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心灵突围
作品名称:湿地听蛙声 作者:孙彩文 发布时间:2018-04-22 14:24:56 字数:12696
雨淅淅沥沥,一群乌鸦惊叫着飞过。
杭州湿地车灯如流。出租车司机随着颠簸的节奏哼唱着《星夜》,想象着梵高临终前,粗糙的线条里藏着的遏制不住的纯真。
2014年4月13-16日,全国“勇气更新”读书会。我拜杨老师为师,把自己亲手编的“同心结”送给他。杨老师双手接过高高举过头顶,在场的3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精英,见证我们第一次以共同体方式讲座,默契,成功。参会的一位老师回忆起杨老师支撑我的沙龙叙事,受益于面对面心灵疗愈给他带来点拨作用,他说:这样的共同体,让我明晰了自己此前人生旅途中出现的问题,现在,我能正视并接纳并不完美的“我”……和他一样,无数个“勇气”种子与共同体结伴前行,彼此支持、相互传递生命真谛的勇气力量。
我们建起“勇气村”——一个远端叙事平台,带领省内43万教师共读《教学勇气》叙事成长,潜心聆听体验生命馈赠的力量。
01
读书求道
六经注我,还是我注六经?读书之法问题争论激烈。
早晨,山水先生将昨夜的讨论做了梳理,整理成三篇文字发群。
求道于心
中国当下教育,要破应试教育死局,之于教师要读书,要有动力、激情、时间、方法以提高生命质量。教师自己感觉不到读书对生命的意义,如何能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快乐读书?然而,在当下功利环境中,引领教师读书并非易事。笔者在2014年参与河北省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时体验到,读书之道在于塑造个人之“心”与社会之“心”。
教育社会之“心”是教师主流个人之心的集结,主导了个人之“心”的教育。求道心路在于礼义仁德道。礼法于仁,仁法于义,仁又法于德,德又法于道。世下教育在礼的末端,仁与义陷入绝境,至于德与道,已经是天边一抹淡淡的云。
读书修道受诸种因素所制,诸如社会形态、家庭环境、通道素质、资源占有、自性因素、偶然机缘等。要在教师之中重塑读书之风,唯有提高个人之“心”的愉悦感,且有益于提高教育社会之“心”的质量,才能获得教师的认同,才能持之以恒。
求道于心,通道仁心。
(二〇一五年二月五日6:38:38)
读书之法
何为“书”?图为书,书为图,否则何以称之为图书?
何为“图”?柯兹柏斯基说:“要记得地图有一个重要的特性,即它所显示的不是真正的疆域,正确地说,它是根据不同用途而提供类似的疆域架构。”之于图书,在于人的内心储忆不是事物的真像,而是经过各人独有的信心、态度、信念和称之为性格模式的过滤后,所显示的内容。“过滤”是不悖的、逻辑的行动模式和特殊途径,深藏在我们可触及的内心深处,人人可以释放出它的神奇来。
读书,我们知晓,要用最有力和有效的方法启动自己的心灵。若以书为水,能看到自己的倒影,便是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这是怀特海强调的心智发展最有价值的部分——自我发展。
个人读书,自由自在。首先,边读边摘录直觉捕捉到的词语描红;其次回读,抓出几个打动内心的关键词,进行逻辑梳理;然后就徒手相博,发现妙处,穷追不舍。个人直觉不同,读书之法自然有异。直觉捕捉,逻辑梳理,穷尽妙理,是主观阅读之良策。
读书对话,没有一定之规,只是按照自己的直觉,有话处则说,无话处则默,大家各行其是,发挥自己的长处,合在一起,自能补拙。反正是探讨,无需重复自己,也无需复制他人,丢了丑的地方,说不定还能激发大家的兴趣,正所谓抛砖引玉。毕竟个人之“心”有其局限,一个人在一定的阶段,很难超越自己固有的思维模式,即便是碰撞,也难免以既有的观点看法诠释社会之“心”。
在这个时候,便要回归初心,可以共读一本书,或是围绕一个话题散读,各人各法,所见不同,正好群中切磋。如盲人摸象,大家调出各自直觉,灵魂碰撞,发现自己的盲区,不一定要有共识,但每人得有一二体会,旋踵而归,便是没有白来一遭,这是群读共享之灵妙。
自读也好,共读也罢,法虽不同,其道相似。把书中概念用自己的逻辑和体验加以证明、运用,使其能关照、引导自己的生活实际,让生命生出新的意义。
(二〇一五年二月五日7:07:21)
细雪盈窗
怀特海给我的感觉接近禅宗的“见山见水”那三个阶段。
当然,他的书我没有十分认真读,只得细雪盈窗的粗浅感受,然莹光一点已经足够,是寻到智慧出发地的缘故。
怀特海是知情义三者的融会贯通,culture有哲思的深邃和艺术的敏感,intellectualdevelopment更多聚焦于知性。他的阐述有两条线:语言和科学。当然,除了谈智力,他还谈了技术、艺术、古典文学等很多发展。
怀特海认为,如果一个人仅仅有大量的知识,那么他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最无用而讨厌的(Amerelywell-informedmanisthemostuselessboreonGod’searth)。从怀特海的表述中,能够找到对人的终极评价标准——那就是在上帝的世界里,这个人作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存在着。
怀特海的上帝有原初本性和后继本性之分别。所谓原初本性,大概可以理解为“潜能”或“可能性”,就像有了火药或者火柴不一定就会爆炸,但是没有这些把可能变成真实具体的原料就绝对不会发生爆炸。上帝的原初本性里不涉及道德,可能性无分好坏对错,这个观点类似于我们中国传统的“天地不仁”。所谓继生的性质,似乎上帝与人类更为亲近,或说人类分沾着上帝的神性,所有可能性进行客观化都由我们对生命做出选择和行动。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自己创造自己。比如,我们自身认同与自身完整,“上帝召唤它们朝更好的方向而去”。这个观点类似于我们中国传统的“道法自然”。
关于上帝,怀特海的论述形成一个圈:从起点到过程,过程如何成为新的起点,起点又如何生成新的过程,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有着上善若水的后继之力。
事实上,无论把教育目的表述为何种形式,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是“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还是“培养既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又在专业领域有精深知识的人才”,内核不变——人要活下去,充满生机地活下去——通过教育要把生生不息变成整个人类的信仰。
如果把教师看作对上帝的稚劣模仿,教师们在为学生创造可能性和把可能变成存在,这两个方面都做得还不够。教育的根本问题在于缺乏对教育的信仰,在怀特海眼中,称之为“教育”的,未尝不是对人进行的上帝的疏导。
身为教师,我们是否珍视了我们身上所被赋予的原初本性呢?我们是否有着自我发展的继生力量呢?告诉自己,也告诉学生:你在上帝的世界里是有用的,也是有着对美和人类情感心存感受的人——这或许是教育的盈窗瑞雪。
(二〇一五年二月五日7:36:51)
02
见山见水
被山水先生如此认真的态度所感动。既有观点梳理,又不失自己的领悟,于是建议他发群,引发更为深刻的关于如何读书的讨论,以延伸到读书的“照搬”与读书“思考”的层面。
于是,我们开始了如下对话。
山水:不好意思,因为不是自己的。我还不会自己感悟呢,直觉触摸不到深层。昨晚你们讨论,我根本插不上话,思维、逻辑、认知、概念,都不在一个层面。采大家真气,整理为三篇,偷梁换柱,请批评!
我先发名师群,再把反馈发你群,两群互动,意在寻求引领的方法。
我在尝试用你们的观点链接我自己的理解,以提升自己的实践,所得所感给乌云镶上金边。
自己感觉,在整理过程中,哲学思维被激活,能看到行为背后的些许亮色。但是,读书为己,交流为己,一切为己所用,自觉羞愧。
杨小洪:我觉得可以发,但可加一小标题给以说明,在于提倡一种学习方式。发名师群也是一条途径,这个想法好。
你的整理,极好。学习有各种方式,抓住能把自己导向深处的就是好方法,所以要提倡。为己所用,正是怀特海所提倡的。学习就是这样,有多少投入,才会有多少产出。当然,方法要适合自己。
山水:我不能贡献给群,却从群中摘果,心里极不安。但我自己不会读、不会捕捉、不会梳理、不会用直觉牵引。我不知道自己缺少了什么,我连照葫芦画瓢的勇气都没有。
现在是练手,我把群里每个人都看作怀特海。你先做说明,之后再发。
我心惴惴,很难受。我极力在内心映照怀特海的影子,能对出一个眼神都欣喜万分。
杨小洪:摘录、整理、分享,正是贡献。从讨论中捕捉练手开始,再到读书时的捕捉,一切都会水到渠成。难受,即是动力,这种开放,多好。对照摘录,再去读怀特海,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与山水先生对话,从他的摘录整理开始,我们可以根据以上介绍,来追踪inertideas向文化转化的过程。山水的摘录整理,取舍的立足点是自己心中的问题。第一篇《求道于心》,立足点是他对当下应试教育如何破局的关注;第二篇《读书之法》,立足点是他自己对于如何读书的疑惑;第三篇,山水先生关注的是上帝的原初本性和后继本性这一讨论中没有涉及的问题,是他自己对原著本身的梳理。在这个梳理中,他最终由上帝的原初本性进而思考教师与学生的原初本性。
因为自己心中有了问题,山水的梳理就自然有了筛选的尺度。他没有简单地再现整个对话的过程,而是根据自己的问题,把讨论分为三个主题,分别整理,让每一篇的议论围绕着一个中心,有序地展开,避免了实际对话中的跑题、跳跃和断层,让读者感受到讨论连贯如一的内在逻辑。
从知识形态的角度观之,山水先生的整理已经开始脱离
inertideas的形态,有了和自己心中问题和体验的对接,因为对接有了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并根据理解梳理了这些碎片的内在逻辑。因此我们可以说,他已经完成了个体建构且经过逻辑证明的个体知识形态,其下一步的进化,就是如何运用到具体的生命实践之中,并将之转化为expertknowledge。
笔者一句:“能否以山水的名义发群?”立刻引起了山水先生对梳理文字著作权的反思。一方面,他觉得只是自己的梳理,而不是自己的文字,发课程群,怕引起别人的误解;另一方面,他觉得整理后的文字确实对他的工作有意义,可以帮助他引领他另外一个群的教师。也就是说,他自己在参与、阅读和整理讨论的过程中内心感到了这些文字的力量。对他而言,这些文字的有效性经过他个人体验的证明,因此他内心产生了强烈的运用这些知识的冲动。
对话很快由讨论的内容转换到学习的方式。笔者认为山水摘录、梳理的学习方式值得提倡,但山水却由此反思自己之所以摘录梳理背后的动力机制。他觉得自己在读书时“直觉触摸不到深层”,而讨论中其他参与者向他展示了更高层面的“思维、逻辑、认知、概念”。于是他尝试着用讨论中其他参与者的观点“链接我自己的理解,用其提升自己的实践所得所感”,并由此感觉到“哲学思维被激活,能看到行为背后的些许亮色。”
这让我想起昨夜讨论中龙的一句话,说徐本的翻译,开篇第一句就错了。当时自己没有细想,但直觉感受到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一个晚上,都在想如何来接龙的这个问题。按着龙的问题,重读了一下开篇的第一句:
Cultureisactivityofthought,andreceptivenesstobeautyandhumanefeeling.
显然,这里的Culture,不是历史社会意义上的有关物质文明、制度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而是个体素养意义上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徐本的翻译:“文化是思想活动,是对美和高尚情感的接受”确实有很大的问题。作为个体素养的文化,不能等同于思想活动。因为思想活动,还只是局限于大脑之中,而文化却不仅内秀于中,更外显于表,举手投足,无处不散发着文化的气息。
另外,把receptiveness译为“接受”,有悖于文化的主体性、选择性和灵动性。思考至此,该句的译文也就随心所至:文化是思之行,是对美和人之本性的开放。
译文有了,理解有了,如何将这种理解用来关照自己身边的生活?昨天对文章4-9段的疏解也想这样,但手头没有合适的例子,只好凭记忆在群聊里搜寻,摘来一段。用是用上去了,但觉得很生硬。今天可巧,与山水先生上午的对话,正好揭示了读书时读者在inertideas与文化之间的纠结。
摘录、和照搬,这只是过去知识转化为个体知识的第一步。其间,所摘录的还只是没有经过很好消化的观点碎片,需要经expertknowledge才会慢慢积淀为文化,积淀为人之为人的思想方式、行为方式和互动方式。
山水先生是位名师,具有强烈的参与意识和引领意识。
他对自己在讨论中的角色非常不满,“读书为己,交流为己,一切为己所用,我感觉到羞愧”。他没有意识到,他已经把握了怀特海本篇文章的精髓——读以致用,提升心智,沉淀文化。只是他习惯性的引领意识遮蔽了他对此的敏觉。他还纠结于“不能贡献给群,却从群中摘果,心里极不安”。不过这种遮蔽也有一个好处:他由此而谦卑和开放,“把群里每个人都看做怀特海”,“极力在内心映照怀特海的影子”。
03
开放对话
后续的对话在开放中展开。
山水:梳理中,我想的是和我一样的老师们,怎么读懂怀特海,读懂哲学,读懂大家,而不是像我这样茫然无措。至于读懂自己,读懂教育,还仅是中微子的光,萤火虫的亮。在自责中找寻自己的影子,发现自己像个骷髅,没有感觉,没有感动,没有觉知,没有觉悟。连读书都不会,只有复制思维。
杨小洪:紧跟几步,后面自然就会进入角色。进入新环境的茫然,正是前进最大的动力。很高兴你有这样的体验,看来我们的课程有了一个很好的开端。在我以前的课堂上,凡是有你这种感受的,最后都有意想不到的飞跃,这是一个振聋发聩的发现。它是一种标志,预示着生命将开始一段全新的探索之旅。
山水:所以眼下,只有把复制的内容重组,在内心咀嚼,虽然苦涩,总还有些养分,舍不得自己独吞,只能发他群找些安慰,想听听回声。
似乎理解了,在平台引领读书时老师们为什么要抄他人的作业。也理解了,我的一篇文章发名师群后被下载署上他人的名字,我气愤填膺的缘由。
心灵风暴此刻在心底打旋,扬起一层尘沙,遮住了晴天。心,被蒙尘堵住了入口,出口长了厚厚的茧。破茧太难,没有集聚的内力,没有向外的拉力,自己独自惆怅。这种体悟,是痛苦的折磨,多想看看镜中的我,是怎样的狰狞、猥琐、老糗。
好在有你的空间,可以散步、可以拈花,以解心头之愁、之怨、之难。继续我的痛苦,梳理你的宝贝,据为己有。
何为读书?偷也。偷得概念,偷得成果,偷得灵魂,放在心里发酵,成酒成醋,看它们的造化,看我的时气。
杨小洪:这多好,学习、整理、分享,一个新的心灵风暴的中心在慢慢地形成。由发现到反思到理解,既重新理解了自己,也更深刻地理解了世界的种种现象。一切都在发现的心灵之光中有了全新的展示和意义,这就是读书的奥秘和力量所在。做到了这一点,读书就有了指南针。不管读什么,要的就是这种发现,这种体悟,这种让自己和世界面貌一新的境界。这就是我们昨天所说的,在读书中重新认识自己。
大凡破茧成蝶,都有这样一个过程。
记得有一则故事,说是有一个人,看见蝴蝶破茧实在太痛苦,便起了慈悲之心,用剪刀帮她剪破了茧子。可那蝴蝶,出来之后并没有飞翔,而是痛苦地趴在地上,飞不起来。因为她的体液,没有得到破茧挣扎时的挤压而从硕大的身体灌注到她的翅膀。看着那蝴蝶硕大的身体和干瘪的翅膀,那人心中懊悔莫及。
如今有了参照,自然知道如何去读。
回读这组对话,很是佩服山水先生的勇气。
一位名师能够毫无顾忌地展示自己读书和讨论时的迷茫,并坦陈自己还没有“读懂自己,读懂教育”。而且他对自己的剖析犀利,让笔者读了十分感动。他说:“发现自己像个骷髅,没有感觉,没有感动,没有觉知,没有觉悟。连读书都不会,只有复制思维。”我不禁自问,如果我处于他的位置,我有没有这样的勇气,这样的坦白?
前一分钟还在无情的剖析自己,后一句却已经在思考如何把激发自己思考、警醒和感动的滋养与他人分享:“把复制的内容重组,在内心咀嚼,虽然苦涩,总还有些养分,舍不得自己独吞,只能发别的群找些安慰,想听听回声”。或许这就是教师特有的一种情怀,自己的内心成长了,同时也就自觉地为其他心灵的成长顶起了一片天空。
山水先生有一种慈悲的情怀,自己在哲学群里读书的体验,让他顿时理解了他所在平台那些复制抄袭的教师。他们之所以复制、抄袭,是因为他们没有体验过直觉解放的酣畅,没有享受过独立思考的自由与创造。他渴望成为教师教育中心灵风暴的一个气旋,用自己破茧成蝶的体验去冲破当下应试教育的死局。
他说:我这就把对话发到群里,行吗?
我说:你随意。你觉得有用,也梳理一下,探究一下背后的心理。我不想仅是转录,需要像整理案例那样。
他说:我想学习你的梳理方法。
这样的对话,本是笔者与山水先生的私聊,但是笔者以为它很好地诠释了从inertideas到culture转化的完整过程,因此征得山水先生的同意,将它呈现在各位同道面前。并且,应山水先生的邀请,现将前面的文字所揭示的转化过程简述于下,以供各位批评:
摘录。最初只是inertideas,虽然有直觉的基础,但还是支离破碎,既未经过证明,更未经过运用。
梳理。与摘录者的个人体验和知识对接,并在梳理中加以理解、重构,经过了摘录者理性的逻辑证明或经验对比。
回应。发群以期获得回声,运用的开始。
觉察。反思自己阅读、讨论、梳理的过程,在对话中剖析自己的思维方式的不足,展示出哲思的深邃。知识证明和运用的过程引发了文化积淀的第一步:心灵转向。
唤醒。由自己的不足和痛苦,进而认识到教师教育中教师无奈背后的原因,并由此产生了自我承担的责任感,这是文化积淀的第二步:新的目标。
分享。认识到自己的迷茫和反思,对他人来说是一种进步的滋养,并敢于将这私聊的话语贡献出来,作为一种公共的资源,这是文化积淀的第三步:行动的勇气。
以上六步,部分揭示了怀特海开篇一句的内涵:文化是思之行,是对美和人之本性的开放。山水先生以他特有的敏感、执着、分享、反思、慈悲、自我承担和勇气,向哲学群的每一个参与者袒露自己读书、讨论过程中的心迹,用自己的言与行向世界证明,奋进中的迷茫和纠结是生命从知识走向文化最给力的滋养。
山水先生是做小学教育的,对孩子的心理有独特的把握。尤其难得的,是他当过智障孩子学校的校长,让许多失去欢笑和爱的孩子摘回了欢乐。记得有一位朋友,曾经这样描写过她这一段经历:
小学教师的你,母性连接孩子的家庭,走访过两千个母亲——教育盲区、童年的单调、惊人的乏累。心灵播种,原来是那么折磨人!遗传、疾病、生活停滞,没有童话和民谣,戏剧化的场景堵塞思维,照葫芦做瓢。简单的依存和联系发现惊奇,几千个宁静的夜读书叙事,微妙了笑声。求知、陪伴、欣赏,不再是一年唱不会一首完整的歌,老师、学生、家长,共同编演童话的剧。
04
何止山水
很欣慰,群里有山水这样的老师,大家很快能张扬个性。
山水:聆听众人灵慧,解瓮中之混沌。回到洞穴,是瓮中之人解决饥饿痛苦的良方,是惑的表象。
龙:哈哈,回到祁克果了,所谓哲人所见略同。惑字,拆开看,或心,亦此亦彼。看来古之造字者,实乃哲人。
山水:或心才有心,有心才无心,一心得正念。
惠:突然间感受到山水话的力量了,“深陷迷茫时的自拔”,我只是抽身事外,看风景罢了。今日想到,孔子名,丘,他为儿子取名,鲤,字伯鱼。蛮有意思。
杨小洪:either……or,惑,即是面对选择。选择,无心变有心,自我意识立现,开始生命的真正旅程。看了风景,才有前行的动力。丘与鲤,正是山水自谦。
山水:鲤”和“童”两字中的“里”是一个意思,所以,才有了“鲤鱼跳龙门”的比喻。此龙门在哲思之外,在心象之外,在山水之外。洞穴中的修行是鲤的蜕变,是成丘的艰困,何况山水?已是仰止矣。深陷迷茫才有抽身看风景的渴求,外观风景映射内心洞穴,诗意的栖息,心灵之妙境!羡仙而惑:抽身!从迷茫中抽身,有逃避之象;从外观中映射,是重新面对的勇气。而鲤的蜕变,有成龙的祥瑞。
此抽身不是彼抽身,气象已经截然不同。抽身,是太多细节混淆了视觉,想要的一切回归初心,会发现越出了边界,读懂忽略才能学会抽身。太阳、洞穴、囚徒,关系变化的灵妙。山水,何止山水!山水喜欢做自己的小太阳,这是内心的神在指引。
龙的回应,展示了他语言学博士的内功。当然,这也得益于他哲学的思考。龙的学术取向,就如同他的网名“谷底行者”,不喜欢名利的喧嚣,但求学问和课堂的踏实。文章懒得动笔,出口语便惊人。大凡上课,无论是语法、精读、英语国家概况,总是别出心裁,让学生自己去体验,云里雾里一程,山里水里一程,最后落在心底,让学生有了自我的底气。原来也曾提醒他,将自己的见解整理整理,后来久了,知道他心存高远,也就与他一块率性,懒得在时髦中折腾。他对“惑”字解读的敏锐,也许正是多年思考、选择、潜行的修炼,平时隐身不露,一旦出手,便直击要害。
慧近来在读《论语》,因山水言语之力量,而反思其网名,竟然与论语勾连起来:“孔子名,丘,他为儿子取名,鲤,字伯鱼。蛮有意思。”一听,童心突发,一句:“丘与鲤,正是山水自谦”,其中既有对“丘与鲤”之语义的顿悟,也有揶揄山水的调皮。山水心在哲思,没有理会其中的揶揄,而是将慧之意勾连,进一步发挥:“洞穴中的修行,是鲤的蜕变,是成丘的艰困。”始终不离其“瓮中之人解决饥饿痛苦”之关注。而且,山水承接龙与慧在文字学上做功夫的思路,用一个“里”字建立了“鲤”和“童”两字的联系,并以“鲤鱼跳龙门”一语,表现了勇气更新教师群“心灵突围”的共同愿望。
真的希望,教育界有更多像龙和山水这样的老师。
其实,想想自己,退休后全身心投入教师教育的事业,也是希望自己的小外孙,能够有一个更尊重孩子自然天性的教育环境。如今,女儿生了一个男孩,天性好动,抱在手里,扭来扭去,才两个月,便要人与他说话互动。如果没有像山水这样,能懂得他幼小心灵需求的老师,只怕他又要和女儿一样,饱受应试教育之苦。
山水说:“教育是解放,是扫除一切杂草、废品和企图损害作物嫩芽的害虫,是光和热的施放,是夜雨充满爱意的降临,它是对大自然的模仿和礼拜。”
龙说:“教育是受教育者才情的释放,是心灵的舒展,是老虎回到野外,从此生气勃勃;是让儿童自由地奔跑,是看鱼儿自由地游于水中,鱼之乐,也是观者之乐。”
山水还说:“你选择,你才存在过。如果总是被选择,也就不曾活过。”
很高兴群里有像山水这样的朋友,帮助我把每日的聊语整理分类,然后发给大家共享,他的自我承担精神令人钦佩。
05
原初味道
与山水对谈,开始多用文字,他体谅我视力不好敲击键盘太辛苦便改用语音。他用录音软件直接转换成文字,梳理后发给我,保留对话的原初味道。
山水:从新西兰开会回来,你受到的启发和下步的打算?
杨小洪:主要的启发,教师是一个终身的学习者,他要有一种开放的心态,因为只有在这种开放的心态下才不断地成长。让自己处在一种成长的状态,让自己的精神面貌和思想方式不断地更新,只有这样的进取才能够感染学生。通过教师自身的榜样让学生领悟到,知识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的成长,从而把成长、开放的能力、学习的能力放在首要的位置。
这次到新西兰,我看到许多让我钦佩的研究者展现出一种开放的、勇于探讨的进取精神,不断学习新的东西,不断把这些甚至是自己都不很熟悉的东西放在自己的课堂上去使用,不怕丢脸,展示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很喜欢这些教师不断创造新的教学勇气。创新,常常包含许多不确定性,会出现很多问题,有很多麻烦。但是这些老师,都是非常坦然地来面对所有的这些困难,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其间的故事给人很多启示。新西兰一行,心里积淀了很多:行走,烹饪。回来之后,重新写作,又有很多感悟。这些都积淀在心里,那些故事被你的问题激活,那些体验历历在目。
山水:对话,经历很重要,问题更重要。一个好的问题能够触动内心,让心底鲜活的东西汩汩流出来。
杨小洪:对话可以帮助人重新认识世界,有两种方式:一是提问,二是隐喻。提问既要进入到对方的内心,同时又要观照自己的内心。心跟心的碰撞才会有问题。隐喻,是打开人视野的方法。发你一段网聊。
巍:自然之法不可逆转,事实就如赫舍尔所言:“我们所征服的自然力量已然征服了我们”,这样的征服其实不只是在大自然中,时下的中小学教育现状早已印证了这样的论断。
杨小洪:征服,是一种蛮力,伤人亦伤己。
醉:可有时,征服也是一种必须。征服是文明扩展的一种重要和常见的方式。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有重要意义的文化及其价值在不同地域的传播,常常是通过征服行动而实现的。
杨小洪:征服,是癌细胞扩散的方式。
醉:您是不是有些极端啊,个人感觉有些片面。可我能悄悄地说,您说的有些深奥,我只理解了其中的一部分。
“巍”的那段文字,征服的背景是中小学教育,所以我有一个回应:伤人亦伤己,是一种蛮力。“醉”的理解撇开了教育,以文明史为背景。要回答他,用其他的方式很容易陷入争论,于是我用了一个隐喻:征服是癌细胞扩散的方式。这个隐喻,引起了“晓”的回应,也有“醉”的续语。用“癌细胞”这样的隐喻,激发了内心的思考,这就是教育。教育不能用征服的手段。征服只能产生奴隶和反叛者。奴隶和反叛者,不是教育的目的。我用“癌细胞的扩散”隐喻教育的征服,即癌细胞是精神上的专制,从讲台流向台下——癌细胞扩散。
山水:关于隐喻,我的体会是,当一个人言说的时候,常常会冒出一些内心底层积淀已久的观念。如果你觉得某个观念本身有问题,千万不能直接交锋。因为这些观念,深深扎根在他内心,直接面对就会形成争执,使其更加牢不可破。这时候,用隐喻有出人意外的作用,能够让对方放下自我维护的心态,而去思考和探索隐喻所开拓的思维空间。我想到了在石家庄的小组叙事。你那个组做得最深入,让所有参与对话的人都去思考,这是你的独到之处。
杨小洪:技巧在于,要积极回应别人精彩的部分。我的方法有二:第一是引用,第二是回应。这样就可以让对话者处在一种亢奋的状态。
山水:现在回过头来看,我觉得“征服是癌细胞扩散的方式”一句,让人感觉到对教育需要有一种大情怀大格局。教育就是这样,要关注整个人的生存状态,而不仅仅是知识。灌注那么多知识,孩子们那么难受,那样被动,没有创造。很小的时候就没有自由选择,在家长和学校的压迫下去拼命地学习,这是中国人的悲哀。在最没有学习能力的时候,要每天起早摸黑地去读书;在学习能力正旺盛的时候却在吃喝嫖赌。多悲哀呀!
06
书缘化心语
方便了用文字记录思想,和山水的对话日渐多起来。得知他在引领河北全省教师做读书叙事,我应邀承担了河北继教网专家引领人的任务。
前一段时间,在整理学员读书的文字,被大家真心的感悟所打动,编辑了一组文字,命名为“书缘化心语”,发在群里,挂在博客上。次日起来,发现文字引发了共鸣,其间的纠结与体悟,有一些发人深省之处,不敢湮没在自己的电子文件夹里。于是,稍作梳理,与山水和博友共享。
月:小洪老师,这文笔真好,里面的文章都是享受,从没感觉文学这么美,您是一位真正的学者。现在不知道还有机会听您的课不,小洪老师。
杨小洪:文字接了地气,便如野花、野草、野树,自然,舒展,摇曳,有了来自生活土壤的滋养,有了内心感悟的灵动。在这个平台上交流,就是最好的相互学习。
月:是的,小洪老师,这个平台建立的好,大家都在聊读书心得,其实您这个平台就是线上教学了,呵呵,多好的老师啊!您是,不怕麻烦,答疑解惑给我们。不多见啊。
杨小洪:线上教学,多好的命名!
月:呵呵,不是我命名的,人家说的。线上教学,线下实践。
杨小洪:在答疑解惑之中,一个人的问题变成了大家的问题,一个人的体验变成了大家的体验,生命的疆界便因此而拓展,生命的内容亦因此而深厚。好的教学,一定不能没有线下实践,因为那是生命的根。
月:嗯,但是我们实践中多了很多无奈,我们把您的这种教育叙事搬到课堂中就又变得冰冷。我想请教您,很多文章心得都是有感于小学生的,您觉得,比如用小鸟或者泉水的声音来阅读,适合大学生吗?
杨小洪:不要重复过去,不要重复自己。从自己感悟到的地方出发,在自己能够改变的小事上真心做起,从中感受到自身的创造性以及创造性所带来的不同的反响。我的课堂,面对的是大学生和研究生。你可以去我的博客里读读他们的文章。大学生,同样充满着生命的潜能,像无穷的宝藏,等待智者的开发。
月:嗯,我看了您的博客,才看了《课堂即生活》和《爱心生智慧》,只要一看那些文章就激情满满。小洪老师说的话都直戳心底,嘿嘿,我们就是在重复过去,重复自己。您太强了,膜拜,真的佩服。
杨小洪:另外,我想说的是,这些老师,都经历了教学倦怠的折磨,其中许多人已近麻木。但是在我们的培训中,当他们的人格受到尊重,他们内心的经验得以发掘,生命的激情就如火山爆发,不可遏制。教师已是成人,且似乎看透的红尘,一旦激发尚能如此,更遑论年轻学子。
月:是的,我们职业倦怠,学生也吊吊的,其实也不想真的为他们付出太多,因为教书匠谁都可以压迫,学生压迫,学校压迫,所以我们就很难从心里去付出,导致课程觉得难上,教学枯燥。是的,您说的对,做我们自己,从可以做的地方做起。我们也可以改变学生,改变自己,等我们成了大师您的时候,学校也得来帮忙,呵呵。
杨小洪:从可以做的地方做起,改变不了我们的物质环境,但可以改变我们的精神环境。教师的生活,本来已经清贫至极,如果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精神生活方式,那教师就彻底地输掉了自己的一生。
叶:教师在精神上以其昏昏,又怎能使其昭昭呢!精神生活调理该启航了。
杨小洪:昏昏日久,心思昭昭。
一心:最近在一位多伦多老师里的课堂帮忙并做课堂观察,时时感受到这位老师的创造力。相信我们每个人都有无穷无尽的创造力。这个老师也是遵循“不要重复过去,不要重复自己”这个准则。感觉她无时无刻都在像海绵一样吸收新知识,并实践到课堂当中。
草:虽然只是一段简短的网聊对话,却使我看到了小洪老师对教育对学习对学生的热爱与精神享受,作为教育工作者,如果我们不论阶段不论资历,人人怀揣对教育的执着追求,淡化物质,静心去体验教育的快乐。那么教育的未来,孩子的未来,国家的未来都将不会是浮云了。但愿杨老师借助这个平台逐渐唤醒和再次激发起更多教育工作者内心深处的教育之爱。教育真的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认识了自我,习得了惯性反思,坚定了信念,基于兴趣的执着追求就成了一种生命的畅游:心如甘饴,行在沐浴春风中。您对教育的理解那才叫一个到位,对教育的阐述柔中带刚,很有教育的魅力。我也好想做到那样,但这的确是个功底问题,而且与个人的性格和语言的思维表达都有关系,既然是个需要用心做的细活,那我就慢慢历练打磨自己吧。
杨小洪:有了自我承担,一切不是问题。
草:我正在用心感悟教育的魅力,有机会认识您并有机会受您的影响我很开心!我也会继续将我逐渐深爱的教育追求下去,我的工作,我的孩子,我的家庭教育引导都将是我教育实践的基地。
杨小洪:太好,工作、孩子、家庭教育,三位一体,生命才能充满激情和创造。
这样的对话,山水整理后以简报的方式上传到“河北省教师全员培训”平台,6万8千教师跟进阅读。老师们不断发来叙事,每天200多篇,梳理摘取精华又制作成新的简报。短短4个月,26期简报52万字,影响超过百万教师不断下载阅读。
说实话,如果没有山水的整理,我的“云中散步”就像游离的水汽,没有了凝聚成雨滴的核心。
希望我们的云中散步成为自由的奔跑,每一个人在奔跑中,觉知到自身存在的心理历程,让慈悲情怀在选择中自生,既意识到鱼之乐,也自觉去体验观之乐。
后记
远程叙事就像云中散步,既心怀恐惧,也充满着在挫折中开辟前进道路的决心和热情。
探索和发现的旅程是艰难的,充满着无序和杂乱,也会有煎熬和痛苦。但是在无序和杂乱的背后隐藏着崭新的,我们自己将要开创的新的秩序。
抛开一切形式浮华,脚踏实地,认真读书,努力与自己的教学体验和人生境地对接,用一种生命体验者的态度投入读书和教学,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并超越自己理解能力和行动能力的边界,去探索和发现那个沉睡已久的深层自我的可能性。
在煎熬和痛苦的彼岸,教育湿地蛙声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