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天下神器
作品名称:洞天福地(长篇杂谈) 作者:玉峡耕牛 发布时间:2017-11-10 20:49:25 字数:3655
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详解:
1、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
白话:希望有这么一天,可以取天下而代之,并因此而绞尽脑汁、反复折腾者,我看此行此为最终结果都是枉费心机、一无所获,又无可奈何。
阐述:老子所处的春秋时期,天下名为周天子的天下,而各诸侯却觊觎大位,个个虎视眈眈、居心叵测,群雄纷争,诸侯混战从未停歇。“将欲取天下”者,有谁?自然是各诸侯想取周天子的天下而代之。老子纵观历史,知道历史有其自身的运行规律,不是这些具有狼子野心的宵小之辈可以轻易撼动和所能改变的,在滚滚历史洪流面前,一切只是徒劳而已,所以老子以非常轻蔑地口吻说道“吾见其不得已”,意思是我看见他们所作所为的结果是毫无所获,空忙一场,又无可奈何,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呀。
2、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不可执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白话: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天下是与大道相合的器物,不是随便哪个人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而可轻易取而代之的,不是一厢情愿、自以为是者可掌控得了的。想自不量力地取而代之,自然是一败涂地,想一厢情愿地驾驭、掌控,只能被历史无情抛弃,甚至会被历史的车轮碾成齑粉。
阐述:“天下神器”与“谷神不死”结构一样,“天下”与“谷”对应,“神”与“神”对应,“器”与“不死”对应。老子此处所言之“天下”,不但是指物质的“王土”,也含有“天命”、气数的意思,更是拟人,将天下比作一个有神的整体。“神”,就是精气神的神,是指有自主意识,而不是神仙的神。器,指器物、东西、大家伙。合在一起,意思是天下这个有自主意识的大家伙。与后面章节的“国之大器”类似。老子之所以说它是“神器”,因为天下的运行,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依“道”而行的。也是承接上一章“朴散则为器”。天下神器,自然是最大的器,也是“大制不割”之器。
不可为也,“为”就是强力作为,就是按照个人的主观意愿而不是“道”即客观规律去实施,不是顺天应人,而是胡作非为,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古人云: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意思是天下神器,有它自身的运行规律,非人力可为之事。言外之意,不是你们这些有狼子野心的宵小之辈(诸侯)可为之事。
不可执也,“执”,掌控,随意驾驭驱使。执者,违于天时,谓之逆天。执者,乖于人事,谓之逆人。逆天者,天时不应。逆人者,人事不和。如此而执,亦非自然之道,未有不失者。故曰“执者失之”。不可执也,言在位者要顺天应人,不可一厢情愿,不可肆意妄为。
“不可为”,讲的是要顺应历史潮流而动,天下神器不是诸侯轻易可以染指的;“不可执”,讲的是在位者要顺天应人,要与时俱进,否则会被历史淘汰。为者、执者,这两种行为都是违背“道”的,“败”“失”是其必然下场。
3、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故无失。
白话:因为圣人懂得顺应大势,不逆历史潮流而动,不妄自作为,懂得与时俱进,顺势而为,谋定而动,所以没有失败,不会被历史所抛弃和淘汰。
阐述:“圣人”,在老子的“道”的世界里,既是道德修养上最纯粹精深的人,足以成为万世之表率,也是为天下作则的最高统治者,是“内圣而外王”的人,因为他保守着“道德”所以“圣明”,因为“圣明”才能顺其自然、恰如其分地去推行“王道”,建立真正的“王道乐土”。所以“圣人无为”而且“无执”,不会痴心妄想地去独掌乾坤,也不会一意孤行去螳臂当车,去做那些于事无补、落人笑柄、违背“道”的事,因此圣人就“无败”也“无失”。
4、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或强或羸,或载或隳。
白话:世间万事万物啊,有的在前面开拓,奋力前行,有的仅仅是跟随,服从,随波逐流;有叫好的、鼓劲的,有吐槽的、喝倒彩的;有强大的,有弱小的;有坐在车上四平八稳的,有的面临坠落的危险。
阐述:这个“物”,可以理解为世间万物,也可以理解为深藏在万物核心的那个“道”的演化运作的规律。世间万物的运作并不是同步的,也不是等量齐观的,而是参差不齐、气象万千的。“或行或随”。有的正在“行”,主导运行,正如“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天的运行之道在于刚健,君子效法天的运行之道就应该自强不息的意思;有的处于“随”的状态,跟随、服从、从属的状态,跟随那个起主导作用“行”起辅助的状态。“或嘘或吹”。第一种理解,“嘘”是喝倒彩,是批评,是负面评价。“吹”是鼓吹,是表扬,是正面评价;第二种理解,“嘘”是去寒气,如嘘寒问暖,“吹”是去热气,泼凉水,正好相反。“或强或羸”,就是有的刚强,有的羸弱,是事物不同发展阶段的外部体现。“或载或隳”。“载”是坐在车上,指安定、稳定的局面,是“水可载舟”里面那个“载”的意思;“隳”,是从车上坠落,指崩坏、分解的意思。“或载或隳”,讲的是“量变”的相对稳定与“质变”的剧烈性。以上种种,讲的都是事物有不同的特性,是大道运行的具体体现,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要顺应而为。天下神器自然有它运行的规律,如刚经历乱世,就应该奉行“浊以静之徐清”,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慢慢恢复民力国力。等国力日强,天下安定,又不可固守成法,要懂得适时转入“安以久动之徐生”。总之,要顺势而动,顺势而为,顺天应人,绝不可逆势而动,逆势而为,否则天怒人怨,则败之失之。
5、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
白话:所以圣人去掉过分,去掉奢侈,去掉过于安逸。
阐述:“甚”,会意字,从甘,从匹。甘是快乐,匹,匹耦,沉溺于男女欢情。本义:异常安乐。去甚,意思是远离淫乐,不可过度、过分声色。引申为不过分,不过度,循序渐进,张弛有度,不毕其功于一役。“奢”,形声字,从大,从者。本义:宅院大、排场大。常与侈连用。侈指人多,即佣人多,随从多。去奢,意思是远离大宅大院。引申为不求大求全,不好高骛远,不人心不足蛇吞象。“泰”,上有人,有东西搀扶着,下有水,意思是脱离水而在水上,很安全、安稳、安逸。泰的字义,又由《周易》泰卦而来,卦辞:“泰,小往大来。吉,亨”。去泰,引申为不墨守成规,不一味因袭古法,懂变通。圣人秉持大道,遵循大道,故去甚、去奢、去泰,凡事取中,顺应自然,上不违于天时,下不逆于人事。天下神器之妙用,可归自然矣。
此三句,是总结上文之意。妄动妄为,不循自然之道,谓之甚。不务真诚,过费不节,谓之奢。因袭古法,不思变通,谓之泰。是以圣人不过柔,不过刚,即是去甚之义。守至诚,而不慕浮华,即是去奢之义。顺天应人,顺天命之理,体人情之宜,即是去泰之义。圣人去此三者,顺自然之道而治天下,天下自归之。不取不为,不固不执,又安有败失之患乎!
综述:
上一章,老子提出“朴散则为器”,故“大制不割”,即最大的政治、最大的制度,最好的管理,就是顺天应人,实现天人合一,天下一体,而不人为地割裂伤害它的“朴”。这一章,老子提出“天下神器”,把天下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完整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天下神器,意思是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诸侯、不是“五霸”可以轻易染指的。天下神器就是大制不割之器。说它有“神”,主要是强调它有强大的生命力;说它是“神器”,因它也是大道所生,有大道的禀性,它的运行遵循大道,不是那些具有狼子野心的宵小之辈可以轻易撼动和所能改变的。
老子一开篇,劈头盖脸地来了一句:“将欲取天下而为之,吾见其不得已”。这是结论!是对妄想者的当头棒喝!对这句话,传统上有两种注释:一是为了“夺取”天下而去胡作非为,二是指执政者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胡作非为。这两者都不太准确。“将”,说明是未发生之事。“欲取”,说明有这个想法和念头,有觊觎大位之心,想取而代之,但不是赤裸裸地武装“夺取”。“为之”者,其实就是指春秋五霸,而不是统治者周天子。“吾见其不得已”,这是老子在预言历史的走向,在警示当政者周天子,更是在劝诫各路诸侯!
所以老子紧接着提出了“天下神器”。这是基于对历史,对未来的深邃思考而作出的判断。也是老子对未来历史走向的高度警觉和深深的忧虑,担心未来的“天下神器”会被诸侯们巧取豪夺,成为囊中私物,沦落为强权的工具,而不再是安顿天下人心,庇护芸芸众生的“神器”。其实,老子的警觉和忧虑一点也没错,春秋五霸之后,紧接着的便是战国七雄,周天下真的是彻底分崩离析了。“天下神器”堕落为绞肉的机器。如果说五霸七雄们还只是试图“取天下”,事实上也并未能取得天下,确实证明了“为者败之”。遗憾的是,自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不是顺天应人,奉行“浊以静之徐清”,让老百姓休养生息,慢慢恢复民力国力,而是执“天下神器”,推行暴戾的苛政,结果强秦以暴力统治天下仅三十余年,就被同样的暴力推翻了。也印证了老子的“执者失之”。
“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所以说圣人去甚、去奢、去泰,凡事取中,顺应自然之道,上不违于天时,下不逆于人事。故“天下神器”之妙用: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得人心者,神气聚集,则天下神器,神气十足;失人心者,神气散失,则天下神器,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