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零距离接触图瓦人>八、 禾木乡记事五:我们的工作和生活(4)

八、 禾木乡记事五:我们的工作和生活(4)

作品名称:零距离接触图瓦人      作者:大路白杨      发布时间:2017-07-03 15:31:47      字数:3686

  (九)
  2007年的夏天后期,禾木村很长时间的雨水稀少情况,终于在“老天爷”的帮助下有了好的改变。在几次连续的大雨之中,我们的床铺和地面上,都是细碎的雨水珠子。我们俩就踩着木头板凳,一个人扶着,一个人钉着,把能找到的硬纸板和塑料薄膜,认认真直地钉到屋子的顶棚上,没有办法让雨水不漏,就只能想办法改变雨水的流动方向,让它们像水线一样流到地面上,不要再流到我的床上,以避免再次把我们在半夜时分用凉水珠浇醒。我们第一次进行修理的时候,正是半夜三更时分,外面是黑漆漆的,半夜时分根本听不到人声,我们用不知谁的歌词来相互开着玩笑:我不是花朵,我不需要雨水。
  事后,我们俩人趁着天气放晴的时候,蹬着乡里原木钉成的木头梯子爬上了尖顶下的泥巴屋顶,把那几个可能漏雨的小洞,全部铺上塑料薄膜,然后再用掺着草枝的胶泥巴用心仔细地覆盖了起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从此以后,我们经历了几个星期的“悲惨”境况,总算是有了一个很大的好转,不论外面下再大的雨,小屋里不再是银珠闪烁、细线翻飞。
  秋天时节,单位的几位同事陪外地的客人上山,便顺便转车过来,到禾木村来亲切地看望了我。那时我和乡干部一起,正在解决村民的一件事情,突然之间,做梦一样地见了他们,心里真的是太高兴了。在小饭馆里,我竟然在很短的时间里,用当地蒙古图瓦人最隆重的大碗大碗方式,敬天敬地敬人,激情之中几下子过去,就把自己喝得不省人事了。直到事后很久,乡里的其它人才告诉我。我才知道,是她们一群人搀扶着软面条一样的我,把我送回小屋。他们七手八脚地打开铁锁后,真实地看到了我艰苦的生活和工作现场,有几位心软的女同事,可能也是趁着酒劲吧,竟然不加装饰地掩面哭泣了起来。
  美好的单独宿舍生活,也跟着禾木的季节而变化着。到了十月初的时候,随着旅游潮的结束和天气的渐渐转冷,我们快乐的二人世界就快快地结束了。其实,山里的秋天来得很早,九月上旬,我们就已经感到了阵阵的凉意,尤其是晚上和太阳落山之后,都会加上一件很厚的衣服。随着秋天的来临,山里的晚上,气温下降得很快。在禾木村,由于纬度很高,气温的变化是很明显的,一早一晚要穿着冬天的衣服,中午时分却可以穿单衣和背心T恤,一天之中的温差也是非常大的,是冷的半夜和最热的中午,差不多有20来度。不光是秋天这样,就是春天里,气温和温差也是这样的,不同的区别是春天渐渐的变暖,秋天渐渐地变冷。
  我们在适应一个时期后,总结出这样的一句话:白天取暖靠太阳,晚上取暖靠喝酒。也有的年轻人,把我后面的句子改了,变成:白天取暖靠太阳,晚上取暖靠老婆。
  “十一”大假刚过,山里的气温就有了明显的变化,也开始影响到我们这间温馨的小屋。半夜时分,有阵阵的冷风从木头的墙缝隙里渗透进来,凉意慢慢积累着能把人冻醒过来,尤其是半夜的解手方便,更是一件特别痛苦的事情。披上外衣,一路小跑,憋足了劲用力挣扎,解完小便回来,已是浑身冰冷、一片鸡皮疙瘩,后来出就习惯了,我们睡前解决完所有的问题,半夜最多出去一趟。如果肚子出了问题,那可就惨不忍睹了,不仅肚子折腾人,气温也跟着狠狠地折腾人,让你明白生病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情。
  这个季节里,晚上放在门边的脸盆上,早上就在水面上结出了一层透明的薄冰,手指头轻轻一戳,就汩汩地冒出水来,屋子里一些露风的地方也告诫住在这里的人,季节到了冬天。后来的几个星期里,每天早上起床时,除了看得见自己的呵气外,都能看到墙角漏风处已结上一层厚厚的白霜,不过,一到中午就会融化掉。
  乡里的领导来过后,叫来政府的干部,把我们的行李一件件地又搬回到大宿舍里。这时,住在大宿舍的人明显少了,旅游结束了,门票站的工作结束了,兽医站的冷配工作也结束了。面对即将回家,大家都面带喜悦欢乐之色,收拾着各种东西、拆除着各种设备、洗涮着衣服鞋子,做着随时下山的准备。
  几天后,随着与他们几个的握手离去,在我们宽阔的宿舍里,此时只有我一个人了。面对空空如洗劫过的房子,面对着惨淡的白炽灯光,我的心里涌现出一丝说不出来的凄凉感受。不过,没几天时间,我就很快适应了这种生活。有时,寂寞了,没人没事时,我就自己唱几首歌曲;有时,我就自言自语,借用电影剧本的对话,来打破这种沉重的安静。这时,我的主要任务,白天是用汉语辅导乡干部学习十七大报告的内容,晚上没事时,我就写自己的文章,我给自己规定了每天必须完成的写作任务,一天不能少于三千字,多了可以。一方面,这样让我能找个借口和理由,少一些出去喝酒;一方面,把剩余的时间安排得满满当当,让自己腾不出时间去想别的事情,把自己的业余生活填写的充实一些。我主要就是把自己的一些感受,以文字的形式及时记录下来,以免时间长了被自己遗忘。
  (十)
  除了休息不好以外,乡里的饮食条件和生活环境,也无法与家里和山下的世界相比。
  我们吃饭的地方固定在乡政府食堂。去的时候正是春天,由于没有新鲜蔬菜,我们每天都是以土豆、大白菜为主,有时,也改善个生活,炒上一盘当地的土鸡蛋。当地的土鸡蛋非常好吃,除了颜色金黄诱人之外,主要是很有鸡蛋味道,这是吃山下鸡蛋吃不出来的东西,每当吃起这种鸡蛋时,总有一种少年时的滋味,带着回忆泛上心头的感觉。上土鸡蛋时,不能再思考问题了,稍微一晚,盘子就被大家刘刷刷伸出的筷子,一会儿之间就扫荡得空空荡荡的。乡政府食堂是承包出去的,承包的人是一名叫刘五保的中年男人(后面我将会专门介绍他),除了有重大的接待或活动,一般情况下,他主要是负责禾木景区的环保队,很少有时间能出现在食堂里,而在食堂做饭的是一个名叫玛丽古的图瓦姑娘。
  开始时,玛丽古的做饭手艺真的不敢让人恭维,不管做什么饭,都是酱醋调料味精一把抓,好像调料不齐全,味道就不会出来的感觉。后来,在我们不断吃的过程中,她不断地听取我们的意见和建议,由于她的汉语不太好,才在半懂不懂之间,费了很大的劲,才让自己的做饭手艺有了一些新的起色,起码能把饭做熟了,不再把所有的调料洒在一盘子菜里,这才算是把菜做出了一些味道来。但是要求她再努力一下,做出色香味俱全的菜来,实事求是地讲,也真的有些要求太高了,也太不符合她的能力了。我们的就餐是规律性的,早饭是热茶冷馍,加上一袋子从商店买来的内地加工的咸菜,最好的菜就是油炸花生米。尽管味道达不到要求,但为了体质的御寒和生命的生存,我常常要吃在早上吃三四个很大的冷馍馍,这样巨大的饭量在山下或家里是难以想象的。
  旅游接待开始后,情况才有所好转,我们陪着客人吃饭,尽管要喝酒敬酒,但饭菜的质量还是不错的;而且饭店里有了一些新鲜的蔬菜,做饭的师傅手艺也不错。时间一长,也吃出问题了,就是每天晚上吃完饭后,即使吃得再饱也总是自己觉得没有吃饱,于是,就回到宿舍里用开水冲泡方便面吃,一个夏天下来,我整整吃了三大件七八十盒子。最后,吃得我非常非常地讨厌方便面,一见到它,尽管是封闭的,我还是觉得有股子防腐剂的味道,始终在自己的脸上和鼻孔间飘动和荡漾着。不过,尽管如此,还得大口大口地连汤带面地全部吃下去,否则晚上的饥肠漉漉更让人难受。
  夏天的乡政府食堂生活水平要好些了,一是有一些常见的日常蔬菜了,不过,价格高的蔬菜是很少吃上的;二是食堂的肉食也多了些,主要是宰杀牲畜的杂碎下水,头蹄肝肺肚肠之类的东西,如果收拾好了味道是不错的。再就是一些接待安排也在食堂里进行,刘五保同志也能经常出现了,他是个喜欢玩、很热闹的人,他的一些故事和典型笑话,能经常让我们哈哈大笑起来。
  可以说禾木的夏天,不仅景色迷人,而且胃口大开、人情融洽,是我们最幸福的日子。
  到了冬天时,生活的条件就变得更加艰苦了。许多牧民不习惯吃菜,只吃面粉和奶制品,他们生活了几十年,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而我们就不行,也不能适应这个习惯。这个时期的主要蔬菜又和春天一样了:白菜土豆。不论水煮还是炒制,吃得多了就总是让人难以下咽。冬天是非常冷的,有时温度能降到零下30多度,吐一下口水、尿一泡水就会立即冻住的那种感觉。为了增加身体的热量,我不得不多吃狠吃,以食物的数量还完成身体的需要,常常把胃撑得饱饱的,这样,才不至于几个小时后手脚冰冷。在冬天的三个多月里,我天天吃这样的食物,吃到最后,除了本能外,感情上是真的一点也不想吃了,看到餐桌上摆着的菜,转身就走,回到宿舍,还得要吃方便面。
  其实,我也在想,乡里的人、从山下到山里工作的干部们,他们不也一样吗?他们是如何忍受着这样的生活?是不是我们在城市里,真的忘记了少年时候过的那些苦日子了,是不是我们的胃口真的就比他们高贵?
  人,真是一个典型的环境产物,他不能改变自已的那些毛病和习惯,到了特定的环境里,就能发酵般的迅速地加以改变。不论是住宿的环境,还是饮食习惯;不论是气候温度,还是穿着的服饰;不论是怒气冲冲地对待社会和周围,还是学会适应变化的环境,通过自我安慰走上幸福的小路。我就是这样的环境之中,经过一年的乡下生活,再次回到熟悉的城市里,在满目沧桑之后,对待包括食物和味道在内的一切物质,显得那让得平静和宽容,这些变化连我自己一下子都感十分的惊讶和惴惴的不安,我还是以前的能从骨头里面去挑刺、把自己当成苦行僧式的那个人吗?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