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汨罗江民间故事荟萃(长篇小说)>9

9

作品名称:汨罗江民间故事荟萃(长篇小说)      作者:文坛楚辞      发布时间:2017-08-14 10:28:57      字数:5171

  年关将近,妻对大王说,要上街(到镇上市场)扯点布料给小孩子、老人家做点衣服,一年一新,像个过年的样子。大王虽有点不太情愿去,但想到妻子对大人如此孝敬,对小孩如此关心,心里却高兴得很,乐意与妻一同上街扯布。在那个穿衣还要凭布票的时期,扯布请裁缝师傅上门做衣还是一年中一个家庭重要的一件事。妻子说要请一个麻利一点手面好一点的裁缝。于是一路上认真地商谈这件事,谈着谈着,大王的故事瘾上来了,给妻子谈了一则《名裁的故事》,要请就请这样的裁缝师。
  这是很久很久前在罗江一带民间传说的故事。
  民间以做衣服为职业的人称之为裁缝。“名裁”即有名气的裁缝师傅。喻似于“名医”“名星”之类的称谓。这里要说的“名裁”还有一段有趣的故事哩。
  罗村是罗江上下游方圆几十里数一数二的大村庄。几百烟灶上千人丁。村里有两个祖传行业世家闻名乡里,妇孺皆知。
  一户行医世家,门口挂有一金光灿灿的横匾“名医世家”。祖辈行医,医术、医德颇佳倍受村人尊敬。到这一辈主医叫世德,村里人对其称呼很是讲究。同辈份人称其为名医哥、名医弟、长辈份人称“世德名医”,后辈份人称呼“名医爹”“名医伯”“名医叔”,没换牙的孩子还没称呼“名医”的份儿。村人都为本村有这一名医而骄傲。村人认定村里之所以人丁兴旺除了神灵、祖宗庇佑外与“名医世家”不无关系。
  到了罗世德这辈已是行医四代啦,世德在长弟名世宝。世德聪明会学,品性乖巧,甚受祖父钟爱,自幼随父学医。世宝为人忠厚,表象有点木讷,似是学医缘份不大。加之家里有点薄产,十来亩田地也需人经管,这样兄弟俩一个从医为主,一个务农为主。兄弟俩都成家立室,但始终在一个灶上生活,家里和和睦睦,红红火火。
  祖辈行医时也收过学徒,弟子必须聪慧与医有缘份,有医德不贪钱财。有一何姓弟子可能与学医缘份不深,学徒四年回家自立门户,挂牌“何罗医家”,不料门可罗雀,少有病人求诊,究其因,一是医术功底不厚,临床经验不够,难以取信病人,加之要钱财心切,开张不久,一日一重病患者家人准备抬去“罗医世家”就诊的。路经“何罗医家”门前,这时病人病情恶化,就便请何弟子诊治急救。不料没一顿饭工夫就一命呜呼。病人就诊命丧医家乃大不吉利,自此无病人登门了,何弟子也一病卧床,奄奄一息。
  且说阎王爷患病,派一小鬼去阳间寻名医诊治。阎王考虑再三叮嘱小鬼到名医家门前去察看,病死鬼少的就是名医,请来就是,快去快回。小鬼领命夜晚在阳间察看了不少医家,只有“罗医世家”门口死鬼多些,何弟子门前只有一个死鬼,便不假思索不由分说把何罗弟子“请”去阴间,给阎王爷诊病,结果若何且不表。
  “罗医世家”医术医德皆好,俗言,一人道好,百人道宝。一传十,十传百,百而千,千而万名望很是不错。话说距“罗村”百十里地远有一吴姓大财主,富甲一方,家庭财门旺盛,唯独不如心意的是人丁不兴,到吴财主这一代已是五代单传。吴家少爷吴盛,而立之年仍膝下无子,娶了六房妻妾没一个肚子涨大过的。更堪忧的是近年来吴盛少爷患病日趋严重,遍请名医治而不愈。吴大财主悬赏,有医得少爷病愈者,以一半家财相酬,举荐者也重酬谢。为得“一半家财”的医生趋之若鹜,吴家也病急乱投方,来医者不拒诊,是药就服,家财花了不少,“名医”来了很多,可病无半点好转,越治越厉害,眼看要准备后事了。
  一日,吴大财主有人举荐“罗医世家”名医罗世德,可有希望治好少爷的病。于是便派人抬桥上门恭请。世德也愿意受请去百里之外出诊。
  在吴家,世德一见病者,暗吃一惊。只见他一幅骨架撑着三个头——两个头是高耸的肩甲骨。面无血色,弱不经风,行不稳,坐不牢,离不开妻妾搀扶。世德一边把脉,一边思衬:病确不轻,庸医乱方,把体内的元气淘空了。要治好复元,难啦。无奈,只得死马当作病马医,须慎之又慎。此次行医利害攸关不言而喻。虽是医生只治得病,救不了命。什么“悬壶济世”,“华佗再世”,“妙手回春”,“医术高超”等等,说得好听,说得轻巧。此次有如一发悬箭,不成名扬千古的神医,就是自砸招牌的庸医了。世德望、闻、问、切格外小心,他从微弱的脉膊跳动中要找出病的蛛丝马迹,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可此时此刻他心中无底把握不足,把脉足有半个多时辰,这是行医几十年头一回如此犯难。闭目凝思,药方推翻一个,又想另方。最后只得一试:主补、兼治,静养。使处了一方,叮嘱一番坐轿回家。一路上心情异常沉重,好象不是病人患了难治之症,而是自己患了难治之病。
  几天来,世德总是闷闷不乐,心事重重的,翻药书找病案,夜深难寝。
  吴财主近年来定的一条家规,待候贵宝的妻妾早晚要汇报病情。这天六房小妾秀珍一大早就来向公婆禀报贵宝病情。刚一进门,吴夫人急不可耐地问:“昨晚咋样?”秀珍面有笑意:“服药后精神好多了”。吴财主夫妇听后都感到高兴。
  五剂药服完,贵宝的精神似乎一天天好些许,但令人堪忧的是咳血不止。吴财主忙派人请世德名医。世德一听来人所说的病情,思索了一阵,自言自语:这是补药提火咳血,但不可下泻退火,不然病情难以想象,暂且减补重治静养为宜。便又配了五剂中药,叮嘱一番交待服完药后再来取药。
  第六天清早,世宝刚开门,吴家刘管家就到了门前,滚鞍下马,急与世宝在客堂里讲话。世德在床上朦胧中听到贵宝病情的事,心里不禁一咯噔,治此病难呀,难呀,这次怕会折格了。
  “哥,吴财主的刘管家来了,咋办?”
  “你就说我到外地出诊去了,恐怕三两天内回不来,我这里有一方子,抓三付药给他带回去,吃完这药再来看病。现在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再来好好冥思若想治这病的妙方啦。”
  刘管家接过药立马回家去了。
  世德像是丢魂落魄似的,他希望这三天快点过还是慢点过不知如何是好,茶饭乏味,人也瘦了一圈。
  第四天又是个大清早,世宝一开门,一顶朱漆小轿停在门口,四个彪形大汉的轿夫头置热气站在门口,一个为头的说明来意,定要请名医急去诊病,少爷病情反复,当面诊治为好。并递上一包银元,说是这次的诊费,不由分说把世宝推进轿子飞奔而去。
  世德望着远去的小轿,无可奈何地站在门口叹息,只得听天由命,祖宗保佑了。
  翻岭爬坡抄近路,不两个时辰就到了吴家。吴财主见换了医生,心里似乎产生了新的希望。递水、上茶接待一番后,世宝急忙开始给贵宝诊病了。
  世宝见贵宝一惊非同小可,暗想是请“我这宝”来给“你那宝”送终的吧。他想起了先辈的训示:当医生的不是给病人送终的,要尽心尽力救命,救不了死,也要尽意,谁教是“罗医世家”嘞,今天只得由我“尽意”了。
  俗话说程咬金就是“三下仙花斧”厉害,世宝生在医家,长在医家,医家的“三下仙花斧”也是知道一点的。他俨然资老稳沉的医生,开始望、闻、问、切的程序。双手轮换交替把脉,轻重错落有序,时而闭目,时而仰头,时而晃脑,不时还轻哼几声。把贵宝折腾了个多时辰,时间久吴财主陪着还挺耐心。他感到时间就是生命的希望时间,给贵宝诊治的名医从没有谁花过这么久诊脉的,不愧是“名医世家”,对世宝先有了好感,更有了希望。
  把完脉世宝洗了洗手,端过银水烟筒巴了一口,对吴财主说,要到他家的后院内走一走。任何人不得入内,不得弄出响声,打搅他思考医案。是真要思考医案吗?鬼才知道哩。
  世宝迈步沉思,用点什么奇药敷衍一下,以便脱身。是死是活就靠“你宝”的造化了,不能怪“我宝”啰,他来到马棚边,一匹宗色大马伏枥吃料,马见生人走近便摇头甩尾,竖耳吼了两个响鼻,一声长嘶,把世宝吓了一跳。世宝招呼吴财宝把马牵出院子。世宝呆呆地站在马槽边,像发现了什么宝贝一样,凝望着被马蹄踏得粘粘糊糊的一摊泥巴,脸上显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忙从衣口兜里掏出几张手纸,用手将泥巴搓揉一阵,捍成五个泥丸,用手纸一个一个包好,装进袖筒里,马尿马粪的臊气臭气全然顾不得了。
  客堂里,吴财主语言恳切地问世宝:“孩子的病有希望吧?”“有,有希望,吃了这个千金丸会好的。”“还要配什么药吗,千金丸怎么吃?”“家里有蜜糖吗?”“有,新取的荞麦花蜜。”“好,把千金丸烧透烧红,蜜糖调开水,然后把它泡下,用净手巾捂住不让气跑了,一日一丸,药水分三次喝。早晨要到户外游动半个来时辰,慢慢要爬你家院后的小山岗,不久就会痊愈的。”
  “好,好,大神医保佑,好,好。”吴财主一连十几个好。中餐酒茶丰盛,世宝喝好了、吃饱了,吴财主笑了高兴了。
  世宝坐进朱漆轿金弹脱壳,没给病人送终,打道回府了。后事若何由老天爷安排去吧。酒性上来了,世宝安然地在轿内瞌睡着。
  世德几次欲问什么,世宝笑而不语。
  第六天一大早,刘总管飞马而来,人未下马喊声冲进了世宝的耳膜:“神医呀,罗神医”。世宝呆在门口丈二和尚摸不着脑。刘管家平息了一口气:“少爷的病好,好多了,能自己柱着棍上后山坡了,请还给点神丸药彻底让他好。”
  刘管家高兴地带回了十颗“神丸”。
  世宝笑了,世德懵了。
  转眼十天过去了,又是一个大清早,吴财主领着一伙人,骑马的,抬轿的,拉车的好不气势。在“罗医世家”门前放炮鸣铳,敲锣,打鼓,把村里人都引来了看热闹。
  吴财主夫妇下了轿,刘管家、贵宝少爷下了马,直往世宝跟前行大礼。家丁抬了两口沉甸甸的木箱进屋去了。刘管家和几个家丁把一块写有“名医世家”的金字大横匾挂在大门口上方,比“罗医世家”的老匾耀眼得多。
  罗村沸腾了,这不只是“罗医世家”的幸事,也是罗家大村的幸事。
  是夜,世德步进世宝卧室诚切地询问给世宝治病的原委,世宝皆如实相告。
  世德立马转身回房搬出一大本大本药书,翻寻着。忘了子丑寅卯时辰,在《杂病汤头歌诀》中找到了一句诀头语,“脚踏千金泥,能治万年痨。”世德摆着头看了一遍又一遍,猛地一拍桌案,好啊,金方、银方、神方、宝方,贯绝古今实用的妙方,巧方。泥,土泥也,尿,阴也,烧——火也,纸——木也,蜜——水也,脚踏成精泥——金也,荞麦蜜清肠润脉,温补。十个字,字字千金,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结,阴阳相和,天时地利占尽服用其药,病人皆“和”。医术如山,药海无涯,还得好好钻研钻研啦!
  沉甸甸的木箱装的是银元,虽说不够吴财主的一半家产,却也是一笔大财,世德兄弟商议决定扩建宅院,增开病房,加添病床,招聘员工,办成一个像模像样的医院,这是后话此不赘述。
  再说,罗村还有一祖传行业世家,“罗一剪裁缝店”。传到这一辈掌门师傅叫罗一剪,手艺精巧,量体裁衣,适人出装,制作工精,包你称心,闻名乡里,生意兴隆,逢年过节,挤破店门。在缝纫行业,手举一指,有口皆碑,人们都惯称“一剪裁”。本来与“罗医世家”在乡里享誉同名。但缝纫衣服主要在本乡本村,而医治诊病,外乡远地也有名望。故此“一剪裁”心里就有点不平衡。近来“罗医世家”突然变成了“名医世家”不平衡的心理加码倾斜得更厉害了。心里总是回转着一个“不解”:你一个平日不敢处方出诊的吊脚货,这次瞎猫逮死鼠,显尽了威风,给祖宗牌子上贴上了金,真叫人想不过。便想要寻找机会发泄一下。
  机会真的来了。
  世宝心想,世人眼浅,重衣衫,自己出了名去外行医也需穿戴整齐些,再说冬季来临得添制一件长棉袍。便派人去请“一剪裁”上门缝制。“一剪裁”笑应,只是唯唯喏喏一再更期,心想:你倒耍起威风来啦,派人请我上门,你家还没开这个门呐。世宝有点耐不住了,便亲自登门恭请。“一剪裁”面露难色,引世宝在缝纫店转了一圈,连连说对不起,对不起,暂不能应请上门。
  世宝无奈,只得送去上等布料、棉絮,恳请尽快缝制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可到时又改约成衣时间。转眼到了腊月二十四小年日,世宝应请试衣。
  世宝进店,“一剪裁”客套一番,捧出长棉袍,要世宝试穿。“一剪裁”熟练地帮世宝把袍穿上,抓着按着世宝原地转了一圈,讲解了起来。“你看,左手袖筒大,右手袖筒小,这是,你帮病人治好了病,病人要酬谢你。拿着钱栽给你。你嘞,要讲点客气,图点名声,连连推让不要不要,左手抬起挡住给你的钱物,右手不停地摇晃。病人便把钱物随手丢进你的左手大袖筒里,这下你面子也有了,钱物也得了,真是招牌挂了,银子得了,多好的事呀。再说长袍前摆盖膝掩踝。人家见你前面为先,棉袍前摆,长短适度,袍子布料好,做得精,当面看着您就顺心。再说脊背上肩部棉絮铺得厚,一则后背要暖,前腿要温,是保身之窍,更重要的是马有失蹄,人有失手之时,您若注意不到把病人诊坏了,病人家起了气要揍您一顿,您转身就溜,撩起前头不顾后头,人家在背上打几拳甚至打几棍,也没事,不管它,快跑就是,逃命要紧,您看这种衣设计够到位了吧。大名医满意吧”,“一剪裁”幸灾乐祸。“大名医也该给我送一块金字大匾‘一剪名裁’吧。”
  外人对此自有评议,不予记录为好。
  世宝一脸的晦气,一肚子的怨气,无理说出千道理就成了正理。这样的怪装怪服说成是“名裁”手艺。我从没得罪过你“一剪裁”,你为何如此羞辱老子?哎,算了,不和你计较,就当是儿子羞老子了。这样一想世宝心里平坦了许多。
  时下,像“一剪裁”这样的人有吗?需要吗?必要吗??
  ……
  妻子听完故事,忍禁不住笑骂大王:“一剪裁”比你还坏,这样的名裁不请。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