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独出心裁的教学
作品名称:滹沱河水向东流 作者:沧州子系 发布时间:2018-03-03 15:04:49 字数:3488
“董老师教咱们了!”明奇他们蹦跳的互相招呼。尽管他们从没有听过她的课。
董素环并没学过儿童心理学,可是由于她对孩子们热情、爱护、知冷知热,给孩子们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在孩子们心里,她有着母亲般的温暖,无怪乎总爱依恋着她。
她接受二年级的课程后,一直随顺霞听了一星期。为了把课备好,拿着课本问遍了几个人老师,连校长也没放过。有一天拉上校长让听她试讲一课语文,直到校长点头同意,才放他外出开会。
这天下午,上完课趁学生们在操场上做游戏,她领上万祯、虎娃、明海上街了。不一会儿,每个人抱来一抱槐树豆枝。
“老师泡豆吃呀!”“可好吃了。”一群学生围了上来。
“不。有用。”
她向看学校的福堂大叔借来一个大盆,让学生们把豆角摘下来用水泡上。
一群学生正争相拥挤着摘豆角的时候,王恩荣趋过来阴阳怪气地说:“呵,怨不得有人表扬,你可真会哄孩子,还让学生们给你进点贡哩!”从他那淡淡一瞥的眼神中,流露出轻蔑、骄矜的神情,真像在炫耀着他嫉妒、骄横的灵魂。素环不由得一阵心酸,觉得受了莫大污辱,脸上一阵发烧,嗓子冒起烟来,想说的话被哽在那儿了。
“俺们董老师有用……”一个学生为董素环解释开脱道。显然王恩荣的言谈举动在孩子们的心灵上也引起了反感。
董素环以最大的忍耐力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对王恩荣那种神态不屑一顾,蹲下来和学生们一忙活起来。
孤芳自赏的王恩荣,对整个学区的教师都曾评头品足,无端挑剔。他满腹牢骚无处倾诉,曾把董素环看作是个知音。因为她念的书最少,常常虚心向他请教,把他当成老师看待。在他的心目中,董素环不是正式教师,不过照看照看预备班,没有可与之抗衡的,只能甘拜下风。然而,最使他动心的是董素环的聪慧风韵,每每当她向他请教什么问题的时候,他总会产生一种异常的感觉,好像她对他有什么希望似的。因此,在他看来,素环的一切弱点都可迁就利用。所以,他从不当着别人品评她。他怀着不可告人的奢想,甚至不少次向她献殷勤。随着时间的推移,董素环屡次受到表扬,对他的殷勤一直是那样淡漠如常。他对她渐渐的有点心灰意冷。“快翘尾巴了,一路货色……”尤其师训班实习的学生肯定了董素环“擅长儿童心理”之后,他就觉得,不能再向她倾吐真情。这次董素环经县批准,也成了正式教师,而且他教的二年级又被她接受了,这个极端个人主义者,预感到自己的得过且过比起素环的认真热情一定会相形见绌,露出马脚。想到这些,他不能按捺了,今天竟表现了如此粗野无礼。当他见到董素环对他那种冷漠甚至是气愤的态度时,知道自己有点过分了。“董老师和你开玩笑啊,可别在意。”给自己找了个台阶嬉皮笑脸的走开了。然而,他灵魂深处的脏东西,也终究被她窥视了个透彻。
第二天上午,槐角豆挤完、洗净、晒好,就该上课了。为了等一等把豆晒干,她把算术和国语课颠倒了一下。
她先在小黑板上工工整整写了“大中国”三个字,给预备班挂在前面,说:“小同学们,好好看一看,这几个字,看谁认识,回来告诉我。”说完来到二年级学生面前。二年级的课文是:“马枪短,步枪长,打敌人,一个样……”她觉得不那么解渴,问:“都预习过了吗?”
“预习过了。”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
“谁念一念?”三十多个学生都把手举了起来。
“谁能讲一讲?”又是齐刷刷的举起了小手。
“好了,放下手。请同学们回答:什么是马枪?”
“是骑兵用的枪。”几个声音零零落落的回答道。
“什么叫做步枪?”
“就是步兵用的枪。”还有几个学生加了个解释:“用脚走的部队用的枪。”
“好了,同学们答得很好。会念了,也会讲了,要把它背过,还要能背着写出每一个字。牢牢记住,搬了家也能认识它。比如这个‘枪’字,写到什么地方也念‘枪’,不能光念念乱儿,离开这儿就不知道它是谁了。请大家再认识一下,好好地把每一个字看上几遍,在心里写写它们用脑子多想想。”
她又回到了预备班面前,问:“这是几个字?”
“三个……”十几只小手高高的举起来了,有的侧着身子使劲的高举着。
“王小明念。”
“大——中——国!”一个大嗓门的孩子回答道。
“对不对?”
“对!”
“怎么叫‘大中国’?”董素环启发着孩子们。
刘文珍说:“就是比小日本大……”还张开两只小手尽量往大的比划着。
董素环问:“对不对?”
“对!”又是一个整齐地长声的回答。
“这么办。请你们到门前去,每人找个光滑的地方用一根小棍在地上写好这三个字。等会儿我去看,行不行?”
“行……”
“好。大家起立。刘文珍先走,一个个的跟着。”随着小孩子们规规矩矩的走了出去。
董素环又走到二年级前面,俯身把靠在墙角的小黑板反过来,挂在墙上。学生们一阵骚动,很快就安静了下来。一张张笑脸,变得严肃、阴郁起来,他们看见了那个名字。
董素环说:“我们加上这一课。你们书上没有,我来念一遍。请大家注意听。”
“王三群,真坚强,
不泄密,不投降;
痛骂汉奸和日寇,
虽死犹荣美名扬。”
随着领学生们念了几遍,说:
“这一课有生字,要求努力点,把它记住。下课后请同学们把它抄下来,明天我们再讲。”
下课后,她赶紧到外边去看预备班在地上写的字了。
她把课时的间隙也弄得很紧张,真有点手忙脚乱。一个预备班——看孩子的班,加上课时里复式,太不好将就了。
在上算术课的时候,她没把预备班带进教室,而是在上课前就给他们安排了活动。
“同学们,这节算术,咱们学习《乘法表》。”学生们立即活跃起来,交头接耳的表达着内心高兴的心情。他们多么希望得到一张《乘法表》啊。由于高年级学生的敦促,有的家长也给他们背那“九九歌”,早引起了他们的兴趣。不少人拿着张纸纠缠她让给抄写。现在最触动她心思的是王三群的恳求,至今他那张毛头纸还放在她家窗台上,好像不赶快给每人写一张,心永远不能平静。然而,她除了上课还得备课、求教,再加上多是课前就得安排了预备班的活动,这对她这个刚做了教师的年轻人,实在难以应付了。急中生智,她想要学生们自己给自己写一张《九九表》。王恩荣知道了,说她“异想天开”。她非要试试不可。她的想法是:笨法,也可启发学生的智慧。
“同学们,大家都希望得到一张《九九表》,想很快学会乘法歌诀,这很好……乘法是讲倍数的,《九九表》就是把一到九的倍数列出一个表,所以叫《九九表》,也叫乘法歌诀。你们看……”她在黑板上重重点了一个•,问:
“这是几个点?”
“一个……”学生们齐声回答。
“对。是一个点是一。那么这两个点呢?”她指着写在上面的问:
“是二……”
“对了。”她又在一旁点了两个点,问:
“那么两个点再加上两个点是几哩?”
“是四……”
“这是几个二?”
“两个二……”
“对啦。一二是二,二二是四……下边都一样:一三是三,二三是六,三三是九……直到四、五、六、七、八、九。数到九了,一九是九,二九一十八,三九二十七……最后九九八十一。”说着,她让学生们站起来。
“来,按照排队的顺序,五个人一组,依次一至五组,一组站一个地方……”她使着手势,让每组都站到了适当的位置,就地围了个圆坐下,一个组给了两把槐豆角。说:
“一个槐豆角算一个一,用它来数数。各组开始练习编写《乘法表》,大家凑数。看哪组编的快……”
说完她又照料预备班去了。
她在预备班一出现,小孩子们唧唧吵吵乱告状。一个小女孩擦着眼泪指着说:
“董老师,元元画我……”
元元赶忙争辩道:“没画她,董老师……”
“画啦。你看还有长头发,她说是我……”
“不是……”元元涨红的脸伸出小手指点那画:
“老师你看还有小巴巴儿哩。”
“哈哈……”小同学们都逗乐了。逗得素环也直想笑。沉了沉气,说:
“元元,我跟你说过几回了?”
小家伙滴溜溜,转了几下小眼睛:“三回了……”
“听话好,还是不听话好啊?”
“听话好!”元元乐呵呵的回答道。
“你净和人打架、争吵,不好好学习,好不好?”
“不好。老师我没画她……”
“谁你也不能画。你还不会画,你把人家那好模样画了个四不像……人家能高兴吗?”
她终究笑了:“你净和同学们打架、吵嘴,大家都说你不好,谁还跟你一起玩啊?要改正,要听老师的话,和同学们团结友爱。那样人家就会说‘元元真是好孩子,咱们跟她一起玩。’说不定海选你个模范哩……赶紧跟人家张小华道个歉吧。”
小家伙站起来,双腿合拢,把身子一弓,给那个小女孩鞠了个躬,把舌头一伸,逗得孩子们又叽叽咯咯地笑了起来。
“小同学们,不要笑。元元可是个好孩子,知错就改。这一点很好。咱们还得向她学习哩!”
“来,让我看看你们写的字……”她在他们中间巡视了一遍,说:
“好啦。咱们下课自由活动了……不许进教室,也不要在院里大声吵闹。大同学们还在上课……”
她又回到了二年级。大家正热烈地凑着数字编写着,聚精会神。她走近他们了,大家好像都没觉察到。她转了几个组,看着他们填写的虽有快有慢,但都很正确。心里一阵高兴,脸上浮现出甜美的微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