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知止
作品名称:洞天福地(长篇杂谈) 作者:玉峡耕牛 发布时间:2017-11-11 02:39:16 字数:3269
道常无名,朴虽小,天下莫之能臣。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譬道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详解:
1、道常无名,朴矣虽小,天下莫能臣。
白话:大道永恒,却从不显现、张扬,朴尽管时时谦卑,处处显微,天下却没有谁能够臣服它。
阐述:这一章,是老子对前面章节的小结,从26章开始都在讲述大道的各种表现:重为轻根,静为躁君;善行无辙迹等五善;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等三种境界;天下神器,不可为,不可执;善者果而已。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等;兵者不祥之器,战胜,以丧礼处之。以上都表明大道的秉性,它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即“无名”,它质朴,不事张扬。虽然看起来它微不足道,不显山不露水,但它极乎天地之外,运乎天地之中,虽然不见其为,则又无所不为,虽然不见其作,则又无所不作,普天之下,没有谁能够臣服它、驾驭它。
2、侯王若能守之,万物自宾,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白话:侯王若能遵循大道,万物自己前来宾服,天地阴阳相合,以降下甘霖,滋养万物,黎民百姓受其(天地侯王)大德感化,不用教导、指令,就会自动地、自然而然地均匀。
阐述:侯王如若能遵循大道,以德化人,既不显山也不露水,没有轰轰烈烈、没有大张旗鼓,虽不见其为,则又无所不为,虽不见其作,则又无所不作,万民感应其德,自动前来归附,长此以往,自然而然四海来归,八方来朝。正如天地阴阳相合,效法大道,得以降下甘露一样,侯王效法天地,布德政,行善举,也如祥瑞普降,仁义之风,不待面命,已化之,道之所至,不必刑赏,不求治而自治,不期然而自然,一切自均,没有多寡,没有贵贱,没有区别,没有争执,和谐而美满。故曰民莫之令而自均。这里暗含: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白话:大道统御天地万物,天地万物得以有名,各种名份、外在也尽情发挥,直到渐渐远离本真,有了名份就要知道本分,懂得适可而止啊,知止就不会出现危殆。
阐述:“始制有名”与上文“道常无名”对称。始,道也。制,作也。有名,万物也。第一章“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意思是道常无名能制于有名,道常无形能制于有形也。也与前文“朴散则为器,大制不割”相呼应。人类为了治理天下,为了生产生活,必须创造出各种器物,制定出各种概念、名称,必须制定各种法度、任命各种官员,所以各种名利、外在就接踵而来,故曰“始制有名”。“既”,尽情发挥,倾其所有。名,虽然是外在的东西,却很有诱惑力和杀伤力,人们在追逐名利时,容易迷失,与大道越来越远,会为了外在、为了虚名,放弃本真,舍本逐末,已经拥有的,如何舍得轻易放下,故曰“名亦既有”。有了名也要知道本分,只有这样才能懂得适可而止,才会“去甚、去奢、去泰”,故曰“夫亦将知止”。懂得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朴”不离身,自然没有危殆了,故曰“知止可以不殆”。
4、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
白话:领悟了大道之存在天下万事万物之中又在天地万物之外,天地万物与道的关系,就犹如川谷之与江海,它们不但是相通相联的,而且百川归海,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
阐述:譬,领悟、明白。道之在天下,是指大道既在天地万物之中又在天地万物之外。道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我们不能视而不见。老子再次语重心长、谆谆教诲各诸侯和周王,不要为名利所累,不要追逐所谓的“霸业”,要“知止”,要明白各自的本分。因为“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道”并是不遥不可及的,“道”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道之在天下,就好比川谷之与江海是相流通的一样,天人是可以感应的。天下万物莫不归于道,就如万流齐齐地奔赴江海,江海是最终的归宿这样。
综述:
上一章,老子提出:“兵事,乃不祥之器”。战争,不是个好东西,因为“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万事万物都讨厌战争,两兵相交,杀气弥天,连飞禽走兽都惊恐远遁。有道之人,绝不轻言兵事,绝不轻启战端,而是以道化民,不战而天下自定,不征而万民自归。万不得而动用,不但没有丝毫兴奋反而异常平淡冷静,即便是胜利了,也不觉得是光彩,而那些以战为美,必是喜欢杀戮之人,是战争狂人。好战者,必为天地所不容。所以,在两军相对的战场上,偏将军居左位,上将军居右位,这样做,是表示对战争是用丧礼来对待。两军交锋,伤亡者过众,要以沉重悲哀之情来对待;胜了,对阵亡的将士,要用丧礼好好安葬,以此告慰死者,安抚生者,让世人时刻谨记,此战为不得已,终是不如不战,期望自此之后,天下太平,人人共享太平。
此章之宗旨,教天下之人,知止之意。用于修身,若能诸尘不染,万缘放下,立身清静,抱真养朴,则性中之天地,自然相合,心上之甘露,自然密降,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用于治天下,则万物将自宾,民莫之令而自均。
此章分两节,前后呼应,相互解释,其妙不可言。“道常无名”,对应“始制有名”;“朴虽小,天下莫之能臣”对应“名亦既有,夫亦将知止”;“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对应“知止可以不殆”;“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对应“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而且如此一对应,对理解此章,帮助甄别其义,大有裨益。如第一句,有的版本是“道常无名朴”与后面一比对,就能知其断句有误。它的意思是“道常无,名朴”,而“道常无名”的意思是“道常,无名”。后者与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是一致的,即大道是永恒的,大道是无名的。而“道常无,名朴”,则与第二十五章“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相矛盾。那么“朴”与“道”是什么关系呢?想厘清它们的关系,得找个桥梁搭起来。《易经》中有“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第二十八章有“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意思是“常德乃足”,也就基本达到了“朴”的标准,“朴”自然是“常德乃足”的表现形式,且“朴散则为器”。而第二十一章有“孔德之容,惟道是从”。由此可推,大道→孔德或朴→器,说明“孔德与朴”只是大道的外在表现,不能与道划等号,故言“道常无名朴”断句有误。
又如“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有人注释为:天地间阴阳之气相合,就会降下甘露,人们不必指使而甘露自然下得均匀。这种注解,纯粹是望文生义,生拉硬扯,连常识也不顾了。谁能控制下雨?还下得均匀?这里,老子采用的是比兴手法,前面是比,后面是兴,意思是天地阴阳相合,和谐融洽,效法大道,得以降下甘露,滋养万物。侯王效法天地,布德政,行善举,也如祥瑞普降,仁义之风,不待面命,已化之,道之所至,不必刑赏,不求治而自治,不期然而自然,一切自均,没有多寡,没有贵贱,没有区别,没有争执,和谐而美满。故曰民莫之令而自均。正如,“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如此一解释,就让“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对应“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真是妙对,相互注解,简直天衣无缝啊。
最后说一下“譬道之在天下”。对于此句,很多人解释为“譬如大道在天下”,以为不妥。既然有“譬如大道在天下”,就有“譬如大道不在天下”,而庄子却说:“道在尿溺”,意思是道须臾不曾离。譬,在这里应解释为:领悟、明白。“譬道之在天下,犹川谷之与江海”,意思是领悟了大道之存在万事万事之中,就好比川谷之与江海是相通的一样,天人是可以感应的。言外之意,“道”并不是虚无缥缈遥不可及的,“道”时时刻刻在我们身边,道之在天下万事万物身上,天下万物莫不归于道,就如万流齐齐地奔赴江海,江海是最终的归宿这样。溪谷里面的水,自然流到大江大河,大江大河自然流入大海,一切是有序的,是自然而然的。领悟道之在天下,万事遵道而行,一切将变得顺畅无比,毫不费劲,妙不可言,就像川谷之水自然会流归江海,这样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