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第十七章 “败军”引狼入室
作品名称:中缅勘界纪实 作者:林虎 发布时间:2017-05-15 19:18:13 字数:534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势力挥舞制裁大棒,严密封锁、孤立,北边要派志愿军抗美援朝,东南要防台湾蒋军窜犯,西南要和平解放西藏,还要迫切解决四亿五千万同胞的吃饭问题,重整破碎山河。
被制裁、孤立的新中国处境十分艰难、危急。
中国政府在和平解放云南之后,还是及时考虑了边防问题。中缅边界线长,界内地形复杂险峭,更有两段未定界,驻防兵力明显不足。有国无界,有界无防的局面还是没有改观。所以,流亡异国他乡的李弥“云南人民反共救国军”有了安身之地和可乘之机。这股“败军”的官兵在遥远、荒凉的“边区”站住了,而且还有实力对付国力、军力虚弱的缅甸,扬言可以打进仰光去。
但是,这股“败军”没有底气、没有脸面跟缅方说一句:这块地盘是中国的!我们占了,坐下来谈划分边界吧!因为他们(至少高层军官)心知肚明:蒋委员长早已拍板承认了“1941年线”,而他们是站在这条线以西的山头上。自蒋委员长拍板起,正好整整过了10年,再后悔一次行吧?就说那是英国殖民主义者卡着中国人脖子,中国被迫承认的,不算!但是,查不出他们有此勇气和举动。
涉及国际关系,也没什么后悔药可吃。他们无法出尔反尔,惟一的兴趣是利用这段未定边界,作为他们的“边区”,反攻、复仇,尽管已经输得精光,尽管事实将是:反攻等于鸡蛋碰石头、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们总是过高地估计自己的力量,过低地估计人民的力量。
这股“败军”还有个致命伤,即在绝境中改不了一脉相传的崇洋病:更加一味相信、依赖洋人的援助。美国得知“败军”在大其力弄出了一点响动以后,也立刻利用他们。再玩老把戏,即美国出钱出枪,让中国人继续打中国人,以此作为封锁新中国的一节链条。
实际上,这是一支盘踞境外、妄图推翻新政权,有国外敌对势力扶植的反政府武装,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允许它的存在。
泰国和缅甸为邻,又是美国的盟国,还没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躲在台湾的蒋介石集团还保持“外交关系”。于是,美国驻泰国大使馆就成了支持“败军”的隐蔽司令部。美国驻泰武官谢尔奉命在曼谷开设了一家“海军供应公司”,在为美国驻泰国和新加坡海军提供后勤保障的掩盖下,公开为“败军”提供支持和补给,在更接近“败军”驻地的清迈设立了领事馆,使清迈地区成为“败军”的可靠后方。
谁都明白:美国驻军台湾还嫌不够,还要利用这股“败军”打开中国一扇后门,同时利用这股“败军”给缅甸施压,离间中缅友邻关系。
1951年3月某日,由美国提供的250驮武器、军服运到孟撒,并承诺在“败军”反攻云南的战斗中,继续用C-46和C-47运输机空投枪支、弹药和给养。
美国每月援助“败军”20万泰铢,后改为每月7万美金,后又为“败军”家属增加救济金20万美元。这“慷慨援助”的目的,就是唆使这股“败军”回国去打中国人。
美国在中国玩了四年的这种游戏,蒋介石落了个“运输大队长”的美名,主子和奴才都输得精光,他们还要玩下去。
“败军”能打仗的实际不足2000人。但因得到了美国的支持,武器装备和经费都有了保障,从李弥、李国辉到下边士兵,都轻狂、膨胀,姓什么都忘记了,忘记了800万美式装备的国军是怎么土崩瓦解的,忘记了“运输大队长”的称号,也忘记了他们为什么沦落天涯?一个有现代化美式装备的大“还乡团”要还乡了。
1951年3月18日凌晨,李国辉率领他的主攻梯队——北梯队1000多人马,悄悄地从孟撒基地出发。李弥也骑着马,随主攻梯队直接指挥,他也崇奉首战必胜。一星期后,吕国铨(新任二十六军军长,李弥老朋友)率领的佯攻梯队——南梯队也出发了。李弥想用南梯队牵制、吸引解放军主力南下,掩护北梯队主攻,乘虚而入,准备一举攻占佤山地区的耿马、双江、沧源等县城,再打回昆明去!
他们进入中缅未定界区,这里既无缅军,也无他们的仇敌解放军,如入无人之境。缅甸当局也巴不得他们快点撤走,不要再回来。
他们起用了“地头蛇”带路、当先锋。如李文焕、李元哲、李正武、罗文端、石炳麟、彭肇模、张国柱等人,都当了中队长、区队长、纵队分队长之类的官儿,各自带有十多人、二三十人不等的武装。
这些人熟悉道路,沿途所经山寨能跟土司、头人们搭上话。一路上,他们玩尽了下三烂的洗脑术,大肆抹黑说:“共产党搞解放,20多岁以上的男人都要杀光,共产共妻”、“反攻大陆有美国支持”、“外面枪多炮多,只要去抬,人人都给”等等,煽动群众跟他们走。
“败军”北梯队行动数日,抵达邦桑,不远就是中国沧源县的永和,还有三天的路程。
李弥得报:南梯队吕国铨部已于5月19日下午进入孟连,指挥部设于孟连宣抚司署。不料,解放军第十三军三十九师一一五团、一一七团、基干二团等2000余人,突然赶赴孟连,围歼吕国铨部。吕国铨率500余人马,被迫溃逃再次出境。
吹什么?无非和过往一样,见解放军就跑。丢尸40余具,伤70余人,59人被俘,各类枪支、电台、弹药差不多丢光了。李弥无奈痛骂吕国铨,非将才也,一战就败。他也不理解,吕国铨为何这么不经打?
李弥原计划用北梯队首先进攻沧源以北的耿马县,然后再挥师南下进攻沧源。他得到南梯队溃退的消息后,改令先占沧源。一路上,没有遇阻。
4月24日下午,先锋营进入永和。李弥和李国辉把指挥部设在一处山丫口,以便迅速撒腿后撤。第二天凌晨,“败军”直奔沧源县城。李弥留在永和,由李国辉担任进攻沧源的全面指挥任务。右路由李元哲、彭肇模指挥,先后占领勐董、岩帅;中路由罕裕卿、张国柱指挥向双江进犯:左路由罗绍文、李文焕、李太兴指挥,自果敢向镇康进犯。一开始,进展相当顺利,各路人马高兴得大呼:谁敢挡我路?
有人说,解放军采用诱敌深入、关门打狗的战术,让“败军”先钻“口袋”。
我问过我们部队当年参战的老同志(现在大多已离人世),他们都说,这股“败军”能打进来,完全是中缅未定界给了“败军”方便,中缅双方都未派兵在这一带驻防。我军听说“败军”打进了耿马、双江,部队才紧急行动,相当被动。
这时,“败军”已占了沧源县城。那里只有一个公安连队和几百名刚组建的佤族民兵武装,他们势单力薄,未作抵抗就撤退了。“败军”进了城,什么都看不到,没有他们设想的鞭炮声,没有欢呼声,大街上没有人影,家家关门闭户。
“败军”并不以失去人民为忧,而是更加冲昏了头脑,固守县城,招降纳叛,准备杀向昆明。李弥向台湾和美国邀功领赏。
从后来清缴他们散发的传单看出,他们真的利令智昏,完全以坐稳江山的主人姿态在发号施令。其中有一份传单是这样写的:
1.立功者有赏,自新者不究。
2.凡公共机关团体附共职员官员一律宽大,不加杀害,但应保护公家财产文件,听候接收。
3.绝对保护私人财产,不得以非法任意没收。
4.缴械和投诚者,一律以本军待遇,不没收私人财产,不杀害生命,不辱人格。
5.在共产统治下处理的一切土地财产,须候法律解决,不得私自报复,任意抢夺分配。
6.根绝饥饿杀人政策,及其参军献粮运动。
7.首恶者必办,胁从者不问。
8.凡执迷不悟为共产共妻党继续工作,遗害人民者,一律处死。
我所以原文曝出这份传单,是想请读者看看,这个美国武装的大“还乡团”一旦得手得势,将处死多少共产党人和拥护共产党的人民!
那又将是“宁可错杀三千,不可放过一个”。
那些日子,美国以为抓住了机会,英国人、日本人都没能从阿佤山打进中国,中国人自己打进去了,站住了。等于美国包围封锁中国也奏效了。
所以,美国不惜血本,每天都有运输机在沧源上空飞来飞去,空投的武器弹药,多得这股“败军”用不完,甚至来不及去降落点回收。空投品还有大量假冒人民币,以假乱真,供“败军”在大陆使用。
我们部队一些前辈说,后来在围歼、追击这股败军时,路上到处扔下美式卡宾枪、美制牛肉罐头。他们怕“败军”在罐头里放了毒,谁也不敢捡起来吃。上级命令成堆烧毁,点着火以后,罐头一个接一个地爆炸,好像放连锁地雷。风把肉焦味吹到另一个山头。如果这股罐头牛肉香味再飘散下去,美国顾问说不定也会随之进来。
7月5日,解放军第十四军四十一师、四十二师自保山方向出发,兵分三路围剿进驻沧源等地“败军”。十三军部分部队从澜沧方向向北夹击。十四军一个团由孟定直插班洪、班老一线,断“败军”退路。
李弥只好向李国辉下令:立即撤!再回缅甸去!回他们的“边区”!
这股“败军”果然照他们的老规矩办事:溜!分路攻取耿马、双江、澜沧等县城的李元哲、李正武、罗文端、石炳麟、张国柱等部,有的刚进城,还没来得及“接管”就跑了。从楚雄跑出来的丁锡恭被解放军击毙,暴尸荒野。
李弥逃跑后,他在永和山丫口的指挥部被捣毁。至8日,入窜“败军”被歼700余人,李弥、李光辉率余部再入缅甸,逃往他们的“边区”,叫丢盔弃甲,毫不过分。
这次,李弥所率“败军”又能逃脱围歼,除了他们的特殊本领会逃之夭夭以外,客观上,他们真得三叩首谢恩:一叩首,谢“红线”之恩。因为民国政府已经承认的“红线”,解放军不管怎样想不通,也得遵守这“国际条约”,不能越过“红线”,无法对“败军”穷追猛打。二叩首,应当谢他们最仇恨的人毛泽东。毛泽东早有指示,解放军到了边疆,必须做到人不过境,弹不出国!三叩首,谢解放军官兵听毛主席的话,执行上级指示不打折扣。“败军”官兵们,请你们不要以为这服从很容易!
举例说吧。当时,某团某营某连派出的一个尖刀班追击“败军”,追到了阿佤山无边无际的原始丛林中,咬上了一股“败军”。上级命令班长方兴国带领全班,迂回穿插,堵死“败军”逃路。方兴国的副班长牺牲了。按常理,应当掩埋烈士的遗体,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可方兴国和全班战友都不愿让副班长一人长眠在阴森恐怖的原始丛林里。他们用竹子、藤条扎了一副简易担架,让接任副班长的赵永章和一战士抬着老副班长,不达目的地决不放弃。
暴雨倾盆。南滚河河水湍急、汹涌。两岸山高崖险,仰头只见一条蓝天长带。尖刀班正沿着河边峭壁小道追着追着,没有路了。山洪暴发的河上,一座独木桥摇摇晃晃地与激流死缠。“败军”先他们一步过了桥,沿着河对岸的小路奔窜。有骑马的,有坐滑竿的,有拄拐的,还有女人。一看,这股“败军”中一定有大官。
三个败兵还在危桥上颤颤悠悠地进退两难。方兴国举枪射击,一败兵被击中掉到水里。另一个败兵受惊吓,也跌下桥了。洪水卷着败兵在漩涡中挣扎,霎时就被波浪吞没。方兴国正要瞄准桥上败兵,一声巨响,独木桥被过了桥的“败军”炸掉,连接对岸的桥头栽在河中。桥上败兵也落水,被波浪卷向下游。
方兴国判断,那股“败军”可能是哪一级的指挥部,要不怎会舍弃几个败兵生命炸桥断路?一定要追!方兴国命令战士们跟他准备武装泅渡。对岸灌木林里传出“败军”的叫嚣挑衅:“共军憨包们,你们追呀,过河来呀!敢越过‘红线’追老子吗?”
方兴国猛醒,打开地图看看,“红线”把他们的脚绊住了。
他只好下令停止追击。一战士问:班长,什么“红线”?怎么看不见?方兴国使用的地图上特别用“红线”标明。上级有命令,不能越过这条“红线”!他代表全班表过决心,追到天涯海角,也要干净、彻底消灭“败军”!现在,他不得不安抚战友们原地休息,把地图铺在地上,大家围成一圈细看。战士们都嗷嗷叫:班长,管什么“红线”,还是过河追吧!方兴国说:毛主席指示,人不过境,弹不出国!忘了?
赵永章和战士抬着老副班长赶上来了。新副班长硬说老副班长还有一口气,放在树荫下,要喂水。方兴国知道,那只是一同出生入死的战友的希望。而且由于没有在这桥头堵住“败军”,后果堪忧。他不得不命令赵永章藏好老副班长遗体,豁出去犯个大错误,也要越过“红线”,轻装追敌。
全班战友站在老副班长遗体前,方兴国说:副班长,对不起,你一人在这里休息吧,等着我们。我们完成任务后,一定回来找你,带你回去喝庆功酒。
方兴国砍下树枝,严密盖住老副班长遗体。
营部通信员跑步前来传达命令,营长命令他们,坚决不越“红线”,立即返回!
方兴国举起冲锋枪,朝天空扫了一梭子,长叹一声。他把老副班长抱上担架,和赵永章抬着,无可奈何地向后转,心里想着:方兴国,你放跑了一股“败军”,准备背处分吧!
在一高地上,他们举行了简单而庄重的告别仪式。
营长命令鸣枪为烈士送行。战友们掩埋了烈士遗体后,方兴国向营长请求:我们尖刀班怕过“红线”,晚敌人一步,没有卡住独木桥,让一股“败军”跑了。给我处分吧!
营长打开地图铺在马身上,要方兴国看看。地图上,自北往南,用红色标出一条线,是中缅两国佤山区的一段未定界。他们所在的位置,还算在“红线”东侧。打个喷嚏,涶沫星子就溅到对面的草木上,撒泡尿也能肥了对面土地。
营长没有给方兴国处分,反而表扬他遵守“红线”好!我们感情上虽然无法接受这条“红线”,但是,缅甸已经于1948年1月独立,是最早和我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少数友好国家之一,双方都受过殖民主义者凌辱之苦,感同身受。而我们国家讲究和为贵,友邻之间有历史遗留问题,主张商量解决,不诉诸武力。
所以,上级要求,人不过境,弹不出国!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用武力,而用和平、友好协商解决边界问题,更费工夫,更要智慧,更能考验我边防战士的意志和水准。能够把“人不过境,弹不出国”这八个字牢记于心,并身体力行者,营长更喜欢、更敢于放他去独当一面。所以,方兴国虽然追敌无果,并未挨他所担心的战场纪律处分,而是接受了新任务:警卫一支民族工作队进驻新区边寨,插上五星红旗,宣示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