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生活的土地>春风如歌(18)

春风如歌(18)

作品名称:生活的土地      作者:韩治欢      发布时间:2018-05-02 11:46:18      字数:5516

  杨保国书记就要退休了,在退休的前一年,他把孟高智从计生委调到太古镇做了镇长。
  任命公布之后,杨书记把女婿叫到家里,嘱咐他说:“高智啊,爸明年就要退下来了。这以后的路可就全靠你自己走了。”孟高智说:“放心吧,爸,我会努力的。”杨书记笑着说:“当然这次你能当选为太古镇的镇长,也不全是看着我这书记的面子,这几年你在计生委所取得的业绩,大家还是有目共睹的。爸希望你到太古镇之后,一定要心系百姓,要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这样百姓们才会真正认可你啊。”孟高智说:“爸,您的话我都记下了,请您放心,我一定把所有的心思都放在百姓们身上,努力做一个像您这样的好干部。”
  在我们县里,年长者都说杨书记是俺们兰阳县的包公,老一辈人都认识他,也都熟知他的事迹,至今各个村子里还都流传着他的故事。
  他是兰阳县土生土长的干部,在我们县工作的三十六年里,他走遍全县的每一个村庄,不分昼夜带领干部、群众挖渠排涝、植树防沙、引黄治碱,彻底根治了兰阳县的内涝、风沙、盐碱三害,改良土地数十万亩,最终让贫苦不堪的兰阳人民过上了衣食自足的日子。可他生性耿直,一心为民,几十年一路走来也是崎岖艰险,一生里他曾三次被革职、两次入狱,几次差点还丢了性命。他用汗水滋养了这片土地,用血泪守护了这里的黎民百姓,人们的心里也就永远记住了他的恩情。
  我还是把杨书记详细的事迹讲出来吧,要不藏在心里总是觉得不快。说实在的,在他离世十几年后的今天,我这内心里突然特别地怀念他了;尽管在我的一生里,仅仅见过他两次,但他那和蔼、勇敢、坚毅、自信的形象,却永永远远刻印在我的心里了。
  杨书记就出生在我们平阳镇上,父母都是贫苦的农民。他打小就聪明善言、有勇有谋,十六岁他就参加了抗日游击队,在参加抗日斗争的那几年里,他在我们兰阳县一带与驻守的日军打了几十场战斗;其中他智取张府桥,老牛圈杀鬼子、康庄集阻击战、黄河口掏心战、赵家村地道战等战斗,至今还在兰阳县里广为流传。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很快决裂,国民党调集重兵开始对开封、商丘、菏泽一带的人民武装进行大范围的围剿,在兰阳杨书记的队伍经过与国军数日激战,最终率部突出重围,安全转移。
  淮海战役打响之后,为支持前线,杨书记等人组建了支前团,在兰阳县组织三千民工、四百担架奔赴淮海前线,他们运输物资、抢救伤员,有力地支援了一线部队,为淮海战役的胜利贡献了一份力量。也就是在支援淮海战役时,杨书记正式加入了人民解放军,淮海战役胜利后,他又跟随大军参加了渡江战役;而后又接着进军中南几省,在乘胜追击国军的多次战斗中,杨书记因智勇过人立下了不少战功。
  等到全国解放时,他已做了一个炮兵团的政委。朝鲜战争爆发之后,杨书记的炮兵团作为志愿军奔赴朝鲜前线,与美韩联军打了两三年。在残酷而激烈的战斗中,他曾几次负伤,有两次差点就牺牲了,但他还是坚持到了胜利。
  抗美援朝结束后的第二年,他从部队转业回到了兰阳县,做了兰阳县的县长,那时的兰阳正是千疮百孔、百废待兴。几十万亩土地深受风沙、盐碱、内涝灾害影响无法耕种,能耕种的土地粮食产量低下,三十多万民众缺吃少穿、生活极度困苦。面对这种艰难的局面,杨书记上任县长之后,很快把工作重心放在了“三害”治理上来。一个月后他在县政府组建了“根除三害”工作小组,这项工作由他亲自来抓。
  在接下来的三四年里,他走遍了全县所有的乡镇、村庄,亲自带领干部、村民在沙丘上种植防护林带,在低洼内涝的土地上,挖渠排水,为此杨书记身先士卒、日夜操劳、废寝忘食,为解决村民植树困难,他决定由政府出资够买树苗,发动群众参与合作种植防护林。在他的带领下,三四年间,兰阳县共栽种防护林一万多亩,治理沙丘十万余亩,同时在内涝土地上共挖水渠三十多条,减涝土地五万多亩。到五八年“大跃进”之前,兰阳大多数村民已经过上了吃穿不愁、自给自足的日子。但是这种自给自足的日子很快被突来“大跃进”运动给打破了。
  一九五八年五月,党中央制定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那时农村实现了人民公社化,工农业等多条战线都出现了大跃进的局面。接着河南省委领导就在省内刮起了“五风”,即浮夸风、共产风、命令风、平调风和生产瞎指挥风,这“五风”很快从省城刮到了各地委、县区。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干部们开始不顾现实,大放卫星,在集体分配上搞“一平二调”的平均主义;在生产上搞高指标、瞎指挥,同时动员人民开始全民动手,大炼钢铁,赶英超美。“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就像旋风一样刮到了所有的公社、大队,一时间暴出了小麦亩产七千多斤、红薯亩产万斤的惊人新闻。同时为了响应大炼钢铁的号召,兰阳县上万亩的固沙防护林也被砍光了,沙区毁了防护林,风沙灾害又卷土重来了,杨保国的灾难也紧随而来了。
  一九五八年秋天,省里组织召开了地、县秋粮征购大会,省委领导要求各县提报粮食产量和征购数量,各县所报数量,省委领导不满意,层层加码,报了三天,也没报出省委要求的征粮数量。
  这时,杨书记在大会上发了言,他说省里想要的征粮数量他是报不出来的,还说即使其它县里报上的也是都是假的;接着就把矛头对准了省委领导,他指名道姓批评省委领导,说他们不顾河南百姓死活,带头搞“浮夸风”。因为讲了这些他人不敢讲的大实话,灾难一下子砸到他的头上了,他被戴上了“右倾机会主义份子”的帽子,被捆绑押送到兰阳县挨了八个多月的批斗,被撤销了党内一切职务,留党查看一年,后被送到农村劳改了。
  杨书记就是在我们龙岗大队劳改的。当年他的月工资只有十六元,其中一半交给了我们大队当伙食费,在大队的大食堂里吃饭。不久,严重的自然灾害突然降临,接着兰阳风沙弥漫、盐碱加重、内涝成灾、粮食绝收、土地荒芜。到了六零年春天,我们队里的粮食已颗粒不剩,队里的大食堂很快解散了,社员们就开始挖野菜,吃草根、树皮。过了几个月,队里的社员们大多饿得浮肿,村里常有饿死人的消息,能走动的都一个个拖儿带女的出外讨饭去了。
  当时出外讨饭的人被称为“盲流”,县委是不允许的,逮到了还要被惩处。但是不出去讨饭,人就得活活饿死,所以人们宁肯冒着被惩处的风险,也都跑出去了。我们队里有些从外地讨饭回来的人,跟杨书记说,不但是咱们县绝了粮,饿死了人,外地也都遭了灾了。听我爹说当时的信阳灾难更重,有些整个村子的人都死绝了。
  在灾情最严重的那两年里,我们队里饿死了一百多人,几乎家家都有死人。就是在那种濒临死亡的边缘,社员们还不忘照顾杨书记,一家家把从外讨来的已经发馊发霉的窝窝头、菜团子分出一点给他救命。那时杨书记也饿得浑身浮肿,连走路的力气都没了,有段时间他饿得都不省人事了。有一次他妻子来看他,哭着把他从昏迷中摇醒,他睁开眼睛却认不得自己的妻子了。很多人都觉得他撑不了几天了,一些还能走的人就到他的住处守着他,看着他昏迷不醒的样子,一个个都哭了。没想到过了几天,吃了几口孟德武从外讨来的菜团子,他又慢慢活过来了。
  等他能走动时,他就开始给周总理写信了,他写信是要向总理告省委领导状的。他在信里写了省委领导带头搞“五风”,又压制民主、堵塞言路、不让人讲实话,对那些敢于抵制浮夸风、共产风的领导干部横加批斗,开出党籍;又说他的委屈是小,关键是百姓们遭了大难。说了兰阳县的灾情,百姓们被逼出外讨饭,许多村子里都饿死了很多人。
  他把这封信写好了,孟德武等人劝他说,还是不要寄了,万一被上面给截扣了,事情一败露,他可就危险了。最后社员们一商议,决定让杨书记亲自到北京去见周总理。于是全队人为他准备了干粮,孟德武等人把他悄悄送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
  杨书记到了北京,先托中南海接待处的一位局长,把他写的信转交给周总理。周总理看到他的信,就安排与他见了面。周总理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说:“你是全国两千多个县中,第一个向我反映真实情况的县长。”周总理见杨书记衣服破旧、面黄浮肿,就忙叫工作人员先带他去吃饭。杨书记说:“总理,不用麻烦了,我来时乡亲们给我带的干粮还没有吃完,我知道您很忙,现在只想和您多说会话。”周总理叫他拿出干粮,想看看群众都吃的什么。杨书记起初有些犹豫,稍后慢慢从一个布袋中掏出一个菜团子,这是用树叶掺一点杂粮做成的。周总理说:“给我尝尝!”说着总理掰了一块放到嘴里,他嚼了几下,突然含着泪说:“我这个总理没当好啊。”周总理这么一说,杨书记就在一旁哭了起来。
  杨书记从北京回来,省委还没立刻给他平反,他又回到我们大队继续改造。直到后来,之前的省委书记被撤职反省,新的省委书记到来之后,才将杨书记等一大批敢说真话的干部们平了反,杨书记也就恢复了他兰阳县委副书记和县长的职务。
  杨书记恢复职务之后,和新来的赵书记开始研究、解决兰阳县的土地、粮食问题。当时兰阳县全年的粮食总产量仅有六千万斤,只有大跃进之前的三分之一,而西瓜、花生、芝麻、大豆等经济作物连种子都没有了。大批群众出外逃荒,大批牲畜也都死亡,大面积的土地因遭风沙、盐碱、内涝三害都荒芜了。三年自然灾害,兰阳县从三十六万人口减少到了二十四万,整整减少了三分之一。
  面对这种艰难困境,杨书记和新到任的赵书记,先是撤掉了阻止人口逃荒的“劝阻办公室”,在县委大院里挂起了“除三害办公室”的牌子。他们给县委干部开会时讲:“咱们的干部同志,不能坐等上面的救济粮,坐等救济粮那就是跟上面伸手要恩赐,百姓们出去讨饭是被逼无奈,因为咱们这些干部没有做好嘛,所以百姓出外讨饭跟人要恩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咱们不能再跟上面伸手要恩赐了啊。咱们要带领基层干部和百姓们搞生产自救,只有生产自救,才能创造我们自己的生活。”
  接下来,赵书记和杨书记就开始走访基层,了解百姓疾苦。他们通过走访、询问、调查,掌握了各个公社、大队社员们的生活和生产状况,并通过了解一些优秀大队的生产经验,总结出了四种不同类型的生产自救的典型,在全县树立了“四杆棋”,让其他大队进行学习。这“四杆棋”中就有一个是我们龙岗大队。之后赵书记和杨县长又组织了百十人的调研小组,开始在全县分兵三路调查各地的风沙、盐碱、内涝三害的具体情况,调查结束后,他们制定了一套根除三害的长远规划。即“植树固沙、翻淤压碱、挖河除涝”。但是要想大干一番,完成这些工作不但需要工具,而且需要大批生活物资,才可以通过“以工代赈”的办法来安排群众的生活,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但当时县里没钱,赵书记和杨书记就跟省委申请了四十万元资金。在申请整改资金时,赵书记和杨书记跟地委、省委是立下军令状的。说三年时间,要基本根除兰阳“三害”,一定要让兰阳的面貌有个大的改变,一定要让兰阳县的百姓们过上吃穿不愁的日子。否则两人自动辞职,回自己老家种地去。过了一段时间省委把四十万元给拨过来了。紧接着,在赵书记和杨书记的鼓舞动员下,一场根除“三害”的伟大战役随即在兰阳全县打响了。
  在治理沙丘方面,赵书记和杨书记亲自带队,在全县沙丘地带规划固沙防护林,而后购买树苗种植防沙林带,同时在沙丘地上栽种泡桐,引导社员搞“农桐间作”种植;在排涝方面,为疏通兰阳境内唯一向外排水的贺李河,两人亲带水利工程人员前往山东菏泽,拜见地委领导与他们汇报、协商流入菏泽境内的河水疏通问题及解决方案。等贺李河疏通之后,便开始在贺李河流经区域挖河开渠,将内涝之水排入贺李河。
  正当全县人民干得热火朝天的时候,赵书记在工地上突然病倒了。赵书记是因长期劳累过度,造成肝病爆发,不得已就去了省城医院治疗,他这一去就再没回来。几个月后,赵书记因肝癌不治,在省城医院里与世长辞了,当兰阳百姓得知赵书记离世的消息时,一个个抱头痛哭了。赵书记在兰阳的时间虽是短暂的,只有一年零三个月,但他却和兰阳人民结下了深情厚谊,也使县委班子达到了空前团结,同时还为治理“三害”规划了长远蓝图。他为兰阳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里的人民也永记他的恩情,一代一代地传颂着。
  赵书记离世后,杨书记依然按照赵书记生前的规划,带领县委一帮干部和全县人民更加努力地治理“三害”,植树、挖河、翻淤都在有条不紊地朝前推进。那时候,杨县长鼓励干部和社员们说:“只要我们这么一直干下去,再过两三年,赵书记生前的目标就能实现了,危害咱们兰阳千百年来的三害就能被我们给征服了,到那时,咱们全县人民就不再为吃穿发愁了。”他和人民的愿望是美好的,但上天却没给兰阳县人民实现这个美好愿望的机会。新来的县委书记一来,就把干部和群众的热情一下子给扑灭了。
  新来的县委书记叫乔新生,是个爱摆官架子、毫不体察百姓疾苦的人。一九六五年“三夏”工作开始,这个乔新生给地委上报,说兰阳全县将征收入库四百万斤小麦。当时杨书记就跟他讲,兰阳县去年秋天遭了七十多天的连阴雨,造成全县少种十万亩小麦,如此重的征收,一下子就将各大队的麦子征收透底了,粮食都征收完了,全县人民还吃啥喝啥!结果乔新生不听劝告,强硬征收,造成各队社员怨声载道,百姓们整日饿着肚子,哪里还有治理三害的心思啊,全县的“三害”治理就像寒冬的河水被冰冻了。
  不久,“四清”运动在兰阳开始了。地区派了一个地委委员刘安民,任兰阳县“四清”工作分团的团长,乔新生任副团长,两人沆瀣一气、狼狈为奸,很快把批判矛头对准了杨书记。他们为了调查杨书记,就把他抓捕关押起来,同时还在县直机关干部大会上煽动干部们揭发杨书记。他们说:“大家不要怕,要敢于摸老虎的屁股,敢于拔钉子。”接着他们开始安排人写杨书记的大字报。污蔑他是该划未划的漏网右派、该抓未抓的反革命分子;又说他是黑帮头子、三反分子等等,一时间杨书记的大字报铺天盖地。但是无论他们怎么查,最终也没查出杨书记的“四不清”问题,无奈之下,他们也只好把杨书记给放了。杨书记出于他们对自己的不信任,又一身投入到治理“三害”工作中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