活类各种智能工具、乃至仿真的人形保姆、保镖保安、性伴侣、公务员等等,都在《智能机器人法》的约束范畴之内。
而仿真的人形机器人,禁止采用历史上和当今任何领袖、名人、未经授权的平民形貌。
这种约束是基于,由于可能实现高度仿真,如果“复活”历史上的领袖、名人,可能会使其成为反动的、过时的意识形态图腾,扰乱社会秩序。比如“复活”希特勒,就可能让纳粹思想沉渣泛起。而对当今的领袖、名人进行“复制”,同样因为其仿真性,若因真假难辨,机器人替身发表不当言辞,做出恶意行为,也极有可能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另外,如果不加以限制,男女影视明星类名人,必然会成为复制性伴侣机器人的首选,一方面大批量出现会造成某种程度的混乱,另方面,男女明星真人本身也不愿意被很多人当成性工具,尽管那只是复制品。至于未经授权的平民形貌也不得随意采用,可以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某人喜欢上了别人的老婆,现实中求而难得,就难免考虑购买一个复制品。这实际也是一种侵权。
基于上述情况,影视机构如因特殊需要,复制历史上的领袖、名人作为演员,其活动范围也必须限定在拍摄场地内。而假如基于怀念故去的亲人、爱人,在相关家属授权的前提下,这种复制被允许。
随着联合国《智能机器人法》的颁布实施,“AI限制运动”也应运而生。
一个原因是,虽然已实现对世界上各机器人制造厂商的硬件控制和软件监管,但民众并不了解一旦机器人出现反人类事件,到底采用何种方法解决,即潜在危险依然存在,民众需要得到万全保障的承诺。
另一个原因是,工作类机器人的普及,乃至连保姆、保洁、服务员都是机器人,造成了人类失业量日益增多。虽然随着福利的提高,人类生活更加轻闲滋润,但无事可做造成的百无聊赖和迷茫,正在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针对第一个原因,官方的答复是:所有正规厂商生产的机器人,其行为(程序)均通过卫星云端控制,并且每个机器人都有单独的序列号,只要出现问题,云端能够自动检测到,并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至于假如有不法之徒擅自制造邪恶机器人,就像平常社会上总会存在犯罪一样,法律自会制止,但犯罪可能永远不会杜绝。所以要求大家既要对正规厂家生产的机器人有信心,也要对可能出现的邪恶机器人理性看待,并坚信正义永远会战胜邪恶。
针对第二个原因,官方答复说,这是一个很纠结的心理适应问题。人类为什么要工作?首先是为了养家糊口,但现在机器人代替了我们的工作,它们没有工资,其工资部分转化成了我们的福利。不用工作却照样能养家糊口,甚至生活水准要比以往更高,我们反倒觉得百无聊赖,这就是因为我们还没有找到新生活该有的方式。如果说养家糊口是必须工作的一个方面,通过工作体现自身价值是另一个方面,那么在养家糊口问题解决之后,拥有更加自由身心的我们,完全可以找到新的体现自身价值的方式。人类,毕竟有机器人根本无法具备的东西,那就是精神领域。我们用充裕的闲暇,并利用AI的帮助,可以更深入地探索精神领域的奥秘,这样不仅不会再觉得无聊,也许还会触发人类生命新的进化。
官方的解释很有道理,一段时期后,无论何种类型的机器人都没有出现过问题,更没有人制造过邪恶机器人,所以“AI限制运动”成员对机器人的恐惧就慢慢消弭了。同时,失业造成的悠闲也渐渐被民众适应,旅游,交际,生命伦理和哲学探讨之风渐趋浓郁,从2027年起,地球俨然成为了一个人文学术之球。
可见随着AI技术的发展,人类的精神意识也在同步提高。
“AI限制运动”沉渣泛起,是在2030年之后。
因为,这时的机器人已经高度接近于人。确切地说,机器人除了还不具备“生命特征”外,已经在其它很多方面超过了人类。
事实上,在2030年之前,即使出现了仿真机器人,也不能称为“高度仿真”。在外形上,这样的机器人即便有了足可乱真的人形,其动作和表情也需要用相关型号的机械马达来驱动,僵硬不自然。而在智能化程度方面,由于应用程序相对简单,同时机器人终端处理器能力相对有限,故机器人只能在有限功能内“专司其职”,且过程单调重复,不能像人类那样随机变通,或应情即景变换花样。更不用说造价昂贵,非普通人可以消费。
简单说,2030年以前的机器人,虽然已可以称为智能机器人,但其各方面表现还能很快让人看出这是机器。
但2030年后,随着“TZ1型(指该批次的总型号,以后每有应用软件升级,则为TZ1.2、TZ1.3等。更新换代则为TZ2型,依次类推。)”机器人的问世,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TZ1型”机器人依赖于医学、生物工程学对机器人结构的参与,辅以新材料的应用,加之量子计算机微型化技术取得突破,不仅已完全实现了机器人外形、内部结构、整体感觉与人类乱真,智能化程度更是超过了人类。其强大的学习及融会贯通能力令人叹为观止。
该款机器人拥有了由合成钙质、骨胶原、高强纤维材料制造的人造骨骼,拥有了由智能高分子材料制造出的电活性聚合人造肌肉。这种人造肌肉能够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和热能,继而根据机器人体内微型量子计算机分量、叠加、激发或减少相干等一系列指令,分点对人造肌肉组织通过网络状分布的纳米直径记忆金属丝传导微电刺激,产生不同的冷热效果,使人造肌肉能够伸缩、弯曲、束紧、膨胀,实现了机器人躯体动作、面部表情与人类无异。而人造肌肉中所储电能和热能的来源,可以通过机器人吃饭喝酒来提供,即转化成钠电,整体人造肌肉成为蓄电池,转化后的废物像人一样排泄。至于皮肤,则是利用多功能干细胞培养出来的,其拥有的防渗透功能与真正的皮肤表皮已经没有差异。
这就是说,由于机器人大脑的处理功能已经很强大,机器人对人类的高度仿真已能实现,其看、听、闻、触、感各种传感器反应极其灵敏,传感所对应的数据量庞大且细致,能够让机器人迅疾对人类的言行、包括表情、感情、语气做出相应反应,且其在不断学习中能够持续完善。同时由于机器人本身就是电子产品,其对电子信号如文字、音频、视频信息的收发处理,并不像人类那样还需要外置设备,所以仅从机器人所拥有的能力上看,就不能不让人类再次纠结起来。
“AI限制运动”因此再造声势,提出的是一个很严肃的伦理问题:机器人智能已经超过人类,即便机器人仍能受控,不会成为人类的敌人,单就智能水平看,人类的地位到底在机器人之上,还是之下?
官方再次给出解释:再强大的机器人,拥有的也只是智能,而人类,拥有的是智慧。智能和智慧,含义和特征均具有本质的不同。因此,人类与机器人的地位已经不言而喻。
何况,“人类是机器人造物主,绝对不得侵犯”的底层代码永远有效。
相关专家还开玩笑说,狗的鼻子比人类灵敏,可人类从来没有感到过威胁。所以,人类既想利用机器人的能力,又担心其能力比人强大,这不是很矛盾么?
质疑者无语了。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甚至在一些业内人士的内心深处,依然存在着一种隐隐的不安。
因为他们无法不正视AI发展的势头:智能+,产生的就不是累加效应,而是倍加效应。新技术、新材料继续被应用,用于机器人身体的部件(此时主要是四肢和手脚),渐渐地已经可以替换到人体身上,并且能够提高人体功能;2033年以后,越来越多的AI人保姆开始走入家庭;如果人类夫妻双方都同意,每个人都可以拥有一个AI人性伴侣;未结婚的年轻人则普遍追求先和AI人男女朋友谈恋爱。
因为它们是标准的暖男,淑女,善解人意到令人痴迷。
机器人的出现,还能让人感到平等,因为长得再丑,也能买到漂亮机器人。
科学研究,工业生产,农村种养殖,学校授课,海陆空交通,各行各业的ERP管理,都实现了高度智能化。
有很多人都因此隐隐地觉得,AI的进步可能到达一个临界点了,有一层膜即将被捅破,却不知是福还是祸。
而“天智AI有限公司”,就是从2030年起举世闻名的。
原因是,“TZ1型”机器人就诞生在这家公司。
“TZ”,就是“天智”的首写拼音字母。
当然,天智公司能够率先造出高度仿真的人形机器人,仰仗的当然是公司董事长闻浩宇挖掘到了徐茂,而徐茂还带有一支科技团队。
徐茂和他的伙伴加盟天智公司后,在三年的时间里一直埋头模仿着上帝,一步步向着目标迈进,真可谓聚沙成塔,集腋成裘。他们有一个信念:不能让自己绝对满意的作品绝不公之于众,除非他们觉得到了竖立里程碑的时候。
四年后,应了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句话,足可乱真的“TZ1型”机器人问世了。
当然,这款机器人还不能通过图灵测试专家的测试,只是普通人对其各方面的表现、感觉难辨真伪。
比如在进行人与机器人混搭的图灵测试时,专家别出心裁地讲了一个悲伤的故事,然后让受测者谈感受。人类的回答是,这个故事让我很伤心,很愤慨,产生了强烈的见义勇为的欲念。机器人则只能谈到故事主人公的心理特征,对情节进行极为理性的分析,却丝毫表达不出人类那样的感同身受。尽管它也说到了对结果表示遗憾,但那完全等同于字面外交辞令。
然而不管怎么说,基于该型机器人在硬件突破方面已经事先得到了硬件垄断公司的许可和技术采用(即依据该技术的硬件生产仍然归属垄断公司,天智公司只拥有名义专利却不能自行生产),同时在微型量子计算机增容、纳米终端研发、新材料应用、应用软件开发等方面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天智公司还是获取了部分可推广的技术专利,公司市值很快就超过了五千亿,并增值迅猛。
继而,“TZ2型”“TZ3型”“TZ4型”……基本以每年、每两年一个新型号的速度(可以以旧加款换新)陆续进入了市场,同时完全可以根据客户需求订制。事实上从“TZ2型”开始,除必备软件外,天智公司的机器人在功能应用部分就堪称全裸,机器人完全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自主学习,而后分门别类自主编程,自主强化。这类机器人也多被有钱人作为秘书、保镖、性伴侣。重要行政企事业单位则用它们担任会计、翻译、文秘档案管理、前台招待、教师和保安等等。
基于价格原因,小单位和普通民众还消费不起。
但是到“TZ7型”后,天智公司更新换代的速度就开始减慢乃至停滞期过长了。因为这么多年过去,其它AI企业的技术进步也很神速,赶上的居多,超越的亦有。竞争者多了,新材料不那么紧俏了,最终打的就是价格战,加之这年头智能公交已拓展到长途,家里备车几乎等于摆设,福利又一年比一年好,有余钱的就都想买机器人玩玩。于是像几十年前手机全面普及一样,这时家庭生活用高度仿真智能机器人也开始陆续普及。
从常情上看,面对这种情况,闻浩宇和徐茂应该感到压力才对,但他俩在谈起这种状况时,却是相视会心地一笑。
“扮演上帝,我们只是小试牛刀。”这是他俩会心一笑的潜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