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秀水明山(记录)>第80章秀山的焦裕禄

第80章秀山的焦裕禄

作品名称:秀水明山(记录)      作者:绿叶草根      发布时间:2017-12-17 17:05:29      字数:12309

  1960年秋,正处于三年困难时期,物资奇缺,造成人民生活困难,人口大量外流,肿肝病严重,死亡人口众多,全县总人口从36万多人下降至28万多人。
  当时,宿成清在县公安局任副局长,县委派他到洪安区峨溶乡协助工作。在玉屏三溪口、坝浪等大队,亲眼看到群众生活极为困难,上山挖野菜剥树皮挖观音土(白沙泥);有的把多年用于夹壁头的红苕藤取下来洗干净煮熟充饥,有的人死在路边无人埋的惨景。有的人死在家里就,推到红苕窖里。
  三溪口大队出现两起小孩死了,便将屁股上的肉割下来充饥的惨状。
  每个大队都设有临时医院,医院缺医少药,就利用大食堂煮饭的热气在旁边建了一个温室,把肿干病人放进温室里蒸。
  有一次,宿成清从三溪口回到溶溪公社,捡到一个不到五岁的小孩带回峨溶,交小河大队孤儿院收养。一次,他从峻岭乡回县,在峻岭乡白沙村捡到一个不到五岁的小女孩带回县城,交县孤儿院,当时唐院长问她叫什么名字,她只是摇头,当时宿成清就给她取了一个名字叫龙凤桃;养大成人后,与老红军向先友的孙子、公安干警向尔顺结婚。当时,盗窃、强夺等刑事案件上升,造成监所在押人犯拥挤,有的在押人员带病入狱,甚至有的用箩筐两个抬到看守所就死去了。监所内死了人白天不埋,到晚上派武警押着在押犯人抬到梅江河边埋掉。
  在这非常时刻,四川省委书记廖志高亲自带领四川省妇联主任郑英(廖的妻子)、省委警卫处处长、秘书等几人,在涪陵地委副书记左世杰、地区妇联主任王世勤、地区公安处长赵德兴等的陪同下来到秀山。从涪陵出发前,给县委打来电话,说到时不许搞迎送,不住招待所,就住在县委,在县委食堂就餐。
  到秀山的第二天,宿成清与当时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余庆华陪同到石耶,到西大大队医院看望住院病人,了解病情及生活状况,随后又到洪安区,听取当时区委书记由维舟汇报全区人民的生活和病情,还特别询问了峨溶的情况,他亲眼看到、听到人民生活十分困难,病情严重,当晚在县委召开会议,听取县委汇报全县灾情,会上还批评县上工作没有做好,责成县委向省委写出书面检查,总结经验教训(会后县委向省委写出了书面报告),并在会上表示,给秀山200万斤“甲字粮”用粮指标,指示左世杰书记向省粮食厅打电话,下达用粮指标,要求迅速将粮食落实到每个病人,每人每天1斤粮,每月半斤油、1斤黄豆,干部吃粮的标准也由原来的19斤增加到25斤,每人每月半斤油、1斤肉、1斤黄豆、1斤炒面,从此以后灾情得到缓解,从而大幅度减少了人员的死亡。
  省委书记廖志高同志回省委后不久,决定由省地两级抽调人员组成社教工作团,省上由省委常委财贸部长、原酉阳、涪陵地委书记梁歧山和省高院院长赵芳,涪陵地委委员、地区检察院检察长刘景洲负责,省上抽调的人员大部分是省级政法部门干警和省供销社干部,20多人从中选派一批骨干,充实加强县委、政法部门和几个区委领导;省公安厅四处处长王善搏为县委第二书记;省供销社四处处长胡继忠任副书记;省检察院一处处长张惠任公安局长;省法院干部吕安民任法院副院长;公安厅一名姓李的干部任检察院副检察长;省公安厅政治部干部王明宪派驻县委组织部;公安厅办公室主任吕某任中和区委书记;省法院姓康的科长任梅江区委书记;省检察院办公室主任张显芳任洪安区委书记;公安厅一名姓周的干部任石堤区委副书记。
  整风结束时,对当时县委书记杨文堂定为死官僚主义,责成向省委做出书面检讨;对县公安局长邓克谦定为官僚主义,渎职失职,宣布停职反省后调离秀山,对公安局看守所预审员雷以凡宣布逮捕法办,刑满后释放回家。
  胡继忠(1925-1981)出生于山东省微山县一普通农民家庭,汉族,初中文化,中共党员。1944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任排长、连长、营教导员、军需股长直至师后勤部科长。1952年转业到地方,任重庆市供销合作总社经营管理处党支部书记将经理。1955年调任四川省商业厅计划处长,后调省财贸干部学校任党委书记。1961年1月,调来秀山县任县人民书记(因前设第一书记而实为副书记)。1963年任县人民委员会县长,1966年任县委书记。1970年7月,调任涪陵地革委生产指挥组组长,1972年任丰都县委书记,1977年又调回涪陵地委先后任财贸部长、组长(地委委员)。1981年4月病故于涪陵,终年56岁。
  他在秀山工作的十年,是同秀山人民心贴着心的十年。尽管离开秀山已30个年头之久,而秀山人民仍深深地怀念着他。他当年热爱秀山人民、痛惜秀山人民的事迹,被长时间传为美谈。在那些年月,人们以爱戴的心声凝聚成的赞誉之词,诸如“焦裕禄似的书记”、“心系百姓的县长”、“胡继忠的群众性”、“难得的好干部”等等,至今还被人们广为传颂,同时也表达大家对人民的县委书记胡继忠永恒的思念。
  胡继忠来秀山,正是秀山灾情最重、困难最大的时候。由于遭受连续三年自然灾害,加之推行极左政策的挫伤,造成粮食大减产,全县粮食年度总产量,比正常年景的1957年2亿1千万斤减产1亿1千多万斤。因食物严重不足,人民生活极端困苦,外出逃荒谋生的饥饿致病死亡的人数各达数万,1959、1960两年人口负增长率分别为-113%和-111%,全县总人口由1957年的37万急剧下降到29万,并且还有三万一千多名干肿病号正在治疗当中。所谓干肿病,实为饥饿引起的营养极度不良症。
  他一到秀山就敢于讲实话,敢于当灾民的救星。他很快将上述非常严重的情况上报。
  这一非常严重情况,惊动了四川省委、省政府,迅速从省级机关抽调50多名干部组成四川省委整风整社(简称“双整”)工作团,于1961年1月来到秀山。工作团的成员以政法部门居多,也有财政部门的干部,由省高级人民法院赵方任团长,王善博、胡继忠任副团长。其工作使命是深入贯彻中央关于复农业生产的“十二条”和调整方针,调查摸清秀山的实际问题,并帮助县委、县人委迅速恢复农业生产,抓紧解决农民吃饭问题,控制肿肝病蔓延,避免人口非正常死亡和外流以及土地荒芜、牲畜死亡,达到稳定四省边区的局势。所以也有人称之为“安边工作团”、“济困解难工作团”。为便于工作,两位副团长都进入县委领导班子兼任县委书记,充实加强了当时以杨文堂为第一书记,郭锡禄、杨春生、于波、于庆华为书记的县委领导班子,后来工作团完成了任务,在部署撤走工作团磋商谁走谁留时,面对穷乡避壤的“小成都”与成都大城市的选择,他毫不犹豫地表示“服从工作需要”。团长赵方和兼任县委书记的另一位副团长王善博,带领工作团绝大部分成员回了省城,而胡继忠则欣然留在秀山,因此可以说他是迎着困难上,扎根在边乡。
  秀山县委第一书记是杨文堂,他见人民饿死数万,却不敢上报严重缺粮情况,更不敢汇报饿死人的情况,而谎报为因病死亡。胡继忠则敢说真话,据实向省委、省人委汇报,省委、省人委立即批拨救济粮、派出强有力的医疗队到秀山,一举扭转了严重形势。1961年末,人口负增长率从上年的–11%降为–7%。1962年他继续为民请命,当年年末秀山实现了粮食、人口两回升。
  面对严重的灾情,工作团在听了介绍后,立刻分赴区社及有关单位。胡继忠名义上住在县里,实际上除了开水在家外,大多数时间都在区、社直至大队、生产队同基层干部群相处,并很快走遍了中平、峨溶、龙池、妙泉、保安、石堤等重灾社区队。大家听说他是省上派来解决困难的大干部,见他对人和善,毫无架子,都打消顾虑,吐露真情。耳闻目睹,加之全体成员的调查汇报,他认定连年干旱,粮食减产确实严重。而肿肝病疯狂蔓延的根本原因则在于食物不足、营养不良。可是在近几年围绕粮食统购统销问题反右倾的沉重压力下,个个都在饿饭,却无人敢说缺粮。饿死了人,也只能报因病死亡,以致肿肝病号越治越多。当务之急,治病救命要紧。他在县委会议上提出采取标、本兼治,防、治结合,力量不足,向上求援,火速控制肿肝病蔓延意见,得到一班人的全力支持而付诸实施,紧随着中央调整反正的逐步深入,陆续增拔救济粮食百万斤、救济款85万元。既抓群众的生活安排,力避出现新的病人,更下大功夫采取一切有限措施,抓干肿病号的救治。省上闻报,也很快在4月派来强有力的医疗团队,分赴全县各地,将县、区医院病床增至730多张后,又在乡、村增设临时医院247个、病床1560余张。经过这样持续不断的努力,大批肿肝病号陆续痊愈出院,终于使年末人口负增长率,从-111%降为7%。
  控制肿肝病取得成功,省、地、县乃至基层都很满意,但作为分管全县群众生活安排的县委书记胡继忠并不轻松,他对经受连年重灾的全县人民的家底了如指掌,县里的财力、物力也心中有数,认定工作才仅仅是开始,稍有疏忽即会全面反弹而前功尽弃。尤其面对1961年粮食总产量继续下滑的严峻现实,便慎之又慎地同县委一班人磋商妥善处理1962年群众生活的安排问题,并将一致的意见带到地委参加县书会议。当地委孙书记两眼盯着他说:“目前国家也有困难,大家都要一并考虑,继忠你谈谈秀山的意见。”这话的意思非常明白,把问题讲透还是不讲透,涉及到秀山众多灾民的生活与生存!他还是下定决心说实话,为民请命,如实汇报秀山这一年来因肿肝病人太多,加之大量的救治工作累计生产第一线劳动力奇缺,以致粮食减产两千万斤的事情,争取领导批准了一千万斤粮食供应指标,做到1962年群众春荒、夏荒生活早安排。加之中央“调整”方针的继续深入,使全县人民生产、生活日趋安定,终于在1962年,末实现了粮食、人口两回升。
  一班人团结战斗,成功地送走了“瘟神”,增强了胡继忠的工作信心。1962年夏天,他同第一书记杨文堂上北京出席党中央召开的七千人大会,荣幸地聆听毛主席《在七千人大会上的讲话》,更鼓舞了他的革命干劲。他深入理解大会号召全党加深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和强调贯彻以农业为基础的方针,决心狠抓农业,牵住“龙头”来带动各业振兴,并在实施中探索前进。
  1964年4月初,秀山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的397名代表,以全票一致通过选举胡继忠为秀山县的县长后,他带表新一届人民委员会牵“龙头”带动各业振兴的内容就职演说,赢得了代表们的热烈掌声!掌声是赞成,是支持,更是鞭策,他十分乐意接受大家的监督去抓落实。
  正当他雄心勃勃走马上任才20多天,异常新的考验又来了。4月27日全县26个公社(占64%)遭到连续大雨加特大风雹灾害的袭击,雹粒犹如鸡蛋乃至口粗细,受灾人口29145户、96395人,占35%,死亡13人,受伤39人。死伤猪、牛、羊117头,毁坏房屋22519间,损失小春作物250万公斤,面对数十年一遇的雹灾,胡继忠忧心如焚,但沉着冷静。灾害就是命令,他当晚就召开紧急会议了,组织100多人的救灾工作对,并亲自带领,连夜奔赴灾区慰问灾民,火速组织抢救。几天之内,他走遍了80%的受灾地区,各有关部门都以最快的速度拨发落实了救灾款12万元,无息贷款50万元,供应口粮250万公斤,种籽23万公斤,化肥50吨,并调减夏粮增购100万公斤。做到灾区人民思想安静,生活安定,生产队自救有序进行,稳住了灾区团结奋进,抓住“龙头”不偏离。
  “小春损失大春补”。这是胡县长对雹灾提出来的抓么措施来把抉择变为现实呢?他坚信措施来自群众,来自实践,来自干部深入扎实的工作。当省委号召,推行机关革命化,干部参加劳动,转变工作作风,搞实验地,抓样板田。他就亲自组建了三合、官桥、龙池三处,试验地,并蹲下去干、看、分析判断。对农业“八字宪法”的水、肥、土、种、密、保、管、工,都在不同季节进行有所侧重的试验之后,再谨慎地加以推行,抓住关键性问题出重拳。大春作物的栽种季节临近了,他发现“密”字上,即作物的规格上议论纷纷,矛盾突出。以大宗作物水稻规格为例,经过临田试验,并细算全县劳力、面积、时间、季节帐,果断地纠正过去管得过死,摒弃了自1959年以来强制推行的“双龙出海”、“蚂蚁上树”和“山上山下一个样”等做法,只原则提出“不可太稀,不可太密,六七八寸,因地制宜”的要求供各地掌握,使全县大春作物按季节实现,满栽满插,秋后粮食总产似21%的幅度回升,实现了小春损失大春补的愿望。紧接着1964年粮食总产又似22%的幅度增长,跨过了一亿九千万斤,接近1957年的水平。
  水,是农业“八字宪法”之首。胡继忠在官桥试验地参加劳动时,眼看大片梯田因无水灌溉而水稻枯萎,可是滔滔的梅江河水却就在土坎脚下滚滚流过,他忽然想到提水改土牵“龙头”这件事。他把水电局长杨志侃和水利工程技术员徐经书、曾腊雪找来商量,经现场勘察,拍板定案,设计新建起秀山第一座河堰——芒磨石河堰,实行蓄水、提灌、发电综合利用。提水增灌了农田1892亩,使官桥五队新开大片稻田后,人均稻谷由原来的18斤增至780斤,还用上了电力加工、照明,好不欢天喜地。一次成功的示范,就是有力的动员,接着全县凡是适合修建石堰的地方,相继修起了7处大石河堰、72处小河堰,增灌了大量的农田。
  农业渐渐顺了,其他各业如何呢?
  林业与农业的关系最密切,他要去看看。1964年秋,胡县长同他的秘书丁幼航一路去看望大山之巅的轿子顶林场。他们俩辗转山谷,由黄家河脚向鸡公岭爬行,再经平溪,用两个多小时走完35华里山路,到达桃子湾场部,登上海拔1050米高峰。矗立于秀山西部、形如金字塔的秀山第一峰轿子顶,奇峰倚天突兀,灌木杂草丛生,工区幼林成片。
  场部负责人陈元贵汇报了林场的情况之后,同全体工人一起共进晚餐。高坡野岭,买不到酒肉,工人们使用亲自种植的黄花、玉簪花、大南瓜上席“招待”,但一位工人风趣地说:“今天我们杀个猪(指南瓜)招待县长。”
  “这就是粮引路,瓜菜代哇!”胡县长也这样风趣的回答。
  大家都“哈哈”大笑,无拘无束,随意摆谈。胡县长便借机灌输林业工作的重大意义,传达县人委对林业工作的要求及对战斗在林业战线的同志们的希望,问寒问暖,事事关心,使大家非常感动,纷纷表示一定完成任务,请胡县长放心。
  县长跋涉登山慰问,鼓舞工人干劲冲天。是年末,该场造林达到1426亩,比前几年增加数倍。接着1965年,有造林2050亩,据1972茶楼造林资源统计,这个林场造林面积达到32439亩,经营面积46956亩,森林立木蓄积量达到12000立方米。
  从轿子顶回来,胡县长边走边想,全县还有溶溪、石堤两个区不通公路是个大问题。交通不通,谈何加快发展?
  是年农业秋收进入尾声,他就亲自动手抓这件事情。先从秀溶公路的建设下手,认真吸取此路58年、60年、63年3次上马、3次停建的经验教训,他同地区交通局工程师胡荣志亲临复勘、现场审定。把建筑工程指挥的工作,指定由工交部长吕鹰礼负责,调来中和、溶溪两区各乡3000民兵组成的施工突击队伍,一鼓作气,连续战斗4个月,终于在1965年2月将全长22公里的秀溶公路修通,结束了溶溪山区人民行路难、运输难的历史。
  当秀溶公路全线开工之后,他又回头督促秀山公路的宋(宋农)石(石堤)段18公里公路的建设,由龙池、石堤两个区组织3200民工建立施工突击队伍。筑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石堤区委书记朱钟鸣统一指挥,经3个月突击,也在1965年2月建成通车。不仅结束了石堤山区运输难的历史,还打通了秀山与湖南龙山之间的公路运输线,繁荣了边区的物资交流。至今石堤人还对胡县长感激不尽。
  胡县长以农业为“龙头”,带动各业搞活全局这着棋,不仅在林业,水利。交通方面大见成效,而在财政好转、工贸、教育、文化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推动。首先财政好转,年度余额由赤字、持平变为盈余百万以上,家底相对富实。困难时期被“下放”的机关幼儿园,也得到了恢复,并增拔经费,促进幼儿教育事业规范化。在文物保护方面,也拨专款将文庙前的月亮池(古称泮池)整修一新,恢复了清嘉庆七年(1802)建造时的原貌,可供游人观赏,领略古文化的风光。更受秀山广大人民津津乐道的创举是,胡县长在成渝两地挑选调来20名文艺骨干充实加强,把秀山民间流行的花灯艺术,推行到以新的剧种姿态,活跃在川、黔、鄂、湘之边,多次参加全国和省、地调演出获奖,七十年代期到重庆、湖南常德等大中城市上演,竟然独创三、四个月连场客满,甚至一天演四场的鼎盛局面。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胡继忠紧记毛著中这句话,并把它贯穿在各项工作的全过程。每年的“双抢”或者“三秋”时节,他都要同县委、县人委另几位领导同志分别走边远山区和工作落后的区乡检查生产,看望群众。检查区乡基层干部是否扎实工作,还有没有浮夸、虚报、说假话,群众疾苦是否得到实实在在的解决而每走一处,都有新的收货和拖动。
  有一年秋天,他到最偏远的大溪公社,先爬山八面山麓的力大、秋联、平联等大队、生产队查看了一圈,然后才回公社听汇报。但是的公社书记讲的头头是道,什么满栽满插,什么消灭了空田空土,什么群众生活过的去等等。然而实际空田空土成片,种上的地里草比包谷还深,群众生活也没安排好。便召集各大队支部书记来公社开会谈情况,大家见胡县长平易近人、语言亲密,都打消了怕整风整到自己头上的顾虑,说了实际情况。然后叫各大支部书记自报征购任务,除留种子外,能完成8万并按实际需要,确定20万斤供应粮指标,妥善地安排了群众的生活。对那位说假话的党委书记,当然受到了批评,不久调整了他的工作。经这样严肃对待,说假话、汇假报的风气,便逐步有所收敛。不久他到三合公社,书记、社长都下队去了,文书要去喊,胡县长说不喊了,给我找把锄头下地劳动。他同社员们一起边劳动边摆谈情况,收工回公社,听书记讲和群众讲的完全一样,他高兴了。
  户籍黑暗能的调查研究工作非常彻底。绝不道听途说,偏听偏言,谎言慎行做结论,要有了缺失的把握才恰当抉择,把政策的原则性和灵活性掌握的恰到好处。1963年夏收临近,因大灾之后群众家底十分薄弱,对夏粮征购工作难度大。他到美翠公社检查工作,听到新安大队的驻队干部张友谷反映,发现鸡场生产队剪田中间的麦穗来煮吃,可否考虑把这个队的夏征任务改用秋粮抵交。胡县长没轻易表态,同公社书记陈素云一起到新安各队看了一遍也没表态。这时张有谷思想有点紧张,麦收开始,她蹲在这个队里参加打工、晾晒和过秤入仓,掌握了实实在在的情况。等到夏粮增收入库接近尾声时,胡县长特意到新安问鸡场对的看情况,才点头用秋粮抵交,缓解了这个队的麦后慌。
  胡继忠还十分注重人民的来信当中,挑选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亲自下去调查研究推动工作。有次收到反映红旗公社(今洪安)美其大队干部作风、生产、生活问题多的来信,便同秘书去看个究竟。跨入美其大队想去看各生产队,并找地里干活的社员谈生产,到社员家里观察生活情形,然后去找大队支部书记交谈。见是胡县长来了,都如实作了汇报,对于干部私心重,班子不团结,多占私分闹矛盾,生产上不去,荒田荒土多,生活不落实等问题,都诚恳检讨,白龙湖从坚决改正,退出私分多占的钱粮,经过耐心的教育和正面鼓励增强了支书的工作信心之后,还主动请县长再去检查。回到区社又研究采取了一些抓后进、促转化的具体措施。后来打听这个大队的工作,很快有了明显的改进。
  胡继忠关爱干部,体贴群众无微不至,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任县长期间,总是随时教育身边的同志,办事要认真,为人要正直,不以工作岗位特别而操特殊,从各方面关心大家的进步和成长,直至辅导公务员小艾读书,看报文化,主持小艾参军的欢送会和合影留念,事事细致入微而充满情感。到县委任书记时,同身边同志也是亲如一家而胜于一家,对当时的通讯员吴美国,除督促工余读书,练字、学打算盘外,家里吃饺子一类的好东西,都喊去一路吃。他常驻三合试验地,“一碗面条的故事”就在三合传开了。说的是胡县长同农办两三个人到三合公社附近参加田间劳动,休息时间到公社里去坐坐,一会儿公社干部给胡县长端碗面条来,县长只见这一碗,他便喊再拿几个碗来分起吃,公社干部赶忙给每人煮一碗来,大家一起吃。那时面条属稀有之物,给县长略为照顾,本属寻常,只是胡县长处理小事见精神非比寻常,乃至永远难忘。三合试验地条件差,胡县长件农办室秘书李科联深夜加班收数字、写报告,没得夜宵的,就把红苕弄来切成片烤熟一起吃,只有一支香烟也一个分半节。还语重心长地指导,注意把紧数字关,尽可能挤掉水分,改变过去两本账、三本账的错误做法,坚持事实求是一本账。
  他为人谦虚谨慎,平易近人,从不耍官架子,而倒是往往把方便让给他人。1964年他同秀山的省人民代表去出席第二届四川人名代会一行五个人(包括随行服务的秘书丁幼航),到重庆换乘火车,只买得一张卧铺票,本该胡县长享受,他坚持把这张卧铺票让给女代表姚金芝麻(农村的养猪模范),他则同另外两名代表刘功德、杨秀文在硬座车厢谈笑风生度过一整夜。他下乡检查工作、了解情况,往往有车不坐,尽可能骑自行车或步行,说这样不显眼,接近群众更方便。路远时间紧坐小车下乡时,在途中见了同方向行驶的干部或老弱病儒,只要有空位子,往往喊上车,顺路送达目的地,还客气地发烟拉家,借此了解民情,1965年一个下雨天,他坐小车去梅江回来,行至吏目,见路边住户门口倒着一个人,两个小孩拖不动,下车问知得了急症,坡上的大人还不晓得。胡书记就喊随行采访的秀山报社记者唐志华同驾驶员一起,贸易把病人扶上车,一直送进县医院交医生救治。回头收拾车子,见驾驶员似乎不高兴,他语重心长地讲:“车子么,是人民给的,人民有急难用一用,很合乎情理嘛!”教师院忙解释:“胡书记你说得对,我是烦车子被泥水搞得太肮脏,急于整干净。”
  胡继忠有个习惯,无论下乡回机关,还是从省、地开会回来,都要抽空到各部门办公室走一走,看一看,甚至到职工集体宿舍转一转,与同志们随便谈谈。发现问题,能解决的及时解决,或记在心头,找有关干部商量解决,并件件有着落。
  六十年代的县人委住房条件很差,仅靠旧大堂几间平房周转将就。人一多就挤不下。有次胡县长见从乡下回来的农、林水干部有的在走廊打地铺,就把人委办公室主任张福彬和财政科长找来,先顶上天,把靠篮球场一端的三间装杂物的破房子整修作为宿舍用。三天后未见行动,着实气恼,又把有关人员喊拢来,下令说:“修房有困难,就把县长大楼屯一半出来让给他们住,先从我胡继忠的办公室屯起”。从未见县长生这么大的气,便立即找木匠动工修整。两三天后,大家搬进“新”宿舍高兴极了。胡县长进宿舍去看他们时,更是心血沸腾。这些干部大多是省上从川西、川北分配来的专业技术毕业生,胡县长的关心使他们扎根秀山,后来都成为建设秀山的主要技术骨干。农、林、水干部下乡的时间多、情况熟,胡县长同他们摆谈中,得知太阳山脚有个“光杆队”(即中溪长征的合二生产队),引起他的极大关注,并先后三次到“光杆队”去做调查,想设法加以改变。事有凑巧,他在图书馆,偶遇埋头翻书的杨鸿显,交谈中见杨颇长于观察分析问题,便提到三次调查“光杆队”还没找到准确的原因和解决办法,要杨去看看回来谈点意见。杨跑去观察几天回来复命,和他的看哈基本一致,便指示卫生局长带个卫生队去宣传和帮助改善,后来果真引来了两只“凤凰”。
  胡继忠再一个特殊习惯,就是喜欢在茶余饭后上街漫步,转商店、看食堂(饮食店)找群众聊天,体察民情,遇上有问题,就帮助解决。时间一久,群众都爱找他摆谈。一天,他在十字街,见正待粉刷的缝纫设新楼前,一堆人议论纷纷,慢慢走过去,大家见是胡县长来了,边指给县长看边诉说,房子都快园工了,把准备的这些材料粉刷上去,就可用于生产了,县人委才来同志喊下马,他是搞增产节约,不准再施工,这不全是浪费吗!他们一听便知,毛病出在办事人员没有正确理解中央开展增产节约运动,压缩基建工程的精神。经说服有关办事人员,撤回通知,避免了浪费损失。还有一次,胡县长走至猪屎街,在街边蹲着同一补鞋为生的贫民向东毛谈一歇后,去看他家,还是三根柱头落脚的屙屎棚,低头进屋满是破破烂烂,顿时十分难受,他记在心头,找中和镇和公房管理部门的领导来商量,把大西街空着的一间公房安排给他。他欢欢喜喜搬进新居,门前便是大街,补鞋业务增多,生活逐渐改善,高兴得了不得,逢人便讲胡县长真好。有了点积余,打听到胡在丰都县工作去了,就买一包好吃的东西要去表示意思,一路补着鞋,到丰都县委去看望胡继忠,两人见面,激动不已。胡因工作忙,特意办了招待之后,把拿去的东西都算成钱,外加路费,共给他五十元块钱做盘缠,还客气地送他上船。回到秀山,也是逢人便讲胡继忠对人好得很。1981年胡继忠逝世的噩耗传来,他泪流满面,街坊四邻感叹不已。
  毫不利己,公而忘私,的确是一个很高尚的精神境界,一般难以办到,而胡继忠则切切实实地那样做了。有两件具体事,当时传得很广。一是在他任县委书记期间,遇上调资,按政策该给他调升一级,但被他婉言谢绝,说:“我已十四级,够高了,把指标让给工资低的同志吧”,这种风格,实属少见。再就是他带领省委工作图团来秀山后,组织上关心他,把他的贤妻宋淑敏由成都一个企业调到秀山,并决定仍安排到县城一个企业里工作。因这时秀山困难还很大,有好几个从老区迁来的干部家属的工作得不到落实,他在参与研究中,又把这个工作岗位让给了工资低、娃娃多的同志了。有这样高风格的丈夫,也必有其娴熟温良的妻子。1963年中和镇基层选举是,把是宋淑敏选为东大街的人民代表、居委主任,她从此便成天忙碌尽义务,为街坊四邻排忧解难六七年。由于她为人善良和气,办事公道,至今东风路干群还恋恋不忘。
  秀山人民自来民风淳朴,极重感情,谁为他们办了好事,往往在事成之后要以“小意思”表示感激之情。尽管这绝无贿赂之嫌,而胡继忠却紧守“不拿人民一针一线”的防线,分毫不沾。他经常对身边的同志和家属讲防微杜渐、量变质变的道理。讲解共产党人一言一行,都是执行党的政策,如有什么恩德,也都是党的政策好,该归功于党和政府,切不可往自己头上揽。他在秀山为人民办的好事实事很多很多,前来表示“意思”的也就自然难免了,但都被他婉言谢绝,或处理的微妙而妥帖,被传为美谈。
  有一天,胡继忠回家看见挂着一块肉,问是哪来的。他老宋讲,是一个农民提来的,说他全家的肿肝病都治好了,各人喂的猪杀了,提两斤来感谢省上派来的胡书记。将我不肯收,放在桌上就走了,是哪点的人都买来得及问清楚。胡听罢说:“那好办,这肉我们不能吃,把它送到肿肝病医院去,让病号吃,好得快点”。就这样处理了。
  1962年8月的一天,胡继忠回家,见家里有好大一条鱼,称得6公斤,问明是县委人民来信来访办公室干部张建国替一个农民捎来的,说是因他派张专程到石堤解决农民彭某某来信反映的问题,认为解决得很公正,就高兴地下河捉这条鱼来感谢胡书记的。胡继忠烹好鱼,喊张建国来一起吃。边吃边谈:“这鱼好吃不?”
  “好吃。”
  “那我得感谢你帮我办了这件好事。”
  “好说,好说。”
  “但还得请你把这件好事办完哩。(饭后取出5元钱交张建国手)现在鱼的市价3角5分钱1斤,烦你明天务必把这钱送到石堤农民手里,路费由我个人负责。(一会,若有所思地)老张,要注意这类事,还是不沾染为好,以后得帮我多做点说服工作啊!”
  1962年夏,胡继忠同县委第一书记杨文堂一起到北京出席了中央七千人大会。
  1963年4月,他被秀山人民选为县长后,又领导秀山人民进行了英勇的抗雹灾斗争,继而又领导秀山人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和发展林业等项事业。
  胡继忠当县长后,因县人委的一位干部在平凯胜利大队处理民间纠纷,工作粗糙,矛盾激化,几个农民来县人委门口要打架。胡县长下班出来遇上,经婉言劝阻,并赓即派张建国和法院的杨利江去平凯作工作,解决得很满意,几个农民商商量量砍了两捆蔗杆,要送到县人委感谢胡县长,就被当场劝止了。
  胡继忠走遍秀山,看到人民行路难,而这个情况又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于是他全力以赴抓公路建设。1964年11月,胡继忠在亲临秀溶公路组织开工以后,又回头督促秀石公路宋(农)石(堤)段18公里的公路建设,由龙池、石堤两个区组织3200名民工组成施工突击队伍,交由筑路工程指挥部指挥长、石堤区委书记朱钟鸣统一指挥;经4个月突击,在1965年3月建成通车。不仅结束了石堤山区运输难的历史,还为打通秀山与湖南龙山之间的公路运输线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至今石堤人民对胡县长仍然感激不尽。
  有一年秋天,胡继忠到最偏远的大溪公社查看了力大、秋联、平联等大队,然后才回大溪公社听汇报。当时的公社书记讲得头头是道,什么满栽满插,什么消灭了空田空土,什么群众生活过得去等等。
  然而,胡继忠亲眼看到空田空土成片,包谷地里的草比包谷还深,群众生活也没安排好。所以,他听了汇报,很不满意,便召集各大队支部书记来公社开会谈情况。大家见胡县长平易近人,语言亲切,都打消了怕整风整到自己头上的顾虑,纷纷实话实说。然后,胡继忠叫各支部书记自报征购任务,除留足种子外,能完成8万斤就是8万斤,并按实际情况确定20万斤供应粮指标,妥善地安排了群众的生活,那位说假话的党委书记,当然受到严肃的批评,不久调整了他的工作。这样的严肃对待和处理,使说假话、汇假报的风气逐步有所收敛。
  1968年3月,四川省革命委员会筹备领导小组、成都军区党委批准成立秀山县革命委员会;但因当时秀山的群众组织“三代会”中的工代会、农代会要“解放”、结合胡继忠,而红代会则要“解放”、结合另一个地方领导干部,双方僵持不下,舌战数月,不得结果。适逢一个不速之客进了秀城,此人乃保安公社桥堡四队一普通社员石某某。石某某走访了双方,又要各方拿出证据,然后石某某选择了胡继忠,写了关于“解放”、结合胡继忠的理由和意见,又采访了胡继忠,然后写出长达数万字的文章《谈谈胡继忠问题》,对胡继忠作了实事求是的介绍和宣传。工代会、农代会将该文抄成大字报,贴满了秀山城的大街小巷和城郊地带,又在广播站连续播送几个昼夜。因这篇文章说出了全县人民的心里话,所以舆论战便以这张大字报的出现而迅速收尾,工代会、农代会大获全胜,红代会也心悦诚服,结果促进群众组织统一了意见,使秀山县革命委员会终于在1968年10月成立。
  胡继忠在秀山人民心目中的地位,于此可见一斑
  1970年秋,胡继忠调去涪陵地委工作。事后接家属宋某某等去涪陵。搬行李上车时,不知怎的被海洋公社的人发现了“新大陆”。什么“新大陆”?原来胡书记在秀山为官一任,他家里连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海洋人回到家,连更赶夜打了两个五橱柜,搭便车给胡继忠送去。才送到龚滩,便被胡继忠发觉,他阻止此事,不让运。经人调和,按当时市价补足了材料费、开足了木匠工钱,才答应接受了。
  胡书记啊,你曾经痛惜过的秀山人民,现在已经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构建小康和谐社会,你可以回眸笑慰了!
  胡继忠同志永远活在秀山人民的心里!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