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明军月夜大袭营 枯木渡河忆旧情
作品名称:元明风烟 作者:关键 发布时间:2018-02-12 23:59:07 字数:3033
且说韩扎尔袭营大胜而归,众将庆贺不已,唯扩廓帖木儿愁眉不展。众问何故。
扩廓帖木儿道,“今虽大胜,并未挫其根本。贼军有天下粮草保障,我部尚需分军筹措粮草柴盐,久相持,必不利。”随即传令乘胜进击,捣破明军一垒。
王弼受伤落马,薛显率部来救。双方恶战一场,元军终不能攻破明军大本营。
再说徐达回至寨中,早已派人探清元军偷袭来路,对众将道,“王保保令我等惊扰一夜,我当让王保保惊扰十夜。”言罢,将计划一一吩咐下去。
当夜,指挥使周显带千余兵翻过鸿沟,来至元军寨前,鼓噪呐喊。
扩廓帖木儿从睡梦中惊醒,披挂而出,各将相继来领命。扩廓帖木儿率众将赶至营寨边,周显早已率军而退。
巡夜将官张守礼道,“贼军见我有备,无机可乘,因而退了。”
扩廓帖木儿惊疑不定,等了片刻,随即吩咐各部回营安歇。不到一个时辰,寨外呐喊之声再起。扩廓帖木儿再度披挂而出,赶至寨前,明军又早已退去。
扩廓帖木儿道,“此乃贼军‘扰兵疲敌’之计,虚虚实实,难辨真假。某当以牙还牙。”言罢,令张守礼半个时辰后亦翻过鸿沟去袭扰明军。
时明军将官皆在帐内安睡,闻呐喊之声忽然临近,尽皆惊恐出帐来。
众将相见,徐达道,“王保保以牙还牙,某亦再还一牙。”
两军相互惊扰数夜,尽皆疲惫不堪。徐达令前营变后营,后营变前营,轮番休整。
扩廓帖木儿见明军营垒较固,夜间袭扰作用不大,逐渐放弃袭扰之计,而是根据前来袭扰的明军火把数作出相应举措。
一连袭扰十夜,徐达聚齐众将官,道,“与元军相持久矣,王保保久攻无利,恐将率军离去,我等亦无寸功。今当竭力相攻,一举大败王保保。”
众将皆道,“等候今日久矣。”
徐达令驻守东南偏寨的指挥使张耀、曹良臣率军先行,估计了里程,亦令主寨明兵按批次偷偷翻越鸿沟。
元军巡夜将官见了,习以为常,只待明军接近营寨时发号。
张耀、曹良臣率军赶至元军寨后,一声呐喊,破营而入。徐达闻信,催军大进。
元军立时大乱。扩廓帖木儿初时闻帐外躁乱,并未下床,忽听营寨后方亦传来躁乱,心下大惊,急忙唤醒毛毓璃,令其穿衣下床。
扩廓帖木儿披挂而出,但见各营混乱。恰逢巡夜将官姚守德前来报信,扩廓帖木儿问道,“寨外有多少贼军袭营?寨内有几营官军防御?如何那般躁乱。”
姚守德回道,“都是月亮惹的祸,这样的月色不需要火把照着,巡夜兵士难以清点贼军,因而未能及时发出讯号。”
扩廓帖木儿又问,“营寨后方为何亦有贼军?”
姚守德道,“某不知。”
扩廓帖木儿恍悟道,“必是从偷袭偏寨之路绕至后方。”
此时,明军已突入元军大寨中央来,扩廓帖木儿部下亲兵亦乱。扩廓帖木儿转身步入帐内,取了弓箭,携了毛毓璃,跨上披风马,趁乱单骑突阵。
郭英恰逢率军攻元寨右翼,火光中看见扩廓帖木儿,急忙率部拦截,高呼,“擒王保保者,得千金,封万户侯。”
明军将官尽皆围来,扩廓帖木儿挥枪力战,连搠几个将官,杀出重围,突阵而去。
李新道,“今元军大寨已失,其必逃奔平西砦,可令兵士抄小道拦截。”
郭英从其计,兵分两支,追赶扩廓帖木儿。李新率千余兵士翻过山坡小道,砍倒数棵大树,拦住去路。扩廓帖木儿骑马至,见不可过,遂勒马回头。
及至天明,徐达统军围定元军大寨,俘获兵士四万余。
陆聚喜问道,“今番大获全胜,主帅心情若何?”
徐达抬头望月道,“月亮代表我的心。”
胡美道,“今虽大胜,平西砦尚屯有两万余元军,当趁势进击,其若逃去,终为后患。”
徐达道,“此言甚是。”随即挥军大进。见到李新部,得知扩廓帖木儿不在寨中,大喜,遂令人将平西砦元军团团围定,而后遣使劝降。
白锁住、李克彝等将官屯兵寨内,闻知大寨遇袭,李克彝欲往救应,白锁住坚信扩廓帖木儿用兵极细,不会有失,恐明军实欲取本寨,因而不许众将出兵。后得知大寨沦陷,众将又为去留争执不下。及至明军大举围寨,已不能突围。等待两日,不闻扩廓帖木儿音讯,白锁住遂率众出寨而降。
邓愈、杨璟据守车道岘寨,闻徐达已攻克元军大寨,亦发兵攻打虎林赤部。
虎林赤率众而战,死于乱军之中,元军大溃,余部皆降。
且说扩廓帖木儿逃至荒野,心中万般不是滋味,猛然勒住马,欲回去拼命。
毛毓璃在后环抱住扩廓帖木儿,说道,“夫君,念儿尚在和林等候。”
扩廓帖木儿闻言,犹豫一会儿,遂又策马前行。来到黄河边,绝了去路。扩廓帖木儿正不知如何是好,见不远处有一老农,遂上前问道,“前辈可知附近何处有渡口?”
那老农抬头看了一眼扩廓帖木儿跟毛毓璃,问道,“面前的可是齐王?”
扩廓帖木儿道,“是也。”
老农道,“附近百里并无渡口,亦难见小船,若要渡过黄河,除非涉水。”
扩廓帖木儿道,“我若独身,尚可一试。娇妻亦在,如何得渡?”
老农道,“齐王可独身涉水,老朽愿助夫人藏匿,他日齐王得船,可再来迎夫人。”
扩廓帖木儿道,“某不舍与夫人分别。”谢罢老农,沿河向东而去。
不久,郭英率众追至黄河边,亦无路可行,环顾左右,看到老农,遂令人前去问话。
兵士近前,喝问道,“老头,可见一男一女骑一马逃来?”
老农抬头回道,“见过也。沿河向西而去。”
郭英得信,率众向西追去,天黑方回。
且说扩廓帖木儿策马向东行了七八里,忽见河岸边有一棵枯树,心中有了主意,遂道,“今可渡河矣。”
毛毓璃问道,“如何渡河?”
二人下马。扩廓帖木儿来至枯树前,用力将其推倒,对毛毓璃道,“夫人可环抱枯树,随我划水渡河。”
毛毓璃看着扩廓帖木儿,泪水缓流。
扩廓帖木儿看着披风马道,“你随我征战十年,不想今日竟要如此分别。”言罢,挽起马缰,欲驱打其离开。
披风马不去,扩廓帖木儿亦不再理会,遂将枯树推入黄河,扶毛毓璃下水。二人在水中游十余步,披风马亦跳入水中,跟随而来。
时近傍晚,扩廓帖木儿跟毛毓璃游至对岸,皆疲惫不已。二人抱在一起取暖,忽扩廓帖木儿叹息一声。
毛毓璃问道,“夫君莫不是想起我两个初遇之时?”
扩廓帖木儿道,“是也。如今想来,正好二十年,不想会有今日。”
毛毓璃道,“都是妾身不好,若非妾身劝夫君从军,何有今日之境。”
扩廓帖木儿道,“非夫人之过。此生若非得遇夫人,尚不知呆痴若何。”
二人一日未曾进食,尽皆疲饿不堪。时有一对大雁北飞,扩廓帖木儿见了,急忙起身挽弓,想到自身处境,心中动了恻隐之心,一箭未中,犹豫一下,复射一箭,射落一只。扩廓帖木儿捡回大雁,却无法将其开膛破肚。
毛毓璃看出其意,遂递上一把匕首。
扩廓帖木儿见了,吃惊道,“夫人如何身藏利刃?”
毛毓璃道,“妾身若被乱兵所困,必不活也。”
扩廓帖木儿听罢无言,接过匕首,将大雁开膛破肚,去了皮毛,又在附近寻找火石跟干柴,恰见附近池洼里有一条大鱼,遂用雕凌金枪将其叉了上来。
扩廓帖木儿烤熟大雁跟大鱼,递与毛毓璃道,“此乃沉鱼落雁,非夫人之功,不可得也,请夫人先用。”
毛毓璃接过鱼肉,自吃了一口,而后拿着喂扩廓帖木儿吃。二人吃罢,烘干衣服,于林中休息。不久,二人回到和林。
再说李文忠、傅友德、朱亮祖、梅思祖等将领率大军十万,奔袭应昌。元军溃败,元帝爱猷识理答腊逃奔和林,其子买的里巴刺及众多妃嫔遭俘。
经过二十年的厮杀混战,黄河以南诸多地方百里无人烟。山西兵事较少,且常年风调雨顺,许多难民逃奔至此,在境内安居乐业,因而人口稠密。
朱元璋与众官商讨,欲从山西向中原、江南之地大移民。
百姓眷恋故土,且田产、房屋等财物难以带走,山西境内百姓无人愿意迁移。
朝廷只好制定移民条例,按“四口之家留其一,六口之家留其二,八口之家留其三”的比例进行强制迁移。
凡移民者皆到洪洞县广济寺办理移民手续,领取凭照川资,在指定日期下,由官兵押护着迁往指定方向。凡私匿不迁者,过后一经发现,格杀勿论。此“均丁垦田”之策一出,山西数十万户家庭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