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青春校园>晏州寻梦(小说)>第三章 烤烟栽培 21

第三章 烤烟栽培 21

作品名称:晏州寻梦(小说)      作者:遇上你是我的缘      发布时间:2018-05-06 17:11:14      字数:7593

  之前说过,我们烤烟班的两个烤房就选址建在校长宿舍前边靠近山脚下。远远望去,就像两座小碉堡。只可惜那时没有拍下照片,要不然就可以欣赏一下它的风采了。其实,它们和当时大坝地区所有的普通烤房没有异样,唯一的区别就是拱垄不是用砂罐,而是使用预制薄型水泥板来扣成方形的。之所以要选择水泥板,就是要让之升温平稳缓慢,适用于烤烟新式六步烘烤法,检验一下老式烤法和新式烤法究竟有何区别或者说是优势,从而为下一步全县范围内的普遍推广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与样板。
  两年的烤烟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均是按照理论来指导实践的。赵禹老师多次在不同的公开场合不厌其烦地阐述自己的观点“既然是搞科学种植烤烟,那就要严格按照理论数据来展开,如果做不到,再谈科学有何意义?”兴文县人民政府烤烟生产办公室赵林主任(赵禹老师的伯父)多次从百忙之中挤出时间过来学校看望我们,并且还到试验用地察看烤烟生长态势,对学校对赵禹老师以及技术指导老师向元富表示感谢,对大坝职中首届烤烟班积极学习种植烤烟的热情表示赞赏。他每次过来学校,王宏炽校长和曹礼贤主任等学校领导全程陪同参观考察。赵林主任通过实际行动来表明,县委县政府当然也包括县烟办对大坝职中举办的这次首届烤烟专业班还是充满着希望和期待的。希望同学们在毕业之后都能被县烟办聘请为乡镇的新型烤烟技术员,为我县下一步的烤烟大生产和振兴兴文经济贡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与力量。
  说起烤烟栽培,对于年轻的赵禹老师来讲,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虽然他是西昌农业专科学校种植专业毕业的,在理论上,他掌握得很充分,但实际工作方面,则需要通过劳动来检验理论知识的准确性。据他讲,我们齐聚大坝的时候,他也是那年才从西昌农专毕业出来分配到大坝职中任教的,所以他也是跟我们一样,都是一面学习理论一边参加生产实践,只不过县烟办和大坝职中共同搭建了这个很好的平台,他便是平台的主角。而唯一让他信心满满的,首先是得到了县烟办和学校的大力支持,其次还有大坝当地有名的烤烟技术师傅向元富老师的鼎力相助,第三还有家里种过烤烟的班长周松和王钊等的从旁协助,第四就是六十几位同学们的密切配合。正是因为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赵禹老师才放开手脚和同学们在风景美丽的大坝水乡共同走过了火热两年的职高校园生活。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烤烟在大田栽培完全成熟以后,就要进行烘烤。而提供烘烤的主要设备,那就是烤房了。对于烤房,没去大坝之前,我都没有见到过,因为我家里从来都没种过烤烟。既然如此,对于烤房,首先就要了解它的相关功能,构造原理和烘烤操作等,才能在实践中紧密联系理论,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
  烤房是烘烤的最基本设施,是装烟和满足烘烤条件的场所,烤房对烘烤工艺及烤后烟叶质量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一)烘烤对烤房的基本要求(一)炕址:烤房应该建在背风向阳,比较干燥,周围有较大空场,地势平坦,有遮荫条件,便于运输和管理。建房方位应使炕门设在背风面,减少风力对炕温的影响。(二)数量:根据经验,每亩产300斤---350斤干烟叶的烟田,在集中成熟时每亩每次采摘量约为40竿左右,所以每亩烟田应具备40竿容量的烤房。对于干旱丘陵旱薄地,建房数量应略少,要求也略低;若营养充足的烟叶,可装50竿,建房数量和要求均略高。(三)规格:按烤房的容量,通常以1.5米长的烟竿作为标准计算烤房大小。容量在500竿以上称为大烤房;400竿左右为中烤房;300竿以下为小烤房。大型烤房的特点是;升温比较缓慢,装烟数量多,受外界条件影响小,保温保湿性能好,劳动率和热能利用率高,热容量大。但在升温时不灵敏,属集体或联合种植的区域适宜使用。若烟叶不够,其特点不能充分表现出来。小型烤房的特点是;热容量小,保温保湿性能较差,劳动率和热能利用率也相对较低。但升温较灵活,可以减少多户配炕所出现的矛盾,适合分散小块种植的烟田。(四)质量对烤房的具体要求:(1)排湿顺畅,保湿严密,排控自如,操作方便;(2)升温灵敏,保温良好,温度均匀,调控方便;(3)棚距合理,观察方便,节省燃料,受外界干扰较小;(4)安全耐用,成本低廉,操作简单,维修方便。
  (二)烤房的种类有五种:热气流上升式,巷道式(长50厘米—60厘米,坡度约为45度),密机烘式,燃油自控温湿式和远红外烘烤式。其中以热气流上升式最为普遍,分布也较广。
  现就热气流上升式烤房的特点介绍于下;(1)符合烘烤工艺要求;(2)节约能源;(3)支撑牢固(墙基,泥楼和横梁);(4)升降温灵敏(升温灵敏,温度分布均匀,温差不超过2℃或者+-1.5℃.);(5)排湿通畅。
  1公斤煤的燃烧值为6500–7000大卡的热量,烟煤比为1:3。随着烟叶成熟度的提高,含水量降低,干物质积累增多,烟煤比约为1:2.5左右。若100竿烟装在8X8尺,五楼四烤的烤房中,约1000斤鲜烟重,最大进风量在天窗不大于0.6平方市尺,地洞不大于0.7平方市尺。
  烤房的构造有墙体,房顶,天窗,地洞,天楼,炉膛,火坑,火垅,分火管,烟囱和烘烤支撑。(1)墙体:墙体根据烤房容量的不同,有长方形和正方形两种,其高度也因烤房种类的不同而有差异。一般8X8尺的小型烤房的墙体高度为8米。(2)天窗:一般为9个,也有12个的。(3)地洞:8X8尺的小型烤房为8个。(4)天楼:天楼有平顶式和尖顶式两种,都统称为桥式。平顶式烤房要求泥楼隔第一盘楼不小于35公分,不大于15公分,即最低处。(5)烘烤支撑:即六楼五烤或者五楼四烤。楼距原来是55公分,现在是80公分,底层楼距地平面(不小于5.5尺---6尺,火垅为1.6尺。)(6)供热系统:包括火坑,炉桥,炉膛,大垅,火管和烟囱。
  火坑;呈梯形,现在看见的多为一筒型,上底与炉门,炉桥的横截面距离为1.2尺—1.5尺。
  炉桥;长1米,坡度自炉门起至下端要低4.5—5寸。8尺见方-12尺而言,烤房越大,炉桥越宽。烤房的容积跟大垅,炉桥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成正比。炉门至宽7寸,高8寸,炉门石一定与烤房地平线平行,不能高过。
  大垅;(大垅)长度是烤房长度的二分之一软一点,宽为1.2尺---1.5尺,高为1.4尺-1.6尺。
  分火管;两支火管的水平高度要一样,火管最高坡度只能高于大垅0.5寸,四条垅的烟囱的高度为2.5尺---3.5尺(7尺以下的烤房宜用)。
  普通烤房的规模,基本构造包括房屋结构,供热系统,通风系统,装烟设备等部分。各地烤房有正方形和长方形两种,以正方形为多。一般内长为4—5.33米,内宽为4--–5.34米,高(地面至屋顶)为6--8米,装烟400---1000竿。
  烤房规模的大小根据生产规模决定。一般说,烤房越大,热容量多,受外界影响小,能节省建筑材料和燃料。2.67X2.67平方米以下的小小烤房,虽然热容量小,煤耗较大,但也有调节温湿灵活,便于控制,管理方便,烟叶比较单纯的特点。
  在建筑中必须注意使墙体严密无缝,加强保温保湿,使用时精细管理,严格控制操作,注意提高燃料利用率,降低煤耗量。
  烤房房屋结构是墙壁,房顶和门窗要求坚固,保温,保湿,严密,无缝,可以因地制宜地选用建筑材料。
  空心墙保温性能较好,有条件的地区可以采用。条件差的地区也可以用干土,湿砂舂墙,但要厚些,以0.5米左右为宜。要求房顶阴雨不漏,宜用瓦盖屋面。
  有的烤房在屋顶下设有顶棚,能防风,保温,降低烤房上下温差,节省燃料,提高烘烤质量。门应小而少,且要设在避风火力较强的一面,通常高1.5米---1.7米,宽1米左右。
  在火炉一边上方第一,二层及山墙土的第四,五层中间设观察窗。窗高30厘米,宽40厘米或高为40厘米,宽为30–33厘米,装双层玻璃,在窗框上开一个小孔,装长2米的活动竹片或小竹竿,伸入烤房一端装温度计。通常观察窗可以观察火管有无破裂,观察温湿度及烟叶的变化。
  供热系统通常包括火炉,火管和烟囱。
  火炉燃烧燃料,产生热源,设在烤房一侧,由炉膛,炉条(桥)和灰洞组成。火炉的大小随烤房大小及燃料质量而定。一般煤质好,发热量大或烤房小的可小,反之可大一些。炉条长80-100厘米,在幅宽40—50厘米范围内放10–16根炉条,安放时外端比里端高10—15厘米。灶门口径在保证添煤方便的前提下要尽量小些,一般高23.1厘米,宽1.65厘米较适宜。灶门砌在桥石上面,灶门的上沿应低于出火口上沿,否则会减低抽力,影响煤的燃烧。炉条下为灰洞,上为炉膛,呈腰鼓形,灰洞通入空气,供燃烧需要。灰洞通常上窄下宽,炉膛前,后小,中间宽,炉条间隙要大于3.3厘米,坡度一般为15﹪左右。坡度过大,煤层厚薄不均,易产生局部灭火;过小,迎风不良,勾火不便,易产生火力不旺的现象。炉栅面积(炉条排列安装成炉条组以后,露在外面的可见面积)大小以烤房容量的大小和煤质而定。炉栅面积大小决定烧煤多少,面积大,烧煤多,热量亦多。所以炉栅的面积要与火管导热面积散发的热量能否满足烘烤烟叶需要的温度相适应。
  火管将火炉产生的高温烟气的热量散发传达全烤房。火管通常用铁皮,瓦筒或土砖制成。据云南省烟科所测定,瓦管比土管好,表面温度变黄期高11℃,定色期高3℃,干筋期高2℃,散热面积扩大为23﹪.火管内径随使用材料及烤房大小而不同。瓦管内径30—33厘米。火管装置的基本要求是;接头内部要光滑,不拐死角,尽量减少阻力,使烟气畅通,迅速遍及全火管,最大限度地散发热能;分火要均匀,以利热能在烤房内均匀散发,使烤房内的平面温度均匀一致。爬坡式火管的主垅坡度要大,分火管坡度要小,接烟囱处要平直,以利拨火,充分利用热能。
  火管路数要适当。如烤房内火管路数过多,由于拐弯多,烟道容易堵塞,不仅使热能利用率不高,而且烘烤操作不便;过少,则散热面积不够,升温速度缓慢。火管的排列要能扩大散热面,充分利用热能。以主火管(火垅)直流分火,分火管左右对称排列的热力分布比较均匀,装设后要使烤房平面温差在10℃以下。通常装500竿以下的烤房排成三路或五路,600竿以上的排成六路或者七路。
  火管坡度自地面至接烟囱处抬的总高为30–50厘米。主火管倾斜提高25厘米左右,分火管平走,在接近烟囱处再提高10厘米左右。除爬坡式火管外,贵州省大方县在总结群众经验基础上提出QTK-1型火管平走式烤房,改用水泥预制薄板的长方形火管,在接烟囱处装设两个缩孔,增设保温箱两个,可以提高热效率,降低煤耗,也已在部分烟区应用。
  烟囱是为了利用冷空气与热空气的比重不同,在烟囱底部形成抽力,利用冷空气通过炉条进入炉膛助燃和排出多余烟气。它的作用大小与其高低,大小成正比。但过高,过大会使热能损失增大。通常内径下口宜为26厘米见方,上口20厘米见方。
  火炉,火管,烟囱必须配合恰当,装置合理,要与烤房容量相适应。否则,将直接影响烤房内温度均匀和升温快慢。
  通风排湿系统,烘烤过程中有大量水份要从烤房排出。据计算,500竿容量的烤房,每炕排出汽化水份2200千克,半数以上要在定色中期的较短时间内排出,故烤房的通风排湿很重要。目前一般是采用进风洞,排气窗进行自然通风。进风洞和排气窗面积,结构,安装位置对进风,排湿的速度,烤房内气流状况和温湿度的均匀程度等都有直接的影响,其结果将影响烟叶的品质和烘烤时间。排气窗与进风洞的比例为1:1.2到1:1.5为宜(热风洞可用1:1.15到1:1.2)。每100竿烟所需排气窗面积为0.11平方米,进风洞的面积为0.132—0.165平方米。
  排气窗的形式有;山墙排气窗(两边山墙各开一个)和平顶排气窗(又称双层排气窗)。在山墙及顶棚上开设。尖顶排气窗(又称屋顶排气窗),有阁楼式及风帽式,方形或圆形等。不论哪种方式,设有天棚的要比单层瓦顶保温性能好,上下温差小;双层排气窗减少了冷空气进入烤房,也较山墙上开窗和阁楼式对开的好。但天棚上不能挂烟叶,这也减少了烤房的利用率。风帽式受外界影响小,排气顺畅,安装时要注意分装在屋脊两边,排气口高出房顶。进风洞有冷风和热风两种。
  冷风洞设在烤房的墙角,一面左右两边各一个,共八个洞口。大小可按总进风面积算出每个洞的应有面积,外装活动抽板,位置宜在火管上方或下方,避免冷风直吹火管。热风洞从炉旁或炉底进口,这样可预热进入烤房的冷空气,减少房外气候变化的影响,并使热空气在烤房平面上能均匀分布。试验和使用结果证明:当房外气温低于30℃时,这样的装置能使进入的冷风提高温度10-20℃以上,进风速度比一般平均进均进风(0.7–1米/秒)快20﹪以上,对防风,增温,节煤,省时,提高烟叶质量,均有良好效果。
  装烟设备,烤房内设挂烟架(又称楼枕),挂烟架长随烤房内径决定。挂烟架直径10–13.3厘米,两头固定在墙内,上下设5–7层(也有9层),每层4—5根,各层间距离0.5—0.67米(视烟叶长度决定),最下层距地面为1.5—1.67米。平顶式烤房最上层距顶棚0.23—0.26米。我国各地多用竹竿绑烟(东北用绳索绑烟),竹竿长1.4—1.5米,直径1.7厘米。竹竿需轮换使用,要加倍准备。绑烟需用麻绳,绳长为烟竿的2—2.5倍。
  烤房建成后,要进行试火鉴定。一要检查烤房温度是否能达到不同烘烤阶段所要求的温度;二是要检查烤房内各部分的平面温度是否均匀。
  在烧火前将5支烘烤温度计挂在烤房第二层烟架的下面;烤房正中挂1支,四角距墙33厘米远处各挂1支(5支温度计的高低要一致,都在同一平面上)。烧火方法与排气方法,风洞的开关等操作要求都同正式烘烤烟叶一样。在烧火后每隔2小时观察记载一次干球温度,以烤房正中的温度为准,查看四角与正中的温差大小。如果小火期的温差小于+-3℃,中火期温差小于+-5℃,大火期温差小于+-7℃,并在排气窗,风洞全开时(即中火期)烤房正中和四角的温度均大于60℃,这个烤房修建的质量就符合标准;如果平面温度之差过大或最高温度过低,均为不合格烤房,必须加以改进。否则,使用时会延长烘烤时间,增大用煤量,不能保证烘烤质量。
  密集烤房(又称堆积烤房)是美国北卡州立大学农业工程系1958年研究成功的,1960年开始在生产上应用。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已广泛应用,有的并采用电脑控制,国外一般均用液体燃料。1974年轻工业部烟草研究所(即郑州烟草所)等单位着手研究以煤为燃料,土洋结合的密集烘烤设备,已在1977年提出设计方案,供各地采用。密集烤房具有以下特点;【1】烟叶紧靠,密集,装烟量比普通烤房大4—6倍。不仅能烤烟,还能烘烤其它农产品,便于综合利用。【2】由于密度增加,烤房高度降低(由原来的六,七层改为二,三层),便于装卸烟,减轻了劳动强度。使用烟夹代替用烟竿绑烟,绑竿,解烟方便,装烟室下无火管,操作安全,方便。【3】用一定压力的风机强制通风,使热空气顺利通过密集烟层。由于烟层处在同一压力下,因而温度均匀一致。强制通风为有效地控制温,湿度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烟叶色泽鲜明,品质提高。【4】由于热风不断循环,所以能充分利用热量,节省燃料。【5】可在烤房内回潮,省工省时,不受气候变化影响,碎烟也少。
  烤房的基本结构有装烟室,热风发生室及烧火坑,要有一套烟管,一个风机。在无稳定可靠电源处,还要备一部小马力柴油发电机。叶柄基部夹持悬挂起来。
  密集烤房的一些基本参数是:进风量---按装烟室面积计算,每平方米要求风机实际风量(未装烟前在进风口测)800立方/小时。风压---在装烟三层条件下,要求风机静压大于10毫米水银柱。风速---烟叶间歇风速大于0.4米/秒。装烟地面分风板孔隙面积总和为装烟室面积的25﹪左右。装烟室顶部面风道高度要求400毫米。
  密集烤房是一种较好的烘烤设备,中国尚在试用阶段。在选用风机型号,烟叶夹具,热交换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研究改进。
  为了达到烤房建筑的五个要求,除了新建烤房应当根据要求合理安排以外,还应对原有烤房不合理部分加以改进。从对全国烤房使用情况,特别是南方烟区现实情况的了解看来,旧有烤房的改进有以下几个方面;
  【1】改进炉灶有的烤房炉灶偏小,炉条偏短,结构不合理,应当根据烤房容量的大小,确定灰洞深度和炉栅面积,根据炉栅面积确定炉膛大小及火管路数。修改的程序是“先拆后砌。”先定地平线,再定过桥石;砌了灰洞,再安炉条;量了炉条的坡度,再定灶门高低;砌了灶门,再砌炉灶;砌了炉膛壁,再砌炉顶;先砌主垅两壁及中间分火隔墙,再盖面砖;后砌分火管侧壁,再盖面砖;先拉灶上水平线,再定两边火管坡度;先砌接头火管,再安两边四路气筒火管;砌了拐弯积灰箱侧壁,再砌面砖;先安炉上水平火管,后砌烟囱口接头。通常烟囱内径下口宜为26厘米见方,上口20厘米见方,最好离墙或靠墙单独建筑。
  【2】改进火管是为了提高导热性能,减少热损失。在改装火管时,可以把土坯火管,半边瓦火管改为瓦筒火管;把厚火管改成薄火管;把薄地火管改为悬空火管,有条件的也可以试用铁皮火管,水泥预制板火管。此外,还可增加火管回旋次数,使热力利用更加经济。如果是400-500竿烤房,三路火管的可改为五路;600竿以上可设6—7路火管。烟囱不够高的要加高,以起到拔风排烟的作用。
  【3】改进通风排湿除了排气窗,风洞面积要适当外,在进风上还可改装热风道,变冷风为热风,提高防风,增温,节煤的效果。如在冷风洞外面,可设一个挡风罩,开口向上,以免冷风直入烤房。
  在改装热风道时,如墙基是老板土的烤房,一般可设地道进风洞。即将风洞口开在炉灶两边地平线下33厘米左右,顺炉灶壁向里伸展,到灶尾以90度角拐向灶两侧墙角开出风口或从主垅火管底部挖暗沟,上盖砂石板或砖,即成热风道。如用砖或石块砌墙基的,可用冷风洞作进风口改装成热风洞。具体做法是从冷风洞里面靠墙先向下挖槽,到一定深度再顺墙拐弯挖沟至炉灶壁,又顺壁向前延长至灶尾,以180度拐向墙角,至距墙角0.5米处留出风洞,即成灶壁热风道。
  主垅底部的热风道是从炉灶左右墙壁的冷风洞里面,靠墙向下挖至一定深度,朝主垅底部以90度拐弯,顺主垅分两条向前延伸至距墙0.83米远的地方,成弧形左右分开,再升至墙角0.5米外设出风口。这种改装形式,同样能起到少受气候变化影响,稳定平衡烤房内温度和加快进气流量的作用。
  四川古蔺采用三路热风,除炉旁外还增加了垅腰,垅背热风。在大炉烘烤条件下,也有良好效果。排气窗除必须保证有足够的面积外,平顶式排气窗要小,多,匀;尖顶式排气窗要求简单,易与开关。不论哪种形式都要求做到关时不跑气,开时气畅通。
  【4】改进墙壁,烟架和顶棚。有的结构不合理的烤房大多是墙壁,顶棚太薄,漏气,保温性能不好。为了提高保温性能,要求木板墙,竹编泥糊墙改为土墙或砖墙。顶棚要盖严密,不漏气。有些烤房烟架的层距过小(0.5米以下),应当根据烟叶条件加大,或改成活动烟架,以充分利用烤房容量,提高烤房利用率。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