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中缅勘界纪实>第一部第八章 勐卯三角地“永租”予英国

第一部第八章 勐卯三角地“永租”予英国

作品名称:中缅勘界纪实      作者:林虎      发布时间:2017-03-06 18:43:57      字数:3092

  此前一章讲到:英方着了急,割到一颗东方之珠,再割一颗西南之珠,嫌多吗?英方不得不承认,勐卯三角地主权属于中国。他们想再逼清廷照香港模式,把这块地割让予英国,很难。不过,英国人的胡搅蛮缠式外交也挺厉害。谈判中,他们一心想多夺一些地,又在八关上动脑筋,拨算盘。
  明代,腾越沿边设了八道关隘,分为上四关和下四关。上四关为神户关、万仞关、巨石关、铜壁关;下四关为铁壁关、虎踞关、汉龙关、天马关。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设蛮哈、陇把两守备统领八关。蛮哈守备领上四关,陇把守备统下四关。这八关均依险而立,易守难攻。各关筑有城垣、楼台、兵营。关隘城垣正中开一门洞,门洞上方嵌有“天朝某某关”石刻匾额,如天朝神户关、天朝万仞关。在冷兵器时代,步兵化、骡马化,这八关都是一兵当关,万兵莫开。
  当今,这八关或作为废墟或翻新如旧或过分包装弄巧成拙,作为旅游景点,还摆设在老地方,供游人瞻仰,也供一些公司广开钱路。我为了弥补没有步量完中缅边界的遗憾,偕一家老少祖孙三代,以自驾旅游方式,走遍古时腾越之地,到瑞丽、畹町等口岸眺望中缅边界的新面貌。其间过盈江县境,绕道凭吊了位于盈江铜壁关区老官坡雪梨寨旁的铜壁关,其城垣建在陡峭的山上,视野开阔。城垣的遗迹可辨,关址内尚存圆柱石脚数个,瓦砾、城砖甚多,还残留着“天朝”石碑一方。但因地处偏僻,确已成历史遗址,被后人冷落了……
  对不起,我又跑题了!
  
  英国人好像抓住了一根稻草。他们胡搅一通,说中国在腾越边沿设立八关,那就是守边界的边关。关外就是域外之地,域外之地就属于缅甸。照他们的强盗逻辑划界,中国必然又失去这道关外一块地,那道关外一座山。
  薛福成并不熟悉这八关具体位置及历史变革,便直接电请滇督王文韶派人帮他查明。他这才知道南四关的汉龙关早已入缅甸,天马关也骑跨中国和缅境。英国修的八莫至南坎的公路,就通过天马关关内一道山梁。
  薛福成再三交涉,如前所述,你们在中国领土上修公路,这是侵犯我主权,我们可以把公路收回,不让你们通行!英方只得答应:天马关、汉龙关归中国,整个勐卯三角地主权归中国,也就水到渠成了。
  老奸巨猾的英国人暗中自有盘算。在“二十条”关于滇缅界务的条款中,明确写上了勐卯三角地、科干等地归中国,但在第六条中,埋了一个钉子:“勘界官又须设法查勘中国旧边界名为汉龙关者,倘查得在英国境内,英国当审其可否归还中国。”
  英方为何非得勐卯三角地不可?
  首先,因为这是一块宝地,是中国西南的香港,是丰满的粮仓。其次,这是地势险要之处。它像关公手里的青龙偃月大刀,直揳入缅甸境内,扼下缅通上缅之咽喉部位。英国北进战略目标在川康藏那边,决不允许在缅甸南北咽喉部位摆着一把中国的青龙偃月大刀。最后,他们强占此地后,苦心经营了多年,修了公路,这已成英军粮草供应基地,如何舍得归还中国?
  英国自信能得到这块三角地。你们清廷早于1887年,就对葡萄牙割让领土,“坚准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以及属澳之地,与葡国治理他处无异”。只不过为避免主权彻底丧失,清廷有所保留,葡萄牙若想将澳门让与他国,必须经过中国同意。接着,一个《马关条约》又把台湾岛、辽东半岛割让给了日本。接着,又根据《南京条约》,把香港割给了大英国。你们的库银也赔光了,剩下的只能割地,再割你一块三角地,不由你们不割。一切都在英方算盘里。机会来了!如前已述,中国为报答法国,在滇南割了二乌大谢。英方抓住机会,无异于勒索,逼迫清廷修改“二十二条”,补订了一个“十九条”,把勐卯三角地连同科干夺走了。
  “十九条”第二条:“南畹河之南那木喀相近有三角地一段,西濒南莫江之支河,及蛮秀岭之垒周,尖高山从此遵岭至瑞丽江,此段地,英国认为中国之地,惟是地乃中国永租与英国管辖,其地之权,中国不用过问。其每年租价若干,嗣后再议。”清光绪二十三年正月初三(1897年2月4日)总理衙门奏明批准,同年五月初六由李鸿章画押,在北京换文,即生效。
  这是19世纪中国的最后一块永租地。一个巧妙的时间点:李鸿章画押签字时,正是那年正月初三,大年初一刚过。李鸿章年也不过,大年初三画押割地,真忙!这也说明英国人太狠毒,为了夺得三角地,你清廷内阁总理大臣年也不要过。
  勐卯三角地和澳门、香港命运相同,但它是永租!香港割让期为99年。澳门还留了一线回到母亲怀抱的希望。永租,永多久啊,无期!(后议定英国每年付租银1000卢比给中国。直付到缅甸独立,由缅甸接着付给。)
  原来,永租还有一个动因:银子!朝廷赔银子太多了,在这角落里一年能收到地租1000卢比,蚂蚱也是肉啊!国库、地方财政多少能分得一些,由此也可见,我们中国的“卖地财政”古已有之,并非现代化的衍生品。
  话说刘万胜总领陈灿等一干人马,在当地边民游行示威,高呼“反对永租”、“刘卖界快滚”等口号声、叱骂声中,坚持勘察。查明汉龙关在勐卯主麻栗坡直隶之北边,确实在中国的勐卯境内。这还有啥用?三角地的北界、西界都好划,以瑞丽江为天然绝妙界线。中方想把界线划到江南岸,那毫无实际意义。
  当时,边民都以为政府派去的勘界大臣刘万胜之流昏庸无能,“贪婪受贿,出卖国土”,听任英方官员摆布,竟将属于我国的虎踞关、天马关、汉龙关等大片领土割让给英属殖民地缅甸。以刀安仁为首领的当地反对永租的各族人民,被政府强令撤军,以维持友邦友谊。
  刀安仁最终只得怀着切肤之痛撤回干崖,坚守了8年的铁壁关落入英人之手。
  中英联合勘察组三组人马对各自负责的界段内所有界线,都按“二十条”、“十九条”规定划分,逢山以山脊分水岭为界,遇河以河水深处为线(即河流中心线)。遇有重要地段,双方选定以永久性标识物或垒砌石堆为标志。对所有标志都依次编号,详细登记地名,写成中英文清单,并绘图两份,双方核准签字。对“骑线寨”(即预定界线穿行某个村寨,形成一寨两国),也作了妥善处置。三组勘界人员历时数月,跋山涉水,顶风冒雨,挨骂受气,至1899年4月23日全部完成勘定任务,共留下界石173处。
  
  中缅边界经中缅两国于1960年联合勘察最后一次测定,全线长2210多公里,其南段和北段都曾经出现世所罕见的“五线谱”边界。这是从1884年曾纪泽第一次和英方交涉界务起,几代人经过无数次大小会谈,三次联合现地勘察,历经70多年而形成的复杂局面。
  早年,我访问班洪王胡忠华时,他说中缅边界最复杂、最难定的是纵贯“我们佤山”的这一段,即南段“五线谱”。破解“五线谱”这个谜,可见边界谈判的艰辛、殖民主义者无情的贪婪,弱国的屈辱和无奈。
  中国人民尤其是边地军民强烈的领土主权意识和固疆保土的坚定意志,是“五线谱”弹奏出的主旋律。
  为什么会复杂?为什么难定?因为侵略者贪得无厌,恃强凌弱,因为与边界利益切身攸关的边民没有认可!总理衙门觉得“于旧界有益无损”,钦准了,薛福成也自以为使英国“稍稍就范”。但是,只要中国边民不满意,英国人再贪婪,再霸道,也只能“未定”。这就叫民意不可侮,民意不可违!
  说到南段,也可分两段讲。从南卡江东岸起,至澜沧江边止,中方由陈道尹和英方觉罗智负责带队勘定。比较顺利,但矛盾也不少,后边会讲到。
  南段的第一段,也就是胡忠华讲的“我们佤山”那一段,从两国议界起就定不下来,一直是未定界。第一次勘界开始,英方司各特就抓住一个漏洞发难:他指出刘、陈手捧此界段的地图和“十九条”所定经纬度有出入,某些地名与实地不符。原图有一条“黄线”,我方已认可,将以此“黄线”为依据勘察。后人也称这条“黄线”为刘陈线。按“黄线”定界,对中方有利。但是,英方不守信任,恃强凌弱,司各特自己画了一条“红线”,向东推移,又将本应归属我国的一大片土地划入了缅甸,后人称为“红线”,也叫司各特线。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