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安民
作品名称:洞天福地(长篇杂谈) 作者:玉峡耕牛 发布时间:2017-11-07 22:58:23 字数:3379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不知不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为无为,则无不治。
详解:
1、不尚贤,使民不争。
白话:不要推崇、不要提倡用功名利禄来引导和鼓励民众。让民不为功名所累,不为利禄所惑,不去为虚妄的东西而拼搏,重返自然。
阐述:初一看,不尚贤,那还得了,老子他想干嘛呀。注意,千万不能望文生义。老子“不尚贤”中的“贤”,并不指贤人,而是指现实生活中所谓的“贤”,即贵之以禄,尊之以官,荣之以爵,老子主张不推崇、不提倡用功名利禄来引导民众。如此,民众方能不为功名所惑,不为功名所累,返自然也。
何况当时社会上认为的“贤”,包括前一章的“美之为美”“善之为善”,老子内心深处是不苟同的。当时社会鼓吹的“贤”,指的是那些满口仁义道德文章,却常行苟且之事的道学,指那些明面上冠冕堂皇、道貌岸然,私底下却尽干些卑鄙龌龊下流的勾当,指那些忠孝喊得天响,却常行离经背道之事,等等,老子对此深恶痛绝,何谈效仿与推崇。老子透过这些纷纷扰扰的现象,看到了问题的本质,是统治者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而且,事实上,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是通过贵之以禄,尊之以官,荣之以爵,用功名利禄来引导民众的。
2、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
白话:不以难得之货为贵,不对奇珍异宝的价格推波助澜,使民众不会产生一夜暴富的想法而铤而走险,沦为盗贼。
阐述:上有所好,下必甚焉。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如人君不嗜好珍宝,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没了暴利可图,民自然不会铤而走险,不会啸聚山林。上化清静,下无贪人,实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也就在望了。
3、不见可欲,使心不乱。
白话:不要去展现、炫耀那些会激发人的欲念,令人产生非分之想的东西,而使人心乱神迷,而是要使人内心宁静平和。
阐述:老子认为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纵情声色,饮食无度,易伤精气神,惑乱心志。如一些女子穿着过于暴露,催发强奸案;一些人喜欢显摆,露富,招致抢劫,等等。老子告诫我们,不要去展现、炫耀那些可能会激发人的贪欲、占有欲等各种欲念的东西,令人产生非分之想而使人心乱神迷,最终害人害己。
4、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白话:所以得道者的管理,是使民非分之想虚无,使民实实在在的居家过日子,弱化民争强好胜和追逐功名利禄之心志,使民有骨气、重气节。
阐述:有人读到“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哦,我明白了,原来老子是让人变成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人。我们提倡人要有大志,要有鸿鹄之志,这些老子都说不要,只需吃饱喝足,强筋壮骨就行。这不是培养五大三粗的傻子吗?当然不是。那老子的意思是什么呢?老子认为治国与治身同理,可以用治身的办法来治国。这里的圣人之治,自然包括治国与治身。心、腹、志、骨,在这里只是意象,不是实指。心指人的欲望、贪念、私心等,故言虚其心,即要除嗜欲,去烦乱。腹,代指养育精气神的本体,也就是常说的五脏六腑,这个要实,本不实,基础不牢就地动山摇。志,代指人逞强好胜之心,指好高骛远、不切实际的想法和穷兵黩武的做法,所以要弱,要柔和谦虚。骨,人光长肉不行,得有骨。这里的骨,代指风骨、傲骨、铮铮铁骨,要髓满骨坚,否则,就是软骨头、没骨气。万万不可望文生义和断章取义。
5、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白话:常常使民不懂得什么“尚贤”、“贵难得之货”、“可欲”,从而没有非分之想,使那些居心叵测的“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之徒无法挑唆民众,从而不敢为所欲为、恣意妄为。
阐述:有人读到“常使民无知无欲”,哇,这不是典型的愚民政策?其实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老子这里讲的“无知”与后面的“知者”是相对的。无知的“知”,并不是指知识,而是指上文中提到“尚贤”、“贵难得之货”、“见可欲”三种情况的不知。无知,就是做到不尚贤、不贵难得之货、不见可欲。无欲,指不争功名,不生贪念,不为偷盗,心不乱。用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歪脑筋,不动歪心思,不打歪主意,无非分之想。知者,是指那些包藏祸心,总是想挑起或唆使民去争、让民为盗、让民心乱而想坐收渔翁之利的“贤者”,是指那些心不虚、志不弱而意图不轨,有狼子野心之人。民无知无欲,知者也就利用不了民,民也就不会被知者所蒙蔽,也不为知者所驱使,且知者的真实意图很快会被民识破、揭穿,而大白于天下。知者自然也就不敢轻举妄动。所以老子说,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知者不敢为也。
6、为无为,则无不治。
白话:作为和管理,能够不带私心不以主观臆断,做到无亲无疏、无恩无怨,无分无别,那么天下没有治理不好的,无不实现大治的。
阐述:这是老子第一次提出“无为”的思想。无为,就是顺其自然,不刻意而为,一切遵循自然天道规律;无为,就是不夹杂私心杂念,不添加自己主观想法而去为;无为,就是克己奉公,是最高境界的作为。“为无为”,就是通过作为,也就是教化,使民众知“道”,从而依“道”而行。为无为,也就是前一章节中提到的“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如果天下都遵循“道”,一切都自然而然,管理者也就轻松无事了。
综述:
前一章说了,思考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最大禀赋,人也因此成为万物之灵。可人的眼睛却只能向外看,不能反观自我,不能反观内心,那么,追求外在的东西就成为必然,而内心所需往往被忽略。而外在的美好的东西,无非就是名和利。有了名,就会有社会地位,会被承认,被人称赞,受到尊崇,受人敬仰。有了利,就可以坐名车骑名马,住高楼大厦,可以锦衣玉食,可享受到很多。何况,世人还想名利双收。
统治者正是利用人的追逐名利,想方设法制造各种条件,让天下芸芸众生去争夺,用名位权势来吸引天下的英才,众生也似乎心甘情愿,乐此不疲。
这样一来,就会造成一种局面,就是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黎民百姓也就“学成文武艺,卖与帝王家”,卖掉的是文武艺,买来的是名和利。
老子看穿了这一切,为统治者提出安民之道:一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尚贤,不贵之以禄,不尊之以官,不荣之以爵,不推崇、不提倡用功名利禄来引导民众。说实话,好是好,但对于统治者来说,要求是有点高,很难做到,也几乎没有人能做到。二是,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金银珠宝,饿了不能当饭吃,冷了不能当衣穿,可世人就是放不下。要统治者不贵难得之货,实在有点与虎谋皮的味道。如果人君不嗜好珍宝,黄金弃于山,珠玉捐于渊,没了暴利可图,民自然不会铤而走险。如果能将金银珠宝都砸了,视之如粪土,最高兴的当然是老百姓。当然,这一切,都只能是想想而已。三是,不见可欲,使心不乱。不要去展现、炫耀那些可能会激发人的贪欲、占有欲等的东西,不炫富,不穿金戴银,自然不会令人产生非分之想而心乱神迷了。问题是统治者做得到吗?
老子最后提出圣人之治:要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不知不欲,使夫知者不敢为。总之一句话——为无为,则无不治。这就是“无为而治”的由来。
无为而治,很好,但境界太高,要求太严,历朝历代的统治者只能想想而已,不会真的去身体力行。反而为后世懒政怠政者提供了说辞——无为而治就是啥也别做,天下自然大治了,这可是老子说的!
老子就是洞若观火,将一切看得太清楚了,所以他开出的安民治世的药方,毒啊、一针见血啊!可却不为统治者所喜,更不会被统治者所采纳。相反,他的理论、观点,往往被统治者刻意误解和篡改,如“常使民无知无欲”,就被他们捧为愚民政策的金科玉律。我想老子九天有知的话,定然会气得不轻吧。
老子喜欢说不,不要怎样怎样,仅本章节就用了10个不字,而很少说要怎样怎样。然后再说圣人是怎样怎样。
实现“无为而治”,是老子“为”的最高境界。如果实现了,人类社会或许就真的自由了。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一生孜孜以求的人生境界,这与老子的无为而治,依“道”而行,有异曲同工之妙。也就说,老子也是提倡有为的!然而,古今中外许多人却只知道老子提倡的是无为,这是没学到精髓呀,只是学到了一半。孰不知,老子第一章就提出“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第二章又提出“有无相生”,无可生出有,有最终化为无。老子是劝告统治者要努力勤奋地为,要身体力行地为,但不能有任何私心杂念地为,要克己奉公地为,这样一来,就可以实现天下大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