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连载三)
作品名称:攀枝花 作者:啊睿 发布时间:2017-06-10 17:53:05 字数:3660
第一章
3
晚上,道泽他们应邀来到会议室,这是一间可容纳40多人的长方形会议室,主席台的墙上,挂着马克思、恩克思、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画像,正对主席台的另一面墙上,拉起了用红纸书写的欢迎标语:“热烈欢迎参加攀枝花建设的同志们!”
会议室里,十几排长椅座无虚席,两位公司领导坐在主席台上。
“喂,这里。”见王凯招呼,道泽他们赶紧朝王凯所在位置走去,紧挨着他坐下来。
只见下午接待他们的杨洁科长走上主席台,低声说道:“李主任,人到齐了。”
李主任点点头,环视会场一周,这才对着话筒,满脸笑容说道:“同志们,首先让我代表公司和全体职工欢迎你们的到来。今天,我们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志相聚在这里,是为了完成一项神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在崇山峻岭的攀枝花,建设一座崭新的现代化钢城,目前,各项工作已经全面启动。同志们,你们的到来,为攀枝花建设输送了新的血液,增添了新的力量,欢迎你们加入攀枝花这支光荣的建设大军。下面,请公司党委副书记周浩同志讲话,大家欢迎。”
那位叫周浩的副书记,微笑着将话筒拿到自己面前:“同志们,欢迎你们来到公司。我先把公司情况简要介绍一下:我们公司前身为西昌钢铁公司,于1958年筹建。1959年,公司曾派出一支60人的队伍到攀枝花,为到攀枝花的苏联专家修建简易的土墙木架结构住房。1962年2月,为探索攀枝花的资源利用,成立了攀枝花钢铁厂筹备组,开始在攀枝花建小型试验厂,为大厂建设做准备,随后,又派出1100人的队伍,再次进入攀枝花,建起砖瓦厂、耐火材料试验窑以及‘干打垒’住房。当然,这些只是攀枝花建设的小前奏,书归正传,古人曰:‘有朋至远方来,不亦乐乎。’在座的各位,既有部队转业干部,也有从鞍钢、武钢、重钢调来的骨干,还有年轻的大学生们。尤其是二十多位刚从学校毕业、风华正茂的年轻同志,我真羡慕你们啊,刚刚走出校门,就赶上这样的好机会――一个举全国之力建设的大三线项目,我真诚地祝愿你们在三线建设中大有作为、建功立业。所以啊,今天晚上,既是欢迎会,更是动员会。”周书记话音一落,台下响起了热烈掌声。
周书记看上去约有四十五岁左右,消瘦的面容,略带沙哑的嗓音,特别是那双因消瘦而显得更加深邃的眼睛,会牢牢吸引住你。他身上有一种气场,让你感受到坚毅,感受到一种力量。周书记继续说道:“同志们,三线建设意义重大。大家都看到了,我们的国家刚刚从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走出来,又面临如此严峻的外部环境:苏联在我国北部边境陈兵百万,对我虎视眈眈;盘踞在台湾的蒋介石咄咄逼人,妄图反攻大陆;印度在中印边境挑起事端,美军在台湾海峡举行核武演习,今年8月又发动了越南战争,海南岛和北部湾沿岸都落下了美军的炸弹和导弹……我们美好的家园岂能再遭列强蹂躏。面对战争威胁,毛泽东主席和党中央毅然决定,在云、贵、川、陕、甘、宁、青等西部省区的三线后方地区,开展大规模的工业、交通、国防基础设施建设。三线地区,距西面国土边界上千公里,离东南海岸线七百公里以上,加之四面分别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太行山、大别山、贺兰山、吕梁山等连绵起伏的山脉作天然屏障。同志们想一想,一旦发生战争,地处一线、二线的鞍钢、包钢和武钢极有可能遭到打击。因此,三线建设目标,就是要在我国纵深地区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后方工业体系。建设攀枝花,是光荣而神圣的使命,党中央一声号令,为了祖国这个大家,我们背上背包,撇下自己的小家,面对艰难困苦,不退缩、不逃避,迎着困难上,饥、渴、寒、热都不在话下,因为祖国的利益高于一切。”
“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争取胜利!”“汗可洒,血可流,誓死建设好攀枝花!”大家跟着一位解放军转业战士挥臂高呼。
周书记示意台下安静,继续说道:“同志们,攀枝花远离大城市,可谓崇山峻岭,荒无人烟,我们将面临诸多困难,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首先是要攻克以下三大困难:第一,是要适应攀枝花艰苦的环境,那里干旱、炎热,历来被称之为是瘴疠之地的高原地带,在这样的地方,马上就将有几万人的建设队伍开进去,并要站住脚跟。第二,是攀枝花钒钛磁铁矿的冶炼问题,这一冶炼难题,目前还是个世界难题,如果这一难题解决不了,那么,攀枝花地区蕴藏的丰富钒钛磁铁矿‘宝藏’就将是‘死矿’。第三,是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城市基础建设。崇山峻岭、人烟稀少的攀枝花,必须在建钢铁厂的同时,建设起煤矿、发电厂、建筑材料厂、自来水厂及配套设施,也就是说,要建设一个新的工业城市。目前,中央已经成立了以周恩来总理任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冶金、电力、煤矿、交通等部委以及设计、基建、科研院校等前期工作都已启动,这些部门的先头队伍,已经开进攀枝花。这三大困难就像三座大山压在了攀枝花建设者身上,虽然有困难,有挑战,但我们坚信,有毛主席和党中央的英明领导,有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我们一定能战胜困难,推翻压在攀枝花建设者身上的三座大山,取得攀枝花建设的全面胜利。”
听到周书记极富感染力的讲话,大家心潮澎湃,斗志昂扬,台下再一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周书记讲话结束后,李主任拿起话筒补充道:“为了欢迎大家的到来,公司特别请西昌电影放映队在公司食堂放映电影,请大家前往观看。”
攀枝花建设的宏大场景,周书记富有感染力的动员讲话,打动着每一位与会者。看电影路上,大家意犹未尽,还在你一句、我一句的热议着。快人快语的大罗,发表着他的看法:“周书记一开口讲话,就能把大家牢牢抓住,佩服。”
道泽点头道:“那当然。俗话怎么说的‘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都说‘好人、好马、好抢上三线’,三线这么重要的地方,如此重要的单位,领导企能是等闲之辈。建设攀枝花,上有毛主席、党中央的英明决策,下有周书记这样的好领导,还有什么困难克服不了,可谓‘万水千山只等闲。’”
4
公司与研究院商议,决定先将新进的大学生和业务骨干集中起来,用二个白天、四个晚上,让他们熟悉了解公司情况,并安排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以及研究院的专家为他们上课。
晚上,道泽他们带着笔和笔记本准时来到会议室,会议室已坐满前来听课的人,周书记也坐在下面。仍然是那间会议室,主席台一方的桌子已经搬走,换上的是一张临时架起的黑板。
讲课的是公司高级工程师邓启明。开讲之前,坐在台下听课的周书记首先走上讲台,向大家介绍道:“同志们,今天为大家上课的邓启明同志,是我们公司的高级工程师。邓启明同志有着深厚的冶金冶炼理论和丰富的冶炼经验。他曾先后担任我国两大炼铁研究室负责人,主持了我国某大型钢铁厂含氟赤铁矿的焙烧、磁选和烧结矿的工艺性试验,解决了高炉冶炼含氟矿长期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尤其在高炉的技术攻关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这样的好老师,你们可是打着灯笼也难找啊。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邓工为我们上课。”
戴着近视眼镜的邓工,手拿精心准备的讲仪,微笑着走上讲台,他那快要秃顶的脑袋,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特别亮,他站在黑板旁,谦逊的点点头,知识分子特有的涵养与气质一览无余。他用江浙口音的普通话,谦虚地说道:“周书记过奖了,古语曰‘三人行必有我师’,让我们共勉吧。在座的各位,大多学的是冶金或相关专业,已经具备了相当的专业理论知识,这二天,又到厂里及相关部门走了走、看了看,我想,冶金方面的知识与理论就不用再复述了,今天,我讲点实用的干货。”台下笑声一片,随即响起热烈掌声。
邓工清了清嗓音,说道:“下面,我结合以往在高炉技术攻关时用到的一些研究方法,向各位做些介绍,谈谈我的体会,如果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那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连续二天晚上,邓工结合具体的冶炼攻关案例,用丰富的冶炼实践和深厚的冶炼理论,为大家做了详细的讲解与辅导。
邓工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的业务能力让道泽钦佩,他一直以来的愿望就是像邓工这样,潜下心来,搞技术,做研究。他不理解公司为什么把自己安排在行政科从事行政工作,他决定再找杨科长谈谈自己的想法。打定主意后,第二天一早,道泽提前来到办公室,路过杨科长办公室,见杨科长已在办公室忙开了,他招呼道:“早啊,杨科长。”
杨科长抬起头:“你也早啊!道泽,我这正有一堆工作要交给你。”
听到杨科长要给自己分配工作,道泽忙说道:“杨科长,我还是希望换个部门。”
杨科长一愣,没想到道泽还想着换工作的事,她疑惑与不解的看着眼前这个似乎有点倔犟的年轻人。道泽主意已定,他迎着杨科长疑惑与不解的目光,淡定地说道:“杨科长,让我到厂里吧。”
“怎么,嫌行政科庙小?”
道泽忙摇头:“不是,不是,我只是想到厂里从事专业对口的工作。”
“行政科也很需要像你这样懂技术的人啊。”
“道理我懂,可我还是希望到厂里做些实实在在的事。”道泽恳求道。
“我说沈道泽同志,厂里需要技术人员,行政部门同样需要业务骨干。我们科目前的任务也很艰巨,从钢铁厂厂址确定、冶炼设备选用,到矿石冶炼、厂房设计,许多方面都需要行政科的参与、协调,也十分需要懂冶炼理论与技术的同志,你担子也不轻呀。你看这样行吗,等忙过这阵,如果你还坚持,我再找机会向领导反映你的意愿。”
杨科长诚恳的态度和充分的理由,让道泽无话可说,他不甘地点点头,算是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