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秀山解放
作品名称:秀水明山(记录) 作者:绿叶草根 发布时间:2017-11-13 15:18:51 字数:6614
1949年11月7日下午,解放军12军36师106团进入秀山县城内,宣告县城解放。
秀山作为刘邓大军入川的第一站,在全川首先迎来了解放。而此时,11月5日在湖南常德组建的西南服务团秀山中队正在秀山县委书记于吉仁的带领下从常德赶往秀山。
凤凰起舞,梅江欢歌,山民迎亲人,千家万户乐。
饱尝国民党反动派腐朽统治之苦的秀山人民,一扫脸上的愁云,怀着喜悦和激动的心情,迎来了秀山解放的春天。共产党、毛主席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从跨进秀山的茶洪渡口的码头,至石耶经平凯到达秀山县城,在这长达百多华里的川湘公路沿线,每经过一个重要场镇,都受到当地群众燃放鞭炮的热烈欢迎。
秀山,这个川湘黔接壤的军事重地,国民党反动派曾不遗余力苦心经营,采取封锁消息,造谣惑众,强化地方武装,扣押默退进步学生,乃至坚壁清野等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妄图使解放军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可是,黎明前的黑暗挡不住曙光,乌鸦的翅膀遮不住太阳。辽沈、平津、淮海、渡江几大战役胜利的消息不胫而走,人民解放军这支正义之师,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崇敬。加之湖南和平解放之后,中国共产党川东地下党就给秀山外围组织“六一社”下达了“迎接解放”的指示,接着中国共产党贵州地下党又于10月份先后派吴恩楠、兰华富等同志,来秀山开展迎接解放的联络工作,秀山各族群众早已有了迎接解放的思想准备和一定的组织准备。
住秀山师范的吴恩楠、兰华富,在该校教导主任陈有祥的掩护下,与刘邓大军政治部派来打前站、了解秀山至思南行军路线的张世玉同志会面,得知进军在即;秀山天快亮了,并密商采取措施,抵制了国民党县政府疏散学生下乡的指令,把留校的33名学生组成迎接解放的宣传队,等待亲人解放军的到来。
11月7日上午,在洪安烧毁茶洞大桥后,被解放军击溃撤退到石耶的民众自卫总队第一大队长田子霖,气急败坏地又来烧石耶大桥,吴肇修当即出面制止,在场的群众也拒绝搬运引火材料,正相持不下之时,中平方向传来轰隆隆炮声,在岩门坎右侧山堡放哨的乡丁杨再盘,见解放军已到青龙,他打了一梭子,栳起机枪掉头边跑边喊:“来了!来了!”田子霖慌忙撤离,大桥得救了。吴肇修便在桥头号上摆出点心和刚烧好的开水,带着几十个人组成的欢迎队伍,举着小红旗,放着鞭炮,到坳颈上欢迎解放军,西大村的杨济川、杨友勤、唐载飚等也同许多群众,在石耶大桥的西头燃放鞭炮,向行进的解放军表示热烈欢迎,部队干战个个面带笑容,招手致意,沿公路向前挺进。
这天下午,解放大军已过石耶的消息,很快传到平凯,不识时务的平凯乡国民党乡长杨德明,还带着几十个枪兵忠实执行国民党县长李琛“坚壁清野、焚烧桥梁”的命令,他一面大叫大嚷“共产党来了要杀光、抢光”,催促保甲长驱赶百姓到10里外躲避,不听者军法从事;一面把赶场群众挑来卖钱的柴草,估倒搬到简家桥和平凯大桥上,要放火烧桥,但并没有多少人听他那一套,相反围聚的人越来越多,坚决阻止放火烧毁大桥。正在难解难分,不知哪个喊了一声“解放军来了”,大家跟着这么一吼,吓得杨德明带起枪兵就走,在简家桥上放了一把火,便朝马蹄溪逃跑。
简家桥是一座桥身很短的无盖敞桥,等枪兵走远,周围的群众都自动用木盆、水桶运水灭火,旋即到达平凯的解放军前卫部队,也来同大家一起扑灭余火,保住了桥梁和多数桥板,清除了桥上的障碍。随后解放军部队源源而来,这时地方人士肖子敬、刘保贞、丁庆斋、简济民等,立刻取出事先(解放军还在洪安时)组织人书写的手旗和准备的鞭炮,齐集牧羊坪公路边,迎着沿路开进的解放军,一面燃放鞭炮,一面高呼欢迎解放军的口号。成两列纵队行进的解放军也频频挥手致意,高呼“老乡们好!”“秀山解放了!”
解放军路过平凯天已很晚了,前面的继续成二路纵队开向县城,后来的在平凯宿营,说话和气,买卖公平,受到群众的亲近。肖子敬开的商店,带头收用部队携带的“东北三省流通券”,刘保贞、陈玉清、鲁先同等自告奋勇出面,代管国民党平凯粮库暂时无人管理的公粮,缓解行军打仗对粮秣的急需。
7日入夜,解放军开进县城的消息传到秀山师范学校,留校的师生正高兴得拍手欢呼跳跃,秀师附小一位老师又来告知,刚才有10来个在城郊游窜的国民党警察兵,见城内一天没有动静,想偷偷梭进城捞油水,碰上解放军叭叭两枪,就没命地逃走了。师生们更加欢天喜地,抓紧剪贴迎解放横幅,制作迎解放小手旗,赶写迎解放标语,练习秧歌舞蹈和革命歌曲,大家沉浸在无比兴奋和幸福之中,忙了一个通宵。
十一月七日,解放军解放了秀山县城。
第二天清晨,城里居民打开门一看,三三五五,一组一组的,头戴闪闪光发光红星军帽的解放军,神色自若,怀抱钢枪,相互依偎躺卧在各家各户的阶檐下。“解放军,你们辛苦了,请进屋休息吧!”
“不,老乡,谢谢你的好意!”
如此严律严明的队伍,如此和蔼可亲的军人,使各处初次见到解放军的老年人,不约而同,连声赞叹:“活了几十年,怕惊扰百姓,连家门都不进,冒着寒风细雨宿在阶沿上,真是菩萨兵!要是那些背时的遭殃(中央)军,早闹得鸡飞狗爬墙了。”这些称道和夸赞,引起了更多群众的共鸣。人们的心理,很快由国民党制造的恐惧、疑虑中解脱出来,变为惊奇和亲热。
先是南大街艾云祥兄弟、郑怀卿、陈启明等点燃鞭炮,继而全城各处都响起了“噼噼啪啪”的爆竹声。赓即就是万人空巷,争睹军容,形成夹道欢迎。很快秀山师范留校师生欢迎解放军的秧歌队上街了,他们四处张贴欢庆解放放的标语,挥舞手中小红旗,高呼“欢迎亲人解放军”的口号,又是扭秧歌,又是唱歌曲。
威武雄壮的解放军队伍,迈着整齐的步伐,一队接一队。“向前!向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声和“老乡们好!”“同学们好!”的口号声,与人民群众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到处洋溢着节日般的欢乐。白天的歌声、笑声、口号声、鞭炮声过去不久,晚上的锣鼓声,音乐声又响彻夜空。县城的文艺团体和解放军宣传队在万寿宫举行军民共庆秀山解放的专场文艺晚会,分别演出了精采的歌剧《兄妹开荒》、《王三宝》和辰河剧《打渔杀家》、《林冲夜奔》等节目。
由于解放军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亲切的良好印象,从此一扫历来的“怕兵”思想,逐步改变为“爱兵”的风尚。许多群众都把登门问事、办事的解放军,当成久别重逢的亲人。
县城西街居民胡玉英老大娘,讲述了当年迎解放期间一段美好的回忆。她说:“一天朝我家走来一个解放军的妹妹兵,要我给她找个僻静地点换一下腿上的药。我立刻把她让进内室,给她弄温开水洗疮口。我俩嘻哩哈啦像亲姐妹一样,她热情地邀我去当解放军。我朝床上正在哭闹的娃娃一指,深感惋惜。过后我向我二嫂讲这件事,才失悔没有同她一路去当兵哩。从此那个妹妹兵就时不时在我脑子里有说有笑。”这个真实而又平凡的故事,深刻地反映了老百姓和解放军的鱼水之情。
刚解放三、五天内,原国民党秀山县参议长熊绍韩返城了,遭受蒋介石排挤而客居秀山的知名人士欧百川也站出来了。他们诚恳接受解放军先头部队的委托,投身人民解放事业。在县人民政府尚未接管秀山的日子里,以“秀山县解放委员会”正副主任的名义,毅然担当起为过境西上解放大军筹措粮秣和维护地方秩序的重担。还有利达汽车运输商行的王佑军、黄政樾等,也运用手中掌握的运输工具,为赶运军粮做无私的奉献,都受到当时解放军前线指挥部专电嘉勉。
刚刚组建的秀山县委和秀山中队,11月6日从常德黄岭岗出发,踏上武陵区少数民族地区的崎岖山路,向接管地秀山急进。为了争取时间,中队天不亮出发,冒着秋冬季节的连绵阴雨,背着沉重的背包,穿着浸湿的棉军装,踩着泥泞的山路,忍受着疲劳与饥饿,艰难地跋涉前进。进入少数民族地区后,困难更大了,山路崎岖,风雨交加,散兵、土匪的不断骚扰袭击,同志们流血流汗备受艰辛,但无一人叫苦,无一人掉队,全队上下团结一致,日夜兼程。中队的领导同志们更是辛苦,他们白天行军,处处带头,晚上还要开会学习,研究到达新区后如何开展接管、建政工作。
西南服务团秀山中队是跟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三兵团向西南进军的,其目的地是四川省秀山县,即地处川湘黔三省交界的边远山区,高山竣岭交通闭塞,封建割据,社情复杂,地主武装,横行霸道。俗语云:“养儿不用教,酉秀黔彭走一遭”,这说明,秀山不仅条件艰苦,社情也不安定。
西南服务团一团离开常德才三四天,当行至沅陵清水溪时,传来酉阳分区所辖的秀、酉、黔三县已宣告解放,急切等待接管。
大军雄风,捷报频传,同志们顿时精神振奋,干劲更足。
由于解放大军先头部队进展神速,沿途解放的各县人民政府不能即时组建,根据刘、邓首长的指示,各县中队奉命从清水溪乘汽车加速前进。乘上汽车,车轮飞转,一颗火热的心早已向秀山飞去。
7日下午5时解放县城时,国民党政府各机关工作人员已逃跑一空。
11月8日,一O六团离开秀城,向酉阳前进,直指重庆,留下供给科长吴思引主持秀山县人民政府成立前的县城治安和筹集粮秣等工作。
11月10日,解放军二野十二军先头部队留下的供给科长吴思引和先头部队其他暂留人员在原国民党县党部召开了县城各界人士会议,宣传党的政策,宣布成立秀山县人民解放委员会,要求推举正副主任委员。大家初次提出几个人后,科长进一步说明,今天成立的这个委员会,在座的都是委员,你们推举的正副主任,要帮我们筹办粮秣,有金钱过手,如有贪污情况,大家都要负责,一定要推荐公正、能办事的人。这样,最后一致推荐欧百川当主任,熊绍韩和涂逸之当副主任。当时他们三人都不在场。后来欧百川向吴科长推辞,说他是外地人,办粮秣的事很紧急,怕拿不拢来,建议熊绍韩当主任,他和涂逸之当副主任。经吴科长同意,就这样定下来了。
因为熊绍韩未到会,吴科长派遣杨通惠、周之祯前去涌洞接熊绍韩回城。
秀山的贤士、杨通惠的诤友周之祯,在秀山刚刚解放时,他就率先回城靠拢解放军,帮留城部队领导吴思引捎信去肖塘,接绍老(熊绍韩)回城筹办粮秣,支援大军西上。1950年2月,在酉阳专署学习期间,又主动报名参加工作队,到龙潭苦竹坝宣传党的政策,遭土匪砍得遍体鳞伤。为人民解放事业洒热血,九死一生,也在所不惜。联想到1939年在县文庙小学时,尽管受到宪兵监视,他仍坚持订阅共产党的《新华日报》,其气节可谓长虹贯日。周之祯生前相信共产党、热爱共产党,无愧于时代所赋予的人生价值和使命。
11月12日,熊绍韩、欧百川、涂逸之、杨通惠分别回县城,接受部队和各界人士的委托,组织解放委员会工作,征集粮粮饷支援解放军。经商定,熊绍韩任解放委员会主任,欧百川、涂逸之任副主任。其他旧人员,目睹共产党亲民爱民,并不是国民党宣传的那么回事,也陆续回城。
熊绍韩第一时间会见吴科长,具体商量筹办粮秣事宜。
熊绍韩与吴科长商量:“这粮秣怎么办?”
“要办粮秣,供应过境大部队。”
熊说:“粮草都是现成的。征粮结束,粮就关在仓里没有动,稻草到处都有,只需集中,粮食只需加工,从洪安到妙泉的路线,部队有哪几个住宿点?”
吴科长听熊是内行人说话,就说有石耶、平凯、县城、龙池几个地方。于是熊绍韩马上写信通知这几处,指定石耶吴肇修、平凯鲁先同、县城邹斐然、龙池熊鼎清分别为各粮店负责人,要他们在当地集中稻谷加工糙米,同时在附近集中稻草。任务布置下去后,都迅速行动,顺利地解决了解放军过境所需的粮草问题。
熊绍韩、欧百川、涂逸之这三个人很快到职后,他们主持筹粮工作很顺利,其他旧人员见共产党并不是国民党宣传的那么回事,也陆续回城。
熊绍韩主持解放委员会工作得心应手,积极开展筹集粮秣和维护社会治安工作,决定把粮食集中到川湘公路一线的粮店内,较为顺利地解决了过境大军所需的粮草供给。
11月18日,解放军二野补训师抵达湖南吉首,分出一团二营三连为秀山大队,作接管建政工作的准备。
同日,一团进至湘西所里(今吉首市)便奉命将二营三个连全部分遣,从所里乘车赶赴秀山、酉阳、黔江3个县,分别编为3个县的县大队,实施接管警备工作。
11月19日,过境的解放军摩肩接踵,大小车辆特别多,南门飞机坝都停满了,晚上在秀山宿营。
11月19日傍晚,二野三兵团政治部主任阎红彦、西南服务团一团团长曹荻秋和涪陵地委的工作人员以及秀山中队进入秀山县城。同时,十一军补训师及涪陵专署也先后抵达秀山县城。
刚下车,于吉仁、汤吉震就到凤鸣书院接受了刘邓首长的召见。邓政委说,新区的同志不懂书记是干什么的,要于吉仁兼任县长,汤吉震暂改任副县长。还任命许金城为秀山县委委员,把原分配去涪陵地区贸易公司当业务科长的王崇玉,也留在秀山负责经济工作。当晚,与先头部队留守人员接头,次日驻进原国民党县衙门。
小战士许昌想:到家了,虽然一路辛苦,但是十分值得!
10月份,在湖南常德黄岭岗整编时,许昌被分配在秀山中队。行军路上,他与文代贤、杨志佩、王德宣三同志负责打前站即领粮、买菜、找房子宿营工作。
在泸溪某地,那段时间的雨特别多,一天的急行军又饿又累,加上天色已晚,于吉仁教导员传话说立即找房子宿营。沿途百姓由于受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动宣传,早已跑光,结果找到一户人家勉强可以住四五十人,他们就把一间较好的厢房主动安排中队领导住,其余同志全部在堂屋住,连老大姐张友谷同志也不例外,找点主人喂牛没用完已发霉臭的湿稻草铺在地上睡通铺,结果还是住不下,许昌就和文代贤、王德宣三人住在一个牛圈的上面,由于空气流通,一点没有异味,圈上铺板高低不平,甚至硬邦邦的,许昌就把薄得像毯子一样的军用铺盖裹在身上合衣而眠。疲劳困倦使他睡得那委香,那么甜,比现在的席梦思舒服得多。
次日拂晓,又开始了七千里路的小长征,一路欢歌一路情,互相帮助,无怨无悔,那是实实在在的干革命,既无私心又无杂念。有时为走捷径就翻山越岭走小路,路是黄泥路,那个滑起来行军格外费劲,许昌年纪又小,一路不知摔了多少筋斗,在汉口发的棉军装,连经纬线都分不清了,像一块黄纸板,实在不像一个凯旋之师、胜利之师的战士,虽然样儿不惊人,但都有一颗红亮的心,不怕吃苦,乐于献身,甘愿劳其心志,累其筋骨。
在生活上,西南服务团和全团军政干部一样,衣食住行全部是配给制,没有工资。他们在常德黄岭岗整编时为庆祝开国大典,每人发旧币七万元(折人民币七元钱),是参军以来第一次薪津,为此中队还专门组织学习,讨论此事,印象最深的是许昌买了一双很漂亮的高筒回力球鞋,但路上始终舍不得穿,准备到目的地入城再穿。
一路艰辛写不完,最艰苦的也就是在泸溪和沅陵一段,曾七天买不上菜,基本上用米汤放点盐巴当菜,11月19日到秀山后到涌图买了两头肥猪,一日三餐,顿顿猪肉炖粉条,真是天下第一美味。秀山是他们的目的地,到达秀山后,除有到家的感受外,更主要的是赓即投入了秀山中队来秀的建政工作。
想到这里,许昌诗兴大发,赋得七言诗一首云:
淮海渡江挺西南,为了革命奔向前,
半生坎坷无悔怨,笑对人生过百年。
11月19日晚上,吴科长就通知熊绍韩等人去凤鸣书院(今民族中学)开会,城内有三十多个青年也参加了。解放委员会成员和各学校师生代表开了座谈会,了解到各方面的情况都比较正常。大会由三兵团政治部主任阎红彦主持,他说:“今天开这个会是请大家来,说明我们的政策。我是北方人,怕你们听不清楚,请西南服务团第一团团长曹荻秋团长给大家讲话。”曹团长首先宣布了解放军的政策,接着又讲了一些话,并对秀山的工作作了指示。四川的民主人士吕一平也讲了话;吴科长就问熊绍韩有什么意见和要求,请讲几句。
熊想:自己是旧职人员讲哪样?就推欧百川讲了几句、郭源发讲了几句。中心意思是说,希望新政府要接近群众,不要堂高簾远,下情不能上达。然后就散会。
刘朝栋与胡德华等人回到秀山城时,王烈如、李宗贵等正通知六一社、稚心社组织,动员组织社员参军参干。
解放了,两社组织了欢庆解放的大游行,影响很大。不久,西南服务团的车队开到了,服务团的同志住在秀山中学。
王烈如和刘朝栋、李宗贵去找服务团的同志,最后王烈如见到了一位首长,首长简略地问了一下秀山的情况,指示“六一社”应与地方政府取得联系,他说,秀山县人民政府很快就要建立了。
事后,他们才知道这位首长是二野三兵团司令员陈锡联。几天后,在秀山女中楼上,王烈如、刘朝栋、李宗贵与王磊部长见了面。人民政府成立后,他们见到了县长于吉仁和副县长汤吉震,他们经常保持联系。于吉仁和汤吉震布置他们组织欢庆解放的大会和游行,动员群众返城恢复正常生活秩序,支援解放大军。
他们号召“六一社”、“稚心社”社员动员说服下乡的家属亲友回城,带头从多方面支援解放军;动员青年、学生参军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