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剧本连载>洞天福地(长篇杂谈)>第四十一章 闻道

第四十一章 闻道

作品名称:洞天福地(长篇杂谈)      作者:玉峡耕牛      发布时间:2017-11-11 14:56:41      字数:4756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夫唯道,善贷且成。
  
  详解:
  1、上士闻道,勤而行之。
  白话:领悟能力强、悟性高的人听闻大道,会主动的急切而勤勉的去付诸于行动。
  阐述:周朝社会的贵族,按等级依次是天子、诸侯、大夫、士,士数量最多。老子任守藏室之史,应该属于大夫;孔子则属于士。与贵族相对的群体是平民,人数最多。平民以下是奴隶,人数有限,来源主要是战俘。贵族称君子,平民称小人。君子与小人,反映的并非道德而是社会地位。这里的士,指的就是贵族中的士。而上士、中士、下士的划分,是老子根据士对道的理解力、悟性而作出的。老子认为,“道”不是谁都能理解得了的。想要明白道是什么,就必须有很好的理解力、很好的领悟能力,因为道不同于一般的事物,不能用感官去直接感受,必须用心去感悟。“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悟性高的闻道,就能明白,犹如醍醐灌顶,大彻大悟,而且深信不疑,会勤勉地去遵守、实行。一个“勤”字,将上士闻道后,那种相见恨晚、那种急切、那种担心迟了的神态,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来。
  2、中士闻道,若存若亡。
  白话:悟性一般的人听闻大道,感觉好像是这么一回事,又感觉好像不是这么一回事。不敢不信,又不敢全信。
  阐述:悟性一般的人听闻大道,心里会咯噔一下,觉得好像真的是这么一回事!有所感悟,心有所动。可一回到现实中,又好像不是这么一回事,又开始犹疑起来。所以他们总是徘徊在“道”的边缘,患得患失、似是而非,以至于采取实用主义,于我有益则信之随之,于我无益则弃之离之。故“道”对于他们来说,是不敢不信又不敢全信。自我安慰的办法是“信则有,不信则无”。“若存若亡”,将中士的患得患失,信之怕上当受骗了,不信又担心如果真的是这样自己岂不吃亏了,如猴子捡了一块姜——吃了怕辣,丢了又舍不得的形像活脱脱描绘出来。
  3、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白话:悟性差的人听闻大道,恍如听见痴人说梦般,不禁失声大笑起来,不被下士嘲笑,那道就不是道了。
  阐述:悟性差的人听闻大道,他一定认为那是痴人在说梦,是天方夜谭,简直不可理喻。下士不嘲笑,不反应过度,反而显得不正常,道也不足以为道了。为何?道是“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道是“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等等,这些对于受世俗观念浸染太久,执着于功名利禄的他们来说,要理解和接受实在太难。他们的心已经被蒙蔽,难以启开一丝缝,让阳光照射进去。不是道弃他们,而是他们弃道。“大笑”一词,将下士之愚顽、之难以教化,非常逼真的烘托出来。
  4、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
  白话:所以古人设言如下,明道者只是心明,外表看起来好像蒙昧;日有精进者,外人看来好像反而在退步,好像是越学越蠢;与道完全融合在一起,根本就看不出是得道之人,已经与常人无异了。
  阐述:道,无法用语言或文字完全清楚地描述出来。你越是想清楚的描述道就越有可能出洋相,因为道不是万物中的一种,它是万物以外又在万物之中的东西。我们的语言文字只适合于用来描述万物。所以,想要明白什么是道,就要静下心来,用心去感悟。而德,也是难以理解的,没有什么严格的定义,越是精确,雕琢气越重,主观色彩越浓,离大德反而越远。
  老子为了帮助大家体悟大道,就借古人之口设言:“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明道若昧”,是说真正明晓大道之人,效法大道的体性,自明在心,没有世俗机巧之心,不用后天小聪明,心念清静,外不张扬。在外人看来,有道之人,应之于事,不争名利高下;应之于人,恭谦处下,不争是非;应之于世,宠辱如一,平平常常。但这些,在世人眼里,正是不精不明、不巧不智、似愚似痴之貌。故曰“明道若昧”;“进道若退”,是说修行之人日有精进,不断放下世俗之高低,不断摆脱功名利禄之羁绊,内心日益畅快,精神日益自由。在外人看来,仿佛是越学越蠢,越来越呆了。此即是“进道若退”;“夷道若类”:与大道完全融合、浑然一体的修道之人,口不出异人之言,身不行异人之事,平平然,不分贵贱贤愚;淡淡然,不辨上下高低。处世应俗,与平常人无异,他已经“复归于朴”。故曰“夷道若类”。
  以上三种,是修道之人的三种境界。
  5、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
  白话:上德之人虚怀若谷;内心高洁、一尘不染之人,看上去却好像有污点、卑怯低下;广德之人看上去总好像感觉自己的德行不足;行德刚健的人好似怠惰;质朴而纯真就好像混浊。
  阐述:“上德若谷”,即上德之人,心如太虚,德量如天地,心德广大无边,如大山空谷一般,无所不容,无所不纳。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能纳天下难纳之物,德与天齐。此便是“上德若谷”之义。“大白若辱”,此句是说高洁之人,待人不择贵贱,接物不较得失,处世不争高强,居卑下而安于自乐。此等之人,知白而守黑,虽处高贵之位,却似在污浊之地,自谦处下而不自彰显。故曰“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是说大德之人,心如宇空,量如大海。功虽日进,而不自以为进;善虽有成,而不自以为成。德广而无边,却默藏不露,谦虚自处,总是感到自己德行不足。在外人看来,有如愚顽者之貌。故曰“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建即健。“偷”即偷懒、怠惰之意。偷字用在此处,有些别扭,不知是不是有误。此句是说:德行刚健之人,矢志不渝,默默坚守,绝不左右摇摆。而世人认繁为好,物必多得,心必多虑,故被繁物搅得心烦意乱。健德之人,质朴如一,且一以贯之,没有外在的轰轰烈烈,在外人看来,好像是懈怠、懒惰。故曰“建德若偷”。“质真若渝”:渝,本意是指水由清净变污浊。意思是说,心地质朴之人,敦厚,形貌朴实无华,做人处事,比较宽厚,是非的态度不是那么旗帜鲜明,只知一味坚守本真。在外人看来,有时好像同流合污。而世人又偏偏喜欢那些执善于显,自鸣高洁者,对他们往往会投去钦佩的目光。贪官从不说自己贪,都说自己廉洁,而真正的廉洁者却混同在众官之中而不为世人所知。故曰“质真若渝”。
  以上五种,是大德者五种表象。因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6、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隐无名。
  白话:最大的方正反而没有棱角;最大的器物总是最后完成;最大的声音却听不到任何声音;最大的形象却看不见任何形象,大道隐于无名之状。
  阐述:“大方无隅”:隅,角落或棱角。古人认为,天圆地方。方方正正的东西是有棱角的。大地可谓是最大的大方,大到你根本就感觉不到它棱角的存在。意思说方正之人,自身大到了一定的境界,根本感觉不到他的方正之气,在他那里,心宇宽广无际,已无内外之别,棱角早已消散,其方无限,包裹太虚,涵容天地,其方已自然。故曰“大方无隅”。“大器晚成”:所谓“器”,形而上者为之气,形而下者为之器。轻清者上升而为气,重浊者下降而成器。自然界造物,神妙无比。“晚成”者,大器难成也,费耗时日必多,故成之较晚。意思是说真正有大成就、成大器之人,无不经过长期砺磨,精金百炼而成。日久之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养深积厚,终达至上德之境,成就经天纬地之才。如当年姜太公修至八十多岁,才辅佐周文王灭纣兴周,大展宏图。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音”者,即无音之音。“希声”者,即无声之声。意思是说宇宙间最大的声音,是听不到的。愈是宏大的音声,人愈难以听到。天地不语,花开告知春天,叶落表示秋天。人心不语,心音却像无线电波一样,充满空间,如雷贯耳,迅速传播,千里之外,瞬间即应。比如亲人远在千里之外,或病或故,因有亲缘关系,其基因信息即可立即感而遂通。如此之类的无音之声,正是“大音希声”之妙义。故有“于无声处听惊雷”之句。吕祖云:“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这是对“大音希声”的绝妙写照。“大象无形”:“大象”,就是大得看不见的无象之象。“无形”,即目不能见者。最大的物象,是无形之象。大道无形无象,只可以心神领悟,不可以形迹视见,是以谓之“大象无形”。“道隐无名”,是总结归纳以上之妙意。道本为宇宙大主,却不为主。道与万物和光同尘,默默无闻,潜藏在万象之内,所以不被人知。大道无形无迹,无声无息,至玄至微,至神至虚,隐含在天地万物之中,天地万物并不知。无名无象,不可睹,不可闻,使人无法知其名,无法见其象。道之有,隐于无;道之无,藏于万物之有。故曰“道隐无名”。
  7、夫唯道,善贷且成。
  白话:唯有大道,广施大德化生万物,养育众生,且最能成就天地万物之始终。
  阐述:善贷且成,是善贷且善成的缩减。“贷”字,很形像,很生动。道将自己的宝贝租借给你用,不但如此,且善成,意思是道不是贷完了了事,而且最善于让你成功。此句是总结全文,老子唯恐后世不知大道之体用,不能正确理解领会文中之真义,故而再次昭示世人:天下唯有大道至公,恩德浩荡,善施万物以精气,善成天地万物以大我。“善贷且成”,含有全始全终之意。人做事也应效法大道,要想善始善终,就要慎始慎终。但慎终不如慎始,慎始即是慎终,好的开端是从慎始得来的。有好的始,而后才有全终。佛家有“菩萨畏因,凡夫畏果”之说。因,就是动机,起心动念之因,一旦种下去,无论何人,必尝其果。“凡夫畏果”,是说凡夫不明因果规律,不知天道之威严,只图一时痛快,黑灯骑瞎马,横冲直撞,直到碰到南墙,撞得头破血流,果报来了,这才害怕。
  
  综述:
  上一章,老子点题了,“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叫画龙点睛。道之动——“反”与道之用——“弱”,犹如龙之双眼。反,让一切“有”化归于“无”。“有”只是表象,“无”才是根本,是归宿。弱,谦卑为下,以弱化强,而达到阴阳平衡、和谐统一。守弱,“无”中又可以生“有”,“有”可生万物,因而生生不息。要想“有”,须守弱。
  这一章,老子首先描绘了士闻道后的三种反应: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应该说,比较客观,也符合当时的实际。“闻道”,在中国古典思想文化中,是一种极高的境界。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意味着,闻不闻道,是生命是否觉悟的分水岭,是人生会不会留下遗憾的大问题。人,本来只是天地间一个很渺小的生灵。闻道,人便可藉助“道”,将自己溶入天地万物,达到万物皆我、我为万物之境界,从而参赞天地之化育,将自我升华到与天地并立的境地。不闻道,人依然只是天地间一个茫然的生灵,只会本能的生发动用。闻道,能超越地活着,不闻道,本能地活着。这大概就是凡夫俗子与伟人在境界上之别吧。此章已经是《道德经》第四十一章,也算是闻道了,扪心自问,您是属于勤而行之、若存若亡,还是大笑耶?
  接着,老子借古人之口,提出得道的三种境界,即“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类”。第一种境界——明道若昧,相当于“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第二种境界——进道若退,相当于“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第三种境界——夷道若类,相当于“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然后,老子谈得德者的五种表现:上德者,若空谷;大白者,知其荣而守其辱;广德者,不欲盈,若不足;建德者,一以贯之,若懈怠;质真者,朴而无华,貌似同流合污。最后用了四个具体可感的“大方”之无隅,“大器”之晚成,“大音”之希声,“大象”之无形,而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得出“道隐无名”。并强调,尽管“道隐无名”,但“道善贷且成”,大道至公,恩德浩荡,施万物以精气,成万物以大我。收尾有浓厚的劝导之意——意思是:尽管道之动是反,道之用是弱,但您如能守道遵德,将会有享受不尽的好处,大道会助您成功,成就大我。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