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剧本连载>洞天福地(长篇杂谈)>第二十一章 孔德

第二十一章 孔德

作品名称:洞天福地(长篇杂谈)      作者:玉峡耕牛      发布时间:2017-11-10 04:43:07      字数:3317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惚惟恍。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啊,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详解:
  1、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白话:大德的容貌、神态和秉持的特性,就是独独遵从大道,以大道的马首是瞻。
  阐述:孔:大也。容:容貌、神色、秉性。这一章,老子第一次提出道与德的关系。有大德之人,他内心所思所想,他的言谈举止,都是依道而行,绝不会想另辟蹊径。而且在执行中,决不走样、不搞变通、做选择,而且惟道是从的过程,不会产生任何强迫感、勉强感,是自然而然。换句话说,有大德之人,他内心清醒而坚定,他不盲从,不人云亦云、不吠影吠声;他不唯上,不惟命是从;他不唯书,不教条、不经验。他只依道而行,他彻底跳出了“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的怪圈,也就是“吾独异于人,而贵食母”。大道是大德的根本,大德是大道的显现。无大道,就无大德。大德之名,也是来自“惟道是从”。
  2、道之为物,惟惚惟恍。
  白话:道这个东西,要说它有什么特性,那就是惚恍。
  阐述:“为物”,没有实际意义。有的注释为“生化万物”,很牵强附会,也与上下文不通。所以“道之为物”,可以解释为:道这个东西或道啊。“惟惚惟恍”:惟,语气助词,如惟妙惟肖之惟。意思是一会儿惚呀、一会儿恍啊,看不太真切,不好形容,说不清楚。前面的章节提到“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意思是没有形状就是道的形状,没有物象就是道的物象,所以称作“惚恍”。老子在第一章就开宗明义“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以老子提出悟道者要“致虚极”、“守静笃”,或许能恍恍惚惚感觉到“道”的存在。那么,要明“惟道是从”的德,自然也该如此。
  3、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白话:若隐若现、忽暗忽明、恍恍惚惚的大道啊,其中会显示出大德的各种表象。忽明忽暗、若现若隐的大道啊,其中蕴含着永恒的规律性的东西。
  阐述:道生万物,万物也秉承了道性,可道性又是惟惚惟恍,不显不彰,大德自然也是如此。所以我们看到的、能感悟到的德,鱼龙混杂,有些是真象,有些是假象,有些是小德,有些是大德。如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如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如根深叶茂与落叶归根;如水往低处流与人往高处走;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等等,纷繁复杂,莫衷一是。尽管道于我们,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但又明明感觉到它的存在,感觉到它生生不息、绳绳不绝,其妙处实在不可名状。那么对于“惟道是从”的孔德,自然也有这些特性即“其中有物”,这里的“物”,指大道永恒不变的规律所折射出来的可以为我们所效法的德性,如月盈则亏、日中则移、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等等,这些都是“物”。
  4、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白话:幽静、深邃啊,高大、悠远啊,就是在这种人类无法企及、难以感知的高深莫测之处,道悄无声息、徐徐萌生并展现出了最精细、最初始、最本真的精气神,呈现了德性。这种精气神、德性,已经非常接近道的本体,或者说就是大德了,而且它运行起来,一往无前,没有任何力量能阻止,非常有信期、有规律,我们可以反复验证。
  阐述:窈:幽静、深远貌。冥:高远、幽深貌。精:生机,是原始的、本真的、精致的、细微的精气神。万物秉持了它,就充满生机,我们就说它精神好、精气足。老子从大德“惟道是从”的德性,讲到德(象),讲到德的规律性(物),讲到伴随大道而生的精气、生机(精)及其(真)。最后,老子讲到大道运行的德性(信)。“窈兮冥兮”,大道的道性,就在人类无法企及、难以感知的高深莫测之处,悄无声息地运行着,展现着它的德性。“其中有精”,大道的运行,其中有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存在的精气神,有着强大的生机,也就说,有着最精细、最初始、最本真的“精华”,万物一旦秉承之,便生生不息,用之不勤。如此美德,正如天地有好生之德,天地之气氤氲化生万物。“其精甚真”,这个精、德性,老子认为是最接近道体本真了,真也就是道的德性。“其中有信”,大道的生机,虽然无声无息,却力大无穷,用之不竭,不可阻止,不可逆转,非常诚信,周而复始,永不懈怠,如四季之更替,如潮汐之涨落。信,也是大道的德性。
  5、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
  白话:从古至今,大道不生不灭,永恒存在,从未有片刻离开。道是人类参天地造化之机,而“孔德”是“惟道是从”,所以自然可以用“孔德”来参众生造化之机,知其根性。如果问我,是怎么知道人世众生之法相、众生的根性就是这个样子的呢?靠的就是知道“道”,从而了解德,凭的就是“孔德之容,惟道是从”,我就是通过知“道”,才明“德”。
  阐述:阅,参、悟也。甫,同父。众甫,众人的法相,众生的根性。“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从古至今,真理只有一,无二亦无三。但世界上表达道之名称,千差万别,各式各样,有称它是“道”、是“神”、是“天”、是“帝”、是“如来”、是“母”等等不一而足。不管怎么称呼,“其名不去”,道的规律、道的真理永远不会改变,永远不可磨灭,它横竖三际,遍弥八方。大道永存,大德自然永存。如此参悟了大道之后,据大德“惟道是从”之性,“以阅众甫”,凭此就能参悟众生的根性。“吾何以知众甫之然哉?以此。”我是如何得知众生的根性,能无障碍地得知众生的法相,凭借的也就是“孔德之容,惟道是从”。达到这种境界,或许就是佛家所说的大彻大悟吧!
  
  综述:
  前一章,因当时社会上的道德伦理方面没有统一的遵循和标准,导致社会病态、人性扭曲,老子反诘“美之与恶,相去何若?”最后形成“人之所畏,不可不畏”的局面,老子慨叹“荒兮,其未央哉”。然后画众生之像,最后表态:“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我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而是以大道为贵,不断地从大道汲取智慧和营养,获得敢于说不的信心和勇气。
  对上一章众生相中的“如享太牢”,注释时没将老子的寓意交待清楚,也影响到对这一章的理解,特补充一下。在周朝,社会上上下下深信君权神授,皇帝自命天子,祭祀也成为头等大事。《左传》“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祭祀是当时一等一的大事,能享有祭祀权,就能证明自己是正统,而祭祀仪式一旦完成,说明已经得到天地授意,祖宗认可,统治天下也就名正言顺了,也就无人敢质疑了。而祭品,如猪牛羊等牺牲,祭祀完了,皇亲国戚、重要部族等都是要争相分享的,这是一种殊荣,如不能分享,是不被认可,是很可怕的事。众人以为,享受了太牢,也就与天地、神明、祖宗取得联系,从此获得庇佑,可逢凶化吉,可以高枕无忧,于是心理得到极大的安慰和满足。“如春登台”,似乎自此又上了一个台阶,眼前的一切繁花似锦,前程一片大好,于是情难自禁,喜气洋洋,如沐春风。老子认为这是世人在一厢情愿地自我麻醉,是掩耳盗铃式的自欺欺人。因为“天地不仁”,天地它不偏不倚、无亲无疏、无分无别。不仁,就是天地最大的仁。所以“如享太牢”是愚蠢的,“如春登台”是滑稽可笑的。离了大道,失了大德,祭祀,就成了缘木求鱼,春登台就如同南柯一梦。
  这一章,老子直接提出“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在当时,简直是石破天惊,不得不佩服老子的胆量与气魄!这也是老子第一次提出道与德的关系。“孔德之容,惟道是从”,从根本上否定了、颠覆了“惟命是从”,那么所谓的“天子”“天命难违”等就成为天大的笑柄,言外之意,凡是无道无德者,就不配居主位。相反,有道有德者可居之。整个章节,老子从大德“惟道是从”的德性,讲到德(象),讲到德的规律性(物),讲到伴随大道而生的精气、生机(精)及其(真),最后讲到大道运行的德性(信)。老子追根溯源,论证“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应该说,针对当时周朝社会的乱象,道德的沦丧,孔子和老子二位圣人,开始了伟大的历史性思考和实践:孔子及其弟子是通过制订规范来解决道德伦理问题,推动伦理开枝散叶;老子及其弟子是通过引导伦理形而上,从源头上从原则上来激活德,达到培根固本。老子固德“根“,孔子为德“开枝散叶”,“中华民族的德”才得以茁壮成长,最终长成华夏文明中的一颗参天大树。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