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中缅勘界纪实>第一部第四章 野人山,瓯脱

第一部第四章 野人山,瓯脱

作品名称:中缅勘界纪实      作者:林虎      发布时间:2017-02-17 09:51:39      字数:3094

  野人山是今缅甸北端克钦邦辖内的一片广大地区。大体位于北纬23度以北、伊洛瓦底江的上游迈立开江以西,那加山脉以东。南含八莫、勐卯三角地;西与印度相连;北接喜马拉雅山通康藏;东邻我滇西北,可入川。最高点海拔3411米。那是一大片肥沃富饶的原始丛林地区,物产丰富。尤以玉石、各种珍贵木材盛名。早已是中国茶山、麻里两土司的管辖地。
  薛福成派马格里去英外交部要求英方昔董退兵,交还野人山。
  等了几天,英方致函询问理由,薛福成回答了五条:
  一、预防他国侵占;二、当地住民认中国为上邦;三、受中国文明教化;四、该地产业多赖华人办理;五、贸易多为英商经营。
  又过了几天,英国外交部才照会薛大使称:缅甸曾管理伊洛瓦底江以东之地,直至恩开梅江及迈立开江汇流之处。并说,英国没有查出中国曾经治理野人山的证据。英方意思很明白:野人山那地区早在缅甸管辖下,倒是没有证据证明你中国治理过该地区。所以,中国没有资格伸手要!
  我们得感谢薛福成留下那么多奏疏、公文、日记、谈话、书信等形式的详尽史述。当时,清廷对外交官有个规定:必须写日记,真实记录本人每天的所做、所想。这不失为一项管束官员、促其勤责的有效督官措施。
  从这些日记可以看出:薛福成在没日没夜地工作,对边界事格外加意,无休闲娱乐可言;而且他极有组织观念,事事必报必记,十分渴望朝廷旨谕。
  薛福成接英方照会当日,就及时驳复英方,称英方没有查到中国曾经治理野人山的证据,毫无道理。因为各国属地人民属于哪国,而无治理实据者很多。不独界外有,中国国内也有。如湖南、贵州某些地区的苗族、瑶族等,长期居于深山,平时朝廷管理不上,那能说明他们不归中国管辖吗?
  由此看出,即使中国还没治理野人山,英方也不能霸道武断,你没见过中国的管理实据,我中国就无治权吗?我中国国内之事,你英国没见过的多了去了。
  英外交部接薛福成驳复后,又久久不复。薛福成等不得了,去外交部直接会晤英外相劳思伯里,和他讨论野人山问题。再次申明:野人山绝非缅属!英方占了缅甸,又驻兵昔董,违反国际公法。现在,我方只好要求撤兵和分界一起办。不然,中国边民还会奋起抗击,两国边境难安,对你们英国也无好处。
  英方说,一时难以撤兵。薛福成又要求英方确定撤兵时间表,即可把界务大概议定。英方竟蛮横地回答,他们不能受此约束。交涉又卡住,进展不下去。
  转眼已过三个月,英方无丝毫让步之意。
  这就跟讨债一样,欠债的成了大爷,讨债的倒当了孙子。
  薛福成急呀。他远离祖国,孤军作战,拿不回野人山,后人还能不骂他无能吗?接下来,他天天催英方,才得以双方两次开会面对面接谈。
  因野人山地区盛产宝石,并且和印度相连,又是通西藏、川康要道,英方坚决不愿放弃野人山。但悄悄透露一点信息:如果中国不索取野人山,英方可在滇缅边界的南段,将缅属掸人地划分一小部分给中方。
  这又看出来:英方又玩声南击北的外交把戏。掸人地,在潞江以东,照曾纪泽的交涉结果,本应划归中国。你英国人不仅自食其言,毁了潞江以东地区划归中国的允诺,如今反把那地盘算在缅甸界内,划出一小块来交换野人山。这,是拿我左脚踩的土地交换我右脚踏的土地,拿我的脚换我的手!
  英方底牌已露:为了霸占野人山,再在滇缅边界南段纠缠不休。
  这样反复无常,节外生枝,令薛福成厌恶,也是对他的意志和耐心的考验。
  曾纪泽坚持要收回潞江以东的全部土地,眼看要被英方赖掉了。
  薛福成咬住野人山不放,也逼着英方微露退让之意。那就是:即使不把潞江以东土地全部划归中国,也可以考虑划出一部分。
  这时,国内却有人耐不住了。他们觉得,野人山争来争去,前景并不乐观,顶多打个平手,既不属缅甸,也不属中国。如掸人地归我,颇难控制。
  薛福成也心生让步之意。他在日记里,也称野人山“荒地无益”。动摇、妥协、拿脚换手的血肉交易、尽早结束谈判,种种“活思想”初露端倪。
  英国人洞悉一切,对我边地已很熟悉,为得野人山,可算用尽心计,且兵临城下,志在必取。实力不对称,谈判能赢吗?
  薛福成太孤独、太被动了!他实力后盾薄弱,争论界务时,有时还不如英方熟悉我边情,其困难处境,其焦灼心情,何人能理解?谈判前景越来越不乐观。
  光绪十八年(1892年)十二月间,薛福成再次登英外交部之门,会晤外相劳思伯里,再三催促他定界,商定了日期。
  薛福成为了拿到野人山,再派马格里与英方有关人员作最后抗争。英方照常表示野人山不可让,但可考虑在南段潞江以东之地再让一科干(今缅甸果敢)并送科干地图一幅。薛福成觉得让地太少,而且还是以自己身上的肉堵自己身上另一个大血窟窿,血淋淋的交易!英方再退让一小步,答应在潞东再让一片地,面积与科干相当。除此,不能再让了。
  这样,野人山、伊洛瓦底江以东,中国老界以西,尽归英国。依了英方,曾纪泽争的潞江以东土地、薛福成争的野人山,都落空了。
  薛福成还是不依不饶,他可以不以伊洛瓦底江划界,至少要争到野人山和潞江以东全部土地。英方看透了薛福成的虚火,他们的底线不可逾越,并声称,如果这样还不行,那就停谈,作为两国的瓯脱地,在中间划一平分线,其东靠近中国之地名东瓯脱,归中国管理。其西近伊洛瓦底江之地,名西瓯脱,归英国管理。
  又拖!拖下去,对中国来说,不是把胖子拖瘦,而是把瘦子拖死!因为国内形势四面告急,列强们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清朝已无回击之力,如摆在案板上的羔羊,任人随意肢解、宰割。拖得越长,只会让强盗得陇望蜀,瓜分更多。
  所谓瓯脱,这不是英国人的发明,中国古已有此名词。用在此处,大意是:在疆界不定的情况下,两国都不管的地方。本是我之属地、我的领土,而要我“瓯脱”,这等于冻结、搁置了我的主权。岂可?当今国力式微,假如听任英方“瓯脱”下去,中国“瓯脱”得越多,被肢解得也越多。恐怕川康藏大片边地也会被他们瓯脱。薛福成心里明白:万万瓯脱不得!但是,他强硬不起来了。
  旁观者曰:如果当初有千军守腾越,薛福成可能不会软。历史过去了,看历史,就得摘下今天的想当然这副墨镜,才能还原历史本来面目。
  当时,薛福成还在捉摸瓯脱还是不瓯脱?一夜之间,英方又变卦了。不用讲什么理由,弱肉强食,不要理由。英方发出最后通牒式的答复:既在潞江东让地,野人山应归英国。野人山作瓯脱地,潞江左右就不能让地。
  听明白了吧?潞江左右不让地,瓯脱也别想了,野人山归英国。实在不行,也只是野人山瓯脱,反正过不久,野人山还会落到他大英帝国手里!
  
  到此,薛福成只有叹气、鄙视的份儿:你大英国不是一直标榜信义吗?岂能忽允复翻?薛福成是堂堂礼仪之邦的命官,出使西洋,特别是作为外交官,很讲绅士风度,即使气愤,也忍气吞声,不形于色。
  又经过几番细枝末节的争论,薛福成带着洋人助手马格理前往英外交部会晤劳思伯里外相,直率地指出英方不守信誉,无端翻悔。
  劳思伯里把责任全推到他手下人身上,称他们之前“未经请示,自陈所见,实系错误”。但劳思伯里也有了退让之意:可在滇西老界之外,“稍加拓展”。
  薛福成怕“瓯脱”,不得不含泪忍痛,降低了曾纪泽和自己的期望值,往回收了一步,提出四条“让步办法”。
  一、中国前索问伊洛瓦底江东边地全归中国,今改为中国边界应行展拓之地,(原文咬口,直意)自穆雷江起至北纬二十五度四十分,由中国老界外,一律西移二十英里,全归中国。
  二、自北纬二十五度四十分之地,俟查得该处地理情形稍详细后,然后两国再定。
  三、所有照以上所定地界之外至伊洛瓦底江之地均归英国。江洪、孟连、科干、勐卯、昔董等一切之地归中国。
  四、俟议定边界后,两国再定退兵日期。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