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龙湾口难吞巨象 老乡情背后插枪
作品名称:元明风烟 作者:关键 发布时间:2017-11-05 01:50:27 字数:3462
陈友谅遂即回书,而后分拨细作探察。过了八日,细作相继回报道,“大城港、金陵城南屯有大军,营寨累累,宋军难以计数。”
“金陵城西南面果有一座木桥,河汊纵横,可利水军通行。”
“金陵城北面未见宋军营寨。”
第十日早晨,陈友谅令祝宗、康泰领两万兵马驻守太平路,令张战南为先锋,领一万大军先行,直抵金陵城西北,其余七万大军一起乘船沿江顺流而下。傍晚,行至一港,但见江岸营寨累累,旌旗高挂,旗上或书宋,或书杨。
陈友谅放眼望去,问左右道,“大军已到了何处?”
燕雷以手指营寨道,“此便是大城港宋军之寨,寨中之将唤作杨璟,他原本是白莲教弟子,属于左君弼麾下,因不肯降元,而投归赵普胜,后又投了宋军,此人武艺甚高,很是勇猛。”
陈友谅道,“宋军料我从附近登陆,因而将精兵屯于此。康兄果不欺我。”
邹普胜道,“今可留一万水军断后,以阻此处之敌。”
陈友谅遂令将官传号,留元帅李无天带一万水军停驻于此。
得知陈友谅率军而来,朱元璋迅速对江宁城外的部署作了变动,常遇春领三万大军由城南转移至城北,埋伏在石灰山后面,此军将作为与汉军决战的主力,部将有唐胜宗、华云龙、周德兴、何文辉、张赫、朱寿以及从溧水赶来的郭兴、郭英等人,城西北则由朱元璋亲领两万大军埋伏于卢龙山,此军主要负责与对面的茅成军截断汉军后路,部将有冯国胜、朱文正、陈兆先、陈胜、花茂以及廖永忠等人,城西龙江关便是茅成所部的五千余人,部将有张德胜、徐公辅、昌文贵、李志高等人,与茅成部相聚不远的南边便是康茂才部,此部主要是防守江东桥,阻止汉军从此处来到城西或城南,大城港杨璟部及城南徐达部则是虚张声势,营寨虽多,驻军皆不足五千人,另外邵荣、赵继祖、俞通海、宋朝用率水军万余人泛于江上,以备从水上驰援或追袭,陶安等文臣带兵守城,此时城外宋军人马已与汉军相当甚至多于汉军。
汉军船队过了大城港,来到城西南入江口,而后沿河逆流而上,行至江东桥,已是深夜。
陈友谅立在船首,亲自呼喊道,“康公、康公---”
陈友谅连喊数十声均不见回应。此时,船队前面传来消息,言说江东桥上筑了泥土砖石,原先的木桥已经变成了一座石桥,而且桥边有宋军驻守。
邹普胜道,“今事情有变,必有事故,圣上可退兵。”
陈友谅道,“今大军到此,如何不战而归,其必料朕从城西进攻,故而如此,今其主力驻于城南,某率军攻其城北,可破此城。”
邹普胜道,“康茂才若泄露了机密,其中事故难测,不若先退兵。”
陈友谅不从,遂下令将船队退回到长江上,只待天明后进攻城北。
且说朱元璋驻扎在卢龙山上,闻陈友谅大军奔江东桥而去,不免心惊胆战,待哨探回报,得知汉军退回至江上,心中稍安。
天明之后,陈友谅令张战南率前军先行,挫败茅成部,而后驶入龙湾,沿河逆流而上,在金陵城北面宽阔处登岸立寨,并派军在附近巡哨探察。
陈友谅令陈宁、朱京驻守江口,而后亲率大军与张站南部会合。时近中午,汉军正在烧饭,忽然乌云密布,大雨倾盆,汉军或登船,或躲入帐中。
大雨刚停,常遇春便率领宋军来袭。陈友谅登船观看,见宋军人数甚众,略有吃惊,随即指挥各军作战。
常遇春兵分六支,向汉军轮番冲击,反遭汉军击退。朱元璋在卢龙山上见状,令廖永忠领军五千进攻汉军西面,茅成亦令张德胜带军五千从南面赶来,一起进攻汉军西面。
陈宁、朱京见果有军袭汉军西面,遂从江口来援,弃船登岸,试图夹击廖永忠、张德胜部。朱元璋见状,遂令朱文正、花茂带军五千突然杀出。
邵荣获知消息,从长江下游带水军主力逆流而来,到得江口,前后夹击陈宁、朱京部。邵荣令俞通海跟缪大亨带兵直攻陈宁、朱京旗舰,汉军不能拦阻,被俞通海、缪大亨将兵围住,宋军一拥而上,缪大亨趁乱一刀斩杀陈宁。朱京弃船上岸,又被朱文正一枪刺死,汉军后卫大溃。
此时,宋军各部向陈友谅部汇聚,双方兵力相当,但汉军被宋军所围,地形上处于不利。
宋军几次强攻猛打,并未突破汉军的阵线,相反,汉军一发力,却把宋军打得后撤。朱元璋见状,令全军后撤相持,间或派军袭扰。
双方相持一昼夜,大战数场,宋军始终无法击溃汉军。
刘基劝道,“猛虎再凶,不能吞象。若威逼甚急,汉军反攻,恐难抵挡。今当撤围江口,趁其退兵之时,聚兵在后掩杀,方有斩获。”
朱元璋心有不甘,却只能如此,传令茅成部撤围江口。
邹普胜道,“今宋军主动撤围,必是见久攻不下,想趁我军退兵之际发动攻击,我军若退兵,当相互掩护,依次而退。”
陈友谅从其言,与众将商议撤兵计划。
朱元璋见汉军有序登船,知汉军欲撤,遂令各军猛攻。
汉军所立营寨不牢,被大雨一冲,更是不稳,此刻一并被宋军攻破,汉军断后部队不能挡,出现溃乱之象。已登船汉军见寨栅已失,后卫大乱,无法用弓箭掩护。
陈友谅急忙下令乘船撤离,偏又赶上退潮,龙湾里的大船尽被搁浅,遂又下船来,事出意外,各部将官无法协同作战。此时,路上、水上的汉军彻底崩乱,又被宋军一冲,无法有力抵抗。
陈友谅在亲军的护卫下找寻小船,正遇康茂才将兵赶来。陈友谅见着,高声叫道,“康兄助我!”
康茂才带兵士突入阵来,挥刀喊叫,“留下首级。”
陈友谅惊得转身便逃。眼看赶上,身边猛然杀出一将,敌住康茂才,乃陈友谅亲侍统领苏步。苏步与康茂才斗得数合,不敢久战,亦逃去。康茂才不追苏步,四处寻陈友谅,但见陈友谅被亲兵护着登上一条小船。康茂才急忙追过去,眼看赶不上,遂夺过身边护卫的长枪来,猛掷了过去。
那长枪正中陈友谅左背,陈友谅中枪扑倒在船。
张必先率部在前开路,张定边率部断后,终于突围到长江上,七万大军折了一半,其中八千余人战死,两万余人被俘,数千人失踪。
陈友谅逃至长江上,被众人扶起,那长枪刚好穿透了铠甲,并未伤到皮肉。陈友谅看着残破乱军,痛恨叹道,“老乡、老乡,背后一枪。老康、老康,害我友谅!”
败军退至大城港,与李无天部会合,陈友谅重新整顿了船队。
陈友谅问道,“此处兵马调动,你何不令人通报?”
李无天道,“并未侦得此处有一兵一卒调动。”
陈友谅顿悟道,“此处必虚置营寨,却诱骗朕攻城北,朕必报此仇。”言罢,即令李无天登岸进击杨璟寨。
邹普胜道,“我军新败,士气正低,不宜再战。”
陈友谅道,“此必空寨,先获此胜,以慰众心。”
李无天将兵攻寨,杨璟勒兵坚守,时邵荣督水军从江上赶来。陈友谅见急切难下,只好下令撤兵。李无天只好下令退兵,杨璟却趁机大开寨门,将兵在后追杀,正好徐达亦率部来援,汉军又败了一仗,折了两千余兵士。
陈友谅咬牙发恨,却只得下令回撤,见宋军在后紧追不舍,生气道,“可恨宋军如此紧逼!”
张定边道,“兄弟当为哥哥一战,以搓敌锋。”
邹普胜劝道,“平章不可轻出。”
张定边不听,将战船一字摆开,而后令两翼包抄迎敌。张德胜部赶在最前头,双方相遇,又混战起来。张定边指挥船只,向宋军旗舰杀来。双方一阵乱射,待船两相靠近后,张定边跃上船只,用刀劈死数人,船上兵士惊慌而逃,汉军兵士趁势来援。
张德胜挥刀来敌,不出十合,被张定边一刀斩作两截。
宋军不敌,只好撤兵而去。
且说宋军大胜,朱元璋大喜,闻知陈友谅中枪扑倒,心中又添一喜,急令人打探陈友谅生死。
朱元璋回到府衙,众官庆贺,恰好私邸家仆有事前来,当时朱元璋尚牵挂着陈友谅的生死,见家仆来禀报,当即随口问道,“死了吗?”
家仆吃了一惊,呆呆地看着朱元璋,不敢回话。
朱元璋急不可待,又催促问道,“某问你话,如何不答?”
家仆只好胆怯回道,“生了,太太生了。”
朱元璋回过神来,这才发现面前之人乃私邸家仆,当即又问道,“可是男儿?”
家仆回道,“正是。”
众官急忙再次贺喜,朱元璋哈哈大笑,道,“某已为小子想好了名字。”
李善长问道,“丞相为四郎取了何名?”
朱元璋幽幽一笑,道,“朱棣。此名如何?”
李善长称赞道,“好名!”
时又有小校来报,“禀丞相,张元帅不幸阵亡。”
朱元璋尚沉浸在喜悦中,听到有人阵亡,还以为是陈友谅死了,忍不住随口道,“呜呼,天助我也,去一劲敌。”言罢,正要拍手大笑,见众官脸色不对,才恍然回过神来,惊问道,“谁阵亡了?”
小校回道,“张德胜张元帅阵亡了。”
朱元璋当即哀嚎道,“此战你立功甚大,如何就相舍而去。”
陈友谅退回当涂城,与众人商议计策,太平府几座孤城,处于宋军包围之中,若多驻兵马,恐粮草不济,若驻守人马不足,又恐守卫不住,一合计,只好率众弃城而去,退奔江州。
张士诚得知陈友谅攻打金陵,遂派军攻打长兴。守将耿炳文、费聚凭城坚守,徐志坚久攻不克。及至汉军败退,徐志坚领兵而返。
汉军攻占太平后,朱元璋采纳陶安建议,令胡大海统领金华、衢州等地兵马进攻信州,以在后方牵制陈友谅。
信州守将张志雄领兵坚守,胡大海屡次将兵攻打,不克。及至陈友谅败逃龙湾,撤离太平,张志雄知援兵不可至,于是开城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