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回 李海峰报警抗倭寇 朱霁青重整救国军
作品名称:铁血义勇军 作者:白水山人 发布时间:2012-04-05 10:22:35 字数:4952
李海峰队伍被截回来以后,队伍被缴械遣散。李海峰身边仅剩十余人。这几人沿着黄河逆水而上,意欲投奔冯玉祥将军的抗日同盟军,不想在山西再次遭遇中央军的搜查,李海峰等人被迫将枪支扔进黄河中,勉强躲过此劫。无奈之下李海峰带着十多名弟兄秘密潜回家乡——缸窑岭。孟昭炎经历这一系列的事故之后,心灰意冷,回家后改名孟宪忠,在根德营子隐居下来。
《塘沽协定》的签订,确定了日本侵略者在东三省和热河的合法占领地位,免除了日军的后顾之忧,使日军得以休养喘息。关东军决定暂时放下正面战场上与国民党中央军的交战,抽调兵力回攻热河,肃清反满抗日力量。
第一个被日军重点讨伐的便是缸窑岭地区的刘纯启、李海峰等人,以雪古贺联队被歼之耻,同时也为他们的少将特务石本权四郎之死寻求报复。
一九三三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军兵分三路向缸窑岭开进。东路,从锦州方向经冮屯开来;北路从朝阳方向经二十家子开来,西路从承德方向经六家子开来,三路同时气势汹汹直逼缸窑岭。
这一天,李海峰正在家里擦枪解闷,忽然有人从缸窑岭东梁惊慌地跑来说:“鬼子来了,黄乎乎的已过冮屯了。”
李海峰听到这一消息,心情一下振奋起来。他这个人就像得了抗日的病一样,无论精神怎么消沉,只要一提“抗日”二字,精神保证振奋起来。这种执着一念的人不在少数,古代的武子胥死后还要头悬国门,北宋辛弃疾重病期间仍然要仗剑杀敌,更有那明末文天祥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或许这就是精神上了境界的一种标志吧!
李海峰听说日本鬼子来了,马上写了三封书信,派人分别送给已经迁往二车户的总监部,值得提一下,因为形势所迫,朱霁青的总监部自热河抗战失败以后,便从肖家店的玉清宫秘密迁居到二车户沟王震家。剩下的两封信送给隐居根德营子改名孟广忠的孟昭炎,和同样隐居在烧户沟的刘纯启。信发出了,可是好长时间既不见回信,也不见兵来,急得李海峰如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
“鬼子到辛店银窝了!”又有哨探来报。银窝距缸窑岭仅有十里地之遥,情况十分危急。
派出送信的人员仍然没有回来。
此时和李海峰一同回来的几个弟兄都在二车户总监部,身边只有弟弟李福,儿子广云,女婿文秀等几个人。“是走,是打?”李海峰开始思索:“走,自己一家人会更安全一些,不过这几百口乡亲怎么办?打,这几个人怎么打?眼下只有看看实际情况再决定了。”
“哥!要不我们也走吧!信送出去了,既不见回音,也不见人来,明摆着是害怕日本人,都作缩头乌龟了。”
“住嘴!不许胡说!”李海峰喝斥李福。
“叔叔说的也不无道理,日本人有备而来,对我来说是凶多吉少,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着的!这无音之信也算是信了。”
此时,哨探又急急的来报,“鬼子已经到梁东岭下了!”情况万分危急!
“不见一面就走,心里总有不甘!”李海峰心想。于是他果断的说道:“没别的,我们只好迎接了!”
李海峰遂率领弟弟、儿子、女婿等几个人来到缸窑岭东梁。
只见几百名日军黄乎乎的一大片,正在岭下村头水井旁休息,喝水。他们配备的重机枪、小山炮横七竖八的散落在旁。李海峰像自语似的说:“看来阻止敌人进犯是不可能的,只能为乡亲报个枪,让他们及时撤离躲避,免遭日寇祸害。”
李海峰察看了周围地形,分别选择一个有退路的隐身地点密切注视着日寇的动向。
李海峰的儿子广云,小名柱子,酷爱习武弄枪,当时只有十七岁,耐不住性子,又是初生牛犊,见一个日军正在喝水,首先开枪。那喝水的鬼子应声倒地。其余的鬼子立刻趴下。几分钟后,惊魂未定的鬼子开始盲目的向枪响处射击,只不敢前进。李海峰等人隐蔽不动。
日本鬼子头领看不见人,但大体知道对方的方向,于是命令两个不要命的鬼子顺着山沟偷偷摸了上来。
李海峰见目的达到,喊了声:“撤”。正待几人要撤退时,李海峰忽然看见从沟里上来了两个鬼子,其中一个已经将枪口对准了小广云,正要向广云开枪。李海峰大喊一声:“柱子,沟里鬼子!”广云机智灵敏,闻声打了个滚儿,趴在坟头后面,鬼子打来的子弹从坟边擦过,好险!
此时,另一个鬼子已经蹿到坟头另一侧,与广云展开对射。李海蜂、李福移身换了个有利地形,照准坟头另一侧的鬼子“答答答”二十响一个连发,坟头另一侧的鬼子被打死。尚在沟里的鬼子不敢再动弹。
李海峰大喊一声:“快撤!”于是,几人凭借地形熟悉,拐弯抹角,出沟爬梁,沿着山梁撒开脚板,一口气撤向白石砬子。
李海峰几人在山坡上疾行,此时鬼子终于看清楚了,迎击他们的不过只有四个人。于是嚎叫起来,机枪、小山炮也一齐向李海峰等四人开火。炮弹在他们身边炸响,子弹在他们耳旁啸过。忽然,一颗子弹打中广云的脚趾头,广云顾不得疼痛,仍然拼命奔跑,跑到白石砬子停下来,才发现大脚趾被打掉了。广云此时才疼得掉下泪来。
日本鬼子眼见着几个人逃脱了,气得哇哇乱叫,掉转枪口,向跑光了人的缸窑岭村射击过来。
再说村民们听到枪声,纷纷逃跑避难。有的向北,结果被从朝阳开来的日军迎回来;有的向西南,哪知六家子方向也响起了枪声。始知日军为占领缸窑岭大费心机。
逃亡群众大多数逃到西边白石砬山上。在山上,他们清楚看见日寇在缸窑岭一带杀人放火,气愤至极。众人眼看着日寇烧了李海峰的宅子,冲天大火将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山沟照得通亮。未及带走的仍然放在屋子里的枪炮弹药被大火引爆后“噼叭”炸响。看着自己日夜守护的家园,转眼间在烈火中化为灰烬,想此后无家可归,广云激情难抑,不顾脚趾疼痛,非要冲下山去,被众人死死拦住。
天黑时,李海峰撤到二车户沟总监部。李海峰把日军进犯缸窑岭的事向朱总监作了报告。
朱霁青从安全考虑,立刻把总监部从二车户沟王震家迁往艾龙沟,此时的总监部仍有数百人的直属部队,有马四十余匹,步枪二百余支,迫击炮两门,机枪两挺,电台一部。朱霁青凭借这些武装后来又成功组织一次阻击日寇的“大石线”战斗。在这次阻击战斗中,李海峰和谷德贵表现出色,朱霁青把两挺机枪奖给李海峰和谷德贵,以示勉励。
三路日军,从三个方向向缸窑岭村包围而来,除了扑空以外,一无所获,气急败坏的大发淫威,在缸窑岭建立起专门用来杀人的村公所,其野蛮兽行惨不忍睹。有道是:
四月芳菲春尚好,五月家园起烟硝。
豺狼入户人遭难,阳间地狱鬼哭号。
日军占领缸窑岭之后,实行烧杀政策,把个好好的缸窑岭变成人间地狱,家家避祸,人人自危。坐阵在二车户的朱霁青及他领导的总监部的处境也十分困难。日军在缸窑岭站稳脚后,不断西进。尽管在大石线阻击战斗中义勇军取得了不小的胜利,也无法改变整体局势。总监部不得不由公开转入地下。
因为国民党政府下令取消义勇军,所以“总监部”名存实亡。对此朱老异常痛苦。在北平的同志多次催他早日回去,只因他抗日情笃,迟迟不忍离开。更重要的是看着自己苦心创建的义勇军队伍就这样消失,他心有不甘。但当李海峰等人介绍缸窑岭抗敌的时候,尤其是“大石线”阻击战的胜利,使他又振奋起来,仿佛在无边的深渊里发现了希望的亮光。为了更好的开展抗日斗争,朱霁青决定回关里一趟,向有关方面汇报这里的情况,二来为义勇军募捐。这晚,在王震家门前的大榆树底下,朱老对李海峰说:“以前工作忙碌,没时间谈心,明天要走了,再不谈又不知要推到什么时候。”
“总监何必伤感,您走到哪里晚辈追随到哪里。”李海峰安慰的说。
朱总监摇了摇头,说:“当前形势前途未卜,事事难料。好了不谈这些,谈一谈有关我个人的事,你愿意听吗?”
李海峰点了点头。于是总监讲起了自己大半生的故事。
朱霁青,一八八二年出生于辽宁省北镇县。原名国升,又名自新,字纪卿。一九零一年留学日本,不久便追随孙中山从事反清革命运动。在东洋日本时期就曾主持编写过革命刊物《刍报》,后来加入同盟会。一九零五年回国后继续从事革命活动。因反对东三省总督徐世昌的媚日行径,密谋对徐行刺,不幸事泄,遭徐世昌通缉。辛亥革命时期任关外国民军都督府总参谋长。一九一二年同盟会奉天支部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奉天支部,朱霁青任宣传干事,创办了《东三省民报》。
袁世凯称帝时,朱霁青奉孙中山之命到山东省潍县组织东北民军,参加讨袁斗争。段祺瑞当权后,因他不为所用,段命山东督军张怀芝在济南对朱部进行缴械,并把朱霁青投入监狱。三年后出狱。一九二四年朱霁青在哈尔滨从事国民党的党务工作,并办《平民周报》。一九二五年秋在沈阳秘密组织国民革命军东北军总司令部,计划与郭松龄配合进行倒奉活动。事败后去广州。
一九二六年朱霁青被选为国民党中央后补执行委员,并任国民政府委员。“九.一八”事变后,他义愤填膺,不顾年已半百,以抗日为己任,多方奔走呼号,联络同志,筹备军需。许多人为他的爱国热诚所感动,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一九三二年三月,他携带部分武装和枪支弹药及其它军需物资戎装出关。经过千辛万苦,来到了地处抗日前哨的热河东部地区朝阳县。并在这里成立了“东北国民救国军总监部”。
讲到这里,朱老停了下来说:“以后的事不用说你都知道。”
朱老的执着精神让李海峰敬佩不已,他想起一段有关朱老的故事。那还是抗日初期,义勇军生活艰苦,战士们每餐只能吃高粱米饭豆腐汤。有人看他年岁大,设法弄到一袋面粉,要给他开小灶。他得知后生气的说:“吾既以身许国,死且不惧,衣食何足挂怀!士兵均食粗粮,余又何忍独吃白面!”部下听了十分感动。此后这袋面粉长期存于军中,无人食用,成为一段佳话。
朱霁青老人和李海峰在大榆树下深情长谈,从十九岁留学日本,谈到追随孙中山革命;从反袁谈到北伐;从刺杀张宗昌谈到返乡抗日,他的语言沧桑而充满激动和悲愤之情。
他说:“热河沦陷后,北平的同志多次催我回去,我不情愿啊!但又一想,我一介书生,又这把年纪,留下又有多大益处!今天你到来,激起了大家的热情,使我看到了希望。有你们这些年轻人,我们收土复乡就有希望。只要我们拧成一股绳,和小鬼子不懈的斗下去,就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小鬼子弹丸之国要吞并我诺大中华只能是痴心妄想。”
他拍了拍李海峰的肩膀:“你看不惯政府的软骨头样子,回乡抗日,这好啊!我相信,你有这个能力!我走以后,你要把义勇军的弟兄们重新组织起来,抗日到底!我把你看作最得意的弟子,希望你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期望。我回北平后依然会通过各种方式关注你们,给你们一切可能的帮助!”
李海峰专心的听着朱老的教诲,泪水盈眶,他说:“总监放心,您一生追随革命,历尽磨难却无怨无悔,海峰感触至深。今当国难,海峰必孝前辈,迎难而上,死而后已,不成功便成仁!”
朱老深深的点了点头。
接着李海峰把自己的苦难经历也讲给朱老听。他讲自己苦难的童年,讲自己砸日本洋行的经过,讲在北平参加抗日救国会。两人谈着谈着,不觉东方已经发白,微微的透出暗红的颜色。
“天亮了,我们走吧,我要最后召开一次会议。”
李海峰站起来,扶朱霁青老人,朱老吃力的从石块上站起来,连说:“老了,老了。”
回到王震家里,朱霁青马上吩咐通知义勇军将领开会,半小时后众人到了,到会的有刘刚,刘英,刘纯启,王文福,刘振东、王震,赵清泉等……
会上,朱霁青分析了当前严峻的形势,指出自己的家乡自己保的思想;其次阐述日本鬼子必亡的道理,号召与会同志和日本鬼子作好长期战斗的准备。最后宣布总监部新的人事安排。
“总监部”改称“抗日军事指挥部”。由刘刚全面负责政治军事工作。李海峰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协调义勇军各部的抗日斗争工作。其它逐级任命。
最后朱老向全体与会者提出希望:“团结协作,生死与共,把抗日救国斗争进行到底。”
朱霁青讲完话后,刘刚和李海峰又分别作了简短的发言。
刘刚说:“朱老就要走了,我感觉心情非常沉重,以前在朱老的指挥下,我心里踏实,以后就要靠大家同心同德共克时艰,但是我相信我们有信心和决心和小鬼子战斗到底!”众人报以一片掌声。
李海峰接着说:“朱总监要走了,大家也没什么可伤心的,因为朱总监抗日的精神早已经留在了我们的心里,不是吗?我们要用生命来捍卫这种精神,誓死不当亡国奴,不把小鬼子赶出中国誓不罢休!眼下,小鬼子忙着建立伪政权,我们也不能闲着,兵书上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要密切注视鬼子的一切活动,瞧准机会再狠狠的咬上一口!”
众人又是一阵掌声。
第二天朱霁青老人便带着随行人员,离开朝南,前往北平,这一日正是农历一九三三年五月十五日。欲知后事,请看下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