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黑土地上的人家>第七章 腊月的粘豆包

第七章 腊月的粘豆包

作品名称:黑土地上的人家      作者:百花仙子      发布时间:2017-05-24 00:51:54      字数:3041

  就在刘立业最小的女儿刘琳出生那年冬天,天气格外冷,进了腊月天,日气温达到了零下三十多度,一场大雪过后,外面就成了天然的大冰柜。和每年一样,进了腊月,家家户户开始淘米了。晚饭前,张淑兰把水缸里的水淘尽,用一新的不带油的刷梳把水缸刷了又刷,刘佳看了说道:“还用新刷梳干啥,又不是腌酸菜,有油怕烂的,妈,你干活,比我大娘细,不用那样,你看咱得多挨多少累,”张淑兰说道:“我已经习惯了,在伙(刘家家族在一起过的时候)的时候打下这个底,要是这些活干的爷爷、大伯不满意,那是没好脸色的,要是你大娘干的,你大伯不满意,那就不是脸色的事了,他脾气急,急了就会打、骂你大娘了,宁要身子受苦,不要脸上受热”,转脸对刘剑说道:“今年淘三斗米,还得给你二娘家一锅,给你老姑家一锅。”这是刘家每年都必准备的。刘剑把大号水缸挑满了水,在备俩桶,坐清好,饭后,好淘米。张淑兰自己去仓子拿出簸箕、大笸箩。吃完了饭,收拾妥当,开始把米往锅里倒,往里舀水缸里坐清好的水,泡上米,用长把勺子在里面淘来淘去,然后用笊篱捞出米放在地上的桌子——靠边站上,及地下放的炕桌上,盛米的桌子及器具都放的有一定的倾斜度,让其往下淌水,第一遍完了,把锅里的水淘出,重新往里在舀新水,在把米二次放到锅里,这时旁边打下手的刘佳说道:“每年去二娘家,都说就咱家的豆包好吃,细、黄,豆馅子不泄口”,张淑兰听到这,自豪地说:那是呀,米必须淘俩遍,豆包淘米时必须把后面的米沙拉沙拉底,防止沙子,这样不牙碜,在有打黄米面的时候,掺苞米面的时候,粗细搭配适当,发面的程度也要适当,轻了泄口,发大劲了,就有味,不好吃了。”说着话,张淑兰把第二遍淘完了,这会把米从新放在靠边站(地桌)上,炕桌上,桌子从新调了倾斜度,桌底下分别放一个盆,接淌下来的水。
  这会儿,刘老太太也加入干活,和孩子们在炕上挑豆子,因为她爱吃豆包,每年出了正月十五后,张淑兰会把冻豆包留给老太太吃。今年看来也不列外,刘威嘟囔道:“豆包也不让长吃的,到时候又整天给我们吃大饼子了。”刘剑说道:“你小子,那个冬天你少啃冻豆包了”,刘威说道:“那我还没有小宝吃的多呢,吃什么,都留后手,大堆没了,他还能拿出来,瓜子、爆米花,还有沙果,你问问他”,张淑兰听了笑了:这小子,从小吃奶就贪,不吐不撒嘴。实际上张淑兰偏疼这个老儿子的。
  这样沥一宿的水,第二天,在观察一下干湿度,防止含水过多,会烀机器,打不下来的。
  张淑兰淘完米,去屯子里的机器房排号,到了季节家家都在淘米准备包豆包了,生产队的机器房子没有取暖设备,很冷,和家里的仓子是一样的,也是冷的拿不出手来,看着还得一会能排到,张淑兰先回家暖和一会儿。正是寒假季节,刘威也跟着去了,他没回去,站在那看热闹,正好是后院李庆文家打粮,打苞米面子,苞米茬子,黄米面子,就在这好奇看着这些正在工作机器:看着打苞米碴子那个机器,只见电工帮着把苞米粒用袋子直接往机器上到,对李庆文媳妇喊道:串一遍,还是俩遍呢?李家媳妇艾淑芝也大声说道:“俩遍吧,把杂物串出去,这次把苞米碴子打完,我用这个碴子打苞米面子,往黄米面子对,”这个机器的声音很大,不大声喊,谁都听不见。看着刘威在,就说道:“刘威妈就这样弄,她说这样好吃。”看着苞米粒子从机器里口进去,经过机器,流到地上,第二次用长铁撮子收起又放回机器,这次,电工把出口处用手调了调,在流到地下的苞米粒子已经是粉碎的了,这还不是标准的大碴子,块还太大,这次停下机器,把地上的苞米粒子全部收起,挨着机器出口放了一个大笸箩,电工又调了机器脖子上的一个插板、机器的出口插板,在去拉下电闸,出来就是标准的苞米碴子了。刘威跟着电工所到处,看着电工在一排并排着电闸上,拉下其中的一个电闸,那个负责这台机器的开关,看出处,标准的大碴子出来了。
  打苞米面子的机器是可以换锣底地,见电工对艾淑芝说道:“你等一会,我得换一下箩底,你要粗一点的苞米面还是细一点的,”艾淑芝道:“你先给我调到正常粗的留着吃,调点细的留着对黄米面里包豆包。”
  电工按着李庆文媳妇的要求调动着机器打完苞米面。
  这功夫,刘威看着打黄米面那个机器和和刚才那个还不一样,有个木头做的无盖箱子放进地下,因为机器的出口是和地面一平的,只能把接出口流出的面类的无盖的箱子放在地面下挖出的用水泥砌好的坑里,这样,面出来就流到下面的中间有个隔板的木箱子,一个口出面,一个出渣子,这个机器的声音比打苞米碴子那个机器声音小的多,人们正常说话都听得见了。刘威看过这个机器打过白面,妈妈打面,他看过,也是这样机器,把小麦从上面放进去,从下面那个晃动的像小面袋子一样的出口出来,一边就是白白的面流进左面那个里,一边是红不冷腾的麦麸子,流进右面的箱子里。
  李家快打完了。艾淑芝对刘威说:“快回去喊你妈来,俺家打完,就到你家了,来晚了就得往下排”,刘威听话的往家跑,气喘嘘嘘对张淑兰说道:“妈,你快去,下一个就是咱家了,去晚就被别人家占去了,机器不能等的,”张淑兰跟着刘威来到机器房,看着排在下一份的是前院的齐家,就说道:没事,先打、后打都行。齐嫂对张淑兰说道:三婶,你先打吧,我帮你打,你一个人也忙不过来,俩家只打往黄米里对的苞米面及黄米面,相互帮着,打完了。齐嫂对她家大小子说道:大季呀,把你的冰爬犁拉到门口来,把咱俩家都装上,张淑兰说道:不用了,你看一个冰车能拉这么多吗,齐嫂说道:俺家这个冰车大,是大季用来打树嘎达(在东北,把树伐下后,离树根处还有一部分,人们用稿劈下来,用作烧火用)用的。刘威看这个大冰车,接触地面的左右俩侧面比普通玩的冰车高,前后的框中间多加了俩快横撑,这样看着牢固多了,在冬天的雪道上,即使不下雪的路,冬天的路面也很滑,阻力小,拉起来不费劲,这样,齐嫂和张淑兰、大季一起把打完的黄米面装上了爬犁,拉回了家。齐嫂和大季帮着把车卸了,说道:三叔不常在家,年年打米磨面的,也够你累的了。淑兰说道:刘剑这几年也能帮着干了,今天刘剑上该(街)有事,没在家,要不刘剑还能帮我些。”
  农村冬季是吃俩顿饭的,学校学生上学时候都是一样作息时间。
  歇了会,张淑兰去仓子里把平时不用的大号的盆子、二盆拿回屋,化上,刷好,准备晚上用。
  做豆包,要做到好吃,每道工序都很主要,发面也是一样的。在张淑兰看来这些都是技术活,孩子们只能帮烧烧水,打打下手。她把俩个面袋子,一个是苞米面,一个是黄米面,放在炕上,按比例先烫好西面,在往里揣干面子,揉成一块块面团,在放在炕头的大盆里,揣实,上面在用手沾水抹一下,防止干裂,盆子在用盖帘盖上,在用棉被盖上,热,发得快。收拾好,老太已经领着小点的孩子们在挑芸豆。
  第二天,吃完早饭,开始呼豆子。俩个开了,张淑兰看看汤有点多,就又烧了点火,靠靠汤,就拿出豆橱子捣豆馅子。
  老太太说道:“放点糖精,甜,好吃。”张淑兰道:妈,我知道你愿意吃,放了。
  张淑兰又问道:“妈,你说,咱包完豆包后,是留生的,还是留熟的,”“你自己看着办吧,先都全包出来,一下子蒸不了那么多,每天吃饭的时候,蒸一锅,吃剩了就冻上,这么着也能蒸上一些,留生的多爱掉面子,”张淑兰说道:这样也行,苍子里的大缸,我已经收拾干净了,把它们都放大缸里,盖上盖子,防耗子磕。对了,挑了俩锅好的,一锅让刘剑给他二大爷家送去,立新不是要去丽琴那吗,在给丽琴捎一锅去,老太太一听,抿着没牙的嘴,乐了。
  
  包豆包季忙过去了,张淑兰把蒸好的豆包和部分生的都放在仓子的缸里,用盖盖上,防止耗子进去嗑了。东北的冬天,室外就是天然大冰柜。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