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洞庭狂澜>第十二章 战桃源杨幺攻城 守家园钱景丧命

第十二章 战桃源杨幺攻城 守家园钱景丧命

作品名称:洞庭狂澜      作者:铜盆孤雁      发布时间:2017-05-26 10:23:12      字数:10127

  天子岗宣布举大事那天,杨幺领受的任务就是攻打桃源县。
  散会后,杨幺一边派人安置兵营,一边派人检查兵器粮草,自己则找王善师爷去了。
  看见了王善,杨幺就说:“师爷,听说您就是桃源县人?”
  “是啊,幺郎,你耳朵蛮灵的,我就知道你会来找我的。”
  “师爷神算啊,听说您是桃源县人,我的任务又是战桃源,您给我说说桃源?”
  “幺郎,这桃源就挨着你们祝家岗不远,按理说,你应该是很熟悉的,或者,你比我还熟悉一些。”
  “话是这么说,可是,师爷啊,您想,毕竟是两个县,毕竟隔了一条江,我当然是不如您熟悉啊。”
  “说的也是,你知道吗,我们原本就是一个县的。以前,我们这里叫临沅县,这好理解,在沅江边嘛。后来我们从临沅县析出,置沅南县,隶属武陵郡,县治在武陵的古城山。汉殇帝延平一年,县治迁至漳江浔阳坪。”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县名均为沅南县。隋文帝开皇三年,合临沅、沅南、龙阳三县为武陵县,隶属朗州。唐、五代时期,现在的桃源地域都是武陵县的一部分。”
  “到了宋太祖乾德元年,我们这里就发生了一个大变化,转运使张咏根据朝廷析武陵县之政令,在实地考察之后,建议置桃源县,你知道他为么子提这个建议吗”
  杨幺说:“这我怎么知道啊,张咏早就死了,烂到碳湾里去了。”
  “你读过书吗,读过《桃花源记》吗?”
  “从大地方说,我是武陵人,不可能没读过《桃花源记》,难道这置桃源县与它有关?”
  “对啦,还就是有关。张咏向宋太宗说,这里有一风景秀丽、道观雄伟的胜地,此胜地就因为东晋大诗人陶渊明所作《桃花源记》传颂于世而得名桃花源。”
  “早在晋代,桃花源的桃源山就建有道观,名桃源观。隋唐两代,屡毁屡建,至今犹存。听说你记性好,你把《桃花源记》背给我听听。”
  杨幺说:“只怕不记得了,我试试看吧。”
  默了一会儿神,杨幺就背起来:“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王善说:“真是好记性啊,想来你读这书也快十年了吧?”
  杨幺说:“你知道吗,我有一个外号,叫做烂笔头,就是我先生给取的,读这篇文的时候,先生就说,幺郎啊,别的文章你可忘掉,这篇文你不敢忘啊,我因此就记得更牢了。”
  王善说:“是啊,你看这个陶渊明先生太厉害了,人说陶渊明作诗,擅长白描,文体省净,语出自然,这篇文何不如此?他在这里虚景实写,给人以真实感,仿佛实有其人,真有其事。”
  杨幺说:“是啊,我当时读它的时候就是这样的感觉,就是现在,我还是不太明了,到底有没有那个武陵渔人,你看他溪行捕鱼,看见桃源仙境,竟然迷路。”
  王善说:“武陵渔人在桃花源迷路了,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仿佛阵阵清香飘来,他能不迷路吗?等到他豁然开朗时,土地、屋舍、良田、美池、桑竹、阡陌、鸡鸣犬吠之境一一呈现于眼前。”
  杨幺说“我最欣赏的就是桃花源人的处世态度,人人一副平和的心态,见到了武陵渔人,款款相待,杀鸡设酒作乐;等到武陵渔人告别他们时,竟然交代不足为外人道也,把自己锁在那个封闭的和乐境地,不与浊世有半点沾绊。”
  王善说:“幺郎,你这样一副菩萨心肠,这个桃源县你还去不去攻打,如果是去,你会不会捣毁那个宁静的桃花源?”
  杨幺说:“师爷呀,我的看法是人人具有两副面孔,一副是魔鬼面孔,一副是菩萨面孔。当他戴着魔鬼面孔出现时,他一定在作恶;当他戴着菩萨面孔出现时,他一定在行善。师爷您说说看,我去战桃源,应该戴哪一副面孔出现?”
  “聪明啊,表面看,你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实际上,你回答了。我还要补充一句,不管你戴哪一副面具出现,那都不是你的本原;人又不能同时戴两副面具出现,这就是我们做人的尴尬之处。”
  “桃花源人那种生活,我心向往之,没有名利争夺,民风淳厚。我也厌恶我现在所处的世道,争名夺利,尔虞我诈,世风浇薄。可是,我逃不掉我所处的现实,战益阳,覆湘阴,我大开杀戒。药山坪一战,我斩杀孔兵一万七千人。这不是争名夺利是么子,这不是尔虞我诈是么子?”
  王善问杨幺要不要饮点酒,还说这酒就来自桃花源,那里水清冽,酿出来的酒格外的醇厚,杨幺点点头,表示可以喝一点。
  王善搬来了酒坛子,又取了两只卢碗,把两碗倒上,就喝了起来。
  杨幺看着王善,就说:“师爷,您今晚雅兴蛮好啊,是不是还有么子话要嘱咐我?”
  王善说:“我们桃源县在当代还出了一位名人,你听说过吗?”
  “是不是张顒,读书的时候,先生说过这个人的名字。”
  “对,就是他,他写过一首关于黄鹤楼的诗,诗曰:崔颢题诗在上头,登临何必更冥搜。楼前黄鹤不重见,槛外长江空自流。万顷烟云连梦泽,一川风景借西州。”
  “怎么只有六句,还有两句呢?”
  “不知道呀,流传下来的就这样!”
  “这应该就是一首律诗呀,怎么只有六句?”
  “我读书的时候,先生就只教了这六句,后来我问过许多人,他们都说这诗就这样。依我看,这诗的意思也写完了,再有二句,也就是画蛇添足了。宋神宗时,张顒知鄂州,家有老母,他恳请朝廷,让他就近任职,朝廷便叫他知鼎州,还未到任,朝廷又叫他做湖南转运使,要到衡州去督捕盗寇,这种人生的无奈就充分反映在诗里。”
  “我倒是觉得这首诗颇有唐人风格,格调平实。”
  “你说的是,李白就写过‘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还写过‘唯见长江天际流’,崔颢就写过‘黄鹤一去不复返’。张顒六句诗就有三句直接借用了他二人的诗句,在诗界,他这首诗叫残诗。”
  “师爷您的欣赏水平不错啊!”
  “张顒存诗不多,还一首诗却是全诗,那就是《桃源次韵奉酬梅学士尧臣》,全诗是这样的:
  圣贤道,如龙蛇,驱逐空施罛与罝。
  往者赢秦燔坑毒,天下骚扰无常家。
  吾宗子房周韩杰,铁锥击沙眼不花。
  同时志士悲大索,纷纷逋窜混尘沙。
  武陵溪上桃花源,谽谺蓊郁芬桑麻。
  义逃君臣携妻子,遁入不知岁年赊。
  东海曾嗤安期枣,长安不齿邵平瓜。
  自从渊明记渔夫,六百奇踪泄精华。
  我具崖略为君道,京邸烂然生烟霞。
  铲幽凿险发高韵,宝石攫自银河槎。
  他日洞中忆洞外,惆怅风尘各天涯。”
  “我没听说过这首诗啊,他不就是把《桃花源记》重复说了一遍吗,只是换成了诗的语言。”
  “你的理解不错,的确是这样。张顒的诗文存世不多,我读过一篇张顒的墓志铭,奇怪的是,这篇墓志铭出奇的长,差不多有三千字,你见过这么长的墓志铭吗,还刻在石头上。这篇墓志铭倒是将他的行状做了细致的叙写。”
  “师爷,我知道您的意思了,今晚上和我说这么多,说这么细,无非是叫我到了您的老家要收敛点,不要胡作非为。”
  “随你怎么理解都行,桃源也不是我一人的桃源。”
  “师爷,人是要杀的,房子是要烧的,不然的话,怎么彰显我们的举大事,怎么体现我们新皇上的雄才大略。”
  第二天辰时,杨幺在响水垱集合兵营,他只带了十个兵营三千人上路,预计这点民兵就够用了。
  兵营民兵列队站好后,杨幺开始训话,他说:“兄弟们,今天,我们就出征桃源县,大家都知道桃源县,它就在我们的隔壁,就在沅江的西边,我们现在在沅江的北边,用不着渡水,我们只往西行,走进沅江,来到陬市,然后顺江南下,直抵桃源县城。”
  “这是我们义军起事后的第一仗,一定要打好,要取得完胜。大家不要怕,益阳那么难打,我们不是也打下了吗,孔彦舟那么多人,我们不是也打得他屁滚尿流吗?一个小小的桃源县,能有多大的能耐,无非就是几百个衙役罢了,我们喘口气咳嗽一声就可以吓死他们。”
  “打下了桃源县,该杀的就要杀,该烧的就要烧,该抢的就要抢,不要畏手畏脚。我们义军就要有义军的样子,我们从今天起,不再叫忠义民兵了,就叫义军。义军是么子样子呢?那就是敢杀,敢烧,敢抢!谁要是胆怯,谁要是怕事,趁早回家去好了。好吧,出发了!”
  钟相在天子岗宣布举大事那天下午,消息就传到了桃源县衙,知县钱景就慌忙慌张把县丞、主簿、县尉、师爷、等一些官僚约集拢来议事,他说:“告诉你们一个天大的坏消息,贼人钟相终于举事了,他蛰伏二十年,传播左道,煽惑民众,颠倒是非,侮辱朝廷,勾结一些不法之徒为非作歹。今天上午,他们就在贼窝天子岗宣誓举大事,立志要推翻我大宋江山,要建立他们的新朝,他们新朝的名字都起好了,就叫么子楚。这个贼人头子钟相当上么子皇上,他那个妖精老婆成了么子皇后,他那一溜犬子当的当太子,当的当亲王,还有一帮地痞流氓烂鱼头都当么子将军了。”
  “大难临头啊,同僚们,你们要知道,这伙贼人一经宣布举大事,他们是绝不会只待在他们贼窝里的,他们必然会四处骚乱,我们桃源县就是他们的首选目标,为么子这样说呢,首先,我们桃源县离他们最近,他们过来,既没高山阻挡他们,也没大江大河拦住他们。其次,我们桃源县美啊,太美了,他们早就垂涎欲滴了。”
  “我们怕他们吗?不怕,坚决不怕!我是谁啊,我是知县,我是钱景,我就是钱知县。今天,我们在这里议事,就是看如何抵御这贼兵的进攻。你们都读过《百家姓》的,大家齐声念一念。”
  这个钱景很搞笑,他把讲话停下来,叫大家念《百家姓》,师爷开了个头,大家就跟着念起来了:“赵钱孙李,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好啦,好啦,”钱景把手一挥说,“停下来,停下来,你们知道我为么子叫你们背《百家姓》么?”
  县丞说:“吃饱了饭没事干嘛!”
  县尉说:“你还不如说‘吃饱了撑的’,依我看,就是叫我们再过过读书生活,那可是比桃花源还要好啊。”
  钱景说:“好啦,好啦,别团干结巴神啦!我钱知县姓钱,你们看看,这个钱姓排在第几位?看看,看看,你们看看!”
  大家都争着说排在第二位。
  “对啦,就是排在第二位,这就告诉你们,在我们大宋,除了当今的国姓外,我们钱姓的人最敖了。现在,在这桃源县当知县的人就姓钱,你们还怕钟相那个贼人吗?大家都知道孔子,也都读过他老人家的书,都说他孔家是天下第一大家。你们数一数,这孔姓排在我们钱姓后面多少位?”
  师爷说:“老爷,我数过了,孔姓排在百家姓第二十五位,排在钱姓后第二十三位。我呢,我姓赵,是当今最大的国姓,我想不通的就是这抵挡贼兵与姓啥有么子关系?”
  钱景说:“你听不懂人话呀,我是叫你们别怕,有我姓钱的知县在,你们就别怕,在百家姓里,姓钱的人就是排在第二的敖人。”
  师爷说:“这就说不通了,你看我这姓还不敖,国姓啊,排在第一啊,当今皇上还不是被金兵追得跳海。”
  钱景说:“师爷你少岔口岔嘴啊,我这里是说金兵吗,我在说钟相贼兵。好了,同僚们,言归正传吧,我预计,钟相贼兵这两天就会打到我们桃源县来的,我们就议一议,看如何打败他。”
  县丞说:“依我看,很难。据说,来的贼兵就是妖精带的兵,他们打益阳的时候,袁显那么好的条件不也败了吗?”
  县尉说:“我看也是悬,孔彦舟在药山坪,两万人正经兵营连风都没摸到就败了,我们拿么子抵御他啊?”
  钱景说:“不准说没志气的话,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我来带头,你们县丞县尉都要担主责,在座的所有人都要负责,散会以后,大家就去找人,每人找二百人,再把我们的衙役算进去,凑齐一千人,从明天起,天天守城,我们一定要把贼兵挡在城墙之外,不准他来残害我们的百姓。找人和守城都要先把我们自己的人抓紧抓牢,什么胥吏、胥史、吏胥、吏、人吏、吏人、公人、役人、胥徒、曹司、弓手、手力、解子等等,都要做骨干来用。”
  “我先约法三章啊,你们谁都不要逃啊,谁要是逃了,那就要开除你的职事,还要逮捕你,包括逮捕你的家人,我可是要株连九族的哟,你们在抵抗贼兵的时候,也要卖力,要学我的样子。”
  大家就都笑了,因为现在谁也不知道钱知县的样子。
  议事会上散了后,大家就做准备去了。
  杨幺的义军在当天傍晚就走进了陬市。一进陬市,义军就抢着找饭店,陬市也不是很大,只有两三家饭店,义军一窝蜂涌了进去,里面的客人吓得抱头鼠窜。义军兵士就抢着熟了的饭菜,没抢到的人就拿大刀架在厨师的脖颈上,逼着他们给做饭炒菜。
  吃饱了饭菜,他们就把厨师砍死在厨房里。
  还有很多人进不了饭店,他们就在街上找那些富户。哪些人是富户呢,谁的面上也没写着。他们就看屋舍了,谁家的房子好谁就是富户了,好房子就是写在脸上的字。
  黄佐带了一百多人闯进了一户朱姓人家,这家人的男主人叫朱虎,女主人姓雷,叫雷四妹,还有三个男孩子。
  看见这一百多人进屋,又看到他们凶神恶煞的样子,朱虎的心里就很不快活。黄佐捏着雷四妹的下巴说“妹子长得蛮俊啊”,然后就伸手去摸她的脸,雷四妹头一偏就说:“大哥请坐,妹子这就给你去沏茶。”
  黄佐说:“好的,我们可是要喝五味茶啊!”
  雷四妹就和朱虎开始给他们做五味茶,他们把茶叶、生姜、茱萸、绿豆和食盐研末熬汤,煮了一大锅,让他们每人喝了一碗。
  “做饭吧,快给老子做饭吧,老子饿了!”黄佐又发出了命令。
  朱虎就和老婆开始做饭,一边做饭一边趁人不注意时,将三个孩子从后门偷偷送出去,嘱咐他们躲到后山去,不管家里出么子事都不要回来。
  饭菜都做好了,开饭的时候,黄佐拉着雷四妹要抱在自己的腿上吃饭,雷四妹顺手就打了他一巴掌。
  黄佐气得叫了起来:“你这臭婆娘,竟然敢打老子,老子看的你起才抱抱你,不识抬举的东西,给我绑起来,吃了饭收拾你。”
  就有几个义军兵士去拿绳子绑人,朱虎在门湾里操起一条扁担就将一个兵打倒在地,雷四妹飞起一脚踢在一个兵的胯裆里,疼得那个兵哎哟哎哟蹲在了地上。
  朱虎夫妻都是学过功夫的,身手还很了得,他们背靠着背被义军围在了垓心。黄佐说:“乱刀砍死他们!”
  众人提刀就砍,义军人太多,房子又小,反而碍手碍脚,挥刀砍人的时候,一抬手动脚反而伤着自家人了。这朱虎夫妻配合得很是默契,朱虎抱着雷四妹甩了一个圈,雷四妹双脚踢腾着,一脚踹倒一个兵,只一会儿就倒了一片在地。
  朱虎夫妻一个纵步就从门口飞到了户外,然后几纵步越过院子逃走了,黄佐的兵在后面紧追不舍,七弯八拐之后,他夫妻就消失在茫茫夜色里。
  黄佐垂头丧气带着人回到屋子里,先吃了饭。黄佐说:“吃完饭后,先把这家人屋子里凡属有用的东西都给我弄走,然后点一把火烧了这屋子。”
  这叫出气啊!黄佐能不生气吗?一百多人的义军竟然被两个男女打伤二十几人,传出去还不被人笑掉牙齿。
  黄佐遇到的事情并不是个案,其余义军几乎在每一处都遇到这情况,他们的处置方法也差不离,那就是抢走财物,烧掉房子。这天晚上,整个陬市都是大火不灭,所幸的是被杀的村民不是很多,只有一些老幼病残,因为这里的青壮年大都有很好的功夫。
  杨幺看到这情况就预计这次战桃源不会很顺利,桃源民风强悍,他们分为两大支派,一支来自西北地区,另一支来自江西地区。这些外来民户为了要在这里生存下去,就必须学功夫,时刻准备与人械斗,不然你就会被人赶走。
  朱虎夫妻逃出来后,就跑到后山上找到三个孩子,朱虎对雷四妹说:“你把孩子们带到外婆家去住几天吧,我去一趟县城,听得贼人说,他们是去攻打县城的,我要去告诉知县。”
  朱虎说走就走,在路上走了一夜,第二天上午终于赶到了县城,找到知县,就把自己的见闻说了一遍。
  钱景这时候正带着县城的百姓在向城墙上运砖块石子,钱景就打算用这些东西守城。
  朱虎说:“钱知县,这些东西能守住城吗?”
  钱景说:“守得住守不住都得守,城里人没锄头,棍棒还是有的。”
  县丞接话说:“老爷,城里人也是有锄头的,他们家家户户都种菜呀,能没锄头吗?”
  钱景说:“那好,就叫他们拿着锄头来打架。”
  钱景预计杨幺的义军最迟会在今天傍晚到达县城,至于他们何时攻城,那就不是自己所能决定的事情了,他把县衙里的那些个官僚集合到一起,又训了一番话。
  钱景说:“同僚们,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个人叫朱虎,是昨晚上从陬市逃过来的,贼兵已经到了陬市,在那里烧杀抢掠,他们要来攻打县城,这一点你门不怀疑了吧!我这里分一下工,我和县丞、县尉、师爷四人,都独当一面守一门,我守东大门,这是主门,县丞守北大门,县尉守南大门,师爷守西大门。其余的小吏和衙役们全部平分下去,朱虎跟着我。东大门分八百人,其余大门都是五百人。贼人分散攻城,我们就分散对付;贼人集中攻城,我们就集中对付。”
  钱景这次训话没有啰嗦了,也没说自己怎么敖了,很利索地将守城任务分派下去。
  到了傍晚,杨幺的义军果然出现在城东大门边。
  大门紧闭着,钱景带着老百姓登上了城墙。
  杨幺站在土墩上对着城墙喊话:“钱知县,你想负隅顽抗么,你能挡得住我们义军的攻势么?”
  黄佐说:“钱景你这个跳梁小丑,还不快快开门受死,等老子破了你城门,就杀你个片甲不留。”
  钱景不回话,指挥着大家朝义军扔石子,一扔才知道,太远了,够不着。钱景就说:“大家歇歇,等贼人靠近了再打。”
  黄佐问杨幺今晚上攻不攻城,杨幺说:“今晚上就算了,大家走累了,吃了饭就休息吧。我们倒是要派一小部分人骚扰他们,装作攻城的样子,让他们紧张起来,销蚀他们的精气神。”
  黄佐就安排去了,组了十几个人,每人拿一件鼓乐之类的家什敲打,果然是有效,钱景守在城墙上的老百姓都不敢睡觉。
  这样弄了几个时辰,大家就有点不耐烦了。钱景说:“这是贼人故意扰我们的,他们今夜里不得攻城,大家也就瞌睡吧,只用几个人盯着就是啦。”
  朱虎说:“你们都睡,我来盯他们。”
  一夜无话,第二天是个大晴天。
  一早,淡红的太阳从龙阳那边升起来,义军将士们在田墈下纠了一夜,寒气钻到了他们的肚子里,天亮了都还转不过筋来。也有聪明的人,还在陬市,就从农民家里抢来一些被子,这野外过夜还真派上了用场,几个人箍一起,头上罩一被子,不算是太艰难。
  早饭后,义军开始攻城了。
  杨幺没把人分散,三千义军都集中在城东门外。钱景见状,就吩咐人去叫其他三门守城的人,要他们一处地方只留二百人,其余人众一律来城东门。
  杨幺的第一波攻击就是射箭,钱景早就做好了准备,他们就近搬来了很多的门片,只要义军一射箭,他们就把门片竖起来挡着,没有箭矢能伤着他们。
  射箭和扔石子砖块是等距离的,等到杨幺义军一停止射箭,钱景的人就开始扔石子,箭没伤着人,砖块石子倒是砸伤了一些义军兵士。
  义军射了三阵箭矢,所携带的箭矢都射完了,城墙还是城墙,屹立不倒,义军的三波攻击都失效了。
  黄佐说:“幺郎,我们不能这样,得想个法子。”
  杨幺说:“这是一座顽城啊。这样吧,你带人去附近村子里找一根大树来,我们用大树撞开城门。”
  黄佐带了几十人走了,半个时辰就回来了,他们搬来了一根大树,还搬来了二十几块门片,新一轮进攻已经准备就绪。
  钱景早就看到义军搬来的树,朱虎也看到了,他对钱景说:“老爷,这贼军怕是要用大树撞开城门,快叫人搬大石头码死城门。”
  一时哪来的大石块啊,只好随地找重物压在那里,又找来几根短树做门桩抵在那里。
  杨幺组了一个敢死队,十个人抬着那根树,还有二十人一手拿刀,一手顶着门片护住头部,他们配合默契,一齐向城门冲去。城墙上的砖块石子犹如下雨,这也不能阻挡义军攻击的脚步。敢死队终于冲到了大门边,搬起大树就撞了起来。
  守城的这边还在不断堆积重物,桌子啦,椅子啦,米袋啦,床身子床铺板啦,城门外的撞击根本就不凑效。
  敢死队只好退了回去。
  杨幺对黄佐说:“你再去搞一桶油来,我撞不开它就烧它,还愁它不开。”
  黄佐带了一些人又走了。
  半个时辰后,他们提来了一桶子菜油桐油,还有十几梱干茅柴。到了阵前,也不歇口气,就一人顶一梱茅柴冲向门边,城墙上的守军向下扔石子泼水都不起作用了,城门凹在城洞中央,上边的人够不着了。黄佐他们将茅柴紧靠城门码着,又将油泼在柴垛上,点燃了茅柴。
  熊熊大火很快就燃烧起来,黄佐他们原想待在城门洞子里,谁知油烟子一下就将他们熏了出来。
  大火烧上了城门,城门原本就是漆了桐油的,而且是一年一漆,极易燃烧,一会就满城门烧着了。
  杨幺他们就站在外面看着,他在等待,他不需要慌张,破城是毫无疑问的了,只分进城时间的早晚,晚进一盅茶的工夫也是没问题的,何必要慌张!
  杨幺不慌张,钱景却是很慌张了,他没料到义军会来这手。朱虎说:“老爷,赶快叫人到城门口去,提长棍,拿大刀。”
  钱景只留了一少部分人在城墙上面,将绝大多数人撤到了城门口,只能选择在这里与义军拼命了。
  城门烧塌了,里面堆积起来的桌椅床铺等物都烧着了,义军这时候已经涌到了城门外,两边的人互相看得见了,只是大火还将他们隔着,不要多久,他们就会刀枪相见。
  火势变小了,热浪也退了下去。
  杨幺说:“兄弟们,冲过去,杀了他们。”
  排在最前面的义军拿起鱼叉就冲过去,刚跨过火堆就被守军打了回来,许多人的裤子都烧着了。
  大家在火堆上一阵乱踩,终于踩灭了火。
  新一轮进攻又开始了,义军前推后涌,形成一道人墙涌过去,前边的人想要回来都没可能了,后边的人堵着,他们只好硬着头皮挺进。守军在那边用砖头石子砸,用长矛戳,用打棍截,用大刀砍,朱虎的一条打棍打得虎虎生风,义军一排排人死在地上,前进的脚步却一时也没因此停止。
  义军冒着矢石前进,终于突破了。
  口子一旦撕开,义军就如同决堤的洪水一样涌了进来,守军四散逃命,许多人回到家里,拉起了老小就奔西门而去。
  奋起抵抗的人不在少数,他们且战且退,义军一时也拿他们没法。
  黄佐在这里又看到了朱虎,他说:“你这个蟊贼狗胆包天,在陬市你杀了我的人,还到这里来逞能!”
  朱虎说:“你们才是蟊贼,祸国殃民的坏种,我今天叫你死无葬身之地。”说罢,挺起一棍扑来。
  黄佐拿一把大刀迎战朱虎,朱虎手执一棍,二人在街心缠打了二十回合,表面看不分胜负,实际上,黄佐只有招架之功,而无还手之力。朱虎步步紧逼,棍棍致命,棍风呼啸着。
  这阵势一显出来,就有十几个义军前去帮忙,朱虎说:“你们贼军也就是这点本事啊,一群饭桶。”
  朱虎口里这样说,却不敢恋战,对手是十几个人,手执大刀,刀刀夺命,自己只有一人,县城的人又不认识他,谁来帮忙?他只得且战且退,然后卖了个破绽抽身走了。
  战斗在桃源县大街小巷中进行,城里的妇孺老幼趁机纷纷逃命,守军指点着他们,叫他们往西门去逃,街上尽是尸体,有义军的,更多的是守军尸体。
  朱虎已经杀了十几个义军兵士,跑到西门,又有三个义军兵士追了过来,朱虎一想,不能让他们活命了,不然的话,自己走了,他们就会祸害逃命百姓的。
  拖棍而走的朱虎回转身朝三个追兵一扫棍,三个追兵全打倒在地,朱虎提起打棍蔸子在他们的胸窝各戳了一棍,三个义军兵士全被戳死了,朱虎提了棍就夺门而出,他要回家去保护家人了。
  钱景并不只是个文官,他也是有功夫的,他的流星打得呱呱叫。义军破城后,就有一群义军大约二十几人一直围着他打,从东街打到中街,再打到北街,已经有七八个义军兵士死在他的流星下。
  有人把杨幺找了过来,杨幺来了,站在一边看了一会儿。
  杨幺招招手,叫围攻的义军兵士停下来,然后对钱景说:“你就是钱知县吧,你想想看,你的负隅顽抗有用吗?”
  钱景说:“有用无用不是你说了算,我和你们这班乱臣贼子势不两立,击杀你们是我的本分。”
  杨幺说:“你这是螳臂当车啊,不自量力,你要称称自己,几斤几两,四五十岁的人了,还没点长进。”
  “你们这伙贼人才叫自不量力,才叫螳臂当车,不知道斤两轻重的是你们。我呢,堂堂大宋知县,保境安民是我的职责,我就是战死桃源县也是我的荣耀。”
  “你这叫尽职责吗,你这叫保境安民吗?我们来了,这就是我们的天下,你若是打开城门响应,还会有流血事件吗,还会死人吗,你看看,这一城人全跟着你遭罪。你这么冥顽不化就不能怪我了,我一定要杀绝你们城里人,烧了你们的屋舍,看你们能到哪里去!”
  “你就是杨太妖怪吧,你这个乱臣贼子,赶快悬崖勒马,赶快去捉住你们的坏头子老妖怪头子送到朝廷去,你若是一意孤行,必将死无葬身之地。住我大宋地,吃我大宋粮,不思报答我大宋,反而恩将仇报,算么子东西,吃我的流星吧!”
  钱景一流星打过来,杨幺用刀接过,二人再不说话,在街上捉对厮杀开来。钱景的流星打得如一圆球在空中滚动,看得人眼花缭乱,他的人就被裹在这圆球中。杨幺的刀也是十分了得,上下翻滚,左挡右推,他知道这样的打斗根本就不能制服钱景,便使出了绝招,扑倒在地玩起了滚刀法,钱景的流星对付不了杨幺的滚刀,只几个回合,就被杨幺破了圆球,打倒在地。
  几个义军兵士挥刀就砍下去,杨幺拦住他们说:“且慢,先用绳子缚住他,等一会示众砍头。”
  钱景就被五花大绑给绑起来了。
  守在南门的县尉原本就是一武将,他用一柄斗铁杆的砍刀,共有七尺来长。义军攻破东门后,县尉就提刀跳下了城墙,奔东街而去,一上东街,就砍倒了七八个义军,正要挥刀去砍一个义军兵营长,就被脚下的一块石头给绊住了,扑倒在地,一群义军蜂拥而上摁住了他。
  守在北门的县丞只会使大刀,他在东街砍杀了三个义军就被擒住了,因为他的大砍刀敌不过义军的长鱼叉,一群鱼叉将他牢牢地叉在地上,活捉了他。
  师爷随着逃难的百姓混出了城门。
  所有的抵抗全部结束了,能跑出城的人都跑出去了,不能跑出去的全被义军杀死了,他们横七竖八地躺在街上,还有许多妇孺老幼被杀死在家里。
  这一次,杨幺的义军也战死了六七百人。
  杨幺将俘虏来的知县、县丞、县尉斩首在东城门口。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