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连载二十五)
作品名称:攀枝花 作者:啊睿 发布时间:2017-06-20 13:01:21 字数:6741
3
“五.一”节后,希垚上班了。家里有母亲帮忙,少了后顾之忧的希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工作上。
每天上午十点前后,是希垚喂奶时间。每当这个时候,余婆婆便会送童童到学校吃奶。这天,余婆婆收拾完家务,想到女儿没吃早饭,特意为希垚煮了涝醪小汤圆,还在里面加入红糖,煮好后,她对子君说道:“君君,我送妹妹吃奶,你把桌上的涝醪吃了,待在家里,不要乱跑,听到没有?”交待完,余婆婆背着童童、端着半瓷杯涝醪小汤圆来到学校。这时,希垚刚好下课,正好利用课间休息时间给童童喂奶,希垚喂完奶,这才端着涝醪汤圆,边吃边问道:“妈,童童闹着你没有?”
“挺乖的,我做饭,她睡觉,饭做好了,她也醒了,你看,她笑呢。”
希垚端着碗,对着小女儿喊道:“童童,童童。”边喊边躲,童童的眼睛随着希垚的声音移动,张嘴笑了。
傍晚,希垚正在家里批改作业,母亲抱着童童进来喊道:“希垚,山上着火了。”
听到母亲说山上着火,希垚赶紧跟着母亲来到屋外,公路两旁已站满了人,子君也从外面跑到希垚跟前。只见远处的山上,有条长长的、慢慢游动的火龙,火龙像是由无数的星星组成,那些小火星总是有规则地移动,再后来,那些星星逐渐连成线,闪闪烁烁,遥相呼应……这时,有人说这是彝族的火把节,每当火把节时,彝族村寨的人们都要点燃火把,游走于田野山乡,大家这才安下心来。
听到说是火把节,希垚猛然想到,在西昌教委举办的一次教学活动中,西昌中学的一位老师曾介绍过明代诗人杨升庵夜宿泸山时,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宿泸山》,写的就是西昌的火把节。回到屋里,她拿出笔记本,翻开那次活动抄录的《宿泸山》,轻声读道:“老夫今夜宿泸山,惊破天门夜未关。谁把太空敲粉碎,满天星斗落人间。”短短二十八字,杨升庵不仅把彝族火把节的盛况,描绘得壮丽无比,还为后人留下丰富的遐想。希垚推开窗户,看着远山那游动的火龙,体会和想象着诗人当时的感触。
由于学生不断增多,师资不足,公司经与研究院商量后,决定分别从公司内部和研究院抽调九名职工到学校担任老师。此时,公司工作重点已转移至渡口,行政科的工作量也渐渐减少,晓薇和研究院的大刘等九名同志被借调到学校担任任课老师。根据他们的专业和特长,晓薇任小学美术老师,大刘则教小学音乐并负责学校宣传队工作。
希垚也由于出色的教学能力和敬业精神,获得学生的喜爱以及学校的肯定,担任了学校的副校长,主要负责小学部的教学工作。
4
道泽终于回西昌休假了。搬入新居后,道泽还是第一次回家探亲,按照希垚给的门牌号,他找到了新家住址,还未进家门,便看到岳母在厨房忙,他赶紧招呼道:“妈,辛苦啦。”
看到道泽,余婆婆高兴道:“道泽回来了,我这正忙着,快进屋看你女儿。”
道泽进屋,见子君坐在椅子上看小人书,他放下帆布提包,抱起子君,高兴的边亲边说道:“嗨,宝贝女儿,又长高了。”
子君转过脸,极力躲闪着那扎人的胡子,在子君眼里,爸爸就像一位时不时来家串门的叔叔。
岳母进来,招呼道:“道泽,来看你的小女儿。”
道泽放下子君,随岳母来到床前,见小女儿睡在床上,一副憨憨的可爱模样,道泽忍不住俯身抱起小女儿,贴着她粉嘟嘟的小脸蛋,见女儿小嘴时不时吸吮两下,他爱惜地问道:“妈,童童是不是饿了?”
“还没到时间。”
小女儿似乎感觉到什么,用小手抓了抓,又睡了。道泽抱着小女儿,乐呵呵地看着,一旁的岳母对道泽说道:“童童才睡下没多久,让她再睡会。”
道泽这才将小女儿小心放回床上。
想到道泽风尘仆仆赶回来,岳母说道:“这会儿,澡堂可能开门了,你先去洗个澡,回来正好吃饭。”
“嗯。”
岳母又问道:“道泽,想吃点什么?”
“煮一锅青菜就行。”
道泽洗澡回来,希垚刚给童童喂完奶,道泽放下脸盆,伸手抱过童童:“来,让爸爸好好看看。希垚,你看她的小嘴,红得像樱桃,小眼睛笑起来弯弯的,童童,看着我,我是你爸爸。”
道泽吹着口哨逗着童童,童童小嘴一抿,笑开了。见童童小肚子露在外面,道泽还浑然不知,希垚忙说道:“童童过来,妈妈抱,让爸爸吃饭。”
道泽端着饭碗,直称赞岳母做的饭菜香。听到女婿的夸奖,余婆婆高兴得合不拢嘴,不时给道泽夹菜。见道泽狼吞虎咽的样子,希垚说道:“慢点,你看你,像是饿了一辈子。”
道泽咽下嘴里的菜:“嗨,不瞒你说,我们那基本上就是土豆、粉条、洋葱,就没吃过青菜,这不,回来让妈煮了一锅白菜汤,再蘸着妈打的作料,真香呀!”
道泽接连吃了三小碗米饭。
吃完饭,道泽从帆布提包里拿出拨浪鼓给童童,希垚握住童童的小手,摇着拨浪鼓,说给童童听:“塘池边,荷叶下,躲着一只小青蛙;拨浪鼓,咚咚咚,摇着去找小青蛙……”
道泽又拿出一个五颜六色的盒子,递给子君:“君君,给你的,跳棋。”
子君接过来,迫不及待打开盒子,里面有好多五颜六色、圆润漂亮的玻璃球,希垚对子君说道:“快谢谢爸爸。”
子君高兴地说道:“谢谢爸爸。”
希垚指着玻璃跳棋:“渡口还有卖这个的?”
“让同事从上海带的。”
童童在希垚身上闹起来,婆婆笑道:“她是想出去了。”
希垚对母亲说道:“妈,你抱童童出去玩会吧,我来收拾。”
余婆婆解下围裙,抱着童童出去了。希垚收拾完桌子,到厨房洗碗。
见子君一直在摆弄跳棋,道泽把女儿拉到身旁,虽然爸爸送了漂亮的礼物,可子君对爸爸还是感到陌生,总想争脱,反而被爸爸抱起来放在腿上,爸爸轻声问道:“听妈妈说,我们的子君能认几百个字了,来,爸爸考考你。”
道泽顺手从子君的床上拿出一本小人书,随意从中找出一些字,结果子君大都读了出来,道泽连连点头,他又出了几道二十以内的加减法,没想到子君也全部答对,道泽用手轻轻刮了刮子君的小鼻子,夸奖道:“宝贝,你好聪明。来,爸爸教你下跳棋。”
希垚洗完碗,站在子君身后,看着道泽教女儿下跳棋,也不时帮子君出出主意……
不知不觉,道泽回家休假已经几天了。
平日里,子君早已跑出去,这两天,她对跳棋产生了兴趣,一有时间,便嚷着让希垚陪她一块下跳棋,母女俩正下着棋,门外陈老师喊道:“张校长,走啦。”
“嗯,我就来。”
一旁看报纸的道泽问道:“有事?”
“我们教研组有个活动。”
“那你去吧,我带子君。”
道泽陪女儿玩了会跳棋,想到有段时间没见到眼镜了,看天色尚早:“走,子君,爸爸带你去叔叔家。”
道泽带着子君,来到眼镜的单身宿舍。眼镜笑呵呵问道:“子君你好,认得我吗?”
子君看着吴喜贵,摇摇头,道泽忙说:“叫吴叔叔。”
子君这才叫道:“吴叔叔好。”
“吴叔叔这有白糖,给子君泡杯糖开水,怎么样?”
子君点点头。
道泽坐下便问道:“听说你生了个大胖小子?”
眼镜从上衣口袋拿出工作证,打开递给道泽,看着里面的照片,道泽羡慕道:“还好,你儿子眼睛不像你,应该像她妈吧,虎头虎脑的。”
眼镜笑着点点头。
“祝贺啊,有儿子了。”
“怎么,也想要个儿子?”
“女儿我也喜欢,如果儿女双全,那不更好。你知道,我原来是学无线电的,后来改学了钢铁,我是真喜欢无线电,可我这辈子是没希望了,但我还是希望有个儿子,能帮我实现理想。”
眼镜家在农村,媳妇为自己生了儿子,不光自己高兴,双方父母好像比自己还高兴,起码在自己身上完成了传宗接代的使命。眼镜指指脑袋:“不光只是这种想法吧?”
“也有那么一点点。”道泽回答的也干脆,道泽和眼镜都笑了。
“你爱人还在村办小学教书?”
“嗯。”
“渡口正大量招工呢,跟厂里说说,能不能把你爱人招进来。”
“我问过,说是已婚,不符合条件。”眼镜结婚前没想那么多,可结婚后,一系列的问题摆在了眼前,首先是长期的两地分居,心里不是滋味,特别是有了儿子,心里很是挂念。最让他担心的还是儿子的户口问题,由于媳妇是农村户口,儿子的户口就不能转到城里,而媳妇的农村户口要迁到城市来,似乎已经成为一道不可逾越的难关。想到这些,眼镜无奈地叹道:“哎,两地分居暂且不说,一想到儿子是农村户口,以后上学、招工都会遇到麻烦,心里就堵得慌。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听眼镜这样说,道泽也觉得棘手,但他还是安慰道:“你是大学生,爱人也是老师,以后让儿子好好学习,争取从农村考出来。退一步说,十几、二十年后,我们已经朝共产主义社会大踏步迈进了,那时,说不定就没有什么城市户口、农村户口的问题了。”
眼镜展开了紧锁的眉头:“也是啊,就说我们吧,来到西昌,两年不到,记得刚来时,你、我、大罗、向德,我们四个住一间宿舍,现在呢,就我一人住在单身宿舍了。对了,你在渡口怎么样?”
“应该说钢铁厂建设的重要阶段都赶上了,参加了65年的矿样采集,接着是‘三通一平一住’,再就是跟着设计人员搞总图设计,现在进入基建阶段,大家都是搬运工,整天忙着搬运建筑材料、机械设备。”
“也吃了不少苦吧?”
“那是肯定。太阳毒,灰尘大,蔬菜缺乏,住的又是蓆棚。不过,虽然条件艰苦,但感觉还是挺充实的。在那里,当你看到中央大首长一次又一次来工地视察,看到身边那么多专家、工人师傅、解放军战士、民兵和你一起并肩工作,看到周书记和我们一起爬坡上山、抬石掌钎,看到每天有那么多建设物资从全国运进来,看到渡口建设一天一个样,心情就会激动、澎湃,仿佛总有一种力量推着你,让你无法停下来。”
眼镜赞同地点头道:“不要说你们身处一线,就是我们这也感受得到。”
一旁的子君觉得无聊,嚷着要回家,道泽站起来和眼镜道别:“这孩子待不住。哦,学校的何教授、王教授来公司了,我准备请他们来家里吃顿饭,你也过来热闹、热闹。”
“我是三班到,如果不值班,一定来。”
“这样,我先和他们联系,以你的时间来定。”
星期天,家里要来客人,晚上,余婆婆就开始准备。她先将道泽带回来的黄豆用水泡上,又让道泽到邻居家借来石磨。
第二天一早,一家人便忙开了。道泽到城里买肉,希垚则和母亲一起磨豆浆,磨豆浆是个细活、累活,快不起来,一点点添,一点点磨,豆浆磨好没多久,道泽肉都买回来了。子君在屋里照看妹妹,希垚从邻居家借来大圆桌和凳子,收拾屋子,整理碗筷,道泽在厨房帮岳母打下手。余婆婆一边看着铁锅里煮的豆浆,一边忙着将猪肉洗净,再剔下一些痩肉放入碗里,然后,将剩余的肉放入铝锅里煮。
余婆婆对一旁的道泽说道:“你帮我看着火,豆浆开了叫我。”说完,便开始忙着调制豆花作料。余婆婆做的豆花好吃,一半功劳要归功于她亲手调制的豆花作料。先将炒制好的黄豆和花生磨成黄豆粉和花生碎粒放在一边,再舀出自己制作的豆瓣,里面加入买来的豆豉,用刀剁碎后,倒入锅内的热油中翻抄出香味,盛进碗里,最后,分别装入几个小碟里,再依次加入黄豆粉、花生碎粒、熟油辣椒,还有葱花和新鲜的花椒面。
豆浆开锅了,余婆婆和道泽一起用沙布将豆浆过滤后,再将过滤后的豆浆倒入铁锅里,等这些准备妥当,余婆婆麻利地从铝锅中捞出已煮到六、七成熟的五花猪肉,切成两半,一半放入锅内继续煮,一半拿出来切成薄片,等用石膏点好豆花后,便开始炒菜,临近中午,蒜苗回锅肉、姜汁拐肉、青椒炒肉丝、烂肉炒粉条,一盘油炸虾片,两大碗豆花,再配上四小碟作料,外加一个凉拌菜、一个炒素菜和用肉汤煮的小白菜汤,分别端上了桌。希垚给隔壁夏大姐端了一大碗豆花送过去,同样,也配了豆花作料。
客人们到了,何教授一进门,便说道:“道泽,没打招呼,我又给你带了位客人,我的老同学,昨天刚到的,首钢研究所的许工程师。”
道泽忙说道:“欢迎,欢迎。”
雨琪、希垚和余婆婆带着子君、童童、赵静、赵卫、渝欣,围坐在方桌旁,其余的,围坐在大圆桌旁。
吃着一桌的菜,大家纷纷称赞余婆婆的好手艺,对余婆婆做的豆花、回锅肉以及姜汁拐肉,更是赞不绝口。
何教授不好意思道:“道泽,我们这一来,把你家这个月的肉票都吃光了。”
道泽忙说道:“没有,没有,这个月,我们每人有两斤肉票呢。”
何教授意外道:“哦,那不简单啊,我们每人每月1斤,有时才只有半斤。”
看到许工辣得脸上冒汗,嘴里不时哈气,仍不停筷子,培鑫笑着问道:“四川菜的一大特点就是麻和辣,不适应吧?”
许工喝口茶,又夹了块蘸着作料的豆花送进嘴里,回味道:“回锅肉和姜汁拐肉好吃,这豆花更叫绝,又麻又辣又香,有点怕,可又想吃,过瘾。”
何教授告诉许工:“吃四川菜,得有一个适应过程。”
席间,培鑫问:“何教授,这次你们是带课题进去?”
何教授点头道:“有课题。另外,院领导还让我们考察建学校基地的事,如果条件具备,我们准备在渡口建个实习基地。”
听何教授说打算在渡口建实习基地,道泽高兴地说道:“这个想法好。渡口联合钢铁厂是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一座大型钢铁厂,矿山、耐火、烧结、焦化、炼铁、炼钢,以后还有初轧、轨梁,不仅可满足冶金专业学生全方位的实习需要,而且,可供研究的课题也多。”
说到课题,王教授问他身旁的吴喜贵:“你们不是刚完成了一项实验吗?”
吴喜贵点头答道:“嗯。不过,我只是负责高炉的操作,具体过程还是向德最有发言权,他不仅参加了在我们厂的实验,也参加了在承德的实验。”
见向德这么年轻,就有这样的经历,王教授不禁好奇问道:“小伙子,哪年毕业的?”
向德礼貌回应道:“和道泽同年毕业的。”
王教授羡慕道:“刚毕业,就遇到这样好的机遇,小伙子,好好珍惜啊。”
向德连连点头:“我也是这样想的。记得毕业那年,我分到鞍钢研究所,还在厂里实习,我们研究所就整体搬迁过来。事后才明白,研究所过来的目的,就是全程参与渡口钢铁厂的相关研究与技术攻关。”
道泽对向德说道:“你小子运气就是好。我从学校跳出来,就是想搞专业,结果,却一直在外面转。”
大家边吃边聊,气氛热烈。何教授端起酒杯,提议道:“来,大家一起,谢谢为我们做了这么一桌子美味的余婆婆。”
大家纷纷站起来,感谢余婆婆。余婆婆笑着说道:“只要你们喜欢,我就高兴。”
吃完饭,大家意犹未尽,继续着饭桌上的话题。
雨琪说:“记得周书记说过,渡口建设面临三座大山。当时,我就在想,最不确定的,就是钒钛磁铁矿冶炼难题,如果这座大山推翻了,剩余的两座,都只是时间问题。”
大家笑了。
何教授朝向德笑道:“听到没有,大家都关注着你们呢。”
他继续问道:“我有个同学也参加了这个项目的实验,他说已经有结果了?”
“嗯,大的方向还差一步,另外,还有一些细节需要完善。”
见大家关注的眼神,向德进一步介绍道:“在承德的试验,只是初步掌握了钒钛磁铁矿高炉冶炼的客观规律,总结出一套新的冶炼操作方法。在西昌的试验,则是从选矿、烧结到高炉冶炼的联合性试验,可以说是今后渡口钢铁厂生产的微缩。另外,西昌的试验,还有一个特别的意义,就是开始利用我们这出产的太和钒钛磁铁矿和渡口拟建高炉要用的兰家火山钒钛磁铁矿,进行从选矿、烧结到高炉的全流程工业试验。西昌的试验,不仅进一步证实了承德模拟试验结论的正确性,还对渡口钢铁基地的选矿厂、烧结厂、炼铁厂等,提供设计工艺参数和生产操作经验。经过在西昌高炉四个多月的试验证明,承德模拟试验采用的方案和措施,完全适用于攀枝花矿的冶炼,不仅渣铁流畅,而且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比模拟试验还要好,应该说渡口建设的技术基础,至此基本奠定。由于承德和西昌的两次试验都是在小高炉上进行,因此,下一步,还需要在大高炉上进行生产性试验。这最后一个阶段的实验已经定在首钢516立方米的高炉上进行。”
王教授说道:“好啊,成功指日可待。”
王教授问坐在他对面的许工:“老许,你这次到渡口是?”
许工笑道:“当然也是课题,有关钒资源方面的,钒资源的回收利用,也是开发攀枝花资源的一项重要研究课题。”
向德说道:“这个项目,我们院也在做。”
许工点头道:“我们这个项目的研究方向,还是受到你们院那几位同事的启发呢。”
向德惊讶道:“哦?”
许工掏出手帕,擦去脸上的汗水:“去年3月,冶金部就组织了工作组,由副部长王玉清任组长,钢铁司炼钢处处长余景生、北京钢铁学院教授林宗彩和你们院工程师涂建伦为副组长,有道泽他们公司、你们院、首钢和我们所的40多名科技人员参加。当初,是在首钢的3吨转炉上进行吹炼试验,但效果不理想。而此时,你们院的几名技术人员,从英国炼钢杂志上的‘雾化炼钢’得到启示,大胆提出了雾化提钒的设想。今年年初,他们组建了雾化提钒试验组,开始了雾化提钒试验。刚开始,他们的想法并没有得到认同,他们就自己动手挖土坑作熔池,利用废旧材料制成雾化器、出铁槽、漏斗等装置,全是露天作业,试炼几炉后,发现了好苗头。余景生和林宗彩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到现场,通过观察,他们认为这办法可行,随后又一起参与试炼了16炉,经过分析对比,大家一致认为雾化提钒工艺设备简单,设备利用率高。目前,这一方法已被冶金部列入重点科研项目,拨给试验费用10万元。同时,由你们院和我们所派出6名科技人员同首钢人员一起,在首钢回转窑车间,安装了一座每小时处理20吨铁水的简易雾化提钒炉进行扩大试验。”
郭培鑫说道:“在首钢的实验,我们公司江工也参加了。”
何教授对许工说道:“老同学,也祝你们的课题早日成功。”
许工哈哈大笑:“借你吉言,我也盼着能早日成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