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常足
作品名称:洞天福地(长篇杂谈) 作者:玉峡耕牛 发布时间:2017-11-11 17:40:49 字数:3753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详解:
1、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白话:天下有道,就会归还善于奔驰的战马,用于田间耕作。
阐述:治理天下,当以无有之为、自然之道养民,以无欲、顺其自然之道安民。却,退却、归还,返还。走马,善于奔跑的战马。粪,田间耕作。走马,原本是用之于疆场,以卫国;用之于战阵,以御敌;用之于置邮,以传命。岂可用之于耕作?然而,天下有道,外无战事,内无急令,国泰民安,上下无事,“走马”已无事可干,只得以粪田。此为无欲、无有之为之极治也,也是天下大治的生动写照。可谓“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2、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白话:天下无道,怀孕的战马在郊野产崽。
阐述:天下无道之时,不但人不能安其业,畜也不能安其生。兵戈四起,正是戎马有用之时,连怀孕的母马也被征用,甚至生小马驹都不能在马厩内,而只能在郊野。牲畜尚且如此,何况于人乎?将士之苦自是不必言了,百姓之颠沛流离更不用说了。“走马”与“戎马”皆为马,可时运不同,处境和命运就有了云泥之别。老子用正反两个例子,形像生动,又入木三分。
3、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白话:罪恶没有比脑海中时隐时现的欲望更大,祸患没有比不知道满足更大,凶险没有比贪得无厌更大。
阐述:可欲,指似有若无又时时闪现、萦绕不散的欲念,而且此欲念不是生活所需的或国家必需的。譬如酒池肉林、象箸玉杯,皆是一念之欲;东填大海,西建阿房,亦皆是一念之欲。可欲,如一星之火,能烧万顷之荒;如千钧之弩,惟在一寸之机;一念虽微,所害甚大,念头不止,空自劳形。一切黑恶之源,皆为这一念之欲。故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人生天地间,万善全备,一性浑然。本来未尝不足,只因物欲交攻,私意横起;舍真投妄,而视虚假为真实;认贼为父,而迷失真性;不识性中之真乐,不知心上之富贵,所以常怀不足之心。却不知天地万物,皆是我心上之富贵;至道至理,皆是我性中之真乐。奈何世人舍其自具之足,而求其外有之足,如舍黄金之山,而求赤土之阜。为人君者不知足,则兵戈必起;为人臣者不知足,则祸辱必至;士农工商不知足,则贪多不已,欺诈日生。君臣百姓,凡有不知足者,祸必随之而起。故曰“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咎,违背于理,“不知常,妄作凶”也。求其自有,谓之欲得。欲得之心,其机虽微,其害最大。如饥之思食、渴之思饮,心之所专而不能移,志之所向而不能止。虽礼仪廉耻,亦不避;虽亲戚朋友,亦不顾;一见利端,便起争夺之心,状如虎狼;一闻可欲,即生贪墨之意,情同蛇蝎;不见兔子不放鹰,不见鱼儿不撒网,且贪得无厌,天下之人未有不闻风而深恶者也。故曰“咎莫大于欲得。”
“可欲”,指贪念,一念之起而罪恶之生也;“不知足”,是指有而不知满足,得陇望蜀、欲壑难填也;“欲得”,是指统统归自己,独占、独享,见利而浑然不顾礼仪廉耻,贪得无厌、丧尽天良、泯灭人性也。一个更比一个甚。故言之为罪、祸、咎。
4、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白话:所以,能体会到因为自己感到满足而带来的满足之乐,达到了这种境界,才能真正永恒满足。
阐述;常言道,“欲壑难填”。可欲、不知足、欲得,三者归总,就是个“贪”字。因为贪,所以可欲,无所不至;因为贪,所以不知足,无所不生;因为贪,所以欲得,无所不有。知足,就是“为腹不为目”,只求满足基本需要,不再求额外的享受;知足,就是“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知足,就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知足,就是“路径狭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尝”,就是难得糊涂,就是吃亏是福;知足,才能不辱,是人生的大智慧。知足之足者,不会舍其自具之足,而求其外有之足,且定然能体悟自身万善全备,一性浑然。天地万物,皆为我心上之富贵。至道至理,皆是我性中之真乐。故曰“知足之足,常足。”
综述:
上一章老子教导世人,以清静为本,以中正为用。万事万物相反而相成,“若缺”者所以为“大成”,“若冲”者所以为“大盈”,“若屈”者所以为“大直”,“若拙”者所以为“大巧”,“若讷”者所以为“大辩”,此皆为相反而相成也。大成若缺者,其内心清静也;大盈若冲者,其内心清静也;大直若屈者,其内心清静也;大巧若拙者,其内心清静也;大辩若讷者,其内心清静也。是故“清静为天下正”。
这一章,老子再次表达出了强烈的反战思想。同时,也表达了对上位者的贪得无厌的愤慨,以及对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之社会的向往。究其缘由,为春秋时代诸侯争霸,兼并和掠夺战争连年不断,给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沉重灾难。老子认为战争的起因,是上位者贪欲太强,是因为可欲、不知足、欲得,而解决的办法是知足,且知足之足,常足。本章只有四十五个字,分三段进行阐述,可谓是言简意赅,字字珠玑。
第一段:“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一正一反两事例,信手拈来,却入木三分。“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有道,就是大道行于世,社会和谐而安定,一切顺其自然,各安其道,百姓安居乐业。老子用“走马以粪”来形容有道社会之和谐,之安详自定,一切归于自然的景象。走马,不需用之疆场,以卫国;不需用之战阵,以御敌;不需用之置邮,以传命。外无战事,内无急令,国泰民安,上下无事。“走马”也无事可干,而只得以粪田。这正是无欲无为之极治也,这真是一幅社会安宁百姓幸福的清明上河图;天下无道之极端,乃为战争频发。而战争对百姓来说,就是灾难,其苦不堪言,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如杜甫的《石壕吏》描写:“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老子用“戎马生于郊”这一场景来控诉,来告诫,来说明:这是一个冲突不断,纷争不已,人祸横行,百姓遭殃的社会!连已经怀孕的母马也受到牵连——也得上战场,导致产驹于野外。两幅画面,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突,这是无声的控诉,是对上位者最辛辣的讽刺,可谓鞭辟入里。
第二段:“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这十九个字,撕下了上位者道貌岸然的伪装,露出贪得无厌、欲壑难填的嘴脸,也是狠狠地鞭笞!“罪莫大于可欲”。老子在第三章提出“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在第十二章告诫“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在第十九章老子开出了一剂醒世良方“绝圣弃智,绝仁弃义,绝巧弃利”而“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可欲,它扰乱人的心神,不仅使人心混乱,而且让人背离清静的本性。“祸莫大于不知足。”不知足,是对那些能够有机会“多得”的人来说的。人一旦鬼迷心窍,他自私自利、中饱私囊不说,为攫取更多的利益,他会铤而走险,兵戎相见,无所不用其极。而战端一启,生灵涂炭,尸横遍野,“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不知足,过了头,昩了良心,是非常可怕的,势必造成人性的扭曲,社会的异化。“咎莫大于欲得。”欲得,是总想着得,一味索取,且永远不得满足,永无止境。“得”与“舍”是一个平衡,如终日只想着“得”,凡事唯利是图,势必欲壑难填,走火入魔而永无清静之日,所作所为必然偏离大道。老子在第四十四章就说过“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这些人最后的下场只能是咎由自取,引火自焚。“罪”、“祸”、“咎”三者的危害程度,表现为:过错层级、祸害层级、凶险层级。“可欲”是指有欲、有为、想得到,乃是万恶之源;“不知足”是指已经得到了,但老是不知满足;“欲得”是指欲望得以放纵,本已经得到了,但仍贪得无厌,还想得到更多。人若怀有可欲、不知足和欲得之心,一不小心,就会坠入万劫不复的深渊。贪念是人内心的癌症——所以老子在第十二章告诉我们:“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在第十三章强调:“吾所以有大患者,以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对于治疗人内心的癌症,老子开出的药方就是要“去甚、去奢、去泰”,是“少私寡欲”,用二个字,那就是“常足”。
第三段:“故知足之足,常足”。一切的纷争、烦恼、纠葛,社会的动荡,乃至战争,皆源于人无常足之心。老子所在的春秋战国时期,本末倒置、思想混乱、行为无序已经由来已久,老子对此可谓是深恶痛绝。究其根源,老子认为是人无“知足之足”,不能“常足”,导致社会扭曲,一切异化。如果社会想重归自然,人们必需内心知足之足,怀有常足之心。知足之足,是一个人内心富足与否的根本标准。常足者,富裕;反之,纵使坐拥千万,依然为贫者。所以,懂得满足而带来的幸福充足,才会是永恒的饱满、真正的幸福。对于修道者而言,就是修内圣外王。“内圣”,是一个人内在的人格魅力。“外王”是“内圣”的外延,是用自己来影响周围的世界。知足之足,是一种内生的最强大的力量,对内可以正心,对外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知足之足,才能常足。常足者,满意于生活,满意于工作,满意于别人,满意于社会。常足者,能体会到,能享受到别人享受不到的富足与快乐,也愿各位读者“常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