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处事
作品名称:洞天福地(长篇杂谈) 作者:玉峡耕牛 发布时间:2017-11-13 18:55:21 字数:4135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详解:
1、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白话:想成就一番事业,内心要无,放下有为之心,不要被名利所诱惑,不要让成败来干扰,一切顺其自然;想处理好一件事情,内心要清静,不先入为主,不带任何成见,以无事之心处事;想尝出真味,内心要恬淡,不要掺杂私人情感,以无味之心去品味。
阐述:“为无为”者,为之于道,为之于理,除此之外,绝无杂念,不敢有私心,不敢有己为。而有为之为,或图之于名,或谋之于利,或佐之以智巧,或辅之计谋,时时怀揣着一颗有为之心,失却其本真,丧失其自然,故而难成其事,难成其大。而无为之为,为者内心是无,不被杂念所搅,亦无杂音相扰,契合自然之道,未尝勉力勤苦,自入妙化之境。所以得道之人,内心总是虚无,不生预料之心,不起将来之意,然事之里里外外早已洞若观火,事之来龙去脉早已了然于胸,人不能知其为,人不能见其为,却已无不为。“为无为”,是一种高境界之为,非大毅力、大境界者难以为之。
“事无事”者,内心清静,内心无事,不先入为主,不带任何成见,惟以大道之理事之,惟以大道之德事之,一把尺子量到底,公道自现,公理自明,无人不心服口服,一切纷争消匿于无形,自然太平无事。而有事处事,内心有事,大小多少,心有挂碍,则内心不宁,易患得患失,失之偏颇,丧之公允,故以有事之心应事,则事牵事,事连事,按下葫芦起了瓢。所以得道之人,内心总是清静,不生有事之心,不起多事之念,心无挂碍,虽终日应事,事过则无事,天下太平,自己清静。
“味无味”者,内心恬淡,心境高远,不以世俗之味来品味,作评判,而是追求超脱物外,不被俗情所困、俗事所扰,宁静淡泊,意境高远,这一人生真味,是以大道味为味,而其味之至妙,人不能知,其味之至理,人不能得。而有味之味,乃世俗之味、情欲之味,趋之者众,好之者多。所以得道之人,内心总是恬淡,无世俗之味,心境高远,对大道之至理真谛,心领神会,对大道之奥妙,融会贯通。
总之,此段是以大道之理,阐明做事、处事和待事之道。为无为,是自然之为;事无事,是清静无事;味无味,乃淡薄高远之味。此三者,为做事、处事和待事之上上心态,亦为修道之人最佳心境。
2、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白话:无论是大或小,无论是多或少,我“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患得患失、恩恩怨怨是他人之事,我心不动如山,惟以大道之德,一以贯之来回应,来处置。
阐述:此句是紧接着前三句而来的,前三句明道,此句明德,有归纳总结之意,也有表明态度之意。我以无为自然之心来做事,以清静无事之心来处事,以淡薄无味之心来待事,一切都遵循大道之理。至于是大或小,是多或少,我全然不存于心,我心毫无挂碍,我心光明。埋怨大或小、多或少,患得患失在他人,我心静如水、不动如山,既不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也不生世俗怜悯偏袒之心。我一以贯之地秉持大道之德,不敢多增一分,不敢少减一分,来回应来处置,且事过则了,在我之心,毫无留滞。这便是大道之德!
3、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白话:处理困难之事,要从其容易的地方着手,干大事要从其细微点滴做起。天底下的那些难事,必定是从容易解决的事演变而来的,天底下那些大事要事,必定是从一件件小事的积累而一步步走向成功的。这就是圣人从来没有想要干大事,却善于积小成为大成、积小胜为大胜,而最终成就其伟大。
阐述:前面是讲道德,此八句,是教方法。是告诉世人解难脱困和成就大事之法:先易后难,由小而大,凡事要合乎道合乎理合乎情,而不能逆其道逆其理逆其情。天下之难事,必定先自容易之事,日积月累而成为难事。天下之大事,必定是开始于细小之时,长年累月而成为大事。所以得道之人,以谦退自守,以虚心自立,不好高骛远、自以为是,脱困解难善从容易处、薄弱环节下手;不立为大之心,成就大事善从细微点滴开始积累,顺其天理,顺其自然,故而为无不成,事无不就,味无不得。“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是讲处事、做事和待事的方法;“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分析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讲这样做的成功范例。可见,老子的逻辑思维是何等之缜密。
4、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
白话:大凡轻易许诺者,势必很难兑现诺言。大凡口口声声称没问题、容易得很,最终必定是困难重重、举步维艰。这就是圣人始终谨慎从事,面对事情总是以对待困难的态度,而最终一切问题迎刃而解,而在外人看来圣人似乎从来未曾遭遇问题的原因。
阐述:“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这一句,是对前一句的反证。盲目自信,擅自托大,夸下海口,势必导致自食其言;盲目乐观,忽视困难、轻视问题,势必自陷于难。所以,言之出于口,不可不谨;身之行于事,不可不慎。言若不谨,其言必失;事若不慎,其事必废。浅薄之人,只徒妄夸大口,轻言承诺,时至却不能践其言,以致言行不能相顾,而失信于人。粗陋之人,事之将行,不思前后,不虑始终,不知事之轻重,不审事之可否,以为无事不可任我作,无时不可随我便,以多易之心,而轻忽浅躁,机会来了不知把握,最终举步维艰一事无成。“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这一句,又是对前一句的反证。犹,谨慎,难,作动词,以之为难。所以得道之人,遇事三思而行,不敢轻举妄动,以之为难,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故最终没有遇到困难,一切迎刃而解。此句,老子再次讲做事、处事和待事的的方法,从反面警戒世人,也是修道者必须引以为戒的地方。
综述:
上一章,老子讲了进道之道。一上来,就对大道进行赞誉性描述:“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称颂大道之奥妙无穷、之无区别无对待;接着,提出言行感化教育之功能,即“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然后,提出“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当以大道教化万民为天职,应着力精进大道,而不是只图大富大贵之外表的光鲜和热闹。最后,以古言今:“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可免’邪。故为天下贵。”古人之所推崇以道治天下,并实现天下大治,不是靠祈祷得来的,不是靠祭祀免罪而得以天下太平,靠的正是天子、三公“坐进此道”,所以,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
本章,老子紧接着上一章“不如坐进此道”的话题,具体谈如何进道的问题,即讲“处事”之道。首先,讲处事要遵循大道之理:“为无为”,要有自然无为之心,遵循自然无为之道;“事无事”,要有清静无事之心,遵循清静无事之道;“味无味”,要有淡薄无味之心,遵循恬淡无味之道。其次,讲处事要秉持大道之德:“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大小多少,皆为心外之物,我心无一物;大小多少,都是心外之事,我心无一事。患得患失,埋怨抱怨,是他人之事,我心坦荡。究竟是大了还是小了,是多了还是少了,大小多少,厚薄如何,我心光明,不以世俗仁爱怜悯而偏袒,惟以大道之德报之。接着,老子讲处事之法:“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理由:“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成功案例:“是以圣人终不大,故成其大”。最后,老子讲要引以为戒的地方或反证:“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不轻诺,不多易,则为无不成,事无不就,难无不解。此章经文,明了道,明了德,讲了方法,谈了注意事项,无论是为政,为人处事,还是修道,皆为修习难得的上上之经。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为无为”,以“无为”之心态而为之,如此之为,最终达到无不为的效果。“为无为”,强调的是自然。相反,有为之为,则失去自然,牵绊较多,难以达到无不为的境界。“事无事”,以“无事”之心态处事,最终实现无事,天下太平。“事无事”,强调的是清静。相反,以有事之心处事,则失去清静,于己而言,则是“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叫做“无事忙”。于人而言,是一种搅扰,是无事生非。其之结果,只能是事连事、事找事,按下葫芦浮起了瓢。“味无味”,是以“无味”之心去品味,以品出味上之味,即大道之味、大德之味。“味无味”,强调的是恬淡。反之,以有味品之,世俗之味充斥于口,则道德之真味,体之不深,悟之难透。所以,有为、有事、有味,都是人为,是智巧,掺杂私欲,违反了本真和自然。“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并不是让人心如槁木,心同死灰,而是要摒弃有为之念,顺承天理,顺乎人心,水到渠成自然而成,无为而无不为。是指不多事,不生事,而真有事了,也不怕事,不躲事,不推事,以清静无事为目的,实现天下太平。恬淡为上,味无味,“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少了世俗之味,排出纷纷扰扰,境界自然高远,天地之至理自明,大道之奥妙自现。
“大小多少,报怨以德。”此处的“德”,是老子的德,是“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注意,老子的德,与孔子的德,与佛家的德,三者是有些区别的。佛家的德,与世俗伦理关系最为密切,强调宽恕;孔子所说的德,与社会礼仪的关系最为密切,强调秩序;而老子所说的德,是在世俗伦理、社会礼仪之上,强调的是自然之道、天地之理。大小多少,这是世俗眼中的标准,是以世俗之心衡量的结果,我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内心自然无大小多少,无区别,无对待,惟有以大道之德而不以世俗之德来衡量,来对待。故嫌多嫌少,患得患失,报怨也罢,埋怨也好,那是他人的事,我心岿然不动,惟以大道之德来处之,该是怎样就怎样,无偏袒之心,不讲仁义之德。这也就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所以,“大小多少,报怨以德”与前面的“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所表达的意思相近,前者强调“遵道”,此处强调“守德”,前后具有高度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一些人“言者不知”,还搬出《论语》,即“子路曰:‘以德报怨可乎?’子曰:‘以德报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可矣。”其实,两位圣人表达的意思都是要实事求是,是惊人的一致!而一些“专家学者”不知,或模棱两可,甚至王顾左右而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