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剧本连载>洞天福地(长篇杂谈)>第六章 谷神

第六章 谷神

作品名称:洞天福地(长篇杂谈)      作者:玉峡耕牛      发布时间:2017-11-08 03:35:13      字数:3512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详解:
  1、谷神不死。
  白话:大道永恒存在、生生不息。
  阐述:谷与神是一对概念。谷,本意有两个,一个是指谷物,也有养育的意思;一个是指两山间的夹道或流水道,也有虚、无的意思。大自然中的山川峡谷,因有充足的水源、肥沃的土壤来滋润养育,几乎每一条谷都是风景秀丽,都呈现出一片勃勃生机。谷,具有母性生殖器的外观,同时具有强大的生机。所以老子借“谷”来喻“道”的生机,既形象生动,又直观易懂。道的本体是虚、是无,无以名状,故借谷以喻之;神,不是指神仙、鬼神,是指能赋予谷以强大生机和活力的东西。“谷”离开“神”,将变成死谷,神失去俗这个载体,将变得毫无意义。道的作用,无处不在,用之不盈,故以“神”喻之。谷与神,并不是偏正关系,也不完全是并列关系,有点如同人体与一口气的关系,这一口气尚在,你就个活人,这一口气没了,你就是具尸首。当然,如果这一口气,不随着在人身上,也就失去它的这一功用,变得毫无意义。不死,何谓不死,不会多生出一分,也不会减少一分,恒定的。如能多生出一分,有生必有死;如会少一分,就可能减少直至寂灭。正因为道无,所以道不会有失,不会出现慢慢减少;正因为道无,无又能生有,有最终归无。所以道不会灭,故曰“不死”,不死叫永恒。
  道之本,是无;道之体,是虚。看不见摸不着,但为什么有这么大的作用或魅力呢?因为无包含阴阳,阴阳交合便生出有,所以道有强大的生机。可是,道若隐若现,生机神妙难言,又要说明,所以老子将“谷”喻为道体,为阴,“神”喻为道的生机,为阳,合在一起为“谷神”。一阴,为地,一阳为天,阴阳交合,孕育出“有”,“有”孕育万物。这样一解释,大家或许更容易明了。
  2、是谓玄牝。
  白话:这就是为什么把谷神称作巨大、深邃又遥不可知的、变幻无穷的生门,它拥有变幻无穷的生机。
  阐述:玄与牝也是一对概念。玄,本意:搓线、编草绳。基于这个本意,衍生出三种意思:一是变化,而且是有规律的无穷变化;二是邈远,看不真切;三是玄色,不是黑色,而是很远看不清究竟是什么颜色。牝,雌性的鸟或兽,衍生出:锁孔、溪谷。玄与牝组合在一起,“玄牝”便有以下几层意思。一是,玄为妙,少女的意思。牝,代指知人事的母性。意思是道的生机,好似从纯真青涩的少女到成熟女性的过程。即道生无或道生一;二是,玄为深邃遥远貌,牝为生门。意思是道的生机,就好似是那巨大深邃又遥不可知的生门。天地就是从这个似有又若无的“无”中诞生,即一生二;三是,玄为天、为阳,牝为地、为阴。意思是道的生机,就好似天地万物阴阳的交合,慢慢孕育出有,即二生三;四是,玄为缠绕、交合的意思,牝为母性的生殖器。意思是道的生机,好似雌雄交合。即三生万物。同时,“玄”还寓意动,“牝”寓意静。就如有的母性,光有个肚子,但老不见动静,不会生育呀。正如“谷”还得配“神”,才能不死,才会迸发无限的勃勃生机。
  老子不但对“谷”与“神”两个字是精挑细选,对“玄”与“牝”,更精雕细刻,反复推敲而得到的。寓意实在丰富,绝对不可等闲视之。
  3、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白话:那深邃遥远的生门,正是天地的根,天地脱胎于此,是它给予了天地生命的本初。
  阐述:“门”与“根”也是一对概念。读老子的《道德经》要善于冥想,既要有化抽象为具体,也要善于化具体为抽象的能力。“门”指门,即生天地的门,与“根”的关系,是源与渊的关系,存在谁先谁后的问题,玄牝之门是源,天地是渊;又不单纯是源与渊的关系,还包含了天地既然脱胎于此,本身也具有或者说是与生俱来的“玄牝之门”的能力,天地也蕴含着大道,这是“天地之根”所在。
  有人把本章的要旨解释为胎息养生之术,认为“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所气。每至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之上,徐徐按捺百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以吐故纳新。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左右手上下前后拓。承气之时,意想太平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是以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
  4、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白话:生机绵绵不绝,也能明显感觉到它的存在,却又无法看见,跟着生机运行,不会觉得费力耗神,似乎自然而然,体会不到勤苦。
  阐述:绵绵:细如游丝,似有若无,又连绵不绝的样子。若存: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不勤:许多注解为“不尽”。但鄙人认为,勤或不勤,是人类的观念,老子之所以不用“不尽”“不穷”等词,而用“不勤”,就是想强调“道,没有人格”,即天地无仁。“不勤”,解释为“不刻意,自然而然,也不会产生疲劳之感”,似乎更为贴切。意思是,大道生万物,不是让我们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如能遵从大道,随大道而行事,将终身受用不尽,不必勤苦,不但不会苦不堪言,而且会感觉顺风顺水,毫不费力,妙不可言。可惜没有几个人能进入这种境界。
  
  综述:
  上一章,老子谈道之“不仁”。首先提出论点“天地不仁”,天地不偏不倚、无亲无疏、无怨无恩、无分无别、平等地对待天地之间的一切。天地不仁爱慈善,就是天地最大的仁爱慈善。无论你是富有还是贫穷,高贵还是低贱,善还是恶,天地同样对待。绝对不会因为你富有高贵而多给你风和日丽,也绝不会因你贫困低贱而少给予你阳光雨露。所以,老子才有此一比——天地视万物为刍狗,天地将万物看成如同摆放在祭坛上的供品——刍狗,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的死物。言外之意,天道不会因摆放是真供品,就感激就厚爱三分,因是刍狗就不悦,就另眼相看。不管你怎么做,都左右不了天道,影响不了丝毫,天道一如既往按照自己的规律运行。一切试图通过拉拢、腐蚀、收买天道,从而让天道遵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想法必将落空,必将是枉费心机、一厢情愿,天道只会视你为草扎的没有任何情感的狗。
  然后举例说明。老子讲道,喜欢借助些形象的事物来说,这一章借事又借物,什么事?祭祀,什么物呢?橐籥。祭祀,在当时是与战争同等的大事,因此老子比较隐晦,只是提到“刍狗”。一说刍狗,当然就是说祭祀之事。刍狗,就是祭祀时草扎的牺牲。“橐”是鼓风用的器具,上面是木板,比作天,下面也是木板,比作地,中间用皮囊连接起来,中间是空的,正如天地之间。鼓风时,可以用手按或用脚踏的那种器具。“籥”,是与橐相连接的竹器具,形状类似乐管之类的。既然知道“橐籥”的样子与功能,所以老子发问,也是一种警告!难道天地之间真的象“橐籥”吗?上面动,意味着天动,下面动,意味着地动,真如此,将天翻地覆,天塌地陷!所以,天地不能动情,天地一动情,万物必遭殃,哪怕是打个喷嚏,哆嗦一下都不行。所以老子说天地不仁。圣人遵从天道,所以圣人不仁。
  最后提出解决办法。既然如此,“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地不仁,在它面前反复祈求、祷告、祝愿,焚香礼拜,反复占卜,不断推算,乞求神明庇佑,希望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如此空劳一场,还不如实在些,守好本分,做自己该做的事,效法天地、圣人之不仁。是啊,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这一章节,老子继续论道,主要论述大道的功用无穷无尽。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老子还是借助“谷”、“玄”、“牝”来比拟大道的功用,提出了“谷神不死”,“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的论断。同时,老子也在思索天地从何而来的问题,认为“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天地就是那个具有强大生机的大道,从那个深邃遥远的生门,将天地诞生,是它给予了天地生命的本初,从而让天地与生俱来拥有大道的禀赋与功能。统治者如能遵从大道,随大道而行事,而不掺杂自己的私念私欲,不自以为是,就会“用之不勤”。“不勤”是老子体会到大道带来的快乐和舒坦。言外之意是,大道生万物,不是让我们起早贪黑没日没夜的瞎忙活,如能遵从大道,随大道而行事,不会勤苦,不会弄得自己苦不堪言,会感觉顺风顺水,毫不费力,妙不可言。遵从大道,将终身受用不尽。
  道的作用,无处不在。挫其锐,高山夷为平地,锐无;解其纷,枝繁叶茂、花团锦簇而叶落归根、缤纷不再;和其光,繁华的不再繁华,光鲜的不再光鲜,显耀的不现显耀,一切得到中和;同其尘,万物同归,碾成泥化作尘。似乎一切都朝着一个方向,万象归无,万物归道,象孩子对母亲的眷恋,象游子回家认祖归宗。道的作用,周而不殆。一年四季,元亨利贞:春天,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夏天,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秋天,无边落木潇潇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冬天,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周而复始。道就是这一切的源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