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青春校园>渭北上门女婿中传>第二十章 成立植棉组

第二十章 成立植棉组

作品名称:渭北上门女婿中传      作者:海上明月生      发布时间:2018-02-15 19:27:38      字数:3175

  冬季,公社工作组进驻村里,住在西头陈家的一间空房里。他们专抓思想教育,其中农学院的马老师专抓棉花生产。他想从基础工作抓起,组织植棉专业组,争取明年棉花大丰收,给自己的工作成绩重重地写上一笔。可是这个队的棉花去年亩产仅仅是皮棉40斤,要提高到亩产皮棉80斤谈何容易。
  马老师苦苦地思索着:成立植棉专业组倒很容易,一呼百应,很快就会有许多女孩子报名参加。但是,棉花技术员呢?既要有文化,能够掌握植棉技术;还要具有相当的组织工作能力,具有坚忍不拔的实干精神,具有战胜各种困难的顽强精神。
  工作组的其他同志一听到这样高的要求,先笑了起来:选拔技术员呢?还是选拔党员干部呢?标准这么高!
  马老师也笑了:“话是这么说,哪有这么合适的人选?能够达到这个条件的一半,我也就心满意足了。”
  队长张洪亮来了,听了马老师的谈话,他推荐了一个人,就是上门女婿张德仁:人家是西安一个大学老师,犯了事来农村,到队里一年了,能吃苦耐劳,人缘好,社员反映也好。就看人家愿不愿意当棉花技术员,整天和女孩子打交道。
  马老师说:“张队长,你先不要急着摊牌。你通知18岁以下的女社员和张德仁今天晚上来办公室开会,你也来。”
  张洪亮通知德仁晚上开会时,秀兰问:“洪亮哥,叫他开啥会呢?”
  张洪亮狡猾地笑了笑:“工作组马老师通知开会,我也不知道做什么,德仁去了就知道了。”
  一听说要成立植棉组,姑娘们早早地就呼朋唤友、嘻嘻哈哈地来到办公室,德仁进来的时候,不大的房子人都挤满了。见到德仁,姑娘们交头接耳,悄悄议论着。
  开会了!队长张洪亮喊了一声,人们立刻安静下来。接着,张洪亮谈了谈成立植棉组的意义,谈了谈生产队1963年棉花生产任务,50亩棉田争取平均亩产皮棉80斤.张洪亮尚未讲完,就被一片叽叽喳喳的喧哗声打断了。
  静一下,静一下!张洪亮大声喊着,姑娘们渐渐安静下来,他说:“如何完成今年棉花的生产任务,请马老师讲一讲具体的安排和打算。”
  马老师讲话很干脆:“要完成今年的棉花生产任务,就要有一个团结的植棉组,还要有一个得力的技术员。谁想参加植棉组,谁想当技术员,请报名!”
  全场沸腾,姑娘们踊跃报名参加植棉组,一会儿就报了十个人。可是等到报名当技术员的时候,全场却一片寂静,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德仁身上。德仁坐不住了,他心里也是倒海翻江:马老师设计下的这个圈套,是让我毛遂自荐,自投罗网,我才不上当呢,省得别人说我是把头削尖硬往进钻的,人言可畏呀!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德仁也学得圆滑起来。人们就这么静静地等候着。突然,一个叫鸳鸯的姑娘站了起来,她貌美如花,伶牙俐齿,侃侃而谈:“既然没有人报名,我来推荐,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他是谁呢?--张,德,仁。”
  鸳鸯一字一顿地说出张德仁的名字,引起会场一片笑声,笑声过后,姑娘们一声儿响:“同意!”
  马老师笑容可掬,语重心长地说:“张德仁同志,担任棉花技术员,众望所归,你披挂上阵,干起来吧。这也是一次施展才华、建立新功的机会。”
  马老师的话,如春风拂煦,红日临窗,使德仁浑身的血液都沸腾起来了,但是现在他只能是冷静地轻轻地点了点头,表示同意。会场上立即响起一片热烈的掌声。
  回到家里,德仁把开会的情况对秀兰讲了。秀兰自然十分高兴,这是表现德仁学识、才能的大好机会,而且也能使他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得到一定的解脱。德仁激动地把秀兰拥住怀里,热烈地吻着她,秀兰仰起头来,两只眼睛闪耀着动人的光芒:“仁!你不是常常朗读李白的诗句吗?有一句是怎么说的?噢,我记起来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哈哈,天生我才必有--”
  不等秀兰的“用”字说出口来,德仁的一张大口已经紧紧地捂住了她乖巧的小嘴巴。等了一会儿,秀兰还是吞吞吐吐地说出了自己的担心:“仁,我怕,我怕植棉组的漂亮姑娘,会把你从我的身边抢走。”
  “不会的,不会的!你放心,我只爱你一个!你怕我跑了,就快把我搂紧!”
  秀兰真的把德仁紧紧地搂住,德仁也把秀兰紧紧地抱住,他们就这样紧紧地搂在一起,慢慢地睡着了......
  在马老师的主持下,利用晚上的时间,植棉组开始了十天的学习:学政治,提高思想;学业务,提高技术;大唱革命歌曲,振奋革命精神。马老师是一个30挂零的青年,在这些天真活泼的姑娘面前,他也青春焕发,好像年轻了许多岁。在学习的空闲,他领着大家唱歌。可惜这些姑娘文化水平较低,有的还没进过学校门,教唱歌曲非常困难,特别要命的是他那破锣嗓子十分难听,领唱一句也会引起女孩子的哄堂大笑。
  这时,鸳鸯扑闪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说话了:“马老师既然缺乏唱歌的天才,何不另请高明呢?”
  绰号叫小麻雀的姑娘发言了:“说得倒轻巧,你来教教看!”
  鸳鸯并不生气,笑了笑说:“当然,我现在还不会教唱歌曲,但是我可以推荐一个人呀!”
  小麻雀说:“该不又是你德仁哥吧!”
  鸳鸯拿腔拿调地说:“正是此人!”
  小麻雀瞥了一眼正襟危坐、无动于衷的德仁:我看这人老实巴交,埋头苦干,从来没听见他唱歌呀。
  鸳鸯说:“有一次收工迟了,我落在后头,德仁哥正好在我的前边,他四周一看没有人,就放开喉咙唱起歌来,那声音啊,悠扬婉转,十分动听,好像唱的是,遥远的地方,心爱的姑娘。”
  姑娘们哄堂大笑,德仁感到一股热血涌上了脸颊,他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
  马老师来解围了:“当过老师的哪有不会唱歌的,德仁,你先教唱起来再说。”
  好了,德仁名正言顺、自自然然地给姑娘们教唱歌曲。晚上教唱的歌曲是《毛主席来到咱们农庄》,德仁唱了一句“麦苗儿青青菜花儿黄”,那声音舒展,悠扬,婉转,甜润,饱含感情,像一股春风在山谷里轻轻地回旋、游荡之后,渐渐地攀上了山巅。姑娘们被这动人的歌声迷醉了,立即报以热烈的掌声。
  德仁接着唱下去,声音更加动听,感情更加真挚:
  毛主席来到咱们农庄,
  千家万户齐欢笑,
  好像春雷响四方。
  千家万户齐欢笑,
  好像春雷响四方。
  一首歌曲唱完,姑娘们又是拍手,又是欢笑,又是议论:“德仁还有这样的拿手好戏,真是红萝卜调辣子,吃出没看出。”
  别说调皮话了,叫人家给咱好好地教歌,于是,姑娘们立即坐得端端正正,认认真真地学唱歌曲,放开喉咙,融进感情,让青春张扬,让热血沸腾,让长久郁积在胸中的愁思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让激情如烈火燃烧经久不衰......
  姑娘们清脆嘹亮的歌声,在屋内回旋缭绕,然后冲出窗外,飞往村庄的家家户户,飞向广阔的田野。
  每到晚上,当姑娘们的歌声响起的时候,村民们惊喜地说:“植棉组的姑娘在活动了。”
  马老师要求植棉组做好棉花播种前的准备工作,首先是捡种,把棉籽里的破、霉、秕、小者捡出去。植棉组的姑娘在仓库前的院子里围坐成一圈儿,一人一个大簸箕,仔细地捡着棉籽。德仁是技术员,鸳鸯是组长,他们自然要转一转,检查一下,把合格的棉籽收起来,单另保管。姑娘们都很认真,都很勤快,德仁也很高兴。
  收工以后,姑娘们走在一起,声音嘹亮地唱起了新学的歌曲,向着通往村子的大路前进着:麦苗儿青青菜花儿黄,毛主席来到咱们农庄......”
  姑娘们越唱越来劲,声音也越来越洪亮,正当她们唱得兴高采烈的时候,站在村口的一个又黑又胖、长着满脸麻子、留着撅撅胡子、叼着长长烟袋的老者不满意了,只见他怒眉倒竖,豹眼圆睁,从鼻腔里哼出一声长长的虎吼,姑娘们吓得“啊呀”一声四散逃走。
  这个老者叫王麻子,是个单身汉,无儿无女。前几年,他收留了一个甘肃逃难过来的女人,过了几年安顺日子,后来由于他脾气暴躁,人家还是回了老家。王麻子虽然还不算一个霸道的人,但是他特别看不惯女人说说笑笑,吵吵闹闹,何况是一群黄毛丫头竟敢大声唱歌,招摇过市,成何体统?
  第二天,姑娘们把这情况告诉给德仁,德仁鼓励她们:“咱们这是唱革命歌曲呢,害怕谁?今天收了工,大家胆放正,心放齐,声放大,由鸳鸯带队,我在后边压阵,看他王麻子敢把你们怎么样!”
  果然,傍晚,当姑娘们排着整齐的队伍,高声地唱着歌曲,勇敢地昂首前进在村口的时候,王麻子灰溜溜地躲回家去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