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顺势阳光>顺势阳光 第三章

顺势阳光 第三章

作品名称:顺势阳光      作者:王凤文      发布时间:2017-05-02 13:42:00      字数:6555

  说死可能都没人相信,一位是津河市政协委员会的副委员长,当然是挂名的;一位是津河市卫生局副局长,当然也是挂名的。挂名不挂名,位置在那儿呢。可他们却津津乐道的住在工人新村。一家六口人,汪廷玉、孟宪玟老夫妇;汪君、孔庆筠还有小儿子汪奉闻、小女儿汪奉玲。两间小房,加在一起建筑面积二十一平方米。怎么住啊?就是那样住呗!人家工人,钢铁工人纺织工人耐火材料厂工人自行车厂工人……汪廷玉说:“咱们家还是够宽敞的,多少工人家里,一家八口人、九口人,老少三代的,不就是住在一小间房子里吗?不都照样愉愉快快的生活吗?住房,就是为了遮蔽风雨,有一张床,供晚上睡觉,不就结了吗。”
  汪家的女婿,战斗英雄吴世殊很有些看不过眼去了:“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干脆,都搬到我家住去吧。要照着爷爷这么说,我那个家里,足可以睡上二十口人啊。还有啊,这会儿,运动还轰轰烈烈呢。都住在我那儿,会更安全一些——”汪君说:“咱们这样吧——”汪廷玉拦住儿子的话头说:“我明白,你们看啊,四排十三号刘贵和家,九口之家,一间小房,二儿子媳妇又要生了。世殊的意见很好!咱们都搬到世殊那儿住,把这两间房子倒出来,给刘贵和家吧。大儿子家一间,二儿子家一间。”汪君说:“我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吴世殊说:“那就定了,咱们明天就搬家——”
  一九六七年十月二十一日星期六,一大早晨,吴世殊动用了特权,从粮食局派辆解放牌汽车到了工人新村。汪廷玉把汽车给辞了。工人新村的工人们,硬是用三轮车,装上了汪家平日里过日子不可缺少的锅碗瓢盆一应家什,和几只装衣服的木箱子,装书的纸壳箱子。两辆三轮车,拉着汪家的全部家当,一个半小时后,就到了三合街风华里三号院。自此,汪廷玉一家人就住在了汪家的女婿战斗英雄吴世殊的家里了……
  说话间,时间的洪流一下子就滚淌到了一九六八年三月二十一日,星期四。一夜间,津河市的大街小巷,贴满了大标语: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艰苦的地方去!上山下乡最光荣!向贫下中农学习……咱们的国人,爱造事,爱造势,一有个什么事了,就要搞得个热火朝天。眼看着吗,这城里的“四旧”也都破完了,牛鬼蛇神也都揪斗够了,十六七、十七八、十八九、二十左右岁的青年人,八九点钟的太阳一样,怎么能不放光芒啊?可这城里眼下没有他们大放光芒的地界了……到农村去!到边疆去!这意义大着呢!大到一下子就缩小了城乡差别……这事在当时,真的是牵扯到了城里人的家家户户。
  说句真心话,真的真的有很多家庭都不理解,都不是那么情愿地答应让自家的孩子上山下乡。也真有极少数学生青年当众咬破中指写下血书誓言:坚决到农村去……这自然是凤毛麟角了。群众的问题,还要依靠群众来解决。学生青年不下乡那是万万不行的,很有一些人很有些不理解。那时候有句流行语,叫做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理解云云。这样一来,街道居委会的中老年大妈们被派上了用场,这些中老年大妈们,带上红红红红的胳膊箍,三个一组五个一队的深入到各家各户,她们还带着锣鼓家什,敲个不停打个不停说个不停。三合街振华里三号院住着四户人家。四家人,家家都有应该上山下乡的青年学生。正房两家,从西数第一家姓牛,主户叫牛耕,四十三岁,家庭成分,小业主。旧社会经营煤铺卖蜂窝煤煤球什么的。解放后,牛耕家的煤铺被国有化了。牛耕的父亲死了,牛耕成了煤铺的工人,造蜂窝煤摇煤球,往各家各户送蜂窝煤煤球……干得不错。妻子匡雪娥,没工作,城市里的家庭妇女。他们家里有四个孩子。老大是个儿子,叫牛金生,十九岁了,六五年就在煤厂上班了。老二是个女儿,牛金梅,刚满十七岁,按照学校应届毕业的计数,牛金梅应该是一九六六届初中毕业生。老三牛金强,十六岁,一九六六年上的初一,刚上初二,就发生了造反运动。实际文化程度应该是初中一年级吧。老四牛金玉,十三岁,应该是上小学六年级了。牛家的四个孩子,有两个实属青年学生。牛金梅、牛金强是绝对的在政策线上的,是必须上山下乡的。
  可牛家的这两个青年学生头脑很不开示!很不顺势!很不顺时!很不顺事!就是不报名。内蒙?坚决不去!云南?坚决不去!黑龙江?坚决不去……像这个牛家,孩子们不顺时不顺势不顺事,倒也罢了,你一个煤铺小业主成分的牛耕,你一个无职业的家庭妇女匡雪娥怎么可以跟着不顺势顺时顺事呢?怎么可以横下心来就是不让孩子上山下乡呢?你以为你是谁啊?人家街道居委会的中老年大妈们,那可是仁至义尽了。在学校动员,你们不报名,一个劲儿的往后睄!
  三月十九日,三个大妈到你们家里好言好语的讲深刻的革命道理,你们不听。二十日五个大妈继续给你家做工作,你们就是听不进去!眼看着这去内蒙的第一批青年学生三月二十八日就要出发了。你们家的孩子依旧是无动于衷!那可对不起了。居委会的七个中老年大妈在三月二十一日晚上七点钟,敲锣打鼓列队进了牛家。年春风大妈是带头人。敲了一刻钟的锣鼓之后,她跟牛耕说:“请你把户口本交出来!立刻就交出来!”牛耕似乎还很沉着,不动声色,坐在椅子上。“姐妹们!对这样的顽固分子,咱们不能再客气了!给我翻!姐妹们,把户口本给我翻出来——”两个大妈翻腾起来。其余的继续敲锣打鼓……又是一刻钟过去了。锣鼓家什停了下来。那两个大妈没翻到户口本。“姐妹们!把锣鼓家什敲起来啊——”
  年春风亲自动手,她很有经验了。终于从匡雪娥的裤腰里翻出了牛家的户口本。“张妈!您这就把他们家的户口本送到派出所,连夜把牛金梅牛金强的户口注销!牛金梅!牛金强!你们随你们学校的其他学生一起,三月二十八日去内蒙古插队落户……”又是一阵震耳欲聋的锣鼓声。足足的敲打了四十分钟。都快十点了,年春风领着中老年大妈们站在牛家门口喊口号:“热烈欢送牛金梅牛筋强到农村去!热烈欢送牛金梅牛金强到内蒙插队落户……”这一通呐喊,撕心裂肺!刚喊完口号,就又敲起了锣鼓……
  正房西数第二家姓胡,主户叫胡敬业,四十九岁,他家五个孩子,最小的两个,儿子胡杰女儿胡莉都在上山下乡的政策线上。东厢房于家,也有一个孩子叫于普亮,十七岁,必须上山下乡。西厢房魏家的老五魏启山,十八岁,必须上山下乡。嗨!似乎这个院的四家人早就一块商量好了,就没有一个带头报名的,那态度,一个比一个坚决,胡杰、胡莉、于普亮、魏启山似乎抱定了决心:“就是不去,你们能把我们怎么地?”当年春风领着街道居委会的中老年大妈们敲锣打鼓进到牛家的时候,胡家人、于家人、魏家人,都集中在自家的门口里面,静观着牛家的境况……牛家的户口本被翻出来了,牛家的户口本被送到了派出所,牛金梅牛金强的户口被强行注销了……她们的锣鼓依然敲得震天价响……她们的口号依然喊的那么响亮……十一点了,十一点半了……十二点了……锣鼓声声声入耳,口号声声声惊魂!不要说这个院里睡不了觉了,就是这条街的邻居们还有谁能睡得着的呢?“快去报名吧!”胡敬业和他的妻子蔡秀敏央求着胡杰胡莉!“孩子!听话!历史潮流不可阻挡!快报名走吧!”于普亮的父母服了,彻底的服了!“咱不能弄得四邻不安了!”魏启山的父母服软了。“快报名吧!启山!不能再抗下去了!”得了!差九分半夜一点了!问题彻底解决了!这个院里四户人家的孩子,牛金梅、牛金强、胡杰、胡莉、于普亮、魏启山六名学生青年,谁也没能留在城里,都老老实实地在三月二十八日早晨七点一刻,坐上了北去的列车,到内蒙插队去了……
  汪奉闻、汪奉玲兄妹俩都是第一中学的学生。三月十八日早晨七点多钟,汪奉闻的同班同学李有文来三合街风华里三号院找他:“今天咱们一块去学校。上山下乡报名了!咱们学校对口地方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汪奉闻很高兴:“好啊!咱们快去报名!”妹妹汪奉玲也特别高兴:“我也报名!”汪奉闻跟李有文说:“我跟我爷爷奶奶打声招呼,你在院子里等我们啊!”汪奉闻、汪奉玲来到了汪廷玉孟宪玟的屋子里。兄妹俩看见爷爷奶奶都在看报:“爷爷奶奶,我们学校今天开始报名了——”
  汪廷玉孟宪玟都把手里的报纸放下了。汪廷玉问到:“报什么名啊?是去应征入伍吗?”汪奉闻回答道:“学校开始动员上山下乡,我们学校对口的去向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我们今天就开始报名了!”孟宪玟听了,很高兴,她说:“好事!好事!都去锻炼锻炼摔打摔打!”汪廷玉笑着说:“快去报名吧,积极主动,就是顺势,积极响应,就是顺时,坚决报名,就是顺事。好孩子,跟你妹妹一道去兵团,最好了!”爸爸妈妈都上班去了,姐姐姐夫也都上班去了。汪奉闻汪奉玲跟着李有文一块去了第一中学。汪奉闻汪奉玲坚决要报名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去!
  见不到学校的校长主任等重要领导人物。八点多钟,学校里,学生们进进出出来来往往议论纷纷的。汪奉闻汪奉玲李有文他们到学校办公楼,上了二楼,原来的教导处,挂上了上山下乡办公室的牌子。原来的教导处的副主任翁春江负责这项工作。翁春江四十六岁,极富政治头脑,极富革命热情。极富阶级斗争意识。阶级界限划得极为清楚。汪奉闻汪奉玲李有文他们进来的时候,刚好有五名学生走出去了。原来这里不是报名处。算是咨询处吧。有不明白的问题,可以向“上山下乡办公室”主任翁春江询问。报名处设在一号教学楼一楼大厅。
  汪奉闻先开口问道:“翁主任,我们是来报名的!我们要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汪奉玲、李有文随后也这样的跟翁春江这么说的。翁春江拿白眼球翻瞪着汪奉闻、汪奉玲,然后把目光集中在了李有文身上:“李有文同学,你家庭出身产业工人。你现在就可以去一号教学楼大厅报名了。兵团的首长都在那里,你去吧!”李有文高高兴兴的去报名了。汪奉闻问道:“翁主任,我和我妹妹不可以报名吗?”翁春江懒洋洋地说道:“当然不可以的!”汪奉闻汪奉玲同时问道:“为什么啊?”翁春江不屑一顾的说:“为什么?你们问谁啊?你们自己不知道为什么吗?”汪奉闻说:“翁主任,我们怎么能知道啊?”翁春江说:“那好吧!那我告诉你们!你们出身大资本家,你们是资本家的后代!你们知道吗?生产建设兵团,那可不同于一般的农村,不同于一般的上山下乡。到那里去的,就是参军入伍,必须根红苗正!为什么啊?人家建设兵团的性质是,平时生产训练,战时就要拿起枪来上战场。那个个都是不穿军装的人民解放军战士!就你们这资本家出身的,人家能要你们吗?恐怕农村都不愿意要你们的,就更不要说是生产建设兵团了。为什么?你们明白了吗?”
  “明白了。”汪奉闻说,“我们明白了。谢谢翁主任!”汪奉闻跟汪奉玲说,“走!奉玲!咱们走——”汪奉玲跟着哥哥走出了“上山下乡办公室”。“哥哥,咱们怎么办啊?”汪奉玲问汪奉闻。“咱们这个资本家出身,怎么让他们那么害怕啊?”汪奉闻笑了。“咱又不是资本家。咱爸爸也不是资本家啊。咱爷爷是资本家,可是,爷爷是个红色的资本家啊!不听翁主任瞎咧咧!咱们去报名处问问兵团来的干部。听听他们怎么说。”汪奉玲跟着哥哥来到了一号教学楼大厅。
  三张办公桌前,坐着三个现役军人,都身穿草绿色的军装,都戴着领章帽徽。“还真是军人!”汪奉闻心里想,翁主任说的是真的。看来出身资本家的是不可能被人家批准了,那也得试试问问啊。靠右面的那张桌子前,已经没有学生报名了。汪奉闻领着妹妹到了这张办公桌前。汪奉闻恭恭敬敬的给坐在桌子前的现役军人鞠了一躬:“首长您好!”这位现役军人叫高铭理,三十八岁,是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某团的参谋长,人很热情:“这两位同学,你们报名去我们兵团吗?”汪奉闻说:“首长!我们坚决报名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但是——但是——”高铭理站起来问道:“这位同学,你,你但是什么啊?”汪奉闻直言不讳:“但是我们兄妹,家庭出身资本家!我们学校的主任温春江跟我们说,资本家出身的,兵团是不要的。首长!是这样的吗?”高铭理笑了:“这两位同学!谢谢你的直率!问题不是这样的!出身是不能选择的,但个人所走的道路是可以选择的。我们来这座城市招兵,遵照的依旧是有成分论,但绝对的不唯成分论,重在个人表现。个人没什么问题。我们是坚决欢迎的——”
  汪奉闻很高兴:“谢谢首长!我叫汪奉闻!今年十八岁;她是我妹妹,叫汪奉玲。今年十六岁。我们出身资本家,但我们一直听党的话,热爱祖国。我的爷爷汪廷玉是津河市政治协商委员会的副委员长;我爸爸汪君是津河市卫生局副局长。这里的市领导都曾称赞我爷爷是最最开明的红色资本家呢——”高铭理早就听说过,津河市有位最开明的红色资本家叫汪廷玉。他所在部队的首长们都熟悉汪廷玉,对津河市的资本家汪廷玉总是念念不忘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曾全力帮助过八路军人民解放军,供给八路军大量的医药,供给八路军军装,供给八路军人民解放军大量军粮……“这样人家的后代,错不了——”高铭理想着。他说:“汪奉闻、汪奉玲,来,你们各填一张表。我答应,兵团要定你们了!”汪奉闻汪奉玲高兴了。他们工工整整的认认真真的填完了表格,交给了高铭理。高铭理一项一项的审核完了汪奉闻汪奉玲的表格。高铭理郑重其事的对汪奉闻兄妹俩说:“四月十九日早晨八点的专列。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记住了!”汪奉闻汪奉玲大声答应道:“记住了!谢谢首长!”高铭理这才想起跟汪奉闻兄妹俩介绍自己:“我叫高铭理,是兵团二师某部参谋长。你们有什么事,一定找我!”
  汪奉闻、汪奉玲顺利的报上了名。“哥哥,咱学校翁主任怎么那样对待咱们啊?咱们还去告诉他一声吗?”汪奉闻说:“不必了。咱们已经被批准了。咱们回家,告诉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咱大姐大姐夫也会高兴的!”
  李有文一直在学校大门口等着汪奉闻兄妹俩。见他们兄妹俩高兴的样子,上前问道:“报名一定成功了吧?”汪奉闻说:“当然成功了!我们可以一起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了!”
  “那个翁主任,真不怎么样!”李有文说。“他那么看重家庭出身,其实你们不知道吧,翁春江家庭出身是地主!他还舔着脸嫌人家这个那个的!”
  “不说人家了!咱们只说咱们自己吧。”汪奉闻说,“真不知道兵团具体是个什么样子?咱们就都做梦想想吧——”
  时间一眨眼就到了四月十九日。汪家一家人都集聚在了三合街风华里三号院。全家人为汪奉闻汪奉玲送行!爷爷汪廷玉跟汪奉闻说:“奉闻、奉玲啊,要到北大荒去了!给爷爷奶奶留点念想,把司马迁的《报任安书》给爷爷奶奶背背吧——”汪奉闻汪奉玲就像小学生在老师跟前一样,吐字斟酌的背完了《报任安书》。爷爷奶奶特高兴。汪廷玉说:“奉闻奉玲啊!爷爷跟你们说啊,千万要多读书,读书无罪,读书有用。国家要太平,人民要安宁。民智素质,当取之于书成。《史记》你们带上,好好地研读!”
  二姐汪奉英把一包书给了汪奉闻:“奉闻、奉玲,这是我上学时存下的高中全套课本。你们带上,不要忘了!千万不要忘了!有空的时候,就看看!高中的知识,要是读不懂的话,就找当地的人问问,找懂的人问问。姐姐跟你们说,肯定有用的!千万不要荒废了学业!”
  孔庆筠深情而又不无期待地说:“没错的!风物长宜放眼量!将来,你们还是要上大学的!不然,爷爷奶奶都死不瞑目啊!”
  大姐大姐夫二姐二姐夫,还有妈妈爸爸,没有别的可送的,除了书还是书……
  大包里是书,小包里也是书。肩上背的是书包,手里拎的也是书包。汪奉闻、汪奉玲顺势顺时顺事上山下乡了。他们很幸运的要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了。
  这是干什么啊?车站站台里,怎么都像是生离死别似的。家里的亲人父母兄弟姐妹,一个个都哭得泪人似的,何必啊?是那么回事吗?汪奉闻汪奉玲的家人,没一个人到火车站的。没一个人哭哭啼啼的。在某种程度上,这兄妹俩,在他们的同学眼里,那可都以为,他们的父母兄姐太狠心了!竟然不到车站送行?不可思议啊!
  坐在车箱里,汪奉闻、汪奉玲坐在一排座位上。“哥哥,爷爷送给咱们几个大字儿,是用宣纸写的。我夹在《三国演义》里了。我还没看呢。”汪奉闻说:“那就拿出来看看。”火车开动了,只听见站台上那哭声,呜呜呜咦咦咦——真的很凄惨,很瘆人!送行的父母亲人在哭,远行北大荒的青年学生们在哭……在这时,汪奉玲拿出了爷爷送给他们的折叠的一张宣纸,打开来看,上面写着的是正楷毛笔字,刚劲严肃而又不失潇洒:“顺势顺时顺事——人生可为。”
  火车风驰电掣,离开了津河市,向着北大荒奔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会是怎样的啊……”火车上,汪奉闻捧着《史记》,读着历史;汪奉玲捧着《汉书》读着历史。看着历史,他们想着爷爷的题字:“顺势顺时顺事——人生可为。”“没错啊!这是社会的规律,更是人生的规律——”汪奉闻汪奉玲坚信爷爷的话就是真理……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