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飞来的紫禁城》(小说)>第五章、西洲消息

第五章、西洲消息

作品名称:《飞来的紫禁城》(小说)      作者:辰星      发布时间:2017-11-10 12:39:12      字数:3811

  书接上文。不但是西北,当时就连辽东的朝鲜都有亲元势力在联合残元计划出兵,不过是被朝鲜国王拦了下来,幸好后来的将军帝李成桂和李芳远父子与佛有缘,尤其是李芳远坚决选边站在了大明燕王朱棣一边,私交甚深,密语连连;女真一部的头领蒙哥帖木儿也识达天道,也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此人就是爱新觉罗的先祖;东南沿海方谷珍与张士诚的残部早已和倭寇合二为一。
  晚风轻拂的澎湖湾既有一位老船长也有多位方、张残部的老团长;日本国怀良亲王及南朝将军不服朱元璋,不但未向大明纳贡称番,还曾放话要与朱元璋决战贺兰,真是山雨欲来风满楼,四面楚歌是暗藏的剑。当然,此刻也有北朝足利义满将军的一款佛缘密语在心有灵犀,信风阵阵,可惜洪武爷没能心领神会,遗憾,这是洪武朝的大遗憾;这是禅门不传六耳的玄机,咱们有缘、若有必要的话再试着破译其历史信息。
  继续goon,俺们讲故事都是急脾气、竹筒子和直胡同儿,文雅地说叫只争朝夕。就是明史太浩瀚与幽深了,不得不细说缘由。咱们且接着说帖木儿的东征大明计划:红宝石行动!就是这颗红宝石寓意着要把大汉皇帝再次赶下大海,要让朱重八朱哥找不到北。
  宝石为什么这样红?璀璨的鸽血红宝石在阳光下颜色红的好像慑人心魄,它的成分是由刚玉组成的。硕大的红宝石世界罕见,在中午的日光照耀下她真的红得就好像燃烧的火,但此刻这颗神秘、硕大的红宝石已经被顶级裁缝镶嵌在了帖木儿大君的帽子上。
  可是,亚洲的历史从来是扑朔迷离,令帖木儿大君和许多人不知的是,这颗宝石已经被第一原主人,一个当地巫师附上了魔咒。严肃的历史居然也似一个童话故事一般开始变得人神一体、曲曲折折、云遮雾掩、难辨真伪,这迷人的巫蛊魔法故事以后,有缘再细说究竟给爱听神话故事的小孩子们,说给木偶剧院艺术生产部的编剧们。
  其实,早在西历1396年,帖木儿就开始欺负大明了,他曾无故扣押中国明朝使节。洪武三十年,也就是西历1398年,帖木儿再次扣押明朝使节,一千多人的使团全部被滞留在河中,团长郭骥竟然一夜愁白头。面对如此挑衅,面对如此强大的帖木儿,老迈的朱元璋已经没有了当年的英气,后来也只好忍气吞声了;大明洪武朝末期的国际环境可说是涛打石撞,凶险重重。
  尽管老迈的朱元璋在忍气吞声,尽管西洲跛弟已经成为整个前亚细亚的霸主,但是这位撒马尔罕大君依然躇踌满志,进攻大明的时间表已经列好,他甚至还准备模仿成吉思汗,在东征北京前开一个蒙古人大会,他后来甚至也不管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人去不去,认可不认可,反正我就这么玩了,因为在那个岁月,蒙古人大会就意味着联合国大会。
  色目人的幽灵在中亚徘徊得还真厉害,其混一海宇的思想体系绝不是一本书可以说得清的。而且帖木儿他已经收编了反明复元的蒙古势力完者秃,也就是本雅失里的军队,由他带队做向导、将下一个目标描准了东方富庶的大明,瞄准了哈密营、凉州卫和陕甘宁,还有晋边,然后大都,就是北京,那时叫北平府。前面说过本雅失里这个人文化相当高,会四五种语言,他的愿景我们有缘再说,只说他还有一个曾用名:顽者秃。
  咱们先说历史舞台的主角儿,先说十四世纪亚洲第一风流人物西洲外甥帖木儿土门。帖木儿此人相貌如何?颜值几分?他身材不矮、起码一米八以上的个头,相貌与气质是沉稳深邃精悍,像个击剑运动员,皮肤由于多年征战在外是黑褐色,他的手总是喜欢放在他的剑把手附近,放佛永远在提防着什么,他能把弓弦拉到耳部;阴沉、郁郁寡欢的他,由于多年征战的劳累,身体其实并不是特别健康,他的称号也仍不明确,有时叫汗,有时叫苏丹,有时叫伯克利,有时叫土门等等。
  可帖木儿他的下个征战目标却很明确:东征大明,进军元大都,就是要占领北京。就连碟工都被帖木儿派往了中华西北和北京活动,北京当时叫北平府。帖木儿的碟工并画好了一张哪有水井和坎儿井的中华西北军事地图,外甥的情报准备工作可真是井然有序呀!当大君脱去戎装换上便衣的时刻,那气质怎么看上去都像一位老师,一个学问人。
  除了这些,有时帖木儿身边还会偶尔出现神秘‘讲经人’,出现神秘尊者,这些人犹如在历史的迷雾中的身影与传说,是扑朔迷离,难以看清。他们是幕僚?是师爷?是智者?是传奇?还是真神?还是上天的特派员?还是阿凡提?眼下尚难以精确回答,但随着剧情的发展,相信一定会水落石出,一定会有精彩的故事与传奇。
  而且,帖木儿大君一手抓征战,一手抓建设;一手拿剑,一手拿线坠儿,是两手都硬;撒马尔罕的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由来自大马士革的工匠担任总工程师,每一片砖瓦都精益求精,精彩远胜南京紫禁,甚至还有爱情故事。撒马尔罕原本是突厥民族的领地,信萨满教与古老的拜火教和佛教。那时的当地女人尚没有穿戴面纱的规定,来工地视察工程进展的嫔妃们的美貌常常让工匠与民工们看得目瞪口呆,口水掉地。
  往事何止如烟,更是如迷,因为建筑工地也有爱情故事了。但‘工匠与皇妃’之爱情这迷人的人类永恒话题,我们没有篇幅在战云密布的紫禁历史中去穿插出一曲精彩,必须模仿某著名作家也忍痛删掉几千几百几十字,笑声与掌声呢?要啥自行车呀?到处不都是共享单车嘛!
  咱们必须先提一个关于紫禁的问题。十四世纪的亚洲三杰人家两杰的宫殿为什么修得这么好?不但是撒马尔罕,那奥斯曼帝国的亚妮城也是新建的,也很成功。当年洪武爷的大明南京城墙为什么就被修得那么丑?去南京旅游的朋友可以看看城墙遗迹。难道江浙工匠们手艺不行吗?难道大明工部官员们没有建设人材吗?没有优秀工匠吗?难道朱元璋不讲究这些吗?
  其实这一切还不是源于西疆战火的威胁嘛,还不是源于要增加南京城的军事功能嘛。大明的南京紫禁建设干嘛要如此注重军事功能、而置脸面的辉煌于不顾、显得风中凌乱呢?是这么回事儿,边疆危机的信息这并不全是来自于凉州卫的宋晟的快马驿传,也来自于曾短期接替宋晟平羌将军职务的李景隆继续发来的军事信息。其实主要更来自于明史没有公开的一段军事秘史,来自于洪武五年发生的一件令大明军界、令朱元璋曾经震恐的一件大事儿。
  六百多年了,应该可以解密了。这是一件早年就令人恐惧的事情,这是让大明一位著名将军感到恐惧的事情;当然这也是令洪武爷当年感到震恐的事件,这令朱元璋与一位绰号黑龙叫冯胜的将军永生难忘。这扑朔迷离的记忆,就让紫禁城的历史故事更加笼罩了一层神奇的迷雾,这亚洲神奇的历史道纪之意思也许就是在表达上天之暗喻:一个站立不稳的病夫怎有佩戴一颗超级大钻石的资格?这是嘬雷,这是麻烦。老天爷从来是暗喻,它从来不写书,这个世界没有天书。
  护身符与统治工具的营造竟然也充满历史哲学的意味?是的,紫禁城的营造过程的确充满历史玄机。难怪老精灵刘伯温内退后不断从古老瓯江向南京发出历史信息:燕燕燕,飞过殿;殿门关,飞过山----难怪国策大师朱升早就曾提醒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缓称王?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劝洪武爷不要急着肇建亚洲第一大的紫禁城?您说呢?您在您村里修一所最大最高的房子这是什么意思?这必有当初原因与信息。
  朱升的故事在明史中也相当传奇,并不亚于老精灵刘伯温,以致六百年后就连伟人都关注他的国策,参考他的国策,也就是那汉祚立国的九字真言:高筑墙、广积粮和缓称王,不多表现代的。因为,此刻的洪武爷已经被李善长等人捧成了‘红光满室’,已经飘了;小马被松鼠说的就是不肯过河,朱元璋他从没有亲自到黄河以北进行过调研,所以才有了惊险的历史一幕与大明王朝紫禁营造的坎坷道路。
  当然,文似观山喜悬念,正是这波澜起伏与七分天子夸大国,才给今天的艺术工作者带来了亚洲自己的、隽永的历史大片儿的创作素材。才带来了大明紫禁城九九八十一难的真实传奇。生活,需要一连串儿的奋斗,谁来帮洪武爷将洪武革命进行到底?仅仅是已经下岗的刘伯温吗?相信明史爱好者要的不是荒诞,不是猎奇,不是颜色,更不是虚构,而是一个历史科学的答案。
  且说洪武十五年,也就是西历的1382年,模仿宋制的南京皇宫奉天殿、谨身殿、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与文华殿的琉璃黄瓦,并没有给朱元璋的心情带来璀璨。孙子朱雄英的夭折,让洪武爷的钢汁儿只能流在肚子里。更要紧的是,做为国君出于一颗公心,或者说按照明朝的规定,朱雄英这嫡长孙也是万岁楼的储君之一呀!封建时代皇帝的家事就是国事。
  洪武爷这人有点小迷信,当年从军前都要打个卦,孙子夭折这兆头让他不得不思前虑后,担忧未来,担忧这汉祚的一担江山,担忧边防。辍朝中的洪武帝再次回忆起了那不愿回忆、不忍回忆的西征血泪殷鉴往事,琢磨起了西洲外甥们的历史消息。正是这回忆才让朱元璋下定了决心、让北平府成为定都第三步备用大棋的秘密赞画,才有了咱们作品序章‘雨夜航船’的那一幕。
  ‘咚!’‘咚!’,浑厚悠扬的鼓声从新落成的鼓楼传来,传遍南京的大街小巷,也打断了朱元璋的回忆。城中仍在改造宫殿后宫的工匠与军工人等就要收工了,明史并不完全如烟。可让朱和尚没有想到的是,那自己钦定的运河航船竟然是一条慈航法船,船上的科学僧就是菩萨,也就是人民为朱行者派来的救兵!
  也许,明史往事真的不能让它如烟,明朝距离今天这才几百年呀?还不如一只乌龟的芳龄呐!可由于打扮与整容,与为尊者讳,以及当时的军事保密,还有禅宗的不解释等诸多历史原因,这紫禁城的历史又实在是太深邃、太浩瀚了,历史其实依旧如烟。欲知后事如何,咱们的龙门阵是唱、念、做、打,推、拉、摇、移,且听下回分解。
  正是:葱岭暗度百万兵,密有军符目标明;七年筹备粮与秣,外交依旧明国行;只待一声号令下,粮秣齐备踏征程;倘使凉州无谨备,杀人如草不闻声。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