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拂晓>雷夫

雷夫

作品名称:拂晓      作者:孙彩文      发布时间:2018-04-06 15:42:10      字数:9950

  中国的雷夫,致力于全课程教育实验。
  01
  天空,是深秋初冬萧条惨淡的颜色,不知道怎么地就心生感慨——开始还有些疏远的,也已经变成了谈天说地、亲密无间的朋友。想想,真是一种奇怪的际遇。
  说实话,最开始我是很排斥群阅读的,从开始的测试就能看出来。我的第一反应是“湮没”,还有“冷场”,都是恐惧的感觉。
  果然直觉没有错。
  书,宛如大海中的珊瑚礁盘,是人类生活的精神外骨骼。在广袤的热带浅海中,无数珊瑚虫,群居在一起,个体之间以一种叫共肉的结构彼此相连,共肉部分分泌的角质或石灰质成为其外骨骼。珊瑚虫死去以后,剩下群体的“骨骼”。在它们祖先的“骨骼”上面,珊瑚虫的子孙们一代一代地繁殖后代,形成了各种各样美丽的珊瑚岛礁。
  人类的精神生活方式,与大海中的珊瑚虫何其相似:生活在相似环境、面临着共同挑战但却有着不同思想的无数社会个体,对话与交流是连接其间的共肉,文章与书籍是对话与交流生成的精神外骨骼。在这由书籍构成的精神礁盘上,不同文化的子孙繁衍着自己的后代,创造着自己的精神内骨骼,拓展着自己民族的精神文化。
  与继教网的学员共读帕尔马的《教学勇气》,在同一片精神礁盘上汲取外来文化的营养,既作为个体与作者的心灵相遇,在相遇中发现自己,倾听来自内心深处的声音,又作为群体成员,在网络上对话、交流,把书缘化为心语,更新着自己内在的精神,形成教师共同体精神的内骨骼。
  书缘化为心语,是一个与作者、与自己内心对话的过程。
  在对话过程中,自我意识追随着生命的直觉,抓住书中每一个打动自己心灵的片段,摘录之、思考之、分析之、阐释之、综合之,通过分类、命名、逻辑重构等一系列整合梳理,用自己的个体经验去唤醒书本话语的生命活力,用书本话语去打通个体经验的内在血脉。
  带着一份编者的责任,细细地品读学员们发给编辑部的读后感,用同样的直觉,去感悟学员们抓住的每一个打动心灵的片段,摘录他们的摘录,思考他们的思考,分析他们的分析,阐释他们的阐释。分类、命名,焦点跃然而出,:阅读的心灵之旅,恐惧与身心分离,教师的自我身份认同,学生的心灵成长,构成教师共同体灵魂的核心
  梳理的方法,是网络平台任务栏多次提到的词刺激方式。词刺激原本是心理语言学中的一种诊疗和研究手段,后在编者的教学与研究中演变成一个不断拓展的方法论系列,有各种不同的形态,可以用于心理的疏导,阅读的梳理、课堂的引领和思想的成文。它可以帮助我们绕过日常理性的空泛和暴政,用心对接,抓住词语,捕捉直觉,调动起无意识中沉默已久的生命体验,然后用思辨理性去穿透她,阐释她,达到生命体悟的极致。书缘化为心语,词刺激正可以大有作为。
  关键词:教师心灵。
  阅读《教学勇气》的心灵之旅一节,摘录Chenlimin、瑞丽、瑞才、红霞等四位学员的读后感。摘录片段,根据内心直觉将打动自己的词句,整理重构,心语的过程再现文字相互转化的内在之美。
  教师的执著/深刻的洗礼/教师心灵世界/深邃智慧和深刻启迪/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之旅/智力、情感和精神/解读教师、教学和教育/对自己心灵的彻底体察/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整体洞悉/关照到深层的现实的问题。
  我在写诗吗?不是,摘录Chenlimin读后感中打动自己的词,自然成诗。
  哇,好神奇!
  简单的方法,调出了老师的直觉,原来的跟帖是下载,导引下载思维为创造的钥匙是,词。
  哦?这么简单!
  我们用这样的方法阅读原文,然后把各位学员的读后感,综合起来分类摘录并阐释,我们开始了觉察之旅。
  安静时、冲动时都要自我觉察。觉察是跳出自我,做我的观察者。意识到我冲动了,觉察冲动,冲动被接纳,冲动就不再那么强烈了。“如果我们教师不对来自心灵内部的声音做出反应,它可能不再发出声音,也可能变得粗暴。”觉察自己的内心就是对心灵内部的声音做出反应。
  并没有想象的那样复杂。
  每天对着镜子,说:你是谁?怎么这么美!觉察内心的额感觉——恩,真的美,于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可是,来自外面的声音不是的,哦,又憔悴了……即便是这样的关心,这样的评判也会让自己低潮。何必呢?告诉自己,这几天自己太累了,要照顾好自己。谁会像自己爱自己这样用心?
  如果不这样爱自己,我们和教师对谈,怎可能做到聆听而不评判?听不到他者内心的声音,我们的评判有什么意义呢?徒增烦恼不如不说。反过来,如果只是赞誉,像课堂:你真好,你真棒!和谁都能用的言语会是真心的吗?怎可能流进对方心里?评判和评价不一样,评价是理性的是客观的,是有实据实证的。我们需要审辨性评价,它是去主观而多元的。我们不要指手画脚的评判,那是嘲讽之声、恐惧之声。
  认识到聆听和觉察的重要,我们的“阐释”走进教师的内心:
  Chenlimin与帕尔马的心灵相遇,是从她自己的执着开始,以深刻的洗礼而结束。她通过与帕尔马的对话,进入了心灵的世界,其中的智慧启迪了自己生命的直觉,照亮了自我的心灵之旅。她终于领悟,智力、情感和精神,三位一体,才是解读教师、教学、教育的真谛。由此,达到了对自己心灵的彻底体察,进而从整体上洞悉了所处的周围大环境,产生了直面教育现实问题的勇气。
  接下来的摘录梳理阐释,老师们可以信手拈来。
  瑞丽:
  教学是一种探险吗?/教学也需要勇气吗?/满怀期待/一口气读完/掩卷而思/书中的话语/充盈于脑际/那么多的共感与反思/品味着作者/有些恍然/深深地体验过/那种快乐与痛苦。
  瑞才:
  他乡遇知己/故事中看到我自己的影子/置身于我的内心/诉说着我的困惑/发泄着我的情绪/表达着我的想法/心中常鼓励/常反思/心中常有新/有了新的心/便有了新的一切/用心看世界/新的世界。
  红霞:
  初读/像是重读/你关心的问题/自己灵魂中的问题/读多少遍/都有新鲜感/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独特而开放/在你的眼前不断展现/不断和你交流/和你对话/静下心/心无旁骛地阅读/浸入其中/经常会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历经坎坷/豁然开朗/思想与之呼应/心灵与之共鸣/有点混沌的理念/得以梳理/似曾相识/亲切感扑面而来/跟随它/走进少人涉足的领地——“教师心灵”
  读者,像吃了冰激凌。
  三人的文字,在同一片精神的珊瑚礁盘上,汲取着相似的滋养,发出着不同音色的和鸣。经过直觉过虑,经过词刺激的摘录和整理,不同的音色回荡徘徊,交汇成心中萦绕不去的组诗:探险,相遇,共鸣。如是读书,此书何幸!如是读书,此人何幸!如是读书,天下何幸!
  大千世界,无边无际,万象奔腾若洪流,其间自有其隐在的结构,自有其运行的规律。但天下之人,何人不是有限之身,何人不是有限之智。如果我们以有限之身之智,而欲求极尽全体、欲求客观绝对,我们必然陷于汲汲外求而迷失自我之死地:言无己之趣,行无己之心。因此,能著书立言于天下者,必于大千世界,取一己之观,万象之中,取一像之得。然后运用一己之智,裁剪之、缝纫之,以求合己之身;倾注一己之情,蜡染之、刺绣之,但得称己之心。著者如是,读者又岂能以著者之是而是之,以著者之非而非之。这是开放阅读。
  开放,得师心之妙,读书不求文解但赤诚本心,相遇相知相印于心灵碰撞的火花之中,感悟生命存在于生命的摇撼之中,体验文字表达自我穿透世界的魔力。在这样真诚的自我表达和心灵的遥相呼应中,教师共同体就能够渐渐地构筑起我们精神的共骨,用我们的创造形成教育海域滋养多彩生命的珊瑚岛礁。
  关键词:恐惧本质。
  前节摘录梳理偏重展示教师个体情性特色,本节则偏重读后感中有关“恐惧”概念之体系的梳理。梳理过程中,相同和相似概念合并为一同类项,力图揭示“恐惧”这一概念在教师内心的语义空间:
  “对我来说,要去体验那种生活,还真的让我头疼,这么多年来,一直都过得好好的,现在突然要来一次这样的体验,难免有些不情愿,当然心中充满了恐惧。我决定先一项项的体验,然后再综合。那么就先变成盲人吧。我闭上了眼,从椅子上站起来,准备去卫生间,凭着对家的足够熟悉,便开始一点一点向前前进,这时明显感到没有方向感,于是就手抚着墙壁,一路磕磕碰碰的到达了目的地。要是以往,上个厕所可不用如此长的时间啊。”
  这是来自学生的作业,佩服老师的智慧,让学生像海伦凯勒那样在盲聋哑的世界里生活半个小时,然后写下体验过程及感想。
  教师没有觉察的生活如盲人撞墙。“由教师、所教学科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组成的整体”、“不同的真相相遇”、“教学行为与自我认同的分离”、“寻找自身认同和自我身份完整”和“共同体”等等,它们构成教师内心逻辑结构的基本框架。来自自身的是个体生命的教育体验,如“外部教育体制”“压迫我们内心世界”,“恐惧自己教学失败”、“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不断地失去自身认同”,“教师成了考试的工具”“心慢慢地变得硬起来”,“坦然面对恐惧”和“为赢而輸会给我们更多的希望”等等,这些真切的体验和感想,构成恐惧的具体内容和超越恐惧的力量。
  这样的过程值得梳理,从下载到觉察到感知到自然流现,似乎,我们触摸到了源头:心最柔软的地方。那是怎样的世界呢?
  
  02
  我们先来阅读教师恐惧的缘起,别忘了是词刺激,我们摘录那些打动自己的,进行梳理——由教师、所教学科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整体、教与学的悖论组成的整体、外部教育体制不同的真相相遇、压迫我们内心世界。很显然,是在下载。
  再看恐惧的内容,“恐惧”自己教学失败、恐惧教学效率的不尽如人意、对冲突的恐惧、恐惧的就是被人听课、恐惧自己落下“误人子弟”的恶名、恐惧家长、社会对教师的高要求、恐惧绚烂的教育理想之花与现实之间存在那么大的差距、恐惧不断地失去自身认同。开始觉察自我的教学生活了。我查看了一下,这是从第三期简报开始的。前三期简报,是刊载一位教师的叙事,看来,我可以整理出更多的叙事,做分类处理,在张力的对立中离恐惧近一点。
  教师的恐惧带来的心灵后果是怎样的呢?教学行为与自我认同的分离。分离的状态:与内心隔离、与学生隔离、与学科隔离、与同伴隔离。教师成了考试的工具,在面具后隐藏,心慢慢地变得硬起来。压力,是痛苦,是无可奈何的谋生手段。还有重复、疲惫不堪、职业倦怠。
  谁也不可能长时间处在恐惧之中。教师是怎样战胜恐惧的?教师的叙事,每天达到200多篇了,我的梳理由开始的一个小时增加到4个,好在,一星期下来,我发现了一条成长的路径,很明晰:
  1)寻找改变的源头活水、寻找自身认同和自我身份完整。
  2)重新认识自我,坦然面对恐惧,积极重建联系。
  3)认识到自我的局限,又要善于去发掘自身的潜能。
  4)创造性的冲突,为赢而輸会给我们更多的希望。
  5)共同体自然流现。
  显然,我的阅读,不能只停留在摘录、分类、命名、逻辑建构这几个较为初级的层面了。因为在那里,无论我还是教师,还是聆听者、观望者、参与者、互动者,可喜的是许多老师每天把叙事发到我邮箱,后来他们自己整理成简报,有梳理自己成长路径的,有几个人甚至更多人组成共同体分享互动的,我们称之为“班”,大家的思想用故事串起来。老师们的智慧真的无穷,大约从第13期简报开始,我转载了一个老师的个人简报之后,后面的,每期都有班级简报推荐,最多达到一周推荐11份。我计算了一下参与阅读的教师,发帖跟帖的已经有4万3千多人,叙事有300多篇了,简报21期。这时,读书才刚刚2个月,我梳理的文字已经有23万。
  我的生命直觉受到极大的挑战,隐含在叙事的作者和读者碎片的后面,需要有更多的内心投入唤醒碎片的生命,让基本框架与具体内容融为一体,才能展示另一番生机勃勃的气象。如何对读者的心灵呼唤,使作者、读者、分享者、编者,我也是其中一个,多元围绕一个核心,形成共同体精神旋舞呢?
  在简报“叙事求真我”中,老师们捕捉到重要的节点,关于教师的是:“与自己内心的对话”、“勇气”、“对孩子的赏识”、“鼓励和帮助”。关于学生的是:“沉默”、“灰色儿童”。连接教师与学生是: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与适应。
  我们把叙事分为两组,一组是”爱心生智慧”,一组是“课堂即生活”。前者的焦点是如何帮助问题学生,需要教师有回归初心的真我,建立起心理的相对完整稳定的动态结构,能够以一己真心去体悟问题学生内心的症结与需要,能够通过共情与付出走进孩子的内心,激励和支持他们走出生命的困境。后者是如何建立学习与个体生命的连接如何激活心灵的创造性,需要教师走向自觉承担使命的真我,用生命对知识的穿透引发学生最为积极的思考,让知识的学习流动着思想自由与狂欢的乐趣,使书本的阅读和理解成为教师与同学心灵对话、相互欣赏和共同进步的阶梯。显然,帮助问题学生,教师面对的是个体,需要的是爱心和耐心;而融知识、生活与生命一体,教师面对的是文化传统,需要有使命感和创造精神。
  教师共读《教学勇气》的心灵之旅,是怎样的呢?
  张海利:有一天我突然惶恐的发现我没有读完一本书,都是兴致勃勃地开个头,又马不停蹄地奔向另一本,像一个不专情的女人,不停换恋人,所以想到中慧说的看《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就像“热恋中的情人,看了还想看”十分汗颜,我从来没有如此痴迷地迷一本书,友人送了我一个雅号“书橱”,不是看书多,而是放书多。2014年最大的愿望是完完整整看几本书,像文芳那样扎扎实实看,并写好读书笔记。2013年渐行渐远,2014与我同行,希望2014岁末回顾的时候,我能像群大学的众多网友一样能有沉甸甸的收获。2014,期待邂逅最美的风景,期待时时能有看风景的心情!
  杨红芳:每当拿到一本书,随手翻两页,总能看清楚书中所写内容,而《教学勇气》却让我遇到难题了。因为无论我翻开到书的哪一页,我似乎都看不清楚,他究竟想告诉我什么。有人告诉我,这本书很好,值得一读;也有人劝戒我,这本书是翻译来的,不好读。别人的经历永远无法替代我的思考,因此,我决定好好读一读他,希望会与书中的作者有直面心灵交流的机会。
  崔国柱:老实坦白到今天为止还没全部读完这本书,应该怪我最近一段时间心浮气燥沉不下心来读书写字。也并不是这本书特别难读,其实它带给我许多的感触和共鸣,也能让我不断地回到自我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
  在我工作的时候,,一直以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源于精深的学科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巧。源于对怎样做一个优秀教师的认识,很有自信自己能做一个优秀的教师。自己认真的钻研学科的专业知识,经常坐在优秀教师的课堂上,认真学习他们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并在自己的课堂上简单的模仿。读了帕克·帕尔默著的《教学勇气》之后,使我的心灵为之一震,才明白自己对教学、教师认识过于简单,过于肤浅。《教学勇气》使我对教学,优秀教学和优秀教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认识。
  范华彪:读《教学的勇气——漫步教师的心灵》一书,是一次激动人心的、深刻的探索教学本质的精神之旅。它从关注教师心灵的角度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让我有豁然开朗,重获教育生命的感觉。
  巨瑞才:翻着手中这本红色的书,读着扉页上的话语,顿时有种他乡遇知己的感觉。书中讲述的是美国教师的故事,或真实有趣,或充满智慧,或真切感人。不时在故事中看到我自己的影子,他们仿佛置身于我的内心,诉说着我的困惑,发泄着我的情绪,表达着我的想法……面对挫折不气馁,面对失败不放弃。心中常鼓励,心中常反思,心中常有新。一样的环境常因不一样的心态而截然不同,焕然一新。有了新的心,便有了新的一切。用心看世界也便成了新的世界。读着书中的故事你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简单的话语吸引,在脑中细细揣摩,在揣摩中得到启发,在启发中受到鼓舞,于是重新点燃对教学的勇气。
  苏瑞丽:喜爱读书,暑期开始前,看了《教学勇气》,对书名很是琢磨了一番。教学是一种探险吗?教学也需要勇气吗?不得而知,却有满怀期待,于是漫漫长假手捧《教学勇气》,越看越觉得有意思。
  最后的两章,竟让我要一口气读完。好久没有这样酣畅地读过书了,我不由掩卷而思,书中的话语慢慢充盈于脑际,竟有那么多的共感与反思。品味着作者的话,“痛苦源自于其所爱”,也许正因为是这样吧,我有些恍然,毕竟我也曾深深地体验过那种快乐与痛苦。
  李淑燕:读《教学勇气》一书,真的感觉相见恨晚,但好在,我已经与之相遇。一页一页地看下来,突然觉得,这本书其实来得恰是时候,在我工作十五年之际,在我“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的时候,这本书给了我心灵以抚慰,更给我的心灵以引航,拨开了我眼前的云雾,原来,“山还是山,水还是水”。
  付淑先:这本书写得太好了,里面的教育案例对心灵深处挣扎的描述,是对教育环境的整体洞悉。写出了许许多多教师心里想说而又无法表达的话语。读书能净化人的心灵。读书能让我们正确看待自己。
  李红霞:意大利作家卡尔维诺说,经典著作就是你初读的时候就觉得像是重读的书。你有重温的感觉,好像你曾经读过,为什么呢?因为它谈的问题是你关心的问题,是你自己灵魂中的问题,你对这问题是熟悉的。他又说,经典著作是你在重读的时候好像是初读一样的书。无论你读多少遍,你都有新鲜感,有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为什么呢?因为它是独特而开放的,它的独特之处在你的眼前不断展现,不断和你交流,和你对话。
  
  03
  要读懂这本书,说易不易,说难不难。由于国外作者表达的习惯和方式,文章的一些句子、段落的确有点晦涩,需要你静下心来、心无旁骛地阅读,有时一个段落、一个章节需要来回反复几遍;但浸入其中,你就经常会有“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历经坎坷,眼前豁然开朗,你的思想与之呼应,你的心灵与之共鸣。这本书,我是漫读加精读,内心一次次被作者所描绘的“源自心灵的教学”所感动,原来居于头脑中的有点混沌的理念得以梳理,很多地方都似曾相识,亲切感扑面而来,跟随它,逐渐走进少人涉足的领地——“教师自我”。我想,用卡尔维诺的经典标志来衡量这本书,它绝对是堪称经典,只遗憾我与它交臂错过这几年。
  Chenlimin:满怀着一分教师的执著,拜读了帕克?帕尔默教授的著作《教学勇气》,让自己的心灵作了一次深刻的洗礼,被书中通透教师心灵世界的深邃智慧和深刻启迪所震撼。他的天赋带领我们进入教学工作最深奥的领域,并以他足以永远改变我们的洞察力和勇气照亮了我们的心灵之旅,整合了严密与典雅、热情与精确、智慧与人性,从关注教师心灵的角度,从智力、情感和精神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让我如浴春风,重获教育生命之感。
  作者陈述个人教学的案例时对个人心灵挣扎的描述,这种描述能让人感觉是发自作者内心深处,是基于对自己心灵的彻底体察,以及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整体洞悉,并结合对教育对象的换位思考,几方面的交替进行,夹叙夹议,陈述观点。这种论述给人以极其深刻的印象和巨大的说服力,让人感觉到作者对教育工作的无比热忱,对人性的反思,对教育同行的热情激励,以及对现实问题的深刻关心。这种叙事探究的方法,比起层层的逻辑的论证说服力更强,更能关照到深层的现实的问题。
  李淑华:我们应该从学科,学生以及教师的自我知识三个层面来看待教学,优秀教学是源自于自己的心灵,优秀教师是不把自己的教学简单的降低在技术层面,而是在自身认同和自身完整的基础上让自己的教学源自自己的心灵。因此,正如这本书的名字,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鼓起勇气,去开放我们的心灵。
  关婧:面对着本月就要交的一篇读书笔记,我再次慢慢细读了《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这本书,我惊叹作者从自己做教师的角度出发,将他几十年教学生涯中获得的心得通过许多真实的教学故事,生动地为我们一一展现。身为教师的我也进行了一次认识自我心灵的旅程。而且读到一些地方,我心中就会不自觉地发出一些共鸣:“教师的内心有一个警卫,守护着自己的个性,把有损我们自身完整的任何东西拒之门外,把有益于我们自身完整的一切东西拥入怀中,”“教师需要找到各种可能的方式来倾听来自心灵内部的声音,并认真地接受内心的指引,不只是为了我们的工作,更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
  崔国柱:这本书真的让人在阅读时会引起许多的感受的共鸣,可是琐碎的感受写出来自己都觉得肤浅得不好意思呢.而且像我这般不善言辞的人而言表达也是一种恐惧呢.好在咱们生命化教育这个美好的学习共同体让我在大家不断的鼓励和关心下也有了表达的勇气呀!
  经历了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开始对教育教学问题自觉思考之时,我有幸与帕尔默的《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相遇,看作者从关注教师心灵的角度来解读教师,解读教学,解读教育,让我有豁然开朗,重获教育生命之感。
  苏瑞丽:教育在改革,在这样的空间里,我们寻找自己的心灵。那曾经热爱教育的心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在琐碎的工作中,在传统的认可与奖赏中逐渐迷失。读了《教学勇气》我在作者的引导下逐渐回顾自己的教学生涯,拨开迷雾,认清自己的内心,即使是在寒风中摇曳的一点烛光,也坚信自己的光芒,自己的温暖那是给予一拨又一拨学生的关爱与呵护。我相信自己有勇气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不断发现、并忠诚地栖身于此。
  宋凡:读过之后我意识到挑战的艰巨,也认识到自身充溢着创造力。教学不外乎是人生中的心灵工作,是生命本身的一件乐事,它向我们展示真正的教学应如何成为一个不断联系互动的过程,成为精细而广泛地关注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实践活动——包括教师心中的学生和学生心中的教师,在独立的和合作的探索热情中,在勇敢的承诺中,去观察、求知、分享、寻求归属一句话,追求真理。
  教师的自我意识已经具有了相对完整稳定的动态结构,能够承担起爱心生智慧的教学任务,但是如何面对知识至上的文化传统开创课堂即生活的课堂生态,似乎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这,是当下中国教育面临着的最大挑战,需要我们教师群体的共同努力和携手探索。
  我陷入前所未有的迷茫,是什么,和教师的叙事,和创造性的阅读一同被创造,或者说是更大的创造力在引领我们创造呢?
  回到摘录、分类、命名而生成的碎片的逻辑,回到生命体验的无意识层面,寻找直觉,与作者、读者赤诚相遇,相遇中,寻找精神共核的旋律。寻找,相遇,浸润其中……
  恐惧未起。
  “开学的第一天,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一个分类账本,页面上标示日期、交易名称、收入、支出、节余。班上通常有4名学生担任银行职员,每个银行职员管理8名左右学生的账户副本。如果谁的账户有差错,就会被查对出来。”从56号教室走出来的孩子们,在准备什么?
  队会上,孩子们在唱“时刻准备”。我们的孩子们,在准备什么?
  教育的“泰坦尼克号”、雷夫的“诺亚方舟”是否是否能同时登上——这样的岛?
  在这里,探索得到支持,失败得到鼓励。
  在这里,信任代替了恐惧,自觉代替了纪律。
  在这里,应试教育结束统治,全面成长得到鼓励。
  在这里,可以“读万卷书”,可以“行万里路”。
  在这里,学生是快乐的,他们找到了心灵的家园。
  在这里,老师是幸福的,他们播种着知识的春天。
  岛上的人,每天唱一首歌:“学习雷夫好榜样!”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劳动时间为9.67小时,比其他岗位的一般职工高出1.67时,睡眠时间比一般职工平均少1小时,娱乐时间少0.5小时左右,积累起来,年超额劳动时间为420小时,而且90%的教师都是超工作量的。
  但是,当我翻开苏霍姆林斯基《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我看到了别样情景。透过那份“魔鬼式训练”日程表,我看到了孩子们早早到校,跟亲爱的雷夫学习心算,午餐时间,围在雷夫周围弹吉他,放学后雷夫先生微笑着陪孩子们一起阅读《莎士比亚》。多么温馨的画面,我甚至都希望自己是孩子们的一员。孩子们期望假期,不是因为可以暂时抛开学习的烦恼,而是因为雷夫先生已经为他们精心筹划了旅行和野营,孩子们可以有更多的户外体验。雷夫先生也有焦虑的时候,为了筹集教具和为孩子们准备圣诞礼物的经费,他债台高筑,他去兼职信差,去送外卖,去做侍者,他想尽一切办法,来改善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来带给孩子们幸福感。而这一切故事,都发生在工作时间之外。我没有听到抱怨,没有感受到痛苦,有的只是对雷夫先生的敬佩和敬仰,因为他是是成功的,但更是幸福的。他说:“教育是为孩子们走向美好的未来打开一扇非常关键的门。当然这份工作非常辛苦,但如果一个既富有同情心又懂得关心人的教师在课堂上谈吐风趣,那孩子们也会情绪高涨地做出回应,还能用优异的成绩让每个人都感到惊讶。”
  《纽约时报》的一个故事里面讲到:衡量幸福最重要的标准是我们的人际关系和我们究竟花多少在对我们有特殊意义的人身上。从56号教室里,我读懂了这句话。幸福与痛苦,只在我们的转念间。
  在美国的众多名师中,很难有人如雷夫艾斯奎斯一般给人以震撼与惊叹——他在同一所学校的同一间教室,年复一年地教同一个年龄段的学生长达20多年,获得的荣誉不计其数,给他提供捐助的人也不计其数。他的事迹轰动整个美国,而且还被拍成纪录片,他的著作《第56号教室的奇迹》成为美国最热门的教育畅销书之一,但他仍然坚守在他的56号教室,证明着一个人能够在最小的空间里创造出最大的奇迹……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