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滹沱河水向东流>36.播种

36.播种

作品名称:滹沱河水向东流      作者:沧州子系      发布时间:2018-02-09 01:02:27      字数:3541

  从冀中到冀南一场洪水,赤地千里,使敌人围困下朝不保夕的人民群众又加上了饥寒交迫的折磨。不少学校多日停课了,没有存粮的不用说,就是有几布袋小麦的人家,单靠它能吃多少天呢。许多学生都跟上家长去捕鱼、罾虾,捞那些漂浮在一起的柴草……孩子们到处能听到大人们的哀叹:“这吃烧可是头一桩啊!”“小燕儿也似的张嘴等着哩!”“不管什么得填饱肚子呀!”“连个野菜都没处挖了……”
  是啊。民以食为天。本来战前那高额地租与高利贷无餍足的榨取,苛捐杂税的盘剥,军伐混乱,加上封建武装,土匪、道会门的横行霸道,造成的农村急剧破产,已使广大农民挣扎在饥饿、死亡的边缘上,过着所谓“糠菜半年粮”的生活,这下子连这田园风味的比喻都无从上口了。人们掐算着时令眼巴巴地盼望着。半个月过去了,较高一些的田地才慢慢的从白茫茫的水泊中显露出来。“抢一枪还能赶趟啊。”人们怀着无限的希望,争抢着时间,像争夺生命一样,又投入了播种的忙碌。“庄稼不收年年种。”他们穿着短裤,光着脚丫子,用犁刀把荞麦籽撒在地里。“弄碗荞麦糊糊吧。”倾吐着,绝不贪图什么大富大贵,遣命度过灾荒就十足了。
  志明、恩荣、顺霞也背着种子,拿着犁刀,让万祯领着帮他家去犁荞麦,一片平整的土地上,覆盖了厚厚的一层淤泥,已分不清哪是地界。等了半晌午,直等到左右地邻找齐了,才开始播种。他们本来就很少干农活,犁荞麦更是头一回就更显得拘谨不安。地里还有一片片的水洼子,八只大脚丫子在那烂泥里吧咋着犁了个弯弯曲曲,几个人费劲又着急,累得满头大汗,到太阳快落山的时候,三亩荞麦才算种完了。
  村长和农会主任下地,回来路过地头,站下一看,玉福说:“唉!真难为你们了。要写字你们写的直溜冲趟,这种荞麦……”“不是没犁到人家地里吗?那就等着过年吃荞麦饺子吧。”颜佐之也和他们开着玩笑,玉福蹲在地头上仔细看了看说:“可也行,这种子还都扔子里边了,行吧。好歹这东西又不下锄。”
  王恩荣本来就不愿来,听村长、主任这么一说,又觉得很尴尬,更有些埋怨情绪,悄悄地斜瞪了志明一眼,心里说:“还逞能吧!”
  志明说:“这两天抢种,人们太忙了。学校也没几个学生,万祯家又种不多,我们帮着比猫画虎的种上得了,省的村里派工……”佐之说:“对,对,对。这东西用犁刀种,粘在沟旁上就行……志明啊,……”他转了一下语气,语重心长的说:“常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应当知道,你们播种的是荞麦,收获的可是群众的称赞和孩子们赤诚的心啊!”他瞅着志明点着头笑了。和村长他们一起往回走着,志明思索着佐之的话,觉得使疲惫、饥饿和因种的不随心应手那种辛辣滋味似乎得到了一点补偿。
  吃过晚饭,志明去找王校长。远远的就看见他那窗子上那微暗的灯光,走进窗前时,安静的办公室里悠然传出了低吟的歌声:“民国二八年,洪水为大患,房屋哪倒塌了,禾苗被水淹……”是校长在排练新歌儿了。他轻轻地走进屋里,想尽量不打搅他好先听为快,不料早已被校长发觉了。
  “志明吃过饭了?”
  “吃过了。”
  “今天做什么来?”“种荞麦。”“你们家几亩地?”“帮万祯家种,三亩。”“啊,拥军优属。”这一切是那么平淡,在王校长眼里,志明今天精神不大好。志明呢?已感受到老师有些疲倦的样子,问道:“今天有学生来吗?王老师。”
  王书鹏瞩目的看着志明笑了笑,摇了摇头,坐正了身子,说:“今天我跑了留庄、杨庄两个村庄……”随着又摇了摇头。志明说:“走访了,怎么还去杨庄,道太难走吧,沟子过的去?”他笑了笑说:“这些都好克服,费点劲,弄身泥,担点险是啦,不好办的是面临的形势,刚刚有了一点生命力的学校,挨了这样一场冷水浇头。人们的心有点凉了……一个学生的父亲说‘嘿!学不教,父之过。’三字经上写得清清楚楚,我还念过两天半哩。可眼下顾不得那么远了,总不能把脖子缯起来吧。说着掀起盖在盆上的篦簾,让我看了看泡的一盆柳叶子,说,地里连棵野菜都挖不着了,就得上树爬墙掳把树叶子,好掺着把粉子吃呀。可谁愿耽误孩子哩!可是他不去弄,咱还不是那个年纪了,嘿嘿……先生,咱没外见也不怕你笑话……”
  志明听着,那么熟悉,和自己遇到的情况是那么相似。
  王树鹏说:“……见到了管润奇同志,情况彼此一样。刘延年那儿倒有点捷足先登了,他说他正在逐户调查,准备按照家长们的要求,把学生组织成生产学习小组,根据不同情况不同要求安排不同学习方法和时间,说是从几个女生家里要求她们纺点线子卖得到的启发,准备让她们几个人凑在一起算一个学习生产小组,生产按家长意见规定定额,学习按学校按做计划提出要求。他倒很乐观,说,我们这屋小院小,我把它化整为零,把学生都分散到各户去,巡回教学,还解决不少矛盾哩。”志明一声不响地听着,听着……似乎听到了外边什么动静。忽然站起来,走到门口探着身子向外看了一下:“顺霞,素环,你们怎么来了?”说着把她们迎到屋里。
  顺霞说:“素环去找我,想讲一讲她了解到的情况,我们就去找你。不在家,估计就在这儿……”
  王树鹏已搬来两个凳子,让她们坐下。
  志明说:“正好,咱一起向校长说说吧。校长今天也做了调查。”
  素环说:“……说,倒没多少可说的,就是动员学生可困难了,连明芳、兰欣她们把念书看成命一样的学生,也说要请半年假。我说你们在家干什么呀,说纺斤线子还赚斤盐吃的。明芳她娘说,咱得老少齐动员了,军属也是一样,咱军属也不能光等村里照顾,反正岁数也是大了,就请半年假吧,只当是晚上了半年学,要不的八路军晚来几年不也是那么回事……老太太嘴可巧哩。”她看了看大家都在注意地听着,又接着说:“连小迎也有点动摇了。她说,不是别的……大家已给了我们家这么多的照顾,现在都遇上困难了,还能光依赖别人,家家掳把老树叶子吃,咱还让人给帮补把树叶子?可是你们知道俺家我爹有病,我弟弟又小,我再把家一扔,可怎么熬过这一冬一春……就连银江也背着粪筐跟他爹捞鱼去了。他娘还说,让他做两天活还去……”她又看了大家一眼,说:“我看这都是实际情况,咱们还得变‘方式’……”王树鹏笑着说:“怎么,变个什么方式啊?”素环笑着说:“咱们能适应战争的环境开辟‘露天教室’,咱不会适应着当前困难的环境,和群众要求结合起来进行教学?”
  王树鹏高兴地说:“好哇,素环想得好。你说说看,怎么样结合……”素环光笑,倒有点不好意思说了。顺霞鼓励着她:“说吧,怕什么,看看你怎么想的?咱也得有点发明创造。”素环说:“我是想,咱们结合着学生们的生产给他们上课,时间安排可以灵活,上课地点可以就学生,人多了讲课,人少时可以个别教,比方明芳她们要求纺线,就把一些要求纺线的学生,组织到一块,定点、定时就近去听课,听了课,边纺线边自习,纺着线背课书,还两不耽误。这点我是有体会的,就是这么点意见……”志明说:“素环这不仅是想象,还有体会呢。”顺霞说:“我看想的很好。当前我们必须打破这种僵局了,这么多年不遇的水灾,人们已经有点承受不住,老人们净讲民国六年发大水怎么难。我就想,那灾情也不过如此吧。无非是颗粒不收了。可是那时候只和天斗呀,现在又加了个日本人,经济封锁,烧杀抢掠,难怪人们担心了。有人说,杀了倒痛快,这慢性罪难受,那天不吃行呢?确实孩子们也成了主要劳动力,不说别的,上那大树掳树叶,跳进睡够里去捞鱼,他们真比大人们还能耐。就说纺线吧,她们也不比大人慢,咱们真得适应这个环境……在入学年龄、在校时间、课程安排、露天教学、绿色考场,许多方面,我们都已打破了事变前那些老套套,难道我们不可再创造一些适应生产自救的教学方法。我看素环想的切实可行,咱们不妨试试!”
  王树鹏笑愔愔地点着头:“好好好……试一试……”素环受到了赞扬。
  王树鹏接着说:“我同意大家的意见。我看可以事先做个调查,不遗漏的对每个学生都
  做个了解,先听听他们的要求——家长的、学生的,也讲讲学校的想法,使他们知道学校的意见,达到相互支持。等做了调查之后,咱们可再研究一次,对于那些需要以生产为主的学生,可以组织他们在生产空隙或生产之余进行学习,采取轮流的、学片的,发挥小先生的作用。就是对于有些愿以学习为主、生产为辅的学生,也要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按不同情况组织教学或个别教学……咱共同开动脑子吧!明天我和付老师也要研究一下高级班的问题……志明你们先不去劳动了,得抓紧把学生安置一下,千方百计恢复上课。这也像犁荞麦,不播种不能收获啊!”
  “对了……”素环忽然想起“你们给谁家种荞麦来?人们说这先生可真是一百一,不光教书,还给学生种地,不惜心力呀。真像个民工……哈哈哈……”
  “嘿嘿……”王树鹏笑了笑:“素环消息灵通,群众又表扬你们了……”
  蓦然“你们种的是荞麦,收获的可是群众的称赞和孩子们赤诚的心啊!”村长这话不由得又萦回在志明和顺霞的脑际。
  天还不晚,校长把他们送出校门。三个年轻人披着银色的月光离开了学校。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