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中缅勘界纪实>第三部第七章 流产的南马县

第三部第七章 流产的南马县

作品名称:中缅勘界纪实      作者:林虎      发布时间:2017-06-20 19:15:55      字数:4228

  1956年8月28日,外交部电告姚仲明大使和云南省政府:中国决定撤出驻“1941年线”以西佤邦土地上的边防部队。但是,我们在南段的让步应尽量换取在北段得到一些好处。当前的具体做法是:答复缅方,为了中缅友好,中国军队可撤至“1941年线”以东,但缅军不得进入我撤退的地区;我方要求缅军也在中缅边界北段后撤;要求缅方迅速成立边界委员会,协商解决中缅南北两段未定界问题。
  当晚,周恩来又接见缅甸吴拉茂大使和吴旺。指出,我军一部驻扎“1941年线”以西,是在1954年12月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公报以前,以后中国军队从未前进。而缅军不但在南段未定界不断向东推进,在北段未定界,缅军也驻防到迈立开江以东的四五个据点,如片马、岗房、古浪。30年前,中国人民为反对英国侵占而掀起的抗英斗争,迫使英国不得不承认这些地方是中国的领土,现在也为缅方占据。这些事,中国本来完全可以向国际社会公布,但中国不这样做,以避免问题复杂化,而希望通过友好协商的途径来解决两国的边界问题。
  因此,我们主张边界联合委员会应尽快成立,不仅谈南段,也谈北段,把两段问题都解决。吴拉茂和吴旺还是坚持主张先解决南段,以后再谈北段问题。并表示,如果周恩来认为适宜,他愿建议吴努亲自到北京来具体商谈。
  8月29日,周恩来对吴巴瑞总理的来信作复,并派外交信使专门送达缅甸,由姚仲明大使亲自递交给吴巴瑞和吴努,正式回复中方处理中缅边界问题的意见。
  第二天,吴巴瑞总理约见姚仲明,对他说:“我阅读了周总理的信,我感到解决中缅边境问题的可能性和希望都增加了,我将同内阁成员研究后正式答复周恩来总理的信函。”
  中国政府言必信,行必果。纵使当地一些干部、军民怎样感情难以接受,思想不通,也必须坚决全部撤出“1941年线”以西地区。撤军,多么不容易!
  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一下“新区”的情况。
  1953年,“败军”大部分撤去台湾。解放军根据佤族人民的强烈要求,经云南省政府和昆明军区请示中央之后,决定由临沧和思茅两个专区及军分区派所属边防部队保护民族工作队按慎重稳进的方针,开辟建设新区。这是人民政府、解放军在解放战争期间保护、巩固、建设新区的惯常工作程序。
  短短三年,工作队、边防军已和当地边民打成一片、亲如一家。“败军”不敢来骚扰,缅政府官员、军队也不来过问。军民同唱“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中方人员的信念是:“1941年线”不予承认。他们和佤族共同建设、生活的这片土地,就是中国领土!所以,根据云南省部署,新区工作委员会已着手建县的筹备工作。预定以南马河之名建立中国云南省南马县,所属各大部落都能接受。
  县城拟建设在大蛮海与蛮东山两个部落当中的坝子上。
  全县所属数百个村寨,约10万人口,划为6个区。
  各区主要领导干部区党委书记、区长人选也已初步选配。
  中国又一个生产、生活欣欣向荣的少数民族县治即将在更偏远的地方诞生。
  1956年9月12日,云南省政府召开有昆明军区、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及涉及中缅未定界地区的思茅、临沧、丽江三地主要负责人和边防军分区司令员参加的会议,传达周恩来于8月27日主持召开的关于中缅未定界地区工作会议的指示,研究具体的贯彻执行措施。
  会议认为,南段未定界地区属佤族聚居区,说服那里的居民划归缅甸的工作是艰苦的,尤其是以胡忠华、胡玉堂、保卫国等一批部落首领,曾多次与英国、缅甸发生武装斗争,在他们管治的大部地区划给缅甸的情况下,他们曾要求脱离中缅自行独立(班老等十七王子总管地区共5万多人,留在“1941年线”以东地区仅8000多人)。干部、战士在该地区进行了几年的工作,与当地人民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感情,一旦从“1941年线”以西地区撤军,大家思想会转不过弯来,更不好对群众做工作。
  根据以上情况,云南省政府加强了“1941年线”东西两侧地区的民族工作,拨出专款,由临沧、思茅地区增派干部,大力扶持当地生产、医疗卫生等工作,使将来划归我国地区的群众更趋稳定,划出地区的头人群众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在边境发展中缅友好关系,有利于两国边民来往。
  为了照顾佤族各部落人民的情感,9月22日,云南省委、省政府向中央建议,考虑将来划界时,一定要对“1941年线”稍加调整,尽量避免一个部落被国界分割。
  云南省根据中央可能很快会命令我军撤至“1941年线”以东的意图,主动积极开展相应的工作:一是派省委委员欧根及昆明军区公安军第二政委张钧亲率两个工作组到临沧、思茅,协同当地干部开展撤军前的准备工作。二是于10月11日,就关于对基层干部和群众如何解释我们要撤至“1941年线”以东等三个问题向中央作《关于未定界地区工作的请示》。
  中央针对云南省请示中提出的问题作了两点答复:
  1.在向基层干部群众解释时,不要强调国民党政府签订1941年协定是卖国行为,也不要称1941年协定为卖国协定。根据全面考虑,中央决定撤出“1941年线”以西的地区。
  2.在我军撤出后,不应该继续留下少数地方干部。
  中国人民解放军撤军的决定彻底、真实可信。没有必要像国民党军残部那样公开全面撤军,暗地里留下尾巴,转入秘密活动。
  10月27日,云南省委和昆明军区向中央、军委提出初步撤军计划:为了避免在撤退中发生混乱,拟在接到军委命令后,有步骤地撤退。
  撤退的原则是:先前沿,后纵深,与缅军近点先撤。
  据此,拟第一步先从木邦、羊莫、小公鸡等地撤离;第二步撤扬让、完冷、果洛、山通、岩城等地部队;最后从大小蛮海、上下困马、永必力等地撤出。
  对撤出“1941年线”以西地区这一重大决策,有关地区政府、军队都极为重视。思茅、临沧两个地区由地区一主要领导亲自率领工作组到边境地区,向部队、地方干部和民族头人传达中央指示精神。干部们初听到撤军,许多人不理解。多数是因为通过这几年的辛苦工作,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感情,看到他们生活有了明显改善,一旦走开,怕没人保护他们,更怕国民党军残部和当地各种武装来欺侮、骚扰、报复他们。当地民族头人抵触情绪很大,有的干部痛哭,有的不思茶饭,有的夜不能眠。经反复说服后,使这些同志深明大义。
  10月28日、29日,临沧、思茅地委和军分区向省委、军区发电请示工作。省委、军区于11月2日复电两地委和军分区:
  目前扣留中的“1941年线”以外的案犯,可按清理积案的政策处理,该放者放,该判刑者可判刑,判刑应适当从宽或假释;在线外流通的人民币,应大力组织收兑,但群众愿留存者听其自愿;过去我军或政府与部落订立的协议条文,可协商后收回,如头人、群众坚决不愿我收回亦不要勉强;在我军撤退前,各部落间酝酿订立团结公约,我们应大力帮助,但公约中不得有反缅情绪。
  为了统一对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的认识,10月31日,中共中央向云南省委,并告四川省委、西藏工委,各省市委、自治区党委,发出《关于中缅边界问题的指示》,指出,两年来,我国已经对中缅边界问题进行了研究,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中央决定在中缅南段,承认“1941年线”,并将驻防该线以西的我军撤回到该线以东。云南省委必须:
  第一,加强对我国边境内,特别是靠近“1941年线”和北段未定界我国边境内的兄弟民族的教育和团结工作,稳定头人和群众的思想情绪。
  第二,在“1941年线”以西目前我军防区内,更要大力加强对当地头人和群众的工作,应该说服他们留下同缅甸政府派去的人员友好相处。
  第三,加强对边防部队的领导,贯彻执行中央关于边境问题的政策;边防部队第一线兵力可适当的减少,有些容易造成边境紧张的措施应予适当纠正。
  1956年10月22日至11月8日,吴努访问中国。
  周恩来与吴努分别于10月25日、27日,11月1日、3日举行了4次会谈。
  在会谈中,周恩来说,经过我和吴巴瑞总理的通信,已经找到了一个可以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要真正友好、永远友好,我们要使边界问题一劳永逸地得到解决,并且使确定的边界永远维持下去。这就既要照顾双方的利益,也要考虑到双方的民族问题。解决边界问题双方都要有法理根据。
  周恩来强调:我们以这样的原则来对待中缅边界问题,也用同样的原则来对待我们同亚洲的其他邻国的边界问题。我们愿意从缅甸开始,来解决我们同邻国的边界问题。吴努认为中国的建议是合理的,表示满意。
  吴努为了缅甸国内也能上下统一认识,因为涉及缅甸克钦族的切身利益,他请来克钦邦的三位首领吴赞塔信、杜瓦佐伦等前来一起参加会谈。吴赞塔信和云南德宏州副州长司拉山幼年时是一个村寨长大的,青年时又是同学,而克钦邦议长杜瓦佐伦是他俩的老师。在11月3日的会谈中,周恩来特别向吴赞塔信等首领耐心解释了中国这样提出问题的原因和好处。吴赞塔信等对周恩来这样亲善的解释十分感动,他们说:能这样讨论问题,中缅两国就不会有不能解决的问题。
  周恩来在中南海西花厅家里设宴招待吴努等贵宾,中方参加作陪的仅陈毅一人。宴会充满家庭气氛和兄弟情谊,宾主双方都为中国军队将撤出中缅边界的“1941年线”以西地区,缅甸军队将撤出片马、岗房、古浪三个地方以及中国购买缅甸大米等互利好事而举杯祝贺。
  11月5日,中国政府就中缅南、北两段未定界撤军问题致缅甸执政党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主席吴努备忘录。在备忘录中,将中缅边界问题通盘考虑,在原我方提出将南北两段未定界问题一起考虑解决的基础上,又专门将勐卯三角地问题提出来,就公平合理解决中缅边界问题提出了三点建议,作为一个整体联系起来考虑。当天,周恩来又亲自致函吴努,告之:中国政府现在建议,中缅两国政府在就中国政府关于解决中缅边界问题所提出的建议达成协议以前,双方从1956年11月底起分别由上述地区撤退军队,这项撤退工作将在1956年底前完成。
  吴努当天即确认并回函周恩来,称:我同意阁下上述来信的内容。
  随后,缅甸吴巴瑞政府也接受了中方备忘录中所提的三点建议。
  11月5日,周恩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第50次会议报告了与吴努会谈的情况,会议批准了他所提出的关于解决中缅边界问题,特别是我军撤出“1941年线”以西地区的建议。到此,中缅双方从南北两段分别撤军的问题就完成了外交程序,转入到如何具体实施问题上。
  11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指示昆明军区和西藏军区:撤出“1941年线”以西地区的工作自11月25日开始,至12月31日全部撤完。
  11月21日,我外交部召见缅甸驻华大使馆官员,告之我军提前于本月22日开始,首批撤出“1941年线”以西扬让、果洛、山通和岩城四地,撤毕后,缅方行政人员始可进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