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苗石匠
作品名称:三支白羽 作者:文明俭朴 发布时间:2017-02-08 14:42:01 字数:3107
苗石匠站在高高的崖壁之上,他左右脚旁分别立着两个徒弟李铁和二柱,李铁就是一座黑铁塔,二柱如苗石匠一样瘦小结实但面皮白净。厨师老屠总是当面开玩笑,“苗石头,我立在山下看见山顶有三只鸟,一只老黑鸟,一只大黑鸟,还有一只小白鸟,你猜猜它们究竟是什么鸟?哈哈……”
“老屠呀,什么鸟都不要紧,关键是你杀了一辈子猪,睡觉时也不怕猪精啃了你裆里的小鸟?”苗石匠调侃。
“谁说不怕呀?我每天就穿上两条内裤睡觉,担心你嫂子守活寡。”老屠平时在石料场当大厨,管着上百号人马的伙食,每到逢年过节帮村民杀猪。
现在,苗石匠想起了这个玩笑,嘴角往上翘。他没有停下手中的活,继续用锤凿在坚硬的石头上开凿一条一公分左右的小缝,两个徒弟一左一右耐心地做着同样的工作。小缝笔直如绳,每条缝三等分点位置处开凿出一个五公分深的小洞,又在每处小洞内打入一枚铁楔子。师徒三人都手握两把铁锤,不用喊出一二三,同时发力对准铁楔子锤打下去,“咔啪”一声脆响,三侧立面、整个底面共四个石面齐刷刷应声开裂。苗石匠把两把长撬杠插入内立面轻轻一撬,一块长五尺、宽一尺半、高半尺的料石完美成型。每块料石立面都平整如镜,厨师老屠曾经夸奖说,村街里卖豆腐的王老头切出的豆腐块也没有这样齐整呢!即使拿二柱的小白脸在石面上蹭两蹭也不会磨擦掉一丝面皮来。
粗糙的石匠一天两毛工钱,苗石匠三毛五分,他的手艺是全县出了名的好。他有一双犀利的眼睛,眯眼一看,用手一摸,就精准地分辨出壁崖上是花岗岩、片麻岩、闪长岩、砂岩还是石灰岩。可以做成料石、块石、方石、锥石还是拳石。
等到晚霞满天、鸥鸟归巢的时候,老屠做好了晚饭,他无意间抬头仰望过去,山腰处配合默契的师徒三人已经变成了三只大土鸡。
要收工吃饭,苗石匠撬下最后一块石料。他直起腰身远眺晚霞笼罩下的石匠岛,西边,快喝到海水的夕阳吐出的最后一束光芒,把天空中馒头状的跑马云染成血红,红云的反射光又把眼前成千上万大大小小的石窟涂染得光怪陆离、触目惊心。
整个夏季采石工程将要结束,苗石匠恋恋不舍地阅读着眼前高高矮矮的山峰。他与这座海岛很有缘分,六年前,他还是光棍一条,被抓到这里开采石料,开采出的石料是给流窜到这里的国民党军队修筑工事用的。也是在这里,对,从这里看过去,东南方向最大的那座石窟里面,他遇到了苗玲的妈妈。当时,她已经有孕在身,还有三个儿子跟在后面,他把娘几个带回了自己的家。唉,这都是老皇历上的事了,想它干吗?
虽然苗石匠技艺精湛,但他研究的是石头的质地以及与它们作战的方法,他对这座石匠岛的演变历史一点也不感兴趣。已经无法统计多少年之前,当地心的热能膨胀到了极点,炽烈的岩浆沿着地壳的裂缝将要喷薄而出。又经过数以万年地集聚力量,最后,岩浆洪流猛烈地拱裂坚硬的岩层涌出海平面,成长为山峰林立的海岛,向自然界展示自己的强壮。它已经在这儿静默地驻守了上亿或数十亿年了,这里是它的地盘。狂风和暴雨发现了这块小片陆地,结伴汹汹而来,施展以柔克刚之术,销蚀、风化着坚硬的岩石,阻止山峰长高的速度。又是多少万年过去,成群结对的海鸟飞过海岛,雨点般的鸟屎飘落到山峰之上。植物的芽尖从粪堆里钻出头,春夏秋冬轮回,茁壮成长为参天大树或者柔弱成茂盛的青草。海浪滔滔,阳光普照,万物生长。
后来,居住在大陆的人们乘舟渡海而来。他们中有成千上万像苗师傅一样的能工巧匠,把锤凿变成蚂蚁的啮齿,啃下一小块一小块石头,堆满小船,运回陆地上。勤劳的人们拿石料砌墙搭屋,为家人遮风挡雨;用它们修塘筑坝,为家园阻挡海浪的冲击。每年的夏季,一拨儿又一拨儿的台风吹来,掀起如鲸的巨浪,摧毁海塘,冲倒房屋。台风带来的大海啸张开血盆巨口,把大堆大堆的石头卷进大海,又吞噬掉海村的人口牲畜。又过去多少年,人们再次结队来到海岛上,开凿出一船一船的石料,重新修整了他们的家园。
一代又一代的石匠们离开了石匠岛,留给苗石匠眼前的就是这千疮百孔的石窟群。夕阳下,或圆或扁的石窟犹如一只只摘除眼球的眼睑,血红地怒视着蝼蚁般的人群。苗石匠和它们对视了几眼,竟然吓得不敢再看,赶紧收回目光。但过了片刻之后,就像这个时代的所有奋发有为、积极进取的人们一样,他的内心里又恢复了自豪,为自己精湛的开采技艺和高涨的劳动热情。
整座采石场里,搬运工、石匠有一百多号人马,大家或立或蹲或坐围拢在一座大石窟下吃饭,海运船上的船老大奎叔也夹杂在人群中吃得正香。今天的晚饭很丰盛,有清蒸黄鱼、红烧带鱼、水煮杂鱼。
最近,海岸边的鱼群非常密集,厨师老屠和几个打下手的徒弟把系着绳子的竹筐随意往海水中一扔,竟然能拉上来半筐海鱼,里面时常会夹杂着一条两斤多重的大黄鱼。平日里,渔民们要千辛万苦跑到外洋海面上才能把这种尊贵的鱼们请上船来。现在,鱼儿们喝了两碗绍兴加饭酒一般醉熏熏的,头朝上,嘴大张,等在海边喊人来吃。
“苗师傅,门前涂海塘加固堤坝的石料备足了吧?”奎叔挨着苗石匠,正品咂着一块美味的带鱼。
“精细的料石基本上够了,还缺几船方石和锥石,这些好弄。”苗石匠嘬了一口鱼汤,润润嗓子。
“师傅,这七八里的门前涂海塘用了咱们采的石料修砌加固,那简直是固若鱼汤。”李铁咋咋呼呼。
“鱼汤个屁,是固若金汤。”二柱更正。大家都哈哈大笑,李铁涨红了脸,没再去和师弟争辩。
“听老辈人讲过,民国17年7月和8月,咱这儿来了两次大台风,又连续下一个月的暴雨,门前涂海塘被冲得一块石头渣儿也没有了。据说在咱沿海一带死掉上万人口呢!”老屠一脸正经。
“那是老事啦,当时的门前涂海塘也没用几块石头,基本上是泥塘。现在是新中国,国家非常重视这条海塘建设。今年夏季以来,我这条大船装运石头来回也不下二十趟了吧,如今的门前涂可是今非昔比,咱还怕什么台风?我听说,以前的县城城墙外就是大海。建国后,咱们响应毛主席的伟大号召,向大海要田,门前涂海塘不是很快就修好了吗?现在,咱们甩开膀子围海造田,造出了田地肥沃的“上八万”南庄平原和“下八万”定山平原。咱们种棉花、收稻麦、载果树、养鱼养虾,又铺路搭桥、建造房屋,老百姓们有吃有穿,安居乐业。敬爱的毛主席说过,‘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我是船老大,再加上一句,与海斗,其乐无穷!”奎叔讲得激昂澎湃。
“奎叔说得太有道理,我也其乐无穷。”喜欢接话茬的李铁说话瓮声瓮气。这一次二柱没有反驳师兄。
“苗师傅,听说你老婆又快生了,孩子满月千万别忘了叫我一声去喝喜酒呀!”老屠换了个话题。
“快了,哪能忘记了你这位大哥呢?”苗石匠只是应了一声,并没有又要当爹的喜悦似的。
“苗师傅采石料手艺一流,这造娃的技术更高呀。已经造出了三只小老虎,估计这次还要再添一条枪吧?”一位瘦高个的搬运工也来凑热闹。
“呵呵!”算是应答,但苗石匠的头脑里一直盘绕着乡街上瞎半仙告诫的偈语——“诸行无常,有既是无。福不成双,祸不单行。”瞎半仙旧社会中过秀才,他的话很灵验,南庄乡很多人都信他。只是这句哑谜似的话语,让苗石匠怎么也捉摸不出是什么意思,但又时常费尽心思瞎想。他从字面意思理解,这不是一句吉言。那么,它是要应验到妻子身上,她虚弱得像一枚挂在枝头的秋桑叶,还是将要出生的孩子身上呢?
“苗师傅,我的大船已经装满,明天要开回去了。你出门快一个月了吧,要不要和我一道回家去呢?”奎叔与苗石匠很有交情。
“是呀,我出来的日子也不短了,明天就跟你一起回去吧。”苗石匠虽然有些舍不得丢下采石场的尾活,但即将临盆的妻子更让他放心不下。
在参与修筑门前涂海塘与大自然的斗争中,苗石匠和众乡亲一样,实现了个人的价值。不论付出多么艰辛劳累,他总是斗志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