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剧本连载>洞天福地(长篇杂谈)>第四十七章 不为而成

第四十七章 不为而成

作品名称:洞天福地(长篇杂谈)      作者:玉峡耕牛      发布时间:2017-11-11 19:08:57      字数:3311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详解:
  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白话:足不出户而能知晓天下之事;眼不窥窗而能看见日月星辰之运行。
  阐述:户者,门户也。牖者,窗牖也。窥者,窥视也。出户而知者,不过知其可知者也;窥牖而见者,不过见其可见者也。然而,天下之事至广,天道之理至妙,岂能以可知而知之?岂能以可见而见之?若以可知而知之,凡夫俗士,皆可得而知。若以可见而见之,凡夫俗士,皆可得而见。此其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其所知所见,不过表象、皮毛、末梢而已。真知者,不在于出户;真见者,不在于窥牖。真知者,知之于理;真见者,见之于性。知之于理,天下之事虽广,未有不可知者;见之于性,天道之微虽妙,未有不可见者。是以圣人不出户,而知天下;不窥牖,而见天道者,此也。天之道,内外无间;圣人之性,动静如一;天之道,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性,顺万物而无情。“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强调的是:对于世间万事万物,要见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豹;要由此及彼,由近及远,要知其表,更应知其里;要透过纷繁复杂的外象而知其内在必然和本质,做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以及“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白话:不能知之于理,不见之于性者,其钻研得越深,耗费的精力愈多,反被纷杂的乱象所迷愈深,其之所知离真相愈远,真知灼见也愈少。
  阐述:天下之事众矣!天道之理微矣!欲求知见,不可出于本而求之于外。若以离开本而求之于外,终亦不能知,终亦不能见。所谓远行者,其未曾走出形器之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远求者,其未曾步入众妙之门。如果一个人离开根本、离开整体,执着于细枝末节,朝着一个小角落拼命去钻,只能是一叶障目,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俗话说:差之毫厘,谬以千里。何况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其出愈远,钻研得越深,耗费的精力愈多,其心愈迷,困惑愈深。读书破万卷,如果读到最后,书是书,人是人,不能明心见性,破万卷又有何用,徒增一书呆子而已。
  3、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白话:所以圣人不必远行、不须事必躬亲就知天下之事;不必亲眼目睹就能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明辨事情的是非曲直;不必刻意作为而是顺其自然却最易成功。
  阐述:圣人之一言一行遵循大道,顺从大道,而大道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圣人“不行、不见、不为”亦是了无痕迹,一切似乎不着力、不刻意,只是顺其自然而已。其实是“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其状如庖丁解牛,不见刀砍斧劈,而牛已然全解。故其“不行”,非真不行,是不“自现”行,只是遵道而行,是大行;其“不见”,非真不见,不以“己见”为见,乃是大见;其“不为”,非真不为,无“有”而为,乃是大为。尽己之性,未有不尽人之性者;尽人之性,未有不尽物之性者。三者既尽,万物之性成矣。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何用外求哉?
  
  综述:
  上一章,老子认为,社会之所以出现“戎马生于郊”,究其根源,缘于上位者无“知足之足”,不能“常足”,而导致本末倒置、思想混乱、行为无序、社会扭曲。一切的纷争、烦恼、纠葛,乃至社会的动荡,战争的暴发,皆源于上位者无知足之足,没有常足之心。常足者富;反之,纵使坐拥千万,依然为贫。所以,懂得满足而带来的幸福充足,才会是人世间永恒的饱满,真正的幸福充足。知足之足,是一种强大的内生力,可以内圣而外王。常足者,能体会到享受到别人享受不到的富足与快乐。惟有知足之足,才称得上是永恒的饱满的真正的幸福充足。
  这一章,老子不但在义理上紧接上一章,同时也进一步阐释“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道在哪,道在人身,德在哪,德在人心,向外求之,远矣,向外观之,昧矣。大圣大贤,注重修身养德,是以天下之事,虽万变交于前,烛之而不失毫厘,权之而不失轻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事物之成败,人事之祸福,阴阳之吉凶,古今之盛衰,足不出户而自然知,目不窥牖而自然见。凡事顺其自然,不妄作为,顺其事理,不逆其势,事情就自然而然完成了,成功了。
  “不出户,知天下。”古代时两扇的叫门,一扇的叫户,合称“门户”。世人常谦称自家是小门小户人家。老子用“户”不用“门”,谦也。圣人为何能足不出户,而知天下事?因圣人之“性”是真,德全备自足;己之性就是物之性,物之全就是天下。而天下万事都有一个规则,万物都有个理,如庄子所谓的“通一而万事毕”也。何况“知不在乎行”,想知道这个道理,不一定非要走出去才成,尤其是万物整全,怎么可以用有限的人生、有限的人力来观察呢?“事有宗,物有主,途虽殊而同归也”。每一件事情都有它的宗,每一个物都有它的主,虽然路不同,但都同归于一,“虑虽百而其致一也”。“道有大常,理有大致”,故“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就是说,古今都是连续的、类同的,古人和今人类似,行为想法相去不远,因此,观察古事、古人,可以知今事、今人,甚至可以预知未来。相反,虽处于今,“可以知古始”。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个真正有学问的人,不必非得看外头的景象,可以通过了解附近的当前的事物来发现未知的事物。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天下三分。故曰“不出户,知天下。
  “不窥牖,见天道。”此句与前一句意思接近,强调的是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从局部能推测了解到整体,从近能够想到远。《吕氏春秋》也说到:“审堂下之阴,则知日月之行;见瓶水之冰,则知天下之寒,鱼鳖之藏”。“道在迩不在远”,道在近边,不在远方,道在自身,行住坐卧,皆有道。况且,天下之事至广,天道之理至妙,以有涯之生,逐无涯之事,难以一一穷尽。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不是出去的越远,知道的越少啊?当然不是。这句话是告诉我们认识事物一定要从根本上来认识,而不要从枝末上去探究,越是执着表面现象,获得的有用的信息就越少。老子怕我们离开根本,舍本逐末;离开整体,执着表象;“无在于一而求之于众也”,去缘木求鱼;“道不远人,而人远之”,是故老子提出“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言外之意,做事要抓住要害、抓住纲领,才能统御全局,提纲挈领。反之,将一无所获,空劳其形。尽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行了万里路,看了、走了很多的地方,除了一身疲惫,似乎一无所获。比如说旅行,国人很妙,下车拍照,上车睡觉。行万里路,一路购物,等于白行。有人把万卷书都读了,最后书是书,人还是人,等于白读。“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上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我们“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把山上的云都踩破了,还是没找到。费尽心机也茫然无所悟,等到回来,一闻梅花的香,原来“春在枝头已时分”了。同样的,我们整天找道,道在哪?“道在迩不在远”。近边处处都是道,行住坐卧,只要你碰的地方,随缘顺势,没有一个不是道。所以,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常言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心向灵山塔下修。”世人修道求佛,道在哪里,佛居何处?其实,人人都是佛、皆为道,佛道就是自己的心,修道学佛就是修自己的心,又何需向外求。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真正的圣人不必出去,不必事必躬亲就知“道”了,也不必亲眼目睹就能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明辨事情的是非曲直。凡事顺其自然,不妄作为,顺其事理,不逆其势,事情就自然而然完成了成功了。老子告诉我们,必须重视间接经验,要善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陆游又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岂不与老子的“不行而知”矛盾?非也。这是一体两面,相互补充。注意,“不为而成”,不是说什么都不做,也能够成功。不为,是不妄作为,但不能不作为。不拔苗助长,但还要认真耕耘。天上不会掉馅饼。“不为而成”,强调的是不要一厢情愿地想当然,最要紧是顺其自然,不人为造作,不强加自己的意思来造作,万物自然就化成了。禅宗有句话,“万物本闲,为人自闹”。我们很多是非,很多麻烦,都是自己闹出来的,本来没事,万物本闲,是我们人自己在闹,闹出多少是非,多少口舌,多少烦恼,事实上什么事都没有,“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