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剧本连载>洞天福地(长篇杂谈)>第四十九章 无心

第四十九章 无心

作品名称:洞天福地(长篇杂谈)      作者:玉峡耕牛      发布时间:2017-11-11 19:37:24      字数:4103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详解:
  1、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
  白话:得道之人永无私欲与私念,从不为自己考虑与打算,而以百姓所思所念所想为自己所思所念所想。
  阐述:圣人,是老子心中理想的统治者。圣人“常无心”,即圣人心怀天下而无半点私念。硬要说有,那就是圣人将天地万物看作一个整体,将自己置于整体中,不打“小算盘”而是打“大算盘”。正如第七章所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天地之所以能够长久,乃是因为它的一切运作都不为自己,所以能够长久。因此,圣人处处谦虚、退让,反而能够赢得爱戴;将自身安危置之度外,反而身体受到保全。这难道是由于无私成就了他吗?表面上看是,其实是由于所作所为符合大道,是大道成就了他自己。在老子的世界里,天地,便是一个大我,它不自生,只合“道”,当然永恒。圣人效法天地立身处事,不刻意追求,不刻意脱离,不阻碍整体,损之又损,去掉自我,达到“无为”即“常无心”,而以百姓心为心,整体和谐了,做为个体,个性自然得到了舒展与满足。
  2、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白话:善待他人的人、好相处的人,我和气地待他;不善待他人、不好相处的人,我也和气地待他,这就叫善人之德而得善。诚实守信用的人,我信任他;不诚实守信用的人,我也信任他,这就叫信任之德而得信。
  阐述:善者,指善待他人之人,不是指善良的人,且此处的善,与善良、善恶关系不大。其如第八章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惟不争,故无尤”之善。老子认为:“上善之善,若水之不争。水之居住、思考等共‘七善’,而首善、上善是‘利万物而不争’。”善,作为善良之善、善恶之善,是佛家的概念,而当时社会上根本就没有佛教,佛教是后来由印度传入中国的。我们不能用后世才出现的概念来命名、来诠释、来注解前面的概念。“善者”,是指能善待他人,好说话、好相处,为人谦虚、脾气温和的人。“不善者”,是指不好说话、不好相处、脾气火暴、爱争、爱顶撞人的人,是不能善待他人的人。信者,诚信、守信的人。不信者,指毫无诚信可言的人。“不善者吾亦善之”、“不信者吾亦信之”,这是为道者心胸坦荡、豁达,处事宽容、包容,与人为善,而不管对方是善或不善,是信还是不信,我一如既往坚守本心。要做到这一点,是十分困难的,它是一种极高的精神境界,它需要一个人具有“无私”“忘我”,不计较个人好恶、得失、恩怨的超常修为。只有做到这种地步,才能化不善为善,化虚伪为信实,化怨恨为恩德,才能实现“执大象,天下往。往而无害,安平太”。
  3、圣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白话:圣人莅临天下,目光所及,是整个天下,心里装着的,所思所想的是整个天下,所以时时处处小心谨慎,恐富贵而不敢骄奢张扬;圣人一心为天下万民谋福祉,不敢有高低贵贱之分,也无善与不善、信与不信之区别,不敢有对待之心、分别之心。
  阐述:“在”,有两层意思,一是莅临,统摄;二是在意的,心心念念的是。“天下”,有三层意思,一是指天下这个整体、这个全局;二是根本,“无”;三是天下万民。“歙歙焉”,是指诚惶诚恐、如履薄冰,不敢有丝毫怠慢,身处高位而自谦,惟恐做得不好。如第十五章“豫兮,若冬之涉川。犹兮,若畏四邻。”“浑其心”,意思是不计较,没有分别、没有对待,使自己的心浑然而不太分明,言外之意是众生平等,无高低贵贱之分,无善与不善、信与不信之区别。天地不仁,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不仁,顺万事而无情。故曰“圣人浑其心”。这句是对“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的进一步阐述。
  4、百姓皆注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白话:百姓注重的、关注的和心心念念的是耳之所闻、目之所视的,是外在的、眼前的一切,是唾手可得的、实实在在的,并为之欢喜为之忧;圣人看待天下百姓就象父母看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之,理解之,包容之,教之,长之。
  阐述:“注”与“孩”,两字用得非常之妙,既富文学性,惟妙惟肖,非常传神;又富哲理性,道尽了境界上的差异。“注”,描其貌,摹其状,“百姓皆注其耳目”,言百姓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耳目之上,好比一群人全神贯注地盯着一桌美味佳肴,看上位者如何给他们分配,而上位者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一不落入他们的眼中。此其文学性也;“注”,集于一点而不及其他,只见局部而不见全局,只重视眼前而不及长远,只知表象而不知其里。因为人的耳目是向外的,向外听,向外看,不能内视内听。且一般的平头百姓,只能知其可知者,见其可见者,所以,他们更相信自己眼睛和耳朵,以为自己耳聪目明;更愿意相信自己的聪明智巧,至于为道则漠不关心,甚至大笑之。此其哲学性也。“圣人皆孩之”,“孩”,描其貌,摹其状。圣人常常反躬自省,内观内视,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其眼界更宽,境界更高,心胸更广,格局更大,故曰“圣人皆孩之”。就是说在圣人的眼里,百姓之间的利益纠葛就像小孩子之间的争斗一样。小孩子之间,往往为了争个苹果,争一块糖,争吵不止。或者在游戏中,感觉谁耍赖了,谁不公平了,吵得厉害,争得很凶。而在一旁看护的大人,则会“主持”公道,作出“判决”,要么大的让小的,要么喝斥一番,小孩“各领五十大板”。“圣人皆孩之”,仿佛听见圣人在说:别吵别闹,大家都有。于是,圣人替他们分果果。真是很形象,很传神。此其文学性也。“孩之”,意思是要象父母看待孩子一样,无论善者与不善者,信者与不信者,都是自家的孩子,一视同仁,不设区别对待之心。同时,还要关心其成长,要循循善诱,谆谆教诲,让百姓懂得谦让有礼,与人为善,诚实守信。最为关键的是要为腹不为目,要知其荣,守其辱;知其白,守其黑;知其雄,守其雌。此其哲学性也。
  
  综述:
  上一章是谈“为道”。为道,就是要损,要放下,“损之又损”,最后把放下也放下,一直到无为。“无为”,是一个合道的过程,是让自己所有的思想、言行完全顺应自然、顺服天道。把“无为”做到极至,才能“无不为”。“无不为”是一个随心所欲、心想事成的境界,是一个光明显耀、神通广大的境界。为学与为道,是外修与内修,是一体两面,进而提出“取天下”必须以“无事”,否则不足以取天下。
  本章是延续上一章的意思,谈为道者得道后,即成圣人后如何治理天下。一是“无心”,以百姓心为心。二是无区别、对待之心,因德善而得善,因德信而得信。三是“小心”,歙歙焉;“浑心”,大智若愚;“大心”,孩之。
  “圣人常无心,以百姓心为心”。这句关键在于“心”。心,是私心、是贪心、是非心、算计心,是一颗“小”心。“无心”,是指圣人没有这些歪心思,能够包容和化解百姓的“是非”之心、“算计”之心,是一颗“大”心。圣人怎样“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就是理解和包容,就是一如既往、一以贯之,不忘初心,坚守本心,而不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如此才能得善、得信。
  孔子说:“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是说,以德报怨,拿什么来报德呢?用直,用公正合理不偏不倚的方式回击,不可一味姑息纵容,但也不可挟私加重报复。而恩德,则要用恩德去回馈。这样才能激浊扬清,源远流长。如此一来,老子岂不是与孔子的主张相冲突?非也。
  老子强调的是本、是源,吾之善、吾之信是就我之根本,不受他人影响,我一以贯之。而孔子强调的是报答与回馈,是华、是流。此是一体两面,一个培本固源,一个枝繁叶茂、源远流长。人与人之间,常常是在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中相纠葛,相激荡,相争执。人总说自己公平,是君子,对方自私,是小人。结果,善意就在这种苛责中消退。当你对对方苛责,总在寻求公正,自然会引发对方对你的苛责。我们总是讲“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可是,由于总是在防范人,所以与人交往的诚心,就会在这种防范和算计中一点点消退。你防范人家,怎么可能得到对方的真诚回应?是非是越讲越多,越是苛责对方的公平和善意,结果在苛责中,双方的善意就越来越薄凉。越是防范人,就越没有诚意,而越没有诚意,就越加不可能得到对方的诚意。而老子的话语,正好把人们从这个怪圈中化解出来,那就是坚守本心,宽容和体谅别人,激发对方的负疚感,最后得到善意的回应。坦诚待人,十二分的诚意,会使对方感觉你是真诚的,瓦解对方的防范,诚意也就脱颖而出了。很多冤冤相报,很多互相算计,从深层次来说,也是心胸狭窄,不大气的表现,一旦不能坚守本心,就会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了,沉陷其中而不能自拔。
  
  下面讲讲“皆因绳未断”的故事,以帮助大家理解本章之旨意。
  一后生从家里到一座禅院去,路上看到一件有趣的事,他想以此考考禅院里的老禅者。步入禅院后,他与老禅者一边品茗,一边闲扯,冷不防问了一句:何事团团转?
  “皆因绳未断。”老禅者随口答道。
  后生闻言,顿时惊得目瞪口呆。老禅者见状,问道:何事令你如此惊讶?
  “不,师父。我惊讶的是,您是怎么知道的呢?”
  后生才道出原委,“我在来的路上,看到一头牛被绳子穿了鼻子,拴在树上,这头牛想离开这棵树,到草地上去吃草,谁知它转过来转过去都不得脱身。我以为师父既然没看见,肯定答不出来,哪知师父出口就答对了。”
  老禅者微笑着说:“你问的是事,我答的是理,你问的是牛被绳缚而不得解脱,我答的是心被俗务纠缠而不得超脱,一理通百事啊。”
  后生大悟:一只风筝,再怎么飞,也飞不上万里高空,是因为被绳牵住;一匹壮硕的马,再怎么烈,也难以自在驰骋,因为被马鞍套上,被缰绳绊住。我们的人生,一个职称,常常让我们辗转反侧;一回输赢,常常让我们殚精竭虑;一次得失,常常让我们痛心疾首;一段情缘,常常让我们愁肠百结。为了钱,我们东西南北地奔忙;为了权,我们上上下下地打点;为了名,我们日日夜夜地煎熬。水牛在树底下团团转,我们则在名利里团团转,皆因“绳”未断!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