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泊的云(二十)
作品名称:飘泊的云 作者:红叶秋 发布时间:2018-02-07 11:07:29 字数:3195
井队文书看到单于飞喜欢看书,还经常在笔记本上默默地写什么,就怂恿他说:“我们公司有一张内部刊物,你可以写写稿子。”
“我能行吗?”单于飞有点不自信地说。
“内部刊物嘛,你只要真实地记录下井队的生活。当然要写正面的内容,就一定能发表。”文书鼓励他。
“好吧,我试着写点东西。”单于飞说。发表作品是他梦寐以求的,只要有机会,他一定要全力以赴。两天后,他写了一首现代诗《钻工赞歌》,交给了文书。
茫茫荒漠里
有一簇圣火在燃烧
在矗立的井架上
身着橘黄色工作服的钻工们
以火一样的热情
火一样的干劲
把几千米下的珍宝
向社会奉献
工作平台上
你们熟练地扣上吊钳
把一根根钻具接好
那熟练的动作
灵活的步伐
比舞蹈更美妙
全天候的劳作
那管风沙弥漫
披星戴月
在骄阳似火下
在暴雨冰雹中
顽强地工作
迎着晚霞走向井架
面对朝阳把班交接
离开家乡和亲人
与荒漠为伴
远离灯红酒绿
霓虹闪耀
把火一样的青春
奉献给石油事业
超越儿女情长
庸俗享乐
你们就是燃烧的圣火
月亮对你微笑
蓝天把你拥抱
你是青年的先锋
青春的骄傲……
文书看了两遍,点点头说:“不错,诗歌语言虽然朴实无华,但很有激情,我相信一定能发表的。”
听了文书的话,单于飞很高兴,写作的自信心大增。交过稿子后,他每天都盼着见到变成铅字的自己写的诗。
为了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写作水平,单于飞想尽办法找各种文学书籍阅读。
在荒凉的工地上,想找到一本书是多么困难啊。有一天,他看到工友的桌子上放着一本长篇小说,书名是《东城魔影》,他快速地浏览一下,原来这是一本反映蒙古族人民在解放前夕的革命斗争小说。作者王占君,本书借鉴的是中国古代章回体小说的结构。章回小说的特点是情节生动,引人入胜。但如果仅仅注重情节,忽视思想的深度,作品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这本书情节生动,人物形象鲜明,富有传奇色彩。工友看到他着迷地阅读,就主动提出借给他。每一本书就像每一个人一样,总会有值得借鉴和汲取的地方。古人说,三人行必有吾师,单于飞认为书也是如此,他要把能找到的每一本书当成写作上的老师。
外面又是“呼呼”的风声,这鬼地方,就是两天一次小风,三天一次大风。想起昨天在路上,看到有的地方被风侵蚀得很厉害,一撮撮灌木长在一米高的土柱上,那土柱细细的,高高的,好像一推即倒,是那些灌木发达的根系保住了黄土。可见,植被对保存水土是多么重要。
历史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了,人类虽然在苦难中走过几千年,但到了今天,人类仍是那么愚昧、无知、原始;特别是在个人感情方面,患得患失,自私自利,贪得无厌……这一切,给人类的心灵制造出许多的痛苦和悲哀。人类的幸福,与其说主要在发展科技上,不如说主要在改造人的思想上、观念上、感情上,这一切对人类来说才是最最重要的。精神的健康比肉体的健康更重要。“快乐来自一个人的内心,而不是外部世界。”这是谁说的?他一时想不起来,但这是真理,物质的丰富,科技的发达,都不能真正地让人生活在幸福之中;唯独精神的解放,观念的革新,自私自利的根除,才会让人摆脱庸俗的纠缠,烦恼的困惑。
可是,有多少人能享受到精神的快乐呢,人类脆弱的心灵无时无刻不在饱受着痛苦的折磨。这些强加于人们的外力来自于哪里?对这些问题单于飞常常苦思冥想,他渴望找出答案来。
进入五月中旬,天气渐渐火热起来。暂时没有井位,他们只有待命。不上班的日子显得特别漫长,单于飞躲在寝车里继续读传记文学《李贺》。这本书的语言非常活泼,神鬼并有,天马行空。人生多难,对才华横溢的李贺来说更是如此。他二十岁科举不就,原因仅仅是父讳。在那个社会里,阻绝进入仕途的门路,无疑是一个悲剧,对敏感的诗来说更是愁苦不堪:“秋风吹地百草乾,华容碧影生晚寒。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可见其精神状态受社会毒害之深。
不过,话又说回来,就是他那脾气,进入官场也不会有好下场,自古思想天马行空的才子在官场上混得都很惨,如李白、杜甫等,他们在诗歌方面可以雄视古今,但在勾心斗角的官场上绝对不是能手。更何况伴君如伴虎,一句话说错就有可能身败名裂,甚至身首异处。所以,还是专心写诗,发挥其特长好,活着虽然饱受凌辱,死后却可以名扬千古,李贺就是如此。一个诗人,放荡人生,投身于大自然,投身于沸腾的生活中,不也是一种踏实的人生嘛。可是,李贺却没有这样潇洒,进不了官场,就终日绝望之极,食之无味,寝之难眠,二十多岁就丢了小命,可悲可叹。
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成就了许多贫寒之士,也毁灭了更多壮志凌云者。现在的高考制度也是如此,它让少数青年飞黄腾达,却让更多数的青年灰心丧气,彻底绝望,甚至于疯疯癫癫,断送人生,这是人类的大悲剧。人生之苦难,源于社会,源于千百年来形成的可恶的成见、偏见。它们像重重的枷锁,残酷地套在每一个人的头上。只有打烂这枷锁,超脱尘网,才有可能获得思想上的解放。每一个生命都是至高无上的,都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对生命个体来说,如果被社会重用,当为社会尽微薄之力。社会不用之,可以尽情地领略人生的趣味,生活的多彩。有衣可御寒,有食可果腹,人生足矣,又何必贪求,何必强求?
傍晚时分,阴云密布,竟然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单于飞看了一天的书,头昏脑胀的。他想放松一下,就走出寝车,来到电视室。电视室里烟雾弥漫,工友们正在津津有味地看录像。录像片大多是粗制滥造的东西,仅供无聊之人消遣而已,毫无价值可言。正在播放的录像也不知什么名字,反正主题就是两个字——泡妞。年青人背着妻子泡妞,一老者在妻子的训斥下生活了三十年,最后一怒之下翻身了,第一个要求就是泡妞,真是无聊之极的片子。人啊,凭空制造出无数的痛苦,又用低级趣味来麻醉自己,结果只是恶性循环,陷入更深的痛苦中。单于飞忍受不了呛人的烟味,更忍受不了工友们观看录像片时放荡的笑,他看了几分钟,又走出电视室。
小雨下得更紧了,空气中带着一股泥土的气息。他深深地呼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心里轻松多了。他又回到寝室里,简单洗了一下,坐在被窝里继续读书。直到快十一点了,他才把《李贺》一书全部读完。这部书的下半部写的比较现实,李贺在官场上毫无希望,只有去充军。作为一名文职小官,他献计献策,打了几个胜仗,但社会的浑浊,他有才也难以施展。最后拖着生病之身,李贺回到家乡昌谷,郁郁而亡。“……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泛指古诗),恨血千年土中碧”。李贺发完这最后的忧思,便溘然而逝,时年二十七岁。
从李贺的人生经历中可以看出,生命是多么的宝贵!李贺诗才名燥京城,军事才能也是出类拔萃,并且他有远大的抱负,决心重振远祖郑王(李世民近亲)之雄风,建功立业。然而这一切的远大抱负,宏伟志向都同他那短暂的生命一起烟消云散了。假如李贺有强健的身体,活到六、七十岁,社会再给他施展才华的条件,那么在中国历史上,说不定会出现一个更伟大的李贺。生命是理想的载体,是一切的根本,要珍惜它,爱护它,一切有损生命的恶习如抽烟、纵酒、纵欲、无端的忧思,仇视……都要坚决拒绝之,消灭之。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材烧,人生应该有几分进取,几分清静,几分快乐——思想上的快乐。人生于世,即要有所承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嘛,又要轻装上阵,不能让脆弱的生命在沉重的压力下喘息。
陕北的天气,中午虽然热,早晚仍是那样的冷。微风,无云,早晨六点多,外面静悄悄的,无声无息。工友们都在沉睡,单于飞习惯地醒来,再难以入睡。他拿起从家里带来的唯一的书《唐诗品汇》,找到李贺的诗,认真地读了起来。想起李贺的生平,读起他的诗感觉又深刻了。打工的生活虽然寂寞,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这寂寞、单调的生活环境正好用来读书、学习、思索。在文学的天地里,他要打下坚实的基础,至少也要达到本科的水平。不断地读书,丰富文学知识,丰富词汇量,不断地提高写作能力。在一本杂志上,他偶然看到介绍电脑文字处理的软件,并且现在作家们都逐渐摆脱纸和笔,用电脑进行创作,他十分向往。他渴望自己也能掌握电脑写作技术,用最先进的工具,托起文学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