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飘泊的云>飘泊的云(二十五)

飘泊的云(二十五)

作品名称:飘泊的云      作者:红叶秋      发布时间:2018-04-22 11:28:09      字数:3134

  虽然到了六月份,黄土高原上的气温白天很热,晚上却很凉爽,甚至都有点冷。新的油井开钻后,钻工们每天都要在井场上干十几个小时,没有休息日,工作异常辛苦。单于飞所在的二班在井场上忙乎了一天,晚上八点多下班后,工友们刚换好衣服,正准备好好休息,司钻看到后说:“我们还不能休息,马上要到平台上把开钻前的准备工作认真检查一下。”
  “怎么还要上班?”老工人李华不满地说,“我们都干了十几个小时了,还让人休息吗?”
  “没有办法,队长说了,开钻之前,必须把各项工作认真地检查一遍。”司钻说。
  唉,真不知道要干到什么时候。工友们又换上脏兮兮的工作服,在司钻的带领下,走向了井架。井架上,挂着十几盏五百至一千瓦的强光灯,虽然是在漆黑的旷野,但工作平台上仍是被强光灯照得如同白昼。他们上好吊环、摆好钻杆、钻头……旷野的夜晚,风很大,气温也很低。
  一轮圆月从东南天际冉冉升起,月光透过薄薄的云彩,把那清澈而皎洁的光撒向黑夜。在陕北的旷野里,虽是六月的天,但仍是那么冷。单于飞只穿着一件衬衫,冻得直哆嗦。在匆忙中吃过晚饭,也没有休息,现在他感觉胃部隐隐有点疼痛,想家、想妻子、孩子……唉,打工是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啊,孤独的在这寒冷的旷野,一干就是十几个小时,几个月见不到家人,没有家的气氛,没有爱的温暖……
  他有时真的感到绝望。人啊,难道为了挣钱,什么都可以抛弃?常年累月在野外工作,没有丝毫的生活乐趣,何必呢?何必浪费这人生的几十载。在默默的工作中,他脑海里想了许多,明年说什么也不来了,他要追求自己的事业,干自己喜欢干的事。至于钱,能够维持生活就行。
  夜越来越深,风也大了,气温更加低。直干到十二点多,司钻才让他们回去休息。算一算今天干了十七、八个小时,单于飞只感觉又冷又乏又困,吃了些夜餐,草草洗了一下,坐在床上写好今天的日记,已是凌晨一点十分了。
  司钻也没有休息,他坐在床上默默地抽烟。看到单于飞还在写什么,不解地说:“你难道还不累,怎么不睡觉?明天我们又是一个大夜班,好好休息吧,别把身体搞垮了。”单于飞笑着说:“好,我马上睡。”
  躺在床上,单于飞想,越是在艰苦的环境中,越要挤出时间拼命地学习、锻炼。学习可以排遣一切劳累,消除一切烦恼,在充实自己的同时,也使自己脱离尘世的烦闷,真是一剂良药。劳动是单调的,纵向的运动,而锻炼是横向的运动。生命在横向的运动中壮实,在纵向的运动中疲乏。
  第二天六点半,工友们还在呼呼地大睡,单于飞却习惯性地醒来,再也无法入睡。夜里怪梦重重,睡眠质量很差,头昏脑胀的。他无聊地打开收音机,听全国新闻联播。大都是儿童、学校、教育方面的新闻,听了更想家。国际上,某大国总想称霸世界,利用先进的武器威胁其他国家,并且还攻击其他国家没有人权。在这个世界上,所谓人权并不是绝对的,任何国家都是如此,有的只是政权。如果一个国家只是重视人权,一切从人权出发,那么国家政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国家就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工具,每个国家都有特权阶级压迫者,也有无权阶级被压迫者。压迫者可以代表国家,享受特有的人权,而被压迫者则根本不会有发言的权力,人权从何说起?普遍、充分享有人权的社会,只能是共产主义社会。现在某些国家标榜自己国家的公民享有人权,另一方面攻击它国无人权,这真是名符其实的闹剧,虚伪地玩弄政治手腕而已。
  寝室里的空气非常混浊,有工友们吸烟散发出的烟气,也有几天没有洗的臭袜子味。单于飞伸手打开窗户,想换一下空气,但外面的风很大,“呼呼”地从窗户边吹过,窗帘都被吸向了外面,他又立即把窗户关上了。起床也没有地方去,干脆躺在床上吧。他顺手拿起昨天刚借来的书《人生不能没有交响乐》,这本书介绍的是音乐方面的知识,但又不是教科书,而是用诗一般的语言,抒情的口气,描绘了交响乐的壮美,神圣。这正好是他知识面的“盲区”,要认真地读这本书,认真欣赏那如诗如画的语言。同时,通过那些华丽的文字,也可以学习到一些交响乐的知识。借不到自己喜欢的文学书,这样的书也可以打发时光,增长知识。
  这本书开始的一段是贝多芬的第五交响乐《命运》的五线谱,在单于飞眼里,五线谱如同天书,他一点都不懂。作者介绍说,交响乐诞生于十六世纪下半叶和十七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是音乐艺术中最复杂,最富有戏剧性的一个品种。音乐是以声音为刺激物作用于欣赏者的艺术,其特点:音乐的指向是模糊的,而文学语言的指向是明确的,绘画画面的交代是具体的,建筑的结构是凝固的。走进音乐的圣殿,你必须使自己的耳朵和脑子变成欣赏她的专用工具,使自己的心灵变成朝圣者。与文学一样,在交响乐的世界中,也有许多巨人让世人敬仰。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创始人之一海顿,一生中写了一百二十五部交响曲,音乐天才莫扎特,八岁时就写出《第一交响典》,一生写出四十一部交响曲,而巨人贝多芬,把维也纳古典乐派发展到最高阶段,写出了九部交响曲。
  正如作者所说,“最美的事,莫过于接近神明而把它的光芒撒播于人间”。这里的神明指的是什么呢?应该是真理,是大彻大悟,是思想上达到了崇高的境界,然后俯看人世间的纷纷扰扰。所有的艺术都是相通的,伟大的音乐作品是如此,伟大的文学作品也是如此。在文学的世界里,有许多巨人把思想的光芒撒播于人间。在音乐的世界里,巴赫、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柏辽兹、门德尔松、瓦格纳、舒曼、李斯特、施特劳斯……这些巨人把自己丰富的情感溶于跳动的音符中,然后传播全世界,响彻在历史的时空。在艺术的世界取得伟大成就的人,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不懈地、艰苦地为艺术而做的努力。
  罗曼•罗兰在传记《贝多芬传》中,开头对他们进行了概括:“人生是艰苦的,在不甘平庸凡俗的人,那是一场无日无止的斗争,往往是悲惨的,没有光华的,没有幸福的,在孤独与静寂中展开的斗争。贫穷,日常的烦恼,沉重与愚蠢的劳作,压在他们身上,无益地消耗着他们的精力。没有希望,没有一道欢乐之光,大多数还彼此隔离着,连对患难中的弟兄们援手的安慰都没有。他们不知道彼此的存在,他们只能依靠自己。可是有时连最强的人都不觉在苦难中蹉跌。他们求助,求一个朋友。”
  人类对艺术家有时是无情的,残酷的,特别是在商品经济的社会里,更是如此。物质社会仿佛从根本上就排斥艺术家,艺术总是产生于贫困、孤寂中。社会从不在物质上鼓励艺术的产生。社会需要的是物质,而不是艺术。大多数人需要的也是物质的享受,而不是睿智的思想,也不是透彻的真理。当然,社会也不会放过发艺术之财。他们只会把已确认的艺术当作商品,这种“商品”的产生,艺术家付出了多大的代价,他们是不管的。
  “我是替人类酿制醇醪的酒神。”这人类最需要的“酒”的原料就是痛苦、寂寞,酿制的过程就是顽强的奋斗,殊死的争抗。“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贝多芬在二十六、七岁失聪时如此说。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命运没有让他屈服,他在与命运的抗争中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辉煌成就。
  人啊,你当自助。艺术的产生是个体的,艺术家更当自助。
  单于飞坐在床上,静静地读书,思索。窗外修井机在工作,发出阵阵轰鸣,一班的工友们正在钻井平台上忙碌地操作。打好油井后,下套管,再下抽油管,抽油管中有抽油芯……听说一口油井要花费两百多万元!为了索取更多的资源和钱财,人们愿意付出高昂的代价,而对艺术,人类真是太吝啬了。所以,好多伟大的艺术家,都是在贫困中英年早逝。其实维持他们的生活所需能消费多少呢?他们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和血。肖邦三十九岁而亡,莫扎特三十五岁而亡,舒伯特三十一岁而亡……那些伟大的、绝无仅有的生命,每一天都会创造出无价的作品,而纷乱的尘世总是容不下他们。贫困、疾病、孤独……让他们留下伟大的作品后,匆匆走完尘世的历程,而他们的光辉思想,却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永存。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