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园中树>第十九章

第十九章

作品名称:园中树      作者:郝水清      发布时间:2018-04-18 11:06:06      字数:3258

  杨镇长毕竟搞过多年的管理工作,一席切中肯綮的话语,让杜冰洁茅塞顿开、眼前一亮,似乎有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临走的时候,杨镇长又问道:“你同齐副镇长的弟弟齐亚楠是不是有什么过节?”
  杜冰洁顿了顿说道:“只是工作中的一些竞争,并没有什么过节呀!”
  杨镇长最后说道:“那就好,同事之间不要闹矛盾,要以和为贵,要学会包容和大度,千万不要斤斤计较。”杜冰洁会意的点了点头。
  旁边的一间卧室的门开着的,里面刘学勤拉着妻子袁静芳双手,聊得也很融洽。
  这些天来,杜冰洁心中很是苦闷,多年来,自己拼命地搞工作,给学校写各种材料,各种迎检准备资料,有时一熬就是几个通宵,不论是个人还是学校公事,不知道帮多少忙。可到关键的时候,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句公道话,这还真应验了那句古话:人情薄如纸,世道凉如雪。
  杨镇长也没有再提小扬帆的事情,杜冰洁也不想再去揭开这块伤疤,临别时,已经十点多了,乘凉的人们还在门前看着电视,聊着天。
  走在街上,刚刚升到中天的月亮格外的明亮,银辉毫不吝惜地洒在大地上,远处楼房被月光所淹没,显得皎洁又柔和。这些天的事情,早已把这个家庭搅和得焦躁不安,杜冰洁似乎早已忘记这世界上还有风花雪月这些美好的东西了。
  杜冰洁并没有去杨沟小学去援教,市、区教委领导去了杨沟小学后,朱集镇教管会就开会宣布两个决定:一、免去杨沟小学校长的职位,有另外一个人去接替。二、把杜冰洁重新调回朱集中学。不仅如此,杜冰洁还官升一级,由原来的政教副主任,被提升为朱集中学分管政教的副校长。
  当然在征求杜冰洁本人同意后,还被安排任九年级五班的班主任、兼代语文课。
  对于基础教育中的乡镇中学,升学质量还是学校的生命,也是老百姓谈吐口碑的关键,杜冰洁这样具有班级管理经验的优秀教师,就像一棵不择贫瘠的树,无论栽哪里?都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长得挺拔茂盛,给他的学生遮风挡雨,制造生机,带来一片浓荫,荫及一方土地。
  今年的九年级还是八个教学班,年级负责的领导还是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齐亚楠,同时任九(1)班班主任,兼代数学课,学校也安排杜冰洁协助齐亚楠搞好毕业班教学工作。
  和齐亚楠一起工作,尽管是杜冰洁不情愿的,但是想到扬中权镇长语重心长的话语,对于学校的工作安排,杜冰洁也没有说什么。再说了,昨天不还在小学援教吗?今天不仅回来到中学,而且还官升一级,这天上还真的掉馅饼了,刚好砸在杜冰洁的脑袋上,何乐而不为呢?不过,经过这段时间的折腾,杜冰洁似乎也冷静了许多,就像经过大浪冲涮,最终泥沙被洪水冲走,金子被沉淀下来一样,杜冰洁少了些浮躁,多了些淡定。
  一个人要挣脱这个纷杂喧嚣,物欲横流的社会,的确很难,但是每个人都别无选择,如果你要幸福,你的心灵就必须拥有一份淡定,惟有淡定,才能让你复杂的内心平静下来,才能细细品味生活的万千滋味。淡定不是平庸,它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人生境界,是大智若愚,是智慧的不争,是宠辱不惊,是对简单生活的一种追求。
  然而,开学之初和杜冰洁一样难过的路中清老师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还是被安排援教到偏远的教学点去教书。
  对于市、区级教委领导去杨沟小学的事情,杜冰洁还真是什么都不清楚,其实也就是领导们随意巡查这么简单的一件事情。然而,不论杜冰洁怎样去解释,从杨沟小学到朱集中学,甚至到教管会没有一个人相信,特别是市教委郭飞主任临走时拍拍杜冰洁肩膀的那个动作,在那天清晨的阳光下,在朱集教管会范新军主任心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因此,对于杜冰洁的任命和工作的调动就是情理中的事情了。当然,这些圈子内的小事,对于范新军主任来讲,也就是一句话,简单地像伸手在自己的头上抓抓痒一样。
  回到中学,杜冰洁知道应该和以往一样,重点还是要抓流失生的管理工作,在重新分班的名册上,一些学生根本就没有到学校报到,为了劝返这些动荡的学生,杜冰洁把任课教师分了工,按学生名单进行一次家访,杜冰洁和化学周老师就赶往周老师的老家周李庄村,劝返一个叫周春雨的女学生。
  整天圈在学校里面,过着教室、寝室和办公室,三点一线的生活,仅仅同书本、作业本打交道,不出门还不觉得单调乏味,一走出校园,走进了广阔的田野,心情觉得格外舒爽。
  时令已是中秋,天空蔚蓝蔚蓝的,像一大块蓝色的碧玉,透明又温润,一朵朵白云像羊群一样晃晃悠悠地飘过,不时的有一阵阵鸟儿忽东忽西结伴掠过,田埂上还有低头吃草的黄牛,小羊羔在吃草的母羊旁边到处乱窜。田野里也呈现出不同的景象,先成熟的农作物,像玉米、稻谷之类,已经收割完毕,而还没有完全成熟的庄稼像花生、棉花、红薯之类还依然茂盛地生长着,这种生长期长短不一的特点,农民们就用“秋杂”来概括,真可谓精当准确,也便于农民慢慢地收割、晾晒,直到冬天来临。
  九点多钟,到了周李庄村,杜冰洁和周老师先去周李庄小学,把摩托车寄放在那里,在小学校长带领下,找到了学生周春雨家,三间两层的楼房、一个宽大的院子,院内一棵高大的枣树,一台农用拖拉机,然而“铁将军”却紧紧地把着门,一打听,才知道周春雨和大人一起到棉花地摘棉花去了。
  周校长不能陪着,就先回学校去了,杜冰洁和周老师一起就赶往指定的棉花地,见到了正在摘花的一家人,杜冰洁和周老师二话没有说,进入棉花田帮助摘花。
  周春雨回到家后,家长也进行了再三的劝说,这孩子就是不想读书了,就这样,一边干活,一边同家长学生谈话。家长一点没有说糊涂话,对孩子上学不持反对意见,他们的意图很明显,孩子能考上什么学校,支持她上什么学校,只要你们能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即便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他读到头,哪个家长不希望自己孩子多读书、有出息。家长是这样的态度,工作已经做好了一半,只要做好学生工作,问题就全部解决了。
  这是一户七个人的家庭,典型的三代同堂,周春雨是老大,今年正上九年级,一个妹妹读六年级,还一个弟弟读小学二年级,爷爷奶奶年事已高,一大家的人吃喝花销都靠父母辛勤地劳动收入。因为上面有两个老人,下面又有三个孩子,周春雨的父母就没有出去打工,农忙时种地,农闲时男人进城做些泥瓦活儿。也许正是这样,周春雨不想增加家里负担,想帮助父母干点活儿,当然主要原因还是自己的学习成绩不是很突出,考重点的希望不是很大。
  两个教师一边干活,一边用自己知道的感动的人和事,或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反复论证、劝说:读书与不读书的好处与坏处。也许是他们语言态度虔诚,周春雨终于答应还要上学读书,这次成功的劝返,两位老师感到格外高兴。
  午饭就在周李庄村小学吃,没有七碟八碗,猪肉兑土豆,炒了一大盆,因为下午还准备劝返其他学生,中午也不敢喝酒。
  劝说好周春雨后,杜冰洁和周老师便决定下午再去劝返另一个女生翟进敏。两个人骑着摩托车又转过头往西走了一段路,就到了翟营村,可是已近到翟进敏家,杜冰洁心情就沉重起来了。在四周都是楼房的中间,夹杂着三间破旧低矮的瓦房,贫富差别一下子就不言而喻了,多年来的劝返过程中,杜冰洁最怕这样的困难家庭。尽管现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国家规定不再收学杂费了,甚至还有贫困生补助这个好的政策,可是并不能满足所有的需求,还有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造成学生辍学流失。
  翟进敏爸爸给两位老师找来两个凳子,自己委屈地就坐在门槛上。屋内家具简单且陈旧,除了一台电视机以外,几乎没有任何现代气息,一交谈,杜冰洁才知道其中的原委。
  翟进敏的母亲不是本地人,是人贩子从远处大山沟儿里面领出来的,个头矮小,身体又多病,据说是小时候吃馍,被自家的老母猪咬掉了三个指头,右手就只剩下大拇指和小拇指,像这样的残疾人,即便是被拐卖出来,也只能嫁给本分老实的翟进敏的父亲。有三个孩子,翟进敏还有一个妹妹,一个弟弟都是超生的“黑娃儿”,还罚了不少超生费。更有一件雪上加霜事,翟进敏的奶奶刚刚去世,从生病住院到埋葬完毕,一直在花钱,特别是奶奶住院期间,也只有翟进敏爸爸去伺候生活起居,妈妈又不当事,地里的庄稼也几乎给荒废了,收成不好卖不出钱,又有三个孩子读书、生活要消费,生活的艰辛可想而知了。翟进敏的妈妈是残疾人,无条件地吃低保,但是,对于这样的特殊家庭,这些扶贫政策毕竟是杯水车薪,望梅止渴。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