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父子不睦
作品名称:刘二狗和他的邻居们 作者:冬天的火锅 发布时间:2017-09-15 09:07:12 字数:4904
一
杨大本进了清心阁。
细说起来,杨大本是清心阁的常客了,空闲时经常来坐坐,喝杯茶静静心,对这里的一切都熟门熟路。
今天过来。也不知道楼上有啥人,闷着个脸径直上了二楼。
刚一露头,刘二狗笑嘻嘻地从雅间迎出来说道:“哎呀来,真是巧了,做洋鬼子买卖的杨大老板来了,这是哪块云彩下雨把你漂过来的?”
杨大本一愣神,停下来,惊讶地说道:“哎呀,原来是刘哥在啊,喝茶咋不和我早说啊,要是知道你在这里我早来了。”
边说边走,杨大本进了雅间,猛地一见儿子杨龙也在场,一愣神的功夫,杨龙站起来,铁青着个脸转身要走。刘二狗一把抓住杨龙的胳膊说道:“一块坐坐,你老爸又不是外人。”
“父子不同席!我和杨总不是一个级别。”杨龙挣脱开,走出门外,对着一楼的服务员喊道,“姑娘,再开个人雅间,泡壶刘叔带的绿茶。”说着,转身进了二楼另外一个雅间。
等杨龙走了,杨大本瞅着冬天的火锅说道:“这位是——”
“嗨。我来给你俩介绍一下。这位是大文化人,写书的,起了个狗屁网名叫冬天的火锅,彪呼呼的。不过比你杨大本大个一两岁,你得叫哥。”刘二狗指着冬天的火锅说道,转身又指指杨大本介绍说,“这位可了不得了,咱们鲁东市的大款,做大买卖的杨总。”
杨大本和冬天的火锅双手握在一起,说道:“幸会,幸会。”
“都是海韵丽都的邻居,客气个啥。快坐,都快坐下。”刘二狗赶紧张罗着让杨大本就坐,回头对冬天的火锅说道,“给杨老弟倒杯茶。”
杨大本摆摆手说道:“谢谢火锅老兄,不用给我倒茶了。”转身对着刘二狗说道,“刘哥,这几天我和俺家那块料正闹饥荒。”杨大本压低声音边说边用手指指隔壁房间,“让那臭小子气得我心烦意乱,本想来此喝杯茶静静,谁成想又碰见了,更闹心。这么着吧,两位哥哥,我惹不起还躲得起,咱们换个地方,就去同春楼咋样?那里的老板孟咱都熟悉,先找个包间喝喝茶,等到晚上,我做东,咱们哥仨点几个爱吃的菜,喝一壶?”
刘二狗笑了,说道:“好啊。刚才你没来之前,我还和火锅老弟还有你家龙儿说起你的破匾,我说赚了你两瓶茅台喝了,他俩还不信呢。”
杨大本摸摸头皮,尴尬地笑笑,说道:“哎呀来,刘哥,你就饶了老弟吧。以后不要再讲了,丢死人了。尤其俺家那块料,听了他老子的囧事,还不得幸灾乐祸地满地打滚。”
冬天的火锅站起来说道:“不好意思,我家里还有稿子急着赶,就不陪你们了,以后有机会再一起坐坐。”
杨大本也站起来,握住冬天的火锅的手说道:“我在大学里也喜欢看小说,还瞎写过几篇,现在回忆起来,觉得写得太幼稚了。今天遇见真正的大作家火锅老弟,真是幸会。”
“快别拽了。”刘二狗也站起来,出了屋对着杨大本说道,“幸会个屁,火锅老弟知道了你的故事发到网上后,就凭你家里那么有钱,你的麻烦就来了,还不知道多少年轻小姑娘来找你呢。”
杨大本摆摆手,辩解道:“刘哥净瞎说,我哪有钱啊,贷着好多款呢,光给银行打工了。”
三个人说笑着走下楼梯,刘二狗又想起啥来似的,折回二楼,推开杨龙的包间说道:“我们走了,换地方,去同春楼。”刘二狗笑着说,“你臭小子还整天说你老爹这不好那不好,还不是处处让着你?”
杨龙不耐烦地摆摆手说道:“行,你们去吧。老杨觉得理亏才走的,要不,就他那副德行,能给我让地方?他是啥人,我还不了解?”
“安心在这里喝茶,好好琢磨琢磨咱们要干的,不准出去惹事啊。”刘二狗嘱咐两句,转身下了楼。
杨大本一行三人出了清心阁,刚走出没几步,二楼的杨龙推开窗喊道:“刘叔,火锅叔,别忘了,明天上午来茶楼商量咱们的大事啊。”
二
说起同春楼,那可是咱们鲁东市里排名第一的老字号饭店。
在好几百年前的大清国,乾隆年间,鲁东县那会叫鲁东府,当时就有了同春楼。
同春楼的老板姓孟,雍正年间,孟家先人在宫里当厨子,做的一手宫廷菜肴。但是因为山东人的火爆脾气,性格又耿直,不会巴结奉承上级,被宫里的同僚排挤,一气之下回到原籍鲁东府,开了家饭店,打起宫廷菜的名号,饭店的名号叫同春楼,意思是同行业同春,共同发展。
细说起来,清朝的时候,青岛那块儿还是一片荒野地,只是个没有名气的小渔村。现在青岛市区最有名气的老字号饭店,中山路北边子的那个春和楼,才区区百年的光景,而同春楼距今小三百年了。
现在的同春楼大饭店是十多年前由孟氏后人新盖的,足足六层楼高,大楼建造得飞檐走翘,一派老北京古城建筑的范。到了夜间,屋檐上的排排LED串灯亮起来,整座大饭店灯火通明,金碧辉煌,十分的气派。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搞改革开放,鲁东县要挖掘和恢复一批老字号。当时孟家后人早已多年不开饭店,家族第十二代传人孟广智孟老爷子已经七十多岁了,解放后划成份时,正当壮年的老爷子被划为资本家,“文革”后被“红卫兵”押到会场挨过好多次批斗,开饭店的事早已死了心。
“宁要社会主义的苗,不要资本主义的草!”当年的“红卫兵”动不动就要对人“革命”啊。
现在一听说又可以开饭店,孟老爷子回想起土改,感到害怕,畏畏缩缩不敢答应,还是县里政协的领导,工商的领导多次上门劝说,反复讲解国家形势,孟老爷子才答应出山。
七十多岁的孟老爷子已端不动炒瓢,就在一旁指导自己的儿子孟庆东,孙子孟祥瑞,让他俩接班。
祖孙三代一起努力,硬是把关门三十多年的老字号恢复起来,还比以前规模更大,生意红红火火。
三
同春楼最拿手的菜当属海鲜大餐。
单说一个葱爆海参,从原料到制作都有好多讲究。
首先,海参必须是鲁东县东海的灵山岛海域出产的野生海参,参龄需三五年以上。
说起咱大中国的海岛,第一高度,当属宝岛台湾;第二高当属舟山列岛,鲁东县的灵山岛则是全国第三高度。
灵山岛矗立在大海里,离鲁东市最近处只有五六海里,海水环绕岛子产生水流,形成独特的生态环境,
海水流动得快,动植物就丰富,在此生长的海参长得个大肉厚,实属海中珍品。
海参做得要好吃,泡发这一步很关键。同春楼泡发海参,严格按照宫廷做法,冷水泡发。
首先,泡发海参的水必须是中性水,要求不酸不碱。
鲁东县珠山脚下有口泉,叫神龙泉,四季不枯,水质刚好符合要求。同春楼几百年来,不管刮风下雪,一直派人去神龙泉取水,回来放到瓷质大水缸里。
说起珠山美景,那在清朝时就已被文人墨客列为鲁东八景之首,珠山上各种奇石、峭崖、洞窟、瀑布,景色秀丽怡人,不输名山大川。
珠山脚下的神龙泉山泉水,水质清澈,甘甜,还富含十几种矿物质。
同春楼泡发海参,首先把干海参放神龙泉水里浸泡一天一宿,然后捞起海参,两个人四只手,拽着海参往左右上下四个方向抻,把海参抻得似一张大方纸。
然后,换上新泉水,把抻过的海参放进去,再浸泡一天一宿,回缩后的海参再次被捞起,二次抻展开。
如此操作三次,这就得三天三宿的功夫。
当然浸泡海参都得放在保鲜柜里。
早前没有保鲜柜,同春楼就一直用冰块保鲜。
以前的同春楼后院里,有个十几米深的地窖子,冬天里把冰块子存进去,夏天从地窖里取冰,来保鲜。
发泡三天后,把海参捞出来,再用竹刀剔去杂物,把海参放到木砧子上,用细竹条反复敲打几十次,直到把海参身上的筋敲松散了,缩不回去。
葱爆海参的汤汁,也很讲究。是把本地散养的母鸡和鸭子,剔去内脏,清洗好了,放在砂锅里,用木头点火炖,水开后,要倒换两次水,漂净汤中浮沫,第三次换上清水,小火慢炖,需要一天一宿不间断地炖,才熬制成。
熬出来的汤,看似清汤清水,不显山不显水,靠近一闻香气浓郁。
在清朝,慈禧太后最欢吃的一道“清水白菜”,用的“清水”就是这么熬制的。
材料准备好了,最后一关就是掌勺烧制海参。
首先点火热锅,火需旺火,锅需生铁厚锅。待锅热好了后放花生油少许,大火热油,快速下葱段翻炒至微黄,立马倒进海参,颠锅四五下,添加老汤一勺,老抽,精盐少许,淀粉勾芡,快速颠锅三次,立马出锅,装盘。
如此做出的海参,又香又糯,爽滑可口,色香味俱佳,非常诱人。
——光听我说,你流口水没?吃货看官们。
四
杨大本开着自己的奔驰S600,拉着刘二狗往同春楼赶。
边开车杨大本边用车载电话给孟总打了电话,订了房间。
那边的孟总在电话里直说:“好、好、好,中、中、中。”
打完电话,杨大本呲着大牙对坐在副驾驶的刘二狗说道:“我在同春楼有金卡,VIP。”
刘二狗撇着嘴:“要不同春楼的老板能对你那么献殷勤?原来你是个为了屁啊。”
杨大本仰脸呵呵大笑,连说:“刘哥你说得对,为了屁。哈哈哈。”
一会功夫,大奔来到同春楼停车场,刚挺稳,值班保安立马跑过去,拉开车门,挺胸敬礼,说道:“欢迎两位老总莅临同春楼大酒店。”弯腰伸手做了个引导的手势,“这边请。”
杨大本换了个人似的,一扫刚才的闷骚气,抬头挺胸,气宇昂然,从车里出来,扶着车门子端详了一下四周的光景,笑呵呵地对刘二狗说:“现在的同春楼,是老孟家第十四代传人,已故孟广智老爷子的孙子孟祥瑞在掌舵,这不,也学着搞些花里胡俏的架势。”
“还不是为了迎合你这样的暴发户,满足你们的虚荣心。”刘二狗撇着嘴,说道,“把饭做好吃了,比搞啥花架子都强。”
“刘哥,这你就抬杠了,饭做得好吃这是其一,门面还是要有的。”杨大本鄙视了刘二狗一眼,心里话,“自己不舍得花钱罢了,还嫌弃人家讲究排场。”
两人说着,进了大厅,同春楼的老总孟祥瑞早已笑呵呵地迎候着了,双手抱拳说道:“欢迎,欢迎。杨总一来电话,我立马安排,还是老地方,六楼牡丹厅,杨总定点包间。”
一旁的年轻漂亮的大堂经理赶紧上前,漏出一口的小虎牙,微笑着引导陪同把杨大本俩人送上六楼牡丹厅,命服务员泡上了茶。
牡丹厅,中式明清古典式装修风格,大长方桌、圈椅,都是纯红木的。墙的四周,挂着名家的水墨山水画。服务员也是一身的旗袍,民国时期大上海秀场的范。
杨大本爱装文化人,刘二狗是早就领教过了。不是说了嘛,因为一块匾,刘二狗还喝了杨大本两瓶茅台呢。当然,这个先按住不表,以后单独讲。
五
美女泡好茶,双手交叉,端在胸前微微点头,默默退了出去。
包间里只剩杨大本和刘二狗。两人干坐着,慢慢喝茶,房间里静悄悄的。
沉默了一会,刘二狗笑着说:“我听你家龙儿说,这几年他在国外花了你好几百万?”
杨大本摘了眼镜,伸开手揉搓着鼻梁骨,淡淡地说:“单纯说花我几百万元钱,这个好说,说实话我有这个经济实力承担。关键是花了钱,没有啥成绩啊。”杨大本长叹一口气,“刘哥啊,你不知道我家混账儿子有多犯浑,刚开始要去日本留学。好嘛,我不是日本有客户吗?就让日本朋友给安排利索,可这臭小子去了不到俩月,不和我商量,自己做决定就跑回来了。回来不久,又说愿意去韩国,这次还不错,在那里待了一年。你知道臭小子多可恶,为了理发每月打飞的从韩国回来一次,还说什么‘老子的头能是高丽棒子随便可以摸得?’你说滚蛋不?说是回来理发,还不是为了回来和他那些狐朋狗友一起,胡吃海喝,外加瞎胡闹,我真叫臭小子折腾草鸡了。”杨大本停下来,长叹一口气,喝了杯茶,润润嘴唇,继续说道,“哎,我听说你家公子现在是北京一所大学的教授了,你是咋教育的?”
刘二狗得意地说:“准确地说,是——中国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翰林教授。”
杨大本羡慕地说:“你是咋教育的啊,真馋人。”
刘二狗笑了:“说到教育,我哪会啊,我小学三年级都没毕业啊。”刘二狗顿了顿说道,“不过要真分析起来,其实咱两家养孩子的路不一样啊。你想想,你家是富养,我家是穷养,这就是差别。”
杨大本一仰脖子,又喝了杯茶,咂摸咂摸嘴心有不甘地说道:“难道富养还错了?非得一辈一辈都吃苦就好吗?”
“你单纯理解富养还是穷养,这是错误的,”刘二狗往前倾了倾身子靠近杨大本说道,“最关键的是父母的表率作用。你整天花钱如流水,杨龙不跟你学才怪。再说了,国内好好地不待,让你儿子跑国外干嘛,外国就那么讨人喜欢。”
“在国内他不好好念书啊,我估计要是参加国内高考,连个三本也考不上啊。待在国内还惹事,上初三时,把个姑娘肚子给搞大了,害的我这个当爸的去给人家赔不是,还掏了这个数。”杨大本说着,伸出两个指头。
“花了两万?”刘二狗问道。
“啥?两万?后面再加个零。”杨大奔气鼓鼓地说。
“还好意思说你儿子,我听龙儿说,你不是和他初中老师也有一腿?”刘二狗瞪着眼,盯着杨大本。
“这个你也知道啊,看来我家那个臭小子是一点也不给我留面子。”杨大本一下子被人戳中要害,瘫坐在椅子上,长叹了一口气,“唉,错走一步,步步走错啊。”
杨大本戴上眼镜说起了自己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