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作品名称:园中树 作者:郝水清 发布时间:2018-04-18 19:11:00 字数:3038
杜冰洁看了看名单说:“唐老师,我们在一起教书多年了,这件事要是不出问题,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要是万一出问题,上面追究问责起来,谁来承担责 任?”
唐风花不假思索地说:“我承担责任,绝不会牵扯到你。”
杜冰洁说:“那这样,唐老师,既然这件事崔校长也知道,你就把李怡然名字加上,然后就在我名字后面,再写上你的名字吧!”
唐风花想了想,没有说什么,在九(5)班十个学生名单后面,把李怡然情况给补上后,也就在“杜冰洁”后面,又缀上自己的名字,说了几句客套话,又把那份名单拿走了。
结果,这件事最后还真的出问题了,也就在贫困生补助费下发几个星期后,区教委纪委人员过来调查,起因是八年级3班一个叫陈书良的学生,父母离异后,母亲又嫁人走了,孩子判给父亲,父亲在外面打工。而这孩子在这次贫困生补助中既不写申请,也没有向班主任说明情况,结果就没有报上。在外地打工的父亲因事刚好回家,听说这事后,就把电话打到去教委,同时,区教委也接到有人举报九(5)班李怡然,爷爷在拿工资还吃贫困生补助费的举报电话,两件事并到一起下来落实。八(3)班陈书良的事情,很快就解决了,班主任操作,完全是按照程序,首先要学生本着自愿,自己写申请,然后参与班级评比,陈书良自己没有提出申请,也就不能责怪老师了。
而九(5)班李怡然的事情,还是出了麻烦。先找班主任杜冰洁,杜冰洁把情况说明之后,纪委人员又把唐风花给叫过去盘问,最后还又把校长崔兵学叫过去调查。事情很快就调查清楚了,杜冰洁班上原先的贫困生名册是打印的,而李怡然的名字是手写的,是唐风花的笔记。落款签名“杜冰洁”三个字和上面其他学生名单一样是打印出来的,也只有“唐风花”三个字是手写上去的。而整个调查过程,唐风花也如实交待,又有杜冰洁和崔兵学加一说明。区教委纪委最后给唐风花全区教育系统一个通报批评,并且取消了李怡然的贫困生补助资格,已发的补助款及时退换。并对校长崔兵学、副校长兼班主任杜冰洁给予口头批评。崔兵学和杜冰洁像是吃了没有成熟的柿子,面部苦涩,心里不是滋味。
唐风花因为通报批评,已经下文记入个人档案,三年内不得评模、晋级。
一天晚上,又到杜冰洁家里和袁静芳闲扯诉苦,后悔的几乎要打自己的脸,还一个劲儿地给杜冰洁道歉、赔不是。杜冰洁哭笑不得,简单地应付几句,就做自己的事情,袁静芳又陪她闲扯了一会儿,唐风花才回自己的家。
区教委纪委的领导们顺便又把整个朱集镇的贫困生补助的情况,顺便清查一遍,朱集中学的情况还好,而朱集二小的情况特别不如人意,几乎是放在袖筒里面、暗箱操作,被评上的学生,多半都是和教师们有关系的亲戚、朋友、有人情关系的学生。评比过程不公开,评比后不公示,一些贫困的孩子拿不到补助费,一些条件好的,家里有楼房、小车的学生还在吃补助。二小校长尚大学就地免职,几个情况严重的班主任也做了相应的处分,把处分情况印成文件通报全区教育系统。
同时,也把朱集镇教管会主任范新军叫到区教委,区教委主任蔡优秀,脸色难看的几乎快要流得下水,手尖指着范新军的鼻子,操爹日娘地把范新军骂个狗血喷头。范新军脸上一直挂着笑容,不断地点着头,像是做错事的孩子,任凭爹妈教训自己。
区教委这些决定,在朱集教育甚至整个朱集镇,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对这些年教育系统那些胆大妄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应付搪塞、我行我素的不良行业之风,起到打击和遏制的作用。
王天宇和宋毅勤准备为女儿王小丽过十二岁生日,请亲朋好友们喝喜酒。两口子为置办酒席已经计算了几天了,有多少亲戚、多少朋友、学校有多少和自己来往的教师,每户按两个人算,总共要坐二十多席,加上先一天晚上也要来客,这算下来一共就要坐三十多席。大厨师就请校园大门口的老孟,人家老孟还带两个切菜、配菜的师傅,负责司仪的还是学校都经常请的总务主任马群清,那么洗菜、择菜、端菜、干杂活儿的一帮人,自己就从教师中关系稍微好一点的请十一、二个。地点就在学校学生礼堂,考虑到学生上课影响不好,所以,学校教职工过红白喜事,很多就放在双休日,学生都回家了,饭堂也是空的,互不影响。
先一天从中午吃罢饭就开始杀鸡、破鱼、切萝卜白菜什么的,杜冰洁被安排杀鸡,第二天中午帮助写礼单。
一班人整整忙碌一下午,蒸菜上了蒸笼,炒的菜也各自切好,紧紧张张就到了晚上开饭的时候了。铺上餐桌布,分发一次性碗筷、餐巾纸,炒菜、端菜、斟酒、上饭,等客人们都吃饱喝足了,摇摇摆摆、七扭八晃地走了,这帮忙的一班人又收拾两张空桌子,摊上一次性塑料纸,摆上餐巾纸和酒水饮料后,才吃喝起来。
本来就很劳累,酒一下肚,话便多了、声音也就大了,高一声、低一声、细一声、粗一声,谈国策、论家事、说丈夫、议女人,一会儿从八竿子打不着的外国总统猛一下子跳到身边的凡人琐事,涉及面广跳跃性大。
由于比较辛苦,酒当然不能少喝。那桌“划拳”这桌“猜老虎杠子”,还觉得不过瘾。于是就有人出歪点子,捉对猜学校教职工的“外号”,学校一、二百教职工,前勤后勤、老一代小一辈,无形中就起了很多鲜为人知的外号,很多外号仅仅一部分人知道。猜外号当然也要立规矩:一人说个外号,让另一个去猜。猜出外号算赢,酒有出迷人喝;猜不出算输,酒有猜家喝。这个主意一出,酒桌又热闹起来了。
直到几个爱喝酒又爱热闹的喝的眼发直、舌头发硬,酒席就算进行到尾声了。
席间猜教职工的外号,虽然是为了热闹,但是从教师们给某些人所起的外号来看,虽然说代有侮辱人、有点歧视的意味在里面,又确实能反映出那个人的性格、爱好、特长,也的确是给那个人画了一张独特的画像。比如:给学校保管员老唐起给外号“狗腿子”,其实在贴切不过了,老唐除了只认“一把手”或者学校个别“有头有脸”的人外,其他人很难借到东西,哪怕是应该领的教案等,并且一律给脸色看。给学校生物王老师起个外号叫“活档案”,这是一个很会拉关系的女教师,提起某个有本事的人,特别是一些领导,王老师能从人家几代人如数家珍一般,竹筒倒豆子一样一一给你陈列出来,当然没有本事的人,往往进不了她的“档案”。“镢头”确实给一个三十多岁的女英语教师气的外号,她特别爱打听别人的隐私,听说一件事,总喜欢一点一点地给“挖干净”。
类似的当然还有很多,对那些没有城府,又特别爱传个小话儿的人,就叫“广播”;对那些乐于巴结讨好领导、又能见风使舵、而且又能干到美差的就叫“高力士”。
给人起外号似乎不道德,但是精当准确的外号,既体现了校园一部分人的心理特点和行为特征,也更是给在校园这块净土上生活的形形色色的人,给予辛辣地讥笑和讽刺。
等把事情弄完后,已经快十一点了,还有几个喜欢打麻将的教师喊杜冰洁一起去玩,杜冰洁觉得很累了,就没有过去,准备回家休息了。回到家,袁静芳也还没有休息,还躺在床上,拿着手机看小说,自从小产后,也就很久没有看小说了,小产前看的那个穿越的故事情节也基本上给忘记光了,这又找了一个宫廷争宠的小说在看。
为了不让袁静芳在手机上看小说,杜冰洁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主要是因为袁静芳一看上瘾,也不知道休息,许多次,杜冰洁夜里睡醒了,还发现袁静芳的手机在亮着的,充电器插在手机上,手机亮度调得很低,聚精会神地看着。时间一长,袁静芳两只眼圈变得乌黑,下面眼袋充水浮肿,看上去就像国宝大熊猫的黑眼圈,“熊猫眼”的出现,就是睡眠不足的充分表现。
两眼眼袋出现以后,又急的去街道上美容美体院去保养,回家后,贴上面膜,像带上面具一样。很多次数,劝说无效,杜冰洁就干脆起来,把wifi信号给强制关了,袁静芳埋怨归埋怨,还是无奈地放下手机,乖乖地睡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