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剧本连载>洞天福地(长篇杂谈)>第七章 长生

第七章 长生

作品名称:洞天福地(长篇杂谈)      作者:玉峡耕牛      发布时间:2017-11-08 09:53:48      字数:3001

  天地长久。天地所以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详解:
  1、天地长久。
  白话:天地可以长长久久地存在。
  阐述:长,偏重于时间漫长与空间辽阔。久,偏重于持续不断,持之以恒。合称地久天长。人人都知地久天长,也想地久天长,却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人人都想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辉,却只知羡慕而不知如何可以做到。谷神不死,是因为道本无,道体虚,且无能生有,有最终归于无,道拥有强大的生机。天地为道所生,得生而有体,所以天地亦不可永恒。但天地秉持了道的无欲无念、无亲无疏,没有区别,没有对待,天地不仁。虽不能永恒,但可保长长久久。大道可永恒,天地可长久。所以,你看看,老子是何等的睿智,在几千年前就洞察到“天地长久”而不能永恒,“谷神不死”,大道才能永恒。
  2、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白话:天地之所以能拥有漫长的时空,能长长久久,因为天地从来没有想过和做过让自己成长壮大起来,既没动这个私念也没实施这个行为。天地只是让万物生长,而万物最终归于天地,所以天地能长生久视。
  阐述:何谓“不自生”?道生天地,天地生万物。道和天地都有一个德:生而不有,即生“有”而不占“有”;为而不恃,做了这么伟大的事,不骄不傲、不求回报;万物作焉而不辞,万物在自己的怀抱自由自在地生长,一片欣欣向荣,而不说三道四,不抱怨,不言辛劳;功成而弗居,帮助别人功成后,不会居功自傲沾沾自喜,不会居处在高上尊荣的位子。这就是“不自生”。万物尽管生长,但最终都要落叶归根,象江河归于大海,象游子回家认祖归宗一样,最终回归于天地。正是因为有了这份回馈,所以天地能保长长久久。这叫“不自生,故能长生。”所以我们也常说:“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3、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白话:所以圣人效法天地,先人后己,因而而受到众人的拥戴。将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却被众人舍命相护、相救而最终安然无恙。
  阐述:后其身:先人后己,在利益、在好处、在名利上,自己退一步,让别人先得先沾。身先:众人见他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在名利面前一尘不染的贞操,有如此好的德行,众人自觉自愿地会照顾他,尊崇、敬仰、拥戴他。外其身:在危险或死亡降临时,他将自身的安危置之度外,全然忘记了自己,身体好像不存在。身存:人们会奋力保全他,会舍命相护、相救而最终安然无恙,即便是不幸殒命,他的事迹,他的精神,会被世人代代铭记,能流芳百世。圣人懂得天地之道,故效法“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百姓自然尊崇,万民自然敬仰,天下苍生自然拥戴。哪怕是圣人将生死置之度外,百姓也会奋不顾身来保护他,即便不幸遇难,他的英名和精神也会被世人铭记,直至名垂青史,流芳百世,而达到“身存”。
  4、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
  白话:圣人能够“身先、身存”,岂是因为他公正无私所致?非也,而是因为他效法天道,做到了“后其身”“外其身”,所以最终能成就他的“私”,即“身先、身存”。
  阐述:这句是紧接上句来的,是反问。很明显,老子认为圣人所以能够“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根本原因是效法天道,故也能地久天长。而这一切,不仅仅是凭借“大公无私”。言外之意,离开天道,仅凭“大公无私”能做得到吗?显然不能。为什么呢?私,本意为自留口粮。老子提倡的是公正,公正可以,但无私不行,家里没点私货,全家都会饿死。老子明显是反对当时社会上包括“无私”在内的一些提法,认为那是糊弄人,最根本的是世人要效法天道,这样才能“成其私”,即为众人所爱戴、拥护和保护,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是以弗去”。有的注家,解释最后一句,说是圣人遵循道,所以“圣人天佑、吉人天相”。这明显与老子的“天地不仁”相悖。所谓“吉人天相、圣人天佑”等,老子认为那只是世人一厢情愿的骗人鬼话而已。
  
  综述:
  上一章节,老子讲“谷神”,论述大道的功用无穷无尽。老子还是借助“谷”、“玄”、“牝”来比拟大道的功用,提出了“谷神不死”,“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论断。同时,老子也在思索天地从何而来的问题,认为“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地就是那个具有强大生机的大道,从那个深邃遥远的生门,将天地诞生,是它给予了天地生命的本初,从而让天地与生俱来拥有大道的禀赋与功能。统治者如能遵从大道,随大道而行事,而不掺杂自己的私念私欲,不自以为是,就会“用之不勤”。“不勤”是老子体会到大道带来的快乐和舒坦。言外之意是,如能遵从大道,随大道而行事,不会勤苦,不会弄得自己苦不堪言,会感觉顺风顺水,毫不费力,妙不可言。
  道的作用,无处不在。“挫其锐”,高山夷为平地,锐无;“解其纷”,枝繁叶茂、花团锦簇而叶落归根、缤纷不再;“和其光”,繁华的不再繁华,光鲜的不再光鲜,显耀的不现显耀,一切得到中和;“同其尘”,万物同归,碾成泥化作尘。似乎一切都朝着一个方向,万象归无,万物归道,象孩子对母亲的眷恋,象游子回家认祖归宗。道的作用,周而不殆。一年四季,元亨利贞:春天,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周而复始。道就是这一切的源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本章,老子讲“长生”之道。长生不老,青春永驻,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事。如何能地久天长、青春永驻,老子提出“天地不自生,故能长生。”天地从来没有想过,也从没做过让自己成长壮大起来的事,既没动这个念头,也没这个行为。天地只是任凭万物自由自在地生长,而结果万物最终如落叶归根,归于天地。
  这就是为什么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缘故。“后其身”,也就是常说的在名利面前退一步,“外其身”,就是在危险和生死来临时冲在前,全然不顾个人安危。“身先”,周围众人见他在名利面前退让,既高风亮节又两袖清风,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如此德行,众人就自发地、自愿地尊崇、敬仰、拥戴他,让他成为众人的首领。“身存”,人们见他不顾个人安危保护大家,大家也会舍命相护、相救他,不让他受到任何伤害,因而最终他得以安然无恙。即便不幸殒命,他的英名和精神也会被世人铭记,名垂青史,流芳百世,做到“身存”。
  而这一切,仅凭“大公无私”能做得到吗?显然不能。老子认为,公正可以,但无私不行,家里没点私货,全家都会白白饿死。当时社会上的一些提法,老子认为那是糊弄人的,最根本的是要效法天道,这样才能“成其私”,统治者才能为众人所爱戴、拥护和保护,才能做到无为而无不为,才能做到“是以弗去”。
  可见,老子提倡“无为”而不是“无私”。“无为”就是为的时候不要自以为是,不要主观臆断,为的时候不要夹杂私心杂念,不要欲壑难填,不要为满足一己私欲而穷兵黩武,造成百姓流离失所,造成生灵涂炭。老子认为,统治者最最关键的是,遵循大道,要效法天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惟有如此,百姓自然尊崇,万民自然敬仰,天下苍生自然拥戴,万物自然归顺,疆域自然辽阔,统治自然长久。
  “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道理,可用于修身、齐家,也可用于治国、平天下,都能实现地久天长的夙愿。由从也可以看出,老子的“长生”之道,与后世道教提出的铸鼎炼丹而求长生不老,根本不是一回事。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