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屏住了呼吸听课
作品名称:八千里路云与月 作者:歌声的翅膀 发布时间:2018-05-14 11:55:49 字数:3009
创办国立二十二中的是国民革命军九十二军军长李仙洲。
台儿庄会战后,李仙洲率部队到了湖北驻防。1939年年9月,李仙洲到重庆晋见蒋介石。
蒋介石说:“你率九十二军,到山东去增援鲁苏战区于学忠总司令。”
李仙洲问:“到山东以后怎么办?”
蒋介石说:“你听于总司令的指挥好了。”
蒋介石还叮嘱李仙洲:“据报告,于学忠部的许多团、营部队,常被共军袭击围歼,你们无论行军宿营都要特别注意警戒,严加防范;遇有什么情况,来电报告,我会给你命令。”
李仙洲的回忆录《我的回忆》),一览无余地表明了当时蒋介石派李仙洲部入鲁的背景与动机。
1941年初,李仙洲率部开到皖北的阜阳、蒙城一带。“皖南事变”爆发后,蒋介石电令李仙洲部停止北进入鲁。
在滞留皖北的两年间,李仙洲办了两所学校,一所武校称鲁干班(中央军官学校驻鲁干部训练班的简称),李仙洲自兼鲁干班主任;一所文校叫成城学校,李仙洲兼任校长。成城学校,就是国立二十二中的前身。
晚年的李仙洲,回忆国立二十二中时说:
“1941年,九十二军驻扎安徽阜阳时,山东沦陷区的知识青年继续前来找我安排工作。来得多了,我一时无法安排。但山东父老信任我,让这些娃娃们冒着生命危险好不容易通过日军封锁线来找我,我不能让他们流离失所啊!年龄较大,体格健壮,愿意充军者进鲁干班,年轻的包括女孩子进成城中学。鲁干班学员的生活及其费用,由我部队统筹。成城中学学生的衣食,召集团以上军官开会,命令他们报出‘吃空缺’的名额,按上等兵待遇发给学生,其他费用与校舍等动员地方绅士捐献。”
1941年冬天,成城中学成立。其办学宗旨是“培养国家元气,拯救陷区青年”,校训是“众志成城”。
在成城中学成立的师生大会上,李仙洲将军讲:
“同学们,你们经过考试编班,马上就要开学上课了。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完成学业。我们办成城中学,是为了抗战救国,为了给国家培养人才。抗战建国必须众志成城。众志成城的意义就是团结一致,为收复失地献身捐躯,为国为民尽力,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众志成城要靠你们这些爱国青年。你们从沦陷区逃到大后方来,就是不愿做亡国奴,不愿受日本帝国主义的奴化教育,背井离乡,不怕受苦,这就是一种爱国精神。所以我们九十二军官兵要尽力救济沦陷区青年,培养爱国青年成才,成为国家栋梁之才。靠你们来恢复国家的元气,靠你们来恢复国家的实力。现在抗战需要你们,将来建设国家也需要你们。希望你们努力学习,勤学苦练,学文化,练身体,长本领,将来能为祖国和家乡贡献一份力量。”
当时的成城中学借用了一所小学旧址,位于安徽阜阳柴集镇寨墙以北半里路,坐北朝南,前为操场,后为校舍。东院是厨房与食堂,西院是女生宿舍。学校大门两侧书写“培养国家元气,拯救陷区青年”的大字对联。
1942年的春天,从故乡辗转流浪了近两年的父亲,经阜阳刘棚战区流亡学生收容站身份审查和口音鉴别,确认了其来自胶东沦陷区流亡学生的身份,进入成城私立抗战中学倪氏庄园分校学习。
学校的学习生活是半军事化,早晨出操、升旗,9时早餐,午前午后各军训两小时。下午4时晚餐,餐后学唱一小时的歌。6时半降旗,9时晚间点名,集合唱歌,10时就寝。
一时间,安徽阜阳成城中学管吃、管住、管穿、管学习的消息,在山东沦陷区广为流传,吸引了大批青年学生冒险远道而来。国立二十二中学生花名册显示,当时山东全省108个县,仅莱阳一个县就来了200多名学生。
沦陷区慕名而来的学生越来越多,而成城中学作为一所私立学校,其办学经费却捉襟见肘,已没有力量负担从沦陷区逃出来的大量青年学生。因为招收名额有限,学校被迫停止收容新生。常常是有的学生千里迢迢来到学校苦苦哀求,最后只能是寒心而去。
1942年初,李仙洲将军趁去重庆参加军事会议的机会,亲自向教育部长陈立夫汇报了成城中学的现状和改建国立中学的理由,后经山东籍国民党元老丁惟汾等人的帮助,1942年9月,教育部批准私立成城中学正式改建为国立第二十二中学。
这一年的秋天,私立成城中学正式改名后,倪氏庄园分校改称国立二十二中一分校。经过严格的考试,父亲考入一分校的初六级,和父亲一起来阜阳的李维堂同学考入一分校初七级。
“阜阳城的西南方向,有一个叫柴集的小镇,民风淳朴,老乡热情,白墙青瓦,石街土路,晨雾昏烟,小桥流水,古树蔽日。在艰难的抗战岁月,是一块难得的读书学习的僻乡静地。当时的国立二十二中,除了二分校在阜阳县城西英国人建的打蛋厂之外,校本部设在柴集镇北门外的柴集小学,一分校在柴集东北方向的倪氏庄园,师范部在柴集镇东南的三王寨。”
父亲记忆中的阜阳柴集小镇,如诗如画。
柴集是阜阳县下面的一个小镇,现属阜阳(地级市)管辖的阜南县。从阜阳城区到柴集镇的三分之二处,是一个叫后湖的村庄,父亲就读的国立二十二中一分校就设在后湖村的倪氏庄园里。
倪嗣冲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他的三辈以上(曾、祖、父)均是清朝的光禄大夫(正一品官员),出身清末举人的父亲倪淑还做过袁世凯的家庭教师,其曾祖母、祖母和母亲都被封为一品夫人。
少年时的倪嗣冲,随做知县的父亲在四川开县读书,回到家乡后考上了秀才,北上山东做了陵县的知县。后来,他投入到袁世凯在天津设立的小站练兵场。1906年10月,清政府在河南彰德举办北洋新军第二次大演兵,袁世凯是阅兵大臣,倪嗣冲则是审判官。
这一年的2月,国民党领袖宋教仁在上海被刺杀,真相大白后,革命党人发起了“二次革命”。倪嗣冲忠于掌握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出兵镇压了安徽的“二次革命”,从此掌握了安徽的军政大权,当地人送他一个外号“倪大炮”。安徽第一任督军张勋建立了“辫子军”,倪嗣冲当了安徽第二任督军后,则创立了一支叫“安武军”的新军。
“五四运动”这一年,倪嗣冲手下的“安武军”在安庆强奸蚕桑女校的校长和学生,导致十余名女生羞愤自杀。这一重大丑闻发生后,倪嗣冲身染重病,自安徽督军位子上下野去了天津。从此,倪嗣冲再也没有回过倪氏庄园。
倪嗣冲不仅是懂得放“大炮”,也十分重视教育,他的后人更一以贯之。1942年春天,倪嗣冲老家的倪氏庄园也被征为成城中学的分校校址。当时,倪氏庄园为倪嗣冲的后人倪老布所有。倪老布是一位开明人士,知书达理,富有爱国心,依然将内宅外的房屋无偿提供给成城中学办学用。
倪氏庄园紧邻阜阳通往柴集镇的公路,坐北朝南,东西长约400米,南北约200米,分成东西两部分,中间有木桥相连,四面水濠环绕,水濠两侧有参天大树,古藤缠绕,浓荫蔽日。庄园的东部是一片茂密的竹林,西部的南半边是空旷的场院,北半边是倪家的内宅。
倪家内宅的南端有东西两个院落。倪老布把这东、西两院和整个竹园都无偿借给了学校,并允许在竹园内兴建教室和宿舍,还在外濠的南面拨出十多亩良田,供国立二十二中做操场和菜地。
1942年,抗日战争已进入了第五个年头。在战略相持阶段,侵华日军将其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中共领导的八路军和新四军,而对国民党的军队则采取了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的策略。所以阜阳虽然处在全国抗日大后方的前哨,但仍是一方未遭日寇铁蹄践踏的土地。而位于阜阳乡下的倪氏庄园,就显得更加安宁与静谧。
这年9月的一天,倪氏庄园的南大门早早挂上了“国立第二十二中学第一分校”的牌子,早操、升旗仪式结束后,改名后的国立二十二中一分校正式开学了。
这一天,父亲“穿着褪掉了颜色、打着补丁、洗得很干净的衣服,背着流亡途中一直在身边的旧书包,走进了教室”。课堂上,父亲和他的同学们“是屏住了呼吸在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