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山村往事>044回:提前新年宴

044回:提前新年宴

作品名称:山村往事      作者:冯耀廷      发布时间:2017-08-05 10:01:10      字数:5220

  李欣从旅游局出来,核实了两个月心里疑虑,好像卸下重负。她毕竟已是二十四岁,年龄大了些,承受能力也有所增强。况且,两个月来她已经猜到了这一点。
  每天看到屯里的江英那副面相,也像似告诉了她。今天从家里出来,主要是证实一下,看他佟仁究竟是个啥态度?一看到早晨从大门外和那位姑娘那种亲密的样子,李欣的心彻底冷了下来。确定下来是事实,反倒比往日里轻松了许多。
  李欣在来县城的一路上,估计是这个结果。但还是鬼使神差的想最后见一次佟仁。和他热恋了五年,一个人的青春能有几个五年?代价太大了!
  李欣没心情再去逛商场,干脆打车回家。主意一定,她拦下一辆夏利,直接回了大石山村的家。她没有想坐出租车花钱多少,只想尽快离开这处让她伤透心的地方。
  来到年底下,家家忙着过年的一切准备物资。喜子年年都带上一些礼品、点心来孝敬他李华叔,今年喜子是在蒋清家。蒋家和李家是老交情,以前还没有这些说道。
  喜子又不好在蒋家开这个口要钱,于是他回家和爹爹张立说了心事,妈妈春梅告诉儿子说:“喜子,这个家还是你说了算,你华子叔对咱家不薄。喜子,咱大石山村就你华子叔不小看你爹你妈,你关茵婶是妈的娘家人。哪怕是拿瓶凉水,咱也别忘了你叔教过你怎么做人,怎么做事。记住,到他身边坐一会,来到年了,让他心里有些安慰。”
  张立也接过话来说道:“喜子,你是爹的好儿子,在人家你是磨不开说才回家的吧?钱爹这有,拿去想买啥就买啥,记住你妈说的话,那也是爹要说的话。爹是心里想到那了,就是说不出来。”
  张立随手从箱子里,拿出一沓人民币放在喜子手上。
  喜子面带微笑告别父母。走出家门。在小腰街几家小店选几样水酒、点心。带上礼品,推开李华家门。关茵与李华赶忙放下手头活。李华问道:“喜子,咋你一个人来了?小清怎么没和你一起来?”
  喜子笑着,说:“小清帮妈妈收拾屋子,我看她很忙,我没有叫她。”
  李华摇摇头说:“不对!你是从你爹妈那来的吧?说实话,是不是觉着不来像欠大叔人情似的?但在蒋家又不好说,这才一个人跑回家,拿出钱来,再去买东西,对吗?”
  喜子低下头,笑着说:“像是让叔看见了似的,是这个过程。但小侄不是还人情,只是想起叔来,才回的家。这点上叔没猜对。”
  李华告诉喜子说:“你一会把你的两边爹妈都找来,叔做上几道小菜,今天咱们三家先过年。”
  正说话间,蒋恬从大门外走了进来。李华起身迎出房门说道:“刚才我还让喜子回家去找你,这可好,不请自到,看样子,家里事做的差不多了?今晚上咱提前过年,哥几个喝几盅。”
  中午刚过,蒋恬,张立和李华聚在一起,小酌几盏后开始叙谈家事。蒋兄问起道:“李欣与佟仁的事打算啥时候办?”
  李华长叹一声说道:“我不爱闲操心,但看来真不用操心了。关茵近几天总是追着李欣去县城找佟仁商量。今早晨李欣去了,我看江英几个月来,对两个孩子的事,有些改变态度。我分析不用操心了。”
  喜子和蒋清也都在和关茵、春梅一张桌上,小清妈妈叶文珍没有来。
  关茵接过话茬说道:“别往坏处想,佟仁那孩子不能那样。你的嘴说的太过了。”
  李华说:“佟仁那孩子太听他妈的了,他妈那人看问题和别人不一样,所以,我们不愿意看到的结果才会发生。”
  蒋恬沉思中插句话说道:“不能吧!多好的一对,怎能会这个结果呢?华子,快别说难听的,没事儿你竟瞎琢磨。”
  李华心情非常沉重的说:“蒋兄,岔头是指定有了,不然今天桌上能少了他俩吗?多少年了?大概也有二十几年了吧?佟山有时间就来,江英又是我们家常客。天天不落地登门,这一晃两个多月一次没来。这就明告诉我们,以后也就这样了。互不来往,永远绝交。”
  三家人正在一起聊天饮酒时,门口停下一辆出租车,大家目光集在车上。只见从车上走下李欣一人,出租车开走了。
  蒋小清站起身来迎了出去,随李欣一同进得屋里问:“欣姐,佟仁怎么没回来?是不是没放假呢?”
  李欣放下挎包说:“以后咱这圈里再也不会有佟家人参合了,都住到对象家了。还回来个屁!咱永远都不再去分析,不用猜测。终于露出原形了。”
  李欣把早晨在旅游局传达室看到的,和在办公室所发生的一切向大家叙说一遍。
  小清有些气不忿地说:“找他们家去,骂他们一顿,出口气!”
  李华压住这个茬,并且把话题转到另一处,他对李欣说:“闺女,别和这种人生气。像这种类型男人,将来在生活中,他会遇到比他现在的女友更好的。他也会像甩掉你一样去甩掉她,或者移情别恋,在不同环境他要采取各种不同手段,更换女友。所以,和他们去理论是非,属于浪费唇舌,浪费时间。在他们家咱浪费的时间太多了。以后不能再把时间搭在他们身上,不值得。”
  李欣把话茬抢过去说:“爸,我知道这些,你不用拐弯抹角劝我,咱年龄又不偏大,找个男人还不容易,不过以后可要常带着手绢。”
  小清问:“欣姐,带手绢干么?”
  李欣道:“把眼睛擦的亮亮的,免得上当!”
  此刻关茵与春梅已经凑到李欣面前问到:“以后有啥打算,还在农村混吗?”
  李欣告诉说:“不!我也去外面发展,学着经商,等站住脚时把爸妈都接过去,小弟有自己的前途,地垄沟我走够了,太窄,夹脚!迈不开步子,趁年轻,闯一把。”
  关茵深情地说:“女人出去闯啊,不是那么容易的。那难事要比在家多的多。不过女人要想活出个人样来,不能总是依赖男人。到啥时候都要有自己的生存空间。男朋友有相当地还是要找一个,别让人甩一回就自暴自弃,咱坚强地站起来。活出个人样来让世人看看,咱和谁都不治气,咱为自己长志气。”
  春梅在一旁听了笑着说:“到关口时姐也能看出门道来,细想想还真是这个理。”
  蒋恬有些气愤的说“华子你说,这些年看着这两口子,人模人样的,嘻嘻哈哈的,到关口上坏肠子。咳!你说这人哪,真是看不透!”
  李华一笑说:“呵呵蒋兄,这倒也不是坏肠子,这叫见利忘义,这种人鼠目寸光,往往是到头来,总是在悔悟中活着,你说蒋兄,这样人的这种结果,好吗?”
  李欣从县城受到精神上的打击,亏得在之前有思想准备。两个月中佟山与江英的反常举止,李华家一家人已经心里有数。李华也常给关茵和女儿李欣分析、猜测。能有这个结果是在情理之中的事。所以,李欣有长时间的心里调整,她不会受到太深伤害。
  俗语说:人无千世好、花无百日红。李、佟两家属世交。李华的爷爷从南方闯荡到松辽平原时,在这块薄土上落脚。时间不长,和远方来这安家的佟老先生,首先结交。
  李华的父亲与佟山的父亲,也是交往多年。佟山从小到大一直在李华身边左右。两人相交三十多年。江英与佟山结婚后,她始终和关茵在一起,相交甚密。一处又是二十几年。走到今天这步,江英也是万般无奈。
  江英的此举,一是为了儿子前程,情人的挟迫。她有什么办法可以摆脱困境?只有屈从,别无选择。二是正赶上这一阶段由于老李不顺从她,她也对老李失去兴趣。她不喜欢交这类异性朋友,至于关茵吗,二十年前也是想借用她做跳板,一步步才能接近李华。
  在那个年代,农村没有广播,没有电视,一年也看不到一场电影。拿李华当做心中偶像,年轻漂亮的江英内心中暗恋着李华。由于家庭背景的衬托,令一般男性青年很难发现她江姑娘。为了这些,她自己也不知道流过多少泪。
  等到江英成熟后,看见李华手牵着关茵手的时候,心里总是把李华当作择偶标准。崇拜他、喜欢他的气质、喜欢他的幽默、喜欢他说话的声音、喜欢听他在田野里的歌声、也想过一切办法去得到他。但最终定格在交关茵做朋友,用长时间渗透、引诱,一次次失败,最后一招也被李华善意劝解,还是得不到他。
  在这个当口上,贺主任又闯入她的视线。为了儿子,她启用了已经在原来就不感情趣的关系户。
  可是,这位贺主任这些年心里憋着一股气。他看不了江英天天围着老李家转悠,还和关茵形影不离。多少年来,暗下决心。你江英有朝一日求到我老贺时,我第一个条件就是要你离开关茵,中断和李华一切来往,永远绝交。贺主任的目地达到了,但后果可能是更坏。
  生活还在继续,随着时代的进步,农村的经济形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用老一套生产生活方式去面对今天的社会,那只好落后。已经快到五十岁的李华,又面对一次选择。
  一是按部就班地继续起早贪黑的种好十垧地;二是在这基础上,再增加一些另类经济来源,老李还是选择了后者,壮大自己经济。
  已经四十九岁的李华又开始在不撂下农田的基础上,出去巡视有哪些事儿他能做得来,能给自己再添一桶金。
  元宵节刚过,老李出发第一站是长春,他到农贸市场先逛了两圈。他想在市场周围的几家饭店能否看见李桂贤母子。结果转悠了一天,进了很多饭馆,都没有发现李桂贤一家。天很晚了,想找家旅社住下。又想想还是去火车站,决定坐晚车去江城。在那里住宿,次日准备在农资市场,化肥市场,碰碰运气。
  长途旅行一天疲劳的李华,在江城一家小旅社安顿下来,头挨到枕头上就鼾声大做。
  习惯黎明即起的李华,在三点多一些醒来。坐在床上在思考着,去化工厂应该怎样说、才能让那里的负责销售同志相信自己。应该怎样做、怎样去表现才能把一个农民推销出去?
  想办法,让那里头脑精的过人的商业人士相信自己。一个从农村来的农民,要些出厂价位最低,氮磷含量最高的化肥。批发给他一车六十吨。他绞尽脑汁,没想出适合商业场合上的简练语言。最后决定,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的原则,尽量取得信任。
  清晨八点李华就来到化工总公司,他先到了销售部。一打听才知道,总公司不负责销售,那是子公司的事。他还要到某某分公司,又转弯抹角找到这家分公司。到能说上话的地方已经折腾了两个多小时。
  开口说上正事时节,最后要副总裁批条,李华真有些厌倦了。到这个时候他已经跑了一个上午,只闹明白了归谁管,李华像泄了气的皮球似的,躺在旅社房间里。
  他并不是累,而是烦,有心就此打马回山。但又一想,自己出来是干什么来了?就这样回去不如不出来了。还要去找副总经理,沉下心来,不达目地,决不罢休。
  分公司副总姓林名思杨,一个五十九岁的老太婆,李华又用了一个下午时间,专门了解林副总背景。想在晚上到府上,带些礼品先认识一下。和李华接触过的几人中,有一人的家属在农村。他很同情李华。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化肥在全国紧缺。多多少少还受政府调拨行为支配着销售,需大于供的缺口很大。各地县级有头有脸的人士,有时也空手而归。
  这位农民出身的库管员也劝李华说:“老大哥,信我话,回去吧。生产任务很吃紧,听说林副总手里也就三百吨权利,求他的人哪天都有,轮到你这?自己想想吧。”
  李华在分公司院里转悠了一天多,还在想办法接近林副总。
  从平江县、昌盛乡、大石山村来的老农民,在分公司转悠一天半。找林副总要批条的消息传到林副总的王秘书耳朵里。王秘书也纳闷,这准是个怪老头。要批条不到办公室直接找副总,在下面瞎打听啥?他到底想干什么?
  其实李华心里更急;他在想的是,必须先到家做客后再张嘴,也算熟人,熟人好办事嘛。但需要弄明白,副总何许人也?听说是孤身一人未婚老太婆。李华有些犯难,在他印象中的单身女人,多数性格高傲、孤僻,不太容易接近。那一天李华没有任何行动,又回到旅社。安心睡他的觉。
  分公司早晨八点多钟,各科室办事人员如时到位上班。林副总刚刚坐下,王秘书走进来说:“林副总,从平江县昌盛乡大石山村来个怪老头,听说他叫李华,找到您了吗?昨天、前天在咱院里晃荡两天。林副总,您见过他没有?”
  林副总听说是大石山村来的,顿时觉得眼前一黑,她便顺势靠在后背上,幸好没被秘书发现。她稍稍地静静神,便问王秘书说:“他人在哪呢?一会你忙完手头上事儿,到外面把他找来。从农村来的,又是边远县,不管他有啥事,咱也得见见他。想必是遇到啥难事了,能帮咱就帮帮他。”
  王秘书答应着,退出副总办公室。他心在想:“林副总准是昨夜做好梦了。怎么还主动找人家接待呢?往日里,某某县长,某某书记,还有她大学同学,也都是到她办公室来,她不理不睬。
  一个农民半搭子老头,她怎么这么上了心呢?莫非她想?咳,想哪去了,三十年来,那时是国有单位干部,年轻漂亮时都没想嫁人,还差一岁都六十了,那份心她早都死了。”
  李华在旅社翻来覆去一夜,也没想出个好怎么才能接近林副总。天亮了,他起身洗漱完毕,在临街处找一家小吃,填饱肚子。
  今天他的计划是再找到那位农村家庭的工人,听说他是库管员。向他了解林副总家的住址,找时间套套近乎,说出心事。真不开面再打马回平江,另想其它门路。总之,在正月里必须有个头绪。
  江城石化总公司,化肥分公司每天按部就班开门上下班。李华前天来时就在门卫这留下两条烟,打通了第一道关节。并和门卫套的近似兄弟。今天他又早早在这等着库管员。今天这位老兄已经过了一个多小时,他还没有来,急坏了老李。他不时地出来站在外面看着。
  从后趟楼走过来王秘书,她看着门卫门口站着往日在院子里的那位老农民。王秘书走过来问到:“您是昨天来的那位吧?在什么地方来的?你看,我这记性,忘了。啊,想起来了,是平江县的吧?叫什么山的?”
  李华急忙上前一步说:“这位大妹子,我叫李华。是平江县、昌盛乡、大石山村的。”
  王秘书笑着说:“啊是这样!我们林副总听说你是边远县来的农民,也不知道你有啥事,我们林副总要见一见你,有啥事你可以敞开说。她这人平时可是爱助人为乐的哟!哈哈哈哈。”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