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作品名称:杨子明沟 作者:姜志宝 发布时间:2017-08-22 20:43:24 字数:8015
【14】
驻村干部陈世宽和贾梅,在张欣荣家吃罢早饭,贾梅工作热情很高昂,督催陈世宽带着她多在农户家走走。似乎不怕吃苦的县城女子贾梅,一改城里人的娇嫩形象,放开手脚走在山路上的步伐,宛如生活在山野上的蛮姑娘,说话大方走路粗野,走在田间小道和山路上的贾梅,让驻村干部陈世宽刮目相看。
贾梅有这样的行为举动,实话告诉了驻村干部陈世宽:贾梅外婆家是农村人,从小学到初中寒暑假基本上都在外婆家度过。在外婆家每天都和放牛娃,在山坡上疯跑玩游戏砍柴背柴下河捉鱼捉虾,到秧田里逮泥鳅和黄鳝,攀着树枝打秋千掏鸟蛋,跟着大人在地里学锄草种庄稼砌石坎等有趣的活动。就是在城里生活,贾梅跟着小伙伴们也时常,在县城山坡上捡拾些柴火,在家里以填补家庭灶洞使用。
练就的野性和奔放的性格,常常成就了对等的符号。生活中的简史,有时也伴随着人生的苦难并驾齐驱。一种经历,有时候是幸福的收获,有时候不一定给人们带来某种希望,甚至走错了方向......
离开张欣荣家的驻村干部陈世宽和贾梅,他们在光福村一家一户,不光是让新参加工作的贾梅熟悉农村工作,而是带着工作任务走家串户的。一方面对村民的嘘寒问暖,另外一方面对村民“三提五统”上交的费用,准备得怎么样了,还要及时召开村民小组会等相关内容。
胆大的贾梅一走到农户家院坝边沿,也不怕恶狗扑咬,立刻用手中的树棍,在恶狗的面前摇摇晃晃起来。即使恶狗的本性如此猖獗,但恶狗的狂妄忽视了人的勇敢。贾梅的勇敢精神最终让恶狗败下阵来,夹着尾巴回到主人的身边去了。
农户家的火炉,使刚下乡的贾梅觉得不一般。热情好客的农家人,招呼来客在火炉一坐下,就端茶递水,然后在火炉里添把柴火。火苗正旺的时候,即刻从火炉烟雾里飘飞出来的烟灰,不光是落在人的身上,而且也随着烟雾似乎从瓦楞的缝隙中,又冲向了天空。
一时间落在贾梅身上的灰尘,坐在身边的农家主人,伸手拍去贾梅身上的灰尘。于是,农家主人说道:“到了农村就这样,特别是到了冬季,穿不成一件好衣裳!”
这时候,驻村干部陈世宽也附和着说道:“我们单位冬天烤炭火,还不如烤农村家的柴火有火劲!”
农家主人抢着说话:“炭火卫生。烤柴火就是脏兮兮的!”
贾梅对靠火炉墙壁上,挂着一串串正在熏干的红苕,有些红苕缺了豁口,她打趣地说道:“老鼠吃掉了红苕还不少。那样高老鼠还能吃上!”
农家主人信口开河地接着说:“莫说吃红苕,连我挂在楼户上的猪肉,在猪肉周围还网上了一圈刺藤,老鼠照样吃了!”
没有多少内容的谈话,作为乡干部这是与村民最好的交流方式。大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小到村民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等,做到情况明底子清。这似乎是乡干部最基本的工作方法。
中午时候,走家串户的驻村干部陈世宽带着贾梅,在光福村到了一些农户家里,首先在贾梅眼中,朴实宽厚的广大农民,他们的音容笑貌和待客之礼,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在老百姓当中的传承。
驻村干部最后把贾梅带到了光福村村长张友奎家中。张友奎不在家,邻居说上山砍柴去了,也快要回家了。村长邻居也姓张,但不是同祖,两家关系很好。接待到村长邻居家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婆。
能干贤惠的老太婆背有些微驼,但很精神,头上的白发丝之间,似乎一根黑发丝都看不见了。老太婆嘴里不停地向贾梅称呼“女子,女子。不客气,请喝茶!”
老太婆给驻村干部陈世宽递来一茶缸热水后,又在内屋用盘子装来生花生和炒熟的葵花籽,端在贾梅面前说:“女子吃生花生,这是我们自己种的。生花生营养好,我一年四季都在吃,抓一把,多抓一些,不要客气!”
驻村干部陈世宽和贾梅,磕着生花生和葵花籽。老太婆坐在他们对面,时不时地把放在木桌上盘子内的生花生和葵花籽,亲手抓一把递给驻村干部和贾梅手中。
在山上砍柴的光福村的村长张友奎,背着一捆柴火回家了。听说驻村干部陈世宽和一名女干部贾梅,在邻居家恭候多时了,村长张友奎直奔邻居家而去......
【15】
吴天亮老师下午放学从学校回家,不光是新修水田帮着母亲做家务活,还要改变厨房生活环境,后者一直是吴天亮老师和他母亲张欣荣的一块心病。为此,在光福村新上任的村民小组长张大千的建议下,用土坯专砌成烟囱,能够顺利把柴火烧出来的烟雾,统统排出厨房内外飘向天空,从此厨房经常就显得卫生干净了。
吴天亮老师决心已定,在一天晚上,吴天亮老师到了曾苗苗家,找到木匠曾胜给他家尽快做一个标准化的打土坯砖用的木头匣子。木匠曾胜不要报酬,在最短时间内给吴天亮家做好了打土坯砖的木头匣子,亲自送到了吴天亮老师家里。张欣荣为感谢木匠曾胜,硬是把一升酒米,用布口袋装好,塞在了木匠曾胜的怀里。张欣荣不停地说道:“这酒米,是新品种。拿回家尝尝,明年你们家也好买这样的种子!”
张欣荣一句话却把木匠曾胜说服了。木匠曾胜左推右挡,结果总也挡不住张欣荣的感谢之礼,老老实实接到了手中,木匠曾胜说道:“乡里乡亲的,做这一点活路,你给我这么大的礼!”
杨子明沟的老百姓就这样,把一种“感谢”之礼,变成一种复杂的“感恩”之情。其实,老百姓们也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去作,但一厢情愿在这个时候瞬间迸发出来,非得要把自己该给别人做的事情,认认真真传递给对方,这样心情才舒畅思想才通达。勤劳善良的百姓们啊!在他们的血液里,总是保留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薪火相传的根,似乎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在这种育人环境的熏陶下,不自觉地就共享到这种美德和熏陶......
一天下午,吴天亮老师放学较早,是因为全乡小学统一试卷期中检测考试,各校教师统一调考。吴天亮老师在中心小学当监考,语文数学监考完毕,吃毕下午饭就早早回家了。
吴天亮老师在家中,忙着在房屋前一块空地里,挖了一堆松泥土,视察了泥土内夹杂的碎小石块很少,是打土坯砖块的好泥巴。打土坯砖块的木头匣子是木匠曾胜做的,筑土坯砖块的木头捶是借来的。吴天亮老师在使用这些工具的时候,他的母亲张欣荣还站在身边,一方面在加强指导,另一方面还亲自在木头匣子里,张欣荣通过示范性的动作筑了土坯砖块。
这是视力技术方面的难度系数,根本难不倒吴天亮老师的一双眼睛和有着智慧般的脑袋。在吴天亮老师认真细致的操作下,一块块成形的土坯砖块,很快摆在了地面上一整排。
天快擦黑的时候,光福村村民小组长张大千,站在自家一块小麦地里,扯起嗓门喊了周围两户村民,参加今晚的村民小组会议。然后,张大千气喘吁吁地来到张欣荣的家。张欣荣正在猪圈忙着打扫卫生,吴天亮老师还在筑土坯砖块。张大千见张欣荣家大门虚掩着,厨房门却敞开着,立即走到张欣荣家院坝边沿,看到吴天亮老师正在筑土坯砖块。
张大千说道:“今晚开会,是你去还是你母亲去?”
吴天亮老师停下手里的活路答道:“我去算了。什么时候开?”
“晚八点。”
“好,知道了。”
光福村村民小组长张大千,又去挨家挨户通知今晚的会议。此时,吴天亮老师收好了打土坯砖块的工具,在厨房洗脸洗手时,打扫完猪圈卫生的张欣荣知道吴天亮老师要去开会,在厨房就说道:“开会就是要收钱的事,今晚会一开毕,明天我就把三提五统交了!”
吴天亮老师带上手电,去参加村民小组会议。会场就在张大千家。让吴天亮老师意想不到的是,在今晚参加开会的还有驻村干部陈世宽和贾梅。吴天亮老师知道原高中同学贾梅常驻光福村熟悉农村工作情况,见面一直机会少。今晚倒是见面了,但贾梅坐在煤油灯亮光处,一个方桌旁,这是专门为开会讲话人的地方。驻村干部陈世宽也不例外坐在方桌旁板凳上。
吴天亮老师一到会场,就和三个村民坐在张大千院坝边沿一根干枯的木头上,参加会议的村民人数还不少,足有三十多人,这在平时光福村一般村民小组会议,前来参加会议的村民不到二十人。这是每年在上缴“三提五统”各项费用,村民最担心一笔账算下来,到底在钱的数目上是涨了还是降了。村民按照经验要积极参加这种会议,才更加明白自己从腰包掏出钱要上缴多少,只有在村民小组会议上才能得到可靠的信息。
【16】
当晚光福村村民小组会议的主要内容,都由驻村干部陈世宽完成。陈世宽是文化大革命后期高中毕业生,讲话水平本来有限,会议期间有村民小声在说闲话,让讲话人陈世宽侧耳听到了。于是陈世宽非常客气地说道:“我水平不高,但我代表乡政府在给你们宣传党的政策。如果你们把重要问题听掉了,以后吃了政策上的亏,不能说政府没有宣传到位!”
夜色中一位不信邪的村民,一口浓痰吐在了地面。低声嘀咕道:“看你那个吃冤枉死的,收了我们的钱,你们好发工资。呸!”
驻村干部陈世宽话锋一转只顾讲话主题,没有听见这位村民的嘀咕声。但会场一会儿鸦雀无声,村民还是要听清楚驻村干部陈世宽给他们开会的主要内容。当陈世宽讲道,在冬季各家各户要注意森林防火防盗,农田水利建设等,和吴天亮坐在那根干枯木头上的村民,站了起来说道:“陈干部,我去年修了半亩水田,政府说要给我奖励,到现在还没有发到手。政府也要讲诚信,政府不兑现我今年就在三提五统里面扣除!”
驻村干部陈世宽不知道哪个村民在说话,他如实在村民小组会议上表态道:“乡政府正在核实去年新修水田的亩数,全乡核实好了数据,今年一定会兑现!”
接着驻村干部陈世宽,又把关于三提五统上交截止的时间,给村民重复了一次。虽然天气有些寒冷,但绝大部分村民自带了,用旧脸盆装了一盆的疙瘩火,红红的火苗似乎在有时候,立刻照亮了村民们黝黑的脸蛋。在闪烁不断的方桌旁那盏煤油灯光,光芒显得微弱,光线也飘荡得很近,致使贾梅动手把煤油灯线,拉长了一点距离。
光芒扩大了范围,却让坐在那根干枯木头上的吴天亮老师看清了贾梅的一张脸。贾梅的一张脸,在煤油灯光的照耀下,又在吴天亮老师隔着夜色朦朦胧胧的视野范围内,给他的感觉贾梅脸上的肉色,比上高中时显得微胖了一点,原来的直发,现在变得弯曲,但弯曲得比较自然,特别是贾梅那双眼睛,似乎比在上高中时,又多了一种神奇......吴天亮老师毕竟是在煤油灯光下,在不远处看到了贾梅仿佛是夸张的一幕......
尤其是在这种时候,吴天亮老师根本不好意思,主动到煤油灯光照耀下的方桌旁,去给同学贾梅打招呼。村民们如果知道了他们俩有同学这层关系,又作何感想?等到村民小组会议结束,吴天亮老师打算去和同学贾梅见过面。
村民小组会议结束,驻村干部陈世宽和贾梅,就要离开会场回到乡政府机关,但被新任光福村村民小组长张大千挽留道:“马上十点了,吃了夜饭在走!”
贾梅赶忙插话道:“我们没有吃夜饭的习惯!”
这时,一道手电光照在了贾梅的前面,吴天亮老师亮开了嗓音说道:“老同学......”
贾梅听出了是吴天亮老师的话音,也急忙说道:“老同学......”
张大千端着煤油灯,惊愕地看了一眼吴天亮老师,笑着说:“开会时,也不向老同学贾梅打声招呼!”
虽说吴天亮老师在给学校上县买书见了贾梅一次面,但现在贾梅真真切切就在吴天亮老师家乡工作,而且面对面就在吴天亮老师家住村民小组召开会议。面对现实,吴天亮老师与贾梅之间,也不存在过多的述说什么了,贾梅而是爽快地要求今晚不回乡政府机关了,就在吴天亮老同学家住一晚上。驻村干部陈世宽同意贾梅这种想法,并补充道:“贾梅可以跟吴天亮老师母亲睡一间房。”
驻村干部陈世宽由于当晚临时改变回乡政府机关,就自然要回到自己奎五村那个家住一晚上。吴天亮老师却邀请驻村干部陈世宽和贾梅一同到自己家住宿,但被陈世宽说回去了。张大千在最后统统要留下陈世宽贾梅和吴天亮老师,必须在家吃了夜饭再走,但都执意要回到自己的理想之地。所以,张大千的妻子陈世春只好把煮夜饭灶洞内的火苗熄灭了。
驻村干部陈世宽贾梅和吴天亮老师他们走后,光福村村民小组长张大千,一手端着煤油灯,一手拿着扫帚在院坝里,打扫了一会儿卫生。张大千的妻子陈世春在朝屋里收拾板凳和开会的方桌时,似乎在生气地对张大千数落着:“小组长有什么当场,你那几个钱还不够给开会的人买烟抽,我还不够给他们开会的人烧水喝!”
张大千向妻子陈世春打发了一句:“你懂过屁,以后少说空话!”
一股刺骨的寒风吹过来,煤油灯光闪烁了一下......
【17】
贾梅跟着打着手电照着路面的吴天亮老师到了家里,张欣荣在堂屋一扇墙壁边火炉内燃烧着熊熊的疙瘩火,正等待着开完村民小组会议的吴天亮老师。张欣荣只见吴天亮老师黑灯瞎火地把乡干部贾梅带回到了家里,既新奇又高兴,连忙问吴天亮老师:“贾梅是城里人,能住下我们这种地方吗?”
吴天亮老师一脸的笑容,准备开口说话,但贾梅首先开口说话了:“有讲究,我就不来住了。”
张欣荣安排贾梅在火炉边一落坐,就把吊罐烧开的水,泡了茶水递给贾梅。贾梅一见茶缸里漂浮着茶叶,急促地说道:“喝了茶叶水,要失眠的。我喝点白开水算了!”
不等贾梅把端在手中的茶缸准备放在什么地方,坐在和贾梅一条板凳上的吴天亮老师,一手接过了贾梅手里的茶缸。此刻,张欣荣已经把一个新茶缸用清水洗了,又在吊罐内舀了开水倒在茶缸里。
当张欣荣把茶缸里的白开水递给贾梅时,吴天亮老师见茶缸里白开水盛多了一些,赶忙接到了自己手里,把茶缸里的白开水,倒出一些洒在了地面,吴天亮老师于是说道:“白开水倒多了。妈,以后给客人倒茶水,只能倒上茶缸内的三分之二就够了,表示对客人尊重!”
贾梅从吴天亮老师手中接过茶缸,吹着白开水飘荡的热气,眨巴着眼睛对吴天亮老师说道:“同学三年,看不出你还懂的多嘞!”
张欣荣是贤惠人,忙着烧燃了灶洞内的柴火。贾梅见状,喊了一声“张阿姨!”又说道:“张阿姨,你这是在干啥?”
张欣荣望着贾梅说道:“给你煮口面条吃!”
“我不吃夜饭,不吃夜饭。你煮了我不会吃的,这看你们吃不吃!”
“不吃口夜饭,多不好!”
“喝口水,洗把脸洗过热水脚,就睡觉了!”
对话刚刚结束,灶洞里燃烧的柴火,就自然熄灭了。吴天亮老师把吊罐内的开水,倒在脸盆里和洗脚盆里,添进了一些冷水,让贾梅洗了脸和脚。
贾梅光着脚丫子在火炉边,搓着手背亮着一双光光的脚面,烘烤了一会儿工夫,直到吊罐内烧好了第二次热水,在吴天亮老师洗脸洗脚时,贾梅才跟着张欣荣睡觉去了。
吴天亮老师天刚刚蒙蒙亮,就起床要到奎五村小学教书。倒了厨房一把电壶中的开水,吴天亮老师在脸盆内添了冷水洗了脸,在脸上擦了防冻的雪花膏之后,吴天亮临出门就在他母亲睡房窗户下,给贾梅打了招呼他要去学校教书了。
贾梅的瞌睡很浓烈,吴天亮老师喊了两声,贾梅才知道吴天亮老师在叫她。贾梅应声之后,又进入了梦乡似的。这时候,张欣荣已经起床了。张欣荣家的那只白公鸡,从厨房鸡笼一跳出来,扯起嗓音吼叫了一声,就带着一群母鸡一窝蜂似的,奔跑到了后屋檐沟里去了。
张欣荣早起按照日常安排,顾不上洗脸梳头,首先把火炉燃烧起来,把屋内屋外卫生打扫彻底了,忙着给圈里哄叫的两头肥猪添了食料,停下手里的活路才洗脸梳头。
没有时间在火炉边暖和身子的张欣荣,忙着挑了两挑水倒进水缸里。张欣荣还没有喘口气来,又钻进地窖捡了一竹篮红苕,倒进一个大木盆,把一竹篮红苕洗净,装进铁锅里煮熟,要给两头肥猪做饲料。
张欣荣一锅红苕快要煮熟了时,睡在张欣荣家的贾梅一翻身爬起来,看了一眼手腕上表的时间,要过九点半了。
穿好了衣裤坐在火炉边上的贾梅,不好意思地接到张欣荣递到手里一盆洗脸水,歉意地说道:“睡过头了,真不好意思!”
“有什么不好意思,你们干工作也辛苦熬更守夜的!”蹲下身子在火炉边一边就着火苗,一边搓着手背的张欣荣动情地说道。
“真不好意思。这是我参加工作以来,起床最晚的一次!”一边洗脸的贾梅,朝脸上抹着一层香皂泥,也在不紧不慢地说道。
洗完脸的贾梅,在张欣荣睡房对着镜子梳妆打扮完之后,提着一个黑颜色的工作包就要回乡政府机关,被张欣荣一手拦住了。
张欣荣解释道:“一锅苕煮好了,我马上煮早饭。你这样连早饭都不吃一口多不好!”
张欣荣执意留下了贾梅吃了早饭再走,那么乡政府干部贾梅,也只好答应下来。就在这个时候,驻村干部陈世宽,也来到了张欣荣的家。
【18】
来天喜妻子吴燕的精神病似乎越发严重了。等待在张欣荣家吃早饭的乡干部陈世宽和贾梅,一时分别从张欣荣家火炉边,走到屋外站在院坝一头,侧耳听听居住在山梁上传来的吵闹声。贾梅一听不知道啥情况,以为村民之间因什么事情,发生口角激发了矛盾,飘过来的声音特别刺耳。
驻村干部平息村民矛盾纠纷是义不容辞的职责。基本工作常识和所肩负的工作重任,让贾梅立刻想到作为一个驻村干部,面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矛盾纠纷,应该是管或者不管。
贾梅犹豫不决的时候,直问在身边的驻村干部陈世宽:“好像是村民在吵架!”
正在抽纸烟的驻村干部陈世宽,轻描谈写地说道:“原任光福村村民小组长来天喜的妻子吴燕,也是吴天亮老师的姑姑神经病患了,听起来好像在给别人吵架,其实是自吵自闹。吴燕似乎经常是这样!”
贾梅了解详情,瞭望着杨子明沟的山山水水,尤其是凤凰山顶最高峰,那一片闪光的白云,勾起了贾梅这位城里姑娘不少的遐想......似乎杨子明沟的山与别处的山略有不同。不同之处,山的阳坡像是娃娃的一张张笑脸,笑脸中饱含了说不尽的童话故事,故事的结局大多刻写在了杨子明沟的山川河流之上。山的阴坡,像是隐藏在大海中的一片巨型礁岛,在礁岛上看不清楚阳光的雨露,反而却看到了树林的茂盛和野草的繁华......
生长在山野上远远近近的棵棵大树,飘摇在视野内像是乌黑的发丝,浓厚而又茂盛,潇洒而又奔放,激烈而又沉稳。杨子明沟的树算是千奇百怪,但那些独立于山梁山腰山顶山谷,它们在历史长河的演变和人类发展史中,一同走过了千山万水,书写着最有丰富的青春年华。其中一棵树冒出来的神话传说,在人们的演绎夸张中,它反射出来的正能量和光辉业绩,谱写出了一篇又一篇人生华章......
站在院坝边沿的贾梅看着远山,忽然对身边不远处的驻村干部陈世宽说道:“你们这里的山大沟深,峭壁悬崖多,但树木却长得非常高大茂密很好看,比起我们县城周围的山好看多了!”
驻村干部陈世宽没有思考,似乎说了一句很有水平的话:“所以,这就是大山沟里的特色!”
驻村干部陈世宽若无其事地进了屋到火炉边烤火去了。贾梅在院坝里,闲逛了几步停下来时,来天喜的妻子吴燕又在用哭嫁的声音一唱一说到:“送子娘娘,你收走了的儿啊,想办法从阴间里给我送回来吧。我年年给你烧纸敬香敬肉敬酒......我的儿啊......我的儿啊......”
哭声惨烈,从模模糊糊声音中判断出,几乎包含着一股股热泪,在精神病患者吴燕的眼眶里流淌了出来......
贾梅在张欣荣家十点多吃早饭的时候很腼腆,动筷子在菜碗里夹菜时,生怕多夹了菜显得不文雅。张欣荣看在眼里,拿着自己吃饭的筷子,给贾梅碗里夹了一块新鲜肥瘦肉,贾梅赶忙从饭碗里把瘦肉夹出来,又放进菜碗中说:“我牙齿不好缝隙多,吃瘦肉老是塞牙不方便!”
驻村干部陈世宽一边吃着饭菜,一边开玩笑说道:“你害怕我们农村筷子不卫生有传染病,是吧!”
贾梅心理有些着慌了,看着驻村干部陈世宽说:“我不是这个意思!”
“不是这个意思,就把刚才吴天亮老师妈,给你夹的那块瘦肉赶快吃了。”
“吃了就吃了,大不了塞一下牙嘛!”
吃饭的气氛还是快乐的。尽管在吃饭过程中,相互之间有玩笑飘出,那也是日常生活中的一点情趣。贾梅在一双双快乐的眼神中,把菜碗里的那块瘦肉,夹在碗里吃下了,居然塞牙的情况没有出现,贾梅一张嘴巴细嚼慢咽地正常吃着饭菜。
这一下,驻村干部陈世宽找到了说话的理由:“你装得挺像啊!”
贾梅像是受了委屈似的,心里难受地说道:“陈干部在戏弄我,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
还是张欣荣想了一会儿说道:“莫开玩笑了,你们都是乡政府的干部。快吃饭!”
早饭一吃毕,驻村干部陈世宽带着贾梅,准备在光福村再熟悉几家情况,不知道有什么事情,他们要回乡政府机关去了。
当驻村干部陈世宽和贾梅离开张欣荣家,走在一个山腰上静下心来一听,来天喜妻子吴燕在自家屋前跑过来走过去,还在大声小叫地乱吵一通。具有精神病患的吴燕嗓门更越发大了,对光福村的干部数落了一番:“......短命死的村长,吃冤枉死的村长,叫我节了扎,断了我的根苗,你们不得好死!”
走在山腰上的驻村干部陈世宽和贾梅,似乎向对面山坡上一户村民家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