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拂晓>独处

独处

作品名称:拂晓      作者:孙彩文      发布时间:2018-04-08 17:30:13      字数:4697

  元旦,四人共读,独立建群:养心斋。
  01
  不分离!天地人,和心贯通,共情聆听,珍惜每个相遇的机缘,做也好,聊也罢,从不善转向善至更善,不离不弃。
  你弃我便离,率性而为本书生气息。每日繁忙工作后都要把各位专家聊语细细品读,增内涵长见识,一点点的积累初见成效。时不时跟老师们聊教学勇气聊u型理论聊伟大事物聊叙事于我等之功,老师们也欣然接受专家们的引领。可是!自昨日见不和谐之声,无可奈何花落去,我一根小毛毛草更是随风飘散。
  “养心斋作为群阅读进步的产物,是悖论,常规意义的悖论”,犹如狡辩。何为进步?一个人?带走群骨干?私聊?每日发文给小洪教授修改?那我要问,勇气村那么多旁观之人,是否与进步无缘?他们在纠结中恐惧,在恐惧中战战兢兢,但依然发文发评论,请问,海作为引领人给予了多少关注?如果把小洪教授作为资源,这份资源为何被谁掠夺而无暇顾及大家?小洪教授的词刺激,每个入群的人都视作珍宝,请问,像意拳师傅一样,来者不惧,耐心教授了吗?如果技术层面的引领都没有照顾周全,需要细心呵护的心灵,何以镶上金边?
  每每心绪不宁,读教学勇气,找答案,寻支撑,一定有!呼——吸。
  平息,要善于从中看到光明。因进入读书思考的真状态,您又提供了勇气村安全小窝,交流进入状态忘记其它而已。点到即够。何况如果真的分章执笔,勇气村各小窝要发挥作用了。章聚焦,主群交流、客串安排、静思下毛,都要有空间时间,需细致安排一下。归根结底这个群的交流至今主要靠几位主力,要吸引更多,向下扎根,准备写的这本,会是重要桥梁。每位构思阶段,就像备课,多想想身边的教师读者能否共鸣?愿否共读分享,让这本书有召唤力量。静思下笔。
  寒假将至,引领任务繁重,工作年底收官,会夜以继日,着急!
  天高地迥,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 凡吾人身体与精神,均含一种潜势力,随外围之环境而发达。故欲其发达至何地位,即能至何地位。若有障碍而阻其发达,则萎缩矣。“学”有大小之分,《大学》开篇讲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至于至善。”这是做学问的三纲领。《大学》讲的就是借修身以平定天下的大学问。接着《大学》又提出了实现这三纲领的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为学纲目,真可谓高屋建瓴,令人叹为观止。
  止。
  02
  昌军发文:《让我出了一身冷汗的“分离”和“悖论”》。
  昨晚睡得太晚,今晨醒来趴在被窝结合微信群在做自己“曹妃甸教师勇气QQ群”的微弱引领,爬起来的时候已经九点多。吃完饭第一时间打开微信,就读到彩文老师的《独处于道》,触目惊心的同时,再次体验到彩文老师的无私而宏大的教育情怀。 一直想捕捉心灵的感受,究竟群里发生了什么从而让我有“分离”的感觉?为什么有些事情与“群文化”“共读”“引领大家”发生了背离?我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没有清晰的头绪,所以一直没有发言。直到晚上再看到彩文老师和小洪老师的发言,心中的感受才更清晰起来——群的中心,变成了我们少数几个人的舞台。
   晓蓉的聪慧灵秀独树一帜,随之而来的有几位老师很快入门并登堂入室,这本来是可喜的现象。我时不时活跃一下气氛,也没觉出有什么不对。但自然的,我们这些人成了舞台的主角,而其他人成了旁观者。让一部分人变得优秀,这绝不是彩文老师建群的初衷,也不是小洪老师受邀的任务,更不是国珍老师推广《教学勇气》的目的。这个群的作用应该是步步为营,最终让更多人受益直至辐射全省全国。群里这些人,只是最早的受益者,而且要承担随后的辐射责任。而我们这些活跃分子,似乎忽略了还有更多人等待提升,自然霸占了群里的资源——包括小洪老师。 而这一现象,因《养心斋》的出现达到了顶峰。那天下午,我可是接到了邀请,只是晚上因琐事耽搁,没能赴约啊……
  想到此处,我一身冷汗!——无意中,或者说得意中,我们忘形了吧?“分离”和“悖论”太可怕了! 用我自己浅显的语言提出我的想法:我们似乎应该努力推出新人了。让不断涌现的新人进入舞台中央,我们这些活跃分子协助小洪老师和彩文老师的引领做好伴读。就像班里的班组长,不要总是自己站在前边抢占和老师交流的话语权,而是在后边关注每一个需要到台前接受老师辅导和淬炼的新人。只是在新人不知所措要冷场的时候,我们以学友的身份起到我们应起到的伴读作用。这样最终我们会看到一个优秀的班集体,而不是几个优秀的学生。而整个班集体的学生辐射出去的能量,总比几个优秀学生更强大吧。
  作为小洪老师的学生,不管我们提升了多少,伴随这种提升的,是辅助彩文老师、小洪老师、国珍老师完成他们大情怀大心愿的责任!
  我在想,群共读的自由是什么?对于共同体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自由体现在方向和挑战之上,如果自由与进步联系在一起,就要摒弃绝对的漫无目的的自由。自由是给个人均等的机会去思考,去表达,去发表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并且,是在积极的思考提出问题的基础上,在并行走在进步的路上的基础上。以前总觉得,海是包容的,这次是纵容,我想用巨大的外力,逼迫他做,一个引领者应该做的事情,我觉得,如果私聊后分享,起码我是不自由的,我的思想没有参与互动,被接受了他人的对聊,和被喂养没有区别。这是剥夺,剥夺思维成长的空间和机会。现在看来,对话是机会,自由也是机会,只有把他们都抓住了,才会有成长。
  群共读,需要承担更多,需要等待,需要聆听,需要引领,需要慢下来思维。这种群体学习对于个体学习的促进作用显而易见。
  省平台跟进阅读的,已经有6万8千人,彼此的不离不弃,是大家共同成长的阶梯。这将带领更多人共同走出恐惧,到一片安全的地带享受自我的平静。
  国柱说:我喜爱帕克帕尔默对于恐惧的阐述:“对于正面交锋的恐惧,实际上是一系列始于对多元性的恐惧。假如我们接受多元性我们又将到达下一层恐惧的门阶:当不同的真相相遇时,对冲突的恐惧将随之而来。如果剥掉对直接冲突的恐惧,我们会发现第三层恐惧,既恐惧不断地失去自身认同。我们所冒的是失去自我意识的危险。”再来看看克里希那穆提是怎样来谈恐惧的:“成为的渴望引起恐惧;要成为,要达成因而要依赖,依赖造成了恐惧。不恐惧的状态不是否定恐惧,不是恐惧的对立面,也不是勇气,而是在了解恐惧的原因的过程中,恐惧就停止了,并不是要变得有勇气,因为,在一切的“成为”中,都存在着恐惧的种子。自我就是一切恐惧的根。”要想消除恐惧,自我的认同与完整是非常重要的。
  这句话对我的震撼,在于第三层恐惧:依赖。我试图引领大家学习放下。
  
  03
  独处于道。
  很少动怒,动怒是内心弱小、心智不成熟的表现。
  但近两三日被怒气笼罩着,想着必须引起自己注意了。于是用“词刺激”做自我聊愈。我先冥想三幅画面,然后写出概念词,分组后发现,是这些:1.勇气村、养心斋。2.共读,小组读书。3.心灵捕手,心灵拓荒。4.群资源,个体占有。
  “勇气村”是我们成立的教师读书叙事共同体。刚刚成立,我发出倡议:2016,我们来了,是为阅读而来。对于阅读我们有不可替代的情结,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要用教学勇气的力量,通过阅读为爱增能,自然润泽孩子成为天使,所以,我们来了。勇气村的58个我们,汇聚成寒冬里的一道暖流,来了,来了。我们来了,阅读的春天还会远吗?
  “养心斋”是蓉儿的心灵小屋,“蓉儿和伙伴们”群成员的小窝。是“勇气村”下设的一个“村民小组”。蓉儿觉得她与默然、竹子、晓斌等四人的读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半夜10:43,一直网聊到凌晨3点,跨年读书。
  记得蓉儿、默然、竹子、晓斌四人,入群时都有一段倾听的经历,然后就是自我承担,积极参与互动,再后读书读深了,不满足群里时间有限的互动,四人相约开了一个养心斋,开始了独立的读书。读着他们的分享,感觉他们开始有了独立探讨自己读书路径的意愿和能力,也感觉到他们独自探讨时的纠结、坚持和豁然开朗。我想,入群的每一个网友,都有与他们一样的渴望、一样的自我承担。他们的探索路径,也为大家的进步指点了一个大致的方向。
  但是,我从心底不能停止冷漠、嘲讽和批评,我清楚这会是一段长久的、在自我拉扯中的沉默。因为,我感觉到群的能量在瓦解,自私自利占了上风。因为,蓉儿拉走的是群的主力成员。
  我是这样发现的:我从“自我”出发做了一个概念图,发现所有的拉力都是向外的,悖论整体在逆旋,自我没有了平衡的支点。“我”开始被极度的扩张撕成碎片,之后,依赖安全的欲望开始发狂。因为,我看到的扩张不是拓展,是分裂和被掠夺。我发现,帕尔默共同体的内核充满恐惧,暴涨的潮从胸口穿透脊髓,又一次开始刺痛后心。这样的感觉无数次出现,是心被拽出的痛。我自己理解不了:不就是一个群吗?解散又如何?不就是一群人吗?情投意合再正常不过。不就是聊书吗?有人说话,有人沉默,有人旋舞,有人鼓掌,不是其乐融融吗?遏制不住地批评、发飙…亦有它的合理性。它是每一个人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可避免的阶段。要想从中走出来,就必须用悖论的视角去看世界,既接受批判的对象,也接受自己的批判。这需要从心底停止冷漠、嘲讽和批评,会是一段长久的、在自我拉扯中的沉默。沉默的力量是自己做回自己,而不再依赖。
  群资源大家共享与个体占有是一对矛盾,我们需要尽自己绵薄之力,发展壮大群,为群共读出力。我们的任务是引领河北省教师共读。我们不是心灵的捕手,而是心灵拓荒者,需要唤醒更多心灵,内生勇气力量,突围体制,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但是,我劝不住自己的情绪,因为,自己想要的不是这样的三五成群的读书日子。真正的共同体是心灵唤醒净化周围大环境,不是拉走四梁八柱,重启炉灶。支撑起一片蓝天是导向引领更多教师聚力向下,向内,然后向区域辐射,怎能一进村就挖力掣肘呢?
  我这样的念起时,觉察到自己的私欲,这样的私欲人人都有,我有我的城乡统筹均衡发展志向,而自己的贫乏无法供给群成员足够的滋养,也就不会有什么可以给予全省教师的。
  怎么办?只有让愤怒发声:我需要群,需要更多专家在群,因为我们还有向下向外向世界拓展的能力需要学习,当下群中尽是三五人对谈而已,思维单路向上,一元的视框在挡光,连回身的空间都不存在。这样情状下的四分五裂是水滴落荒,片刻干涸。
  愤怒的声音想和大家说的是:要学会独处,不要依赖!和他人相遇,和世界相遇,都要回到源头,和自己相处,修习滋养和深入观察。《胜妙独处经》中说,独处不等于没有人在周围,而是指我们安住于此时此地,完全觉知当下发生的一切。
  勇气村,是安放心灵的地方,读书叙事,目的是用正念觉知心中每一个感受、每一个想法、还有周围发生的事情。我想看到的完整修习是:不困于过去,不迷失于未来或是他人,安住于当下,身心合一,觉知此刻所发生的一切,也贡献一切。群中对谈,并未失却独处,不是三五成群,是在有光的地方独自走到高山上、独居于森林深处的茅屋中。这样的独处是我们需要的,她来自于稳固的心,不会被当下的刺激拉走,不会失去正念,人云亦云。回到勇气村,铂铱正念,就是皈依我们每人心中美丽、宁静的原初生活。
  独处,不是断绝关系,反而是由于你有能力独处,才能真正跟世界融合。感觉到与外界的联系,真正地跟世界联结,首先要回归自己,跟自己联结。纳尔逊.曼德拉来到法国拜访当时的法国总统弗朗索瓦.密特朗时,记者问曼德拉,他最想做什么。他说:“我最想做的就是坐下来什么都不做。”
  每日在勇气村坐一坐,呼吸不被污染的空气,什么都不做,心底涌动的故事才是干净的。
  有了故事,无论在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可以享受寂静。寂静并不是止语,是内心不被打扰,是用内在的对话联接世界。《圣经》上告诫我们的,是我此刻最想对自己说的,“不可含怒到日落。”哪怕是健康的愤怒,也不要持续太久。
  聊愈进入尾声,学会独处是一种修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