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人生百态>警世二十四孝列传>警世二十四孝列传十一 怀橘遗亲说陆绩

警世二十四孝列传十一 怀橘遗亲说陆绩

作品名称:警世二十四孝列传      作者:浪漫诗剑侠      发布时间:2012-02-19 10:17:53      字数:3155

警世二十四孝列传十一 怀橘遗亲说陆绩

诗曰:三国有陆绩,人间有名气。
六岁拜王公,怀里藏蜜橘。
主人嘲笑语:偷藏是小人。
出言人惊叹,原来有孝心。
家母爱吃橘,回家奉娘亲。
从小就孝顺,感动所有人。
成年才识博,知历晓天文。
留下《浑天图》,美名传古今。
却说魏蜀吴三国时期,吴郡华亭有一个人名叫陆康,此人很有才学和德行,他孝顺良善,曾被当地太守李肃举荐为「孝廉」。后来李肃不幸客死异乡,陆康知恩报恩,亲自出面前去将他的灵柩送回颖川,礼数周备地为他操持了葬礼这在当时的动乱年代,行为是非常感人的。
知恩知图报,德行最感人。
乱世有名望,葬礼最诚心。
陆康做官以后,体恤百姓疾苦,也办了许多实事,深得当地百姓们的敬爱,后来成为庐江太守。陆康的言传身教,给年幼的儿子陆绩以至深的影响,他处处以父亲陆康的样子学习。陆绩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在他在六岁的时候,跟随父亲陆康去九江去拜见当时的王公大人袁术,袁术当时的势力很大,他对有德行有才学的陆康非常尊敬,于是拿出当时很珍贵的水果橘子招待客人,陆绩是小孩子,自然不客气,有水果吃,很高兴,吃了几个,又偷偷地在自己的衣服里藏了三个橘子,当时没有人发现,谁知天公不作美,陆绩的小动作暴露了,原来身上的橘子没有藏好,竟然滚落了出来,滚到了地上,袁术大笑道:“这小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又吃又拿呀?呵呵呵。”
陆绩脸红,但他不慌不忙的回答道:“大人有所不知,我的母亲最喜欢吃橘子,儿橘子珍贵,我的母亲经常吃不到。今天儿子吃了,母亲却不能吃,儿子心里也难过,故而偷偷藏了几个,想拿回家给母亲也尝尝鲜。没想到让大人发现了,请大人原谅,让我把这几个橘子带回去奉献给母亲。”一席话说得袁术惊诧异常,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时时惦记母亲的喜好,并尽力成全,实在难能可贵呀!陆绩怀橘敬母的行为和他率真的天性,也使在场的人都深受感动,大家不禁交口称赞。 都心里很敬佩这个有孝心的小家伙,也就不说什么了,不但答应了小陆绩拿,还让他多带一些回家去孝敬母亲,陆绩拜谢不提。
母恩不忘记,做法自有因。
吃橘甜在心,藏橘为孝顺。
童蒙的教学比人生任何阶段的学习都要重要,它是攸关人一生成就的基础。「孝」为传家之本,自幼教育子女时时处处为父母着想,奠定做人立身处世正确的基本态度。
从小孝老人,长成自忠君。
德行在教育,浩气在乾坤。
陆绩怀橘遗母属古代二十四孝故事之一,与孔融让梨有些相近,但在儿童中流传更广的孔融却未入二十四孝之中,不知何故。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不一定皆以天下为己任,非要干出轰轰烈烈的大事不可,倒常常是在平凡的小事中看出其情趣,见得其真情。陆绩怀橘的故事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缇萦孝救父,孔融能让梨。
德行世康泰,关键在教育。
在汉朝时候,有个叫淳于缇萦的女孩,她的父亲是太仓县令淳于意。淳于意生了五个女儿,没有儿子,缇萦是淳于意最小的女儿。一次,淳于意犯了法,要押送到长安去服刑。
缇萦临行前,淳于意忍不住骂自己的女儿们说:“可惜我只生了你们五个女儿而没有一个儿子!一旦到了出事需解急难的时候,就没有一个人能够帮我啊!”
缇萦听了父亲这话,非常难过,就一路跟着父亲到了长安。她在父亲就要受刑前的危急中,勇敢地给皇帝写了封文书,文书道:皇上陛下:妾乃一个弱女子,父恩难报,今父有罪,妾情愿将此身代父过,愿给官家做奴婢来赎父罪,使父亲可以回家去改过自新。缇萦泣书。
皇帝看了后,一方面佩服一个弱女子缇萦的这份勇气,另一方面感动于她的孝敬之心,于世下旨免了淳于意那割鼻割肉的厉刑了而修改此等刑罚。
由此可见,孝敬的重要性,它可以感动皇上甚至可以改变法律,因为法律不外乎人情。
缇萦救父很伟大,忠孝仁义最感人。
千古流传女儿经,故事流传看红尘。
一般人家的父母,生了女儿会认为没多大用处,只因为“缓急非有益”五个字的缘故。但生了儿子也未必“有益”,多少儿子不孝顺,气死老人。
陆绩成年后,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小霸王孙策和张昭、张纮、秦松讨论治理天下的方针。都说天下还没有平定,曹操占领北方,袁绍占有四州,刘表袁术刘璋张鲁公孙瓒等枭雄割据一方,应该用武力治理天下,不可以以文治。陆绩坐在最下面,大声说:“各位大人,此论谬矣,昔管仲做齐桓公的宰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都不用战车。孔子说:‘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现在各位不用道德的办法,却崇尚武学。我虽然是孩童,也觉得不安。”张昭等人大为惊奇,觉得他的话无可辩驳,不敢小看这个孩童,都认为他成人必成大器。
武力治天下,百姓苦连天。
陆绩乃孩童,心里亦不安。
陆绩三十二岁病死,预先知道了自己的死期。说:“有汉朝的志士吴郡陆绩,小时候熟练诗书,长大后赏玩礼易。受命南征,遇见病厄,遭受不幸,呜呼哀哉!”
生死已看破,叹息负君命。
不幸难建功,呜呼自己听。
陆绩死前说:“从现在开始,再过六十年,车同轨,书同文,只可惜我看不到了。”
生前已知身后事,三国一统司马炎。
平息战乱享太平,国泰民安乃心愿。
负重致远是罗贯中先生给陆绩的评语,他可以背着沉重的东西送到远方,一个任劳任怨你怕吃苦受累的有德之士。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舌战群儒里有陆绩的言语。
却说座上又一人应声问曰:“曹操虽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是相国曹参之后。刘豫州虽云中山靖王苗裔,却无可稽考,眼见只是织席贩屦之夫耳,何足与曹操抗衡哉!”孔明视之,乃陆绩也。孔明笑曰:“公非袁术座间怀桔之陆郎乎?请安坐,听吾一言:曹操既为曹相国之后,则世为汉臣矣;今乃专权肆横,欺凌君父,是不惟无君,亦且蔑祖,不惟汉室之乱臣,亦曹氏之贼子也。刘豫州堂堂帝胄,当今皇帝,按谱赐爵,何云无可稽考?且高祖起身亭长,而终有天下;织席贩屦,又何足为辱乎?公小儿之见,不足与高士共语!”陆绩语塞。
陆绩心里唯人杰,曹操先祖乃名人。
刘备织席贩履辈,如何无考冒皇亲?
诸葛村夫揭人短,一张利嘴混黑白。
刘备失败乃帝胄,阿瞒成事却是贼。


却说这陆绩的确是很厉害的,六岁时智答袁术,落下孝顺美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诸葛亮都知道,拿来取笑陆绩。当然,这件事也是一个污点,那就是小偷。他十三岁时就能和群臣讨论国家大事,与东吴大小官员同席论政而无人敢轻视,的确是了不起的。
六岁有孝名,落下一污点。
十三论国政,无人敢小看。
陆绩最大的贡献在于吴国的暴君孙皓当权时,国业荒废,是他带兵抵御住了晋国羊枯的进攻,使得吴国得以暂时存活,功莫大焉。陆绩有才,只是怀才不遇,而且相当忠心东吴孙氏,死也不肯效忠曹操。

暴君在朝民心乱,忠心不变戍守边。
抵御外强保国土,东吴国内过平安。
陆绩在袁绍那里时,就预见袁绍的军队会在官渡大败,曾经以死相谏,可惜袁绍不听,官渡大败后才想起,可惜已经晚了。
孙权做了东吴皇上后,封陆绩为奏曹掾,对陆绩的直性子谏言颇为忌惮,但是很敬佩他。后来封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领兵二千人。陆绩有瘸脚病,有很儒雅,带兵统领非其志也。虽然要管军管民,然著述却一点不耽误,作浑天图,来观看天空星辰方位,注释易经,解释玄妙,皆传於世。
陆绩能预知自己快死了,道:“有汉志士吴郡陆绩,幼敦诗、书,长玩礼、易,受命南征,遘疾厄,遭命不,呜呼悲隔!”又曰:“从今已去,六十年之外,车同轨,书同文,恨不及见也。”年三十二卒。

陈寿论陆绩曰: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陆绩之於扬玄,是仲尼之左丘明,老聃之严周矣;以瑚琏之器,而作守南越,不亦贼夫人欤!
陈寿对他的评价是极高的,呜呼,年三十二而逝,非天妒英才乎?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