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凤县的晨钟暮鼓
作品名称:那神奇壮观的远方 作者:浅墨清语 发布时间:2017-10-07 15:45:52 字数:3768
10月25日清晨,陕西省宝鸡市凤县阴雨。睡梦中隐隐约约传来似曾相识的钟声,清脆而悠扬,余音绕城,大概可能远播十里以外吧!这钟声,似乎能净化心灵、给人们带来安逸与祥和。凤州城里的人们闻钟声开始了新的一天,夜宿驿站的客人也舒展筋骨,踏上各自的目的地。浅墨和儿子在宾馆餐厅吃过早餐,路过宾馆大厅,一块广告牌吸引了她,上面介绍的是陕西凤县不得不游的八景区,其中消灾寺排在凤县的第一景,她和儿子准备去消灾寺风景区游览。
凤县古称“凤州”,始建于秦朝。因地连陕甘,又处入川孔道,北依秦岭主脊,南接紫柏山,古栈道贯通全境,故有“秦蜀咽喉,汉北锁钥”之称。全县最高峰透马驹山海拔2739米。河流属长江水系,县东秦岭梁代王山为嘉陵江发源地。周代所建的故道,汉时修建的褒斜道,南北朝时修建的回车道,元代修建的连云栈道均从凤县通过。宝成铁路东西过境,316国道和212省道为县内主干公路。
“妈妈,那我们先去哪个地方?凤县的秋天是最美的。”
“儿子,你看这边离那个风景区最近,我们就先去那里。”
“排在凤县第一景的‘消灾寺’一定是个烧香拜佛的地方,妈妈肯定不去,因为你平时不大喜欢去寺庙。”
“也不一定啊!我虽然不烧香拜佛,但不等于不尊重他人信仰,到那些地方我可以看历史悠久的古建筑,了解它的存在历史。”
“哦!那就先去消灾寺看看。”儿子把导航调在消灾寺的方向。
消灾寺原名萧台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凤县,坐落于嘉陵江北岸的豆积山上,始于隋唐,始建于北魏,兴盛于隋唐。与凤州古城隔江相望,距凤县县城几十公里。嘉陵江、安河、南岐湖三水在此交汇。豆积山,奇石突兀,山势峻峭,东瞧“蛟龙下岩,观旭日东升,举首入水”;西望“猛虎卧地,看夕阳西下,起身归洞”;神似左青龙右白虎,故人们常说凤州乃藏龙卧虎之地。豆积山的绝壁之上,既有道教上仙“通玄先生”张果老隐居修炼的洞穴遗迹,又有唐玄宗避祸安史之乱在此祈福消灾得以灵验的历史典故,更有三秦唯一的孔子文庙与之遥相呼应,影响深远,距今已有一千四百多年历史,在整个景区形成了“儒释道三教同聚一山”的独特人文景观。
消灾寺单从它的名称就不难理解消灾、祈福、保平安的寓意,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
213国道,被称之为百里秦岭花谷的最美公路展现在眼前,一路秋色宜人,大有审美疲劳之感。走到盘山公路末,路边半山腰的翠绿丛中赫然闪现一座金色庙宇。
“妈妈,消灾寺到了。”
到了消灾寺山门,中间是无相门、两边分别是空门、无作门。寺院依山而建,禅院不大不小,据说此庙宇已进行了多次修旧如旧的修葺。香火旺盛,禅咏琅琅,地上跪着善男信女,这就是传说中的凤县消灾寺。浅墨远望而仰止,没有去亲近。倒是儿子按照次第走了进去。
据说这里“萧寺晨钟”、“铁棋仙迹”、“通玄洞”等景观为文人墨客广泛称颂。眼前秋日烟雾缭绕,站在高处往下看,漫山红叶忽隐忽现,颇有仙界之韵。这让浅墨忽然想起唐代诗人刘沧在过陈仓栈道途中,题词《秋日山寺怀友人》:“萧寺楼台对夕阴,淡烟疏磬散空林。风生寒渚白苹动,霜落秋山黄叶深。云尽独看晴塞雁,月明遥听远村砧。相思不见又经岁,坐向松窗弹玉琴。”在这古人题词的地方感受诗词里凤县自古的壮美,还有现存消灾寺悠久的历史,这种遇见、探寻、和审美,人生能有几次这样的相遇直让人感动也惬意呢?
浅墨最为感兴趣的是消灾寺悠久的历史文化,相互衬映的史记和传说。
《旧唐书·玄宗》载:“辛丑发扶风郡,是夕,次陈仓。壬寅,次散关。分部下为六军,颍王璬先行,寿王瑁等分统六军,前后左右相次。丙午,次河池郡,崔圆奏剑南岁稔民安,储供无缺,上大悦。”
传说中的消灾寺,豆积山东侧山脚有一巨石,形状酷似猴子,当地人称“猴石”。相传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李隆基于六月初仓皇出逃,入蜀避难,行至马嵬坡前,官兵暴乱,停滞不前,杀死杨国忠及虢国夫人,玄宗无奈,下令赐死宠妃杨玉环,这才出陈仓,入秦岭,过散关,一行人马于六月下旬进驻凤州城。暑热难耐,琐事缠身,旅途劳顿,失去爱妃的痛苦心情,使玄宗皇帝心事重重,难以入眠。正在忧伤之中,忽报有人敬酒,玄宗命敬酒者来见,只见一老一少,身背一酒篓,手端一盘圆饼。老者声称他们为父子,听说皇帝驾到特来敬酒。玄宗取酒来饮,其味醇香甘美,余味无穷,比他在京城喝的御酒还要好,顿觉解去旅途劳顿,安然入睡。夜间梦见敬酒父子谏言:"圣驾此番南行路有贵人保驾,安贼必将平复,并可早日回京。"玄宗急忙追问道:"局势如此混乱,眼见贼兵将入关,谁又有能力平息叛乱呢?"只见那老者轻轻在桌上一指,玄宗从梦中惊醒,发现桌上一个大大的"郭"字。”玄宗感到十分蹊跷,细细追问之下,才知道,在这附近有一石猴,形似一对父子,在这萧台寺的感化下早已得道,经常帮助附近的百姓。玄宗遂上萧台寺祈福消灾,许愿早日铲除乱党,终结战乱。次年九月,郭子仪等人战胜史思明,平息叛乱;腊月,玄宗返京;正月,途经凤州,前往萧台寺还愿,并御赐“消灾寺”名。当日正值正月初九日,凤州百姓举城欢庆,“上九会”从此流传下来,在凤州有一首流传了千年的童谣,其内容是“上九一个会,旗鼓一个队,吾王已开颜,给你百捌钱,叫你过好年”。更印证了李隆基不但来过凤州,而且在凤州还给百姓有过赏赐。百姓用童谣的方式感谢玄宗皇帝,同样也记录了历史。
不知不觉来到了张果老隐栖处——通玄洞。张果老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八仙之中年龄最大的一位神仙,在中国民间有广泛影响,他是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张果老(张果),本为甘肃两当的道人,他姓张名果,号通玄先生,武则天曾派人请张果老入宫献出长寿仙术,但张果老使出绝奇法术诈死不起,吓得使臣裴晤不敢进洞,欲请未成。直至开元21年(734年)明皇又派中书舍人徐峤带玺书迎进皇宫,明皇以礼致之肩与入宫,并用高官厚禄挽留张果老,封他为银青光禄大夫,但他坚持不就。玄宗又想出一条妙计,欲把他妹妹玉真公主下嫁给他,但张果老哈哈大笑,竟不接旨。因张果老一心归山修炼,唐明皇见张果老的长生不老法术又神秘而不外传便放其归山,御赐邢州五峰山(今邢台张果老山)临行赐号“通玄先生”。有记载,张果老是唐朝(618-907年)人,本名张果,由于他年纪很大,所以人们在他的名字上加一个"老"字,表示对他的尊敬。往来晋汾间,唐武则天时已数百岁。则天曾遣使,欲召见之,即佯死。后人复见其隐居山西恒州山中,后回故里,夏居豆积,冬隐鸑鷟。他常倒骑白驴,日行数万里。休息时即将驴折叠,藏于巾箱。曾受唐玄宗召至京师,演出种种法术,授以银青光禄大夫,赐号通玄先生。以后他以“年老多病”为由,又回到中条山去。当地百姓在重修张果老洞时发现洞口有“通玄洞”石刻字样。
据传八仙常来此对弈,于是果老将棋盘刻于一块巨石之上,棋子则用生铁铸成,称为“石棋盘,铁棋子”。32枚棋子,每个直径八公分,重三斤六两。虽然长期裸露于外,经历日晒雨淋却不蚀不锈。清光绪十八年(1892)知县朱子春上山发现,认为这是张果老的遗物,十分珍贵,他自出资金,建亭保护,亭子完工后,取名”铁棋亭”,并撰刻了《铁棋亭记》石碑,镶与洞外,“铁棋仙迹”流传至今。
“妈妈,我们站的这地就是传说中张果老和神仙聚会的地方。张果老也是我们昨天到过的甘肃两当人,如果张果老把给唐明皇都不传的神秘长生不老法术流传世人,这个世界上就没有那么多人为延续生命的苍老而费尽心机了,也许您也不会老去,我永远就是您儿子,那些昂贵的养生物品也就不会充斥物欲横流的社会,哪一些爱美的女士就没有整容的苦难……据说这‘铁棋仙迹’是张果老遗留于世上的稀罕之物。”
“这些东西谁能搞得清楚呢?尤其那长生不老法术就是个迷,只有当代武皇想延缓生命的衰老,既然张果老有长生不老法术,那他为什么没有活到现在呢?这也许就是给后人留下的一个玄机。如果人人都不老,那世界就没有美好的未来,长生不老会是个什么样的?嘿嘿!一岁一枯荣,连季节更迭后长出来的草都会充满清香,那么,人该顺应生命的规律,老去新来。但消灾寺这些美丽的传说不能不承认给这块土地带来了灵气和发展地方经济的机缘。再是这满山红叶的壮观,无论你是南北方来的,还是东西地来的,有谁不为这凤县晨钟暮鼓未尽的余音而倾听,又有谁不喜欢凤县的秋天呢!"
“妈妈,凤县的夜景不错,您穿暖和一点,我们去河边散步赏夜景。”
“嗯!好。”
“妈妈,凤县有好多土特产,都是您喜欢吃的,比如,小猕猴桃、毛栗、山核桃等,回去的时候买上一些带上。”浅墨边走边听儿子介绍凤县的土特产。
凤县的夜晚,灯火阑珊,天空时不时掉下几滴雨,顺着县城的下坡路来到最繁华的河面夜景,一阵响亮优美的歌声似溪流般在欢快热闹的人群中流淌开来,而本来就花枝招展的小河上随着歌声发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多姿多彩的喷泉梦魇般随优美的音乐翩翩起舞,把原本冰冷潮湿的夜晚装扮的热闹沸腾,只觉得自己的灵魂已和音乐交融,身处音乐海洋般的错觉里……只见两座对立的高山上各发出一条闪眼的绿色飘逸四射的激光,伴随着喷泉的舞姿在“舞池”飞檐游走。然而在所有灌满俗气荧光四射的高楼中,有三座临河的高楼似群星闪烁,又像是巨龙在舞动,显出凤县特有的美丽,周身上下布满了随旋律跳动的荧光,宛如三座巨大的音响,随着音乐的格调和旋律跳动。舞蹈,闪灯,音响简直就是完美的组合,恰似一个大型音乐会,让人视觉听觉完全融入其中,尽情地享受着凤县美丽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