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天府之国”成都行(二)
作品名称:那神奇壮观的远方 作者:浅墨清语 发布时间:2016-12-27 01:07:04 字数:11488
二、成都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于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5月由“成都草堂”更名成立为“杜甫草堂博物馆”。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是中国现存杜甫行踪遗迹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知名度最高的一处。其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
十月的午后,阳光明媚。成都地处四川盆地,气候温暖湿润,市民们依然穿着短袖薄裤。浅墨于国庆长假的日子融入成都市喜气洋洋,行色匆匆的客流中,挨挨挤挤随着流动的人群前行着,身上明显感觉到有热流在涌动,此时她觉得成都的十月就像家乡陇南的夏天一样热!人们常说四川成都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域富庶,气候条件适宜,是居住条件最为优越的地方,也是中国城市居住人口最多最集中的城市,今日一见,果真如此。在这全国统一长假时期,老成都人更显扬眉吐气,连空气里似乎都充满了自豪的分子,颇有“天府之国”的繁华与“蓉城”的美丽。
正逢国庆假日,游览的人也不少,但比起浅墨想象中的人数还是少了很多。浅墨穿过一阵阵拥挤,从武侯祠出处步行了百米左右,来到武侯祠公交站,看公交路牌,去杜甫草堂站全程约4.1公里,共经过六站,坐82路公交就可到达。浅墨和成都市民一样站在路牌下潮水般的人群中等候着82路公交车的到来。约十分钟后,浅墨随拥挤的人流上了82路公交车,车内站着很多人,她也没有奢望坐到椅位上去,一直站到了杜甫草堂站点下车,朝着“杜甫草堂博物馆”的方向走过去。
这时,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的故事如潮水般涌现在浅墨的脑海里……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河南巩县(今郑州巩义人)。原籍湖北襄阳。诗中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是现实主义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到衰的转折时期,其诗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
自幼生长在一个传统的官僚家庭,杜甫十三世祖杜预是晋代明将名儒,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而且官拜膳部员外郎。其父亲杜闲为衮州司马、奉天县令,母亲是当时著名学者崔融的女儿。在如此显赫的家庭里,杜甫接受了正统的儒家文化熏陶,这也催生了他务必要在仕途上有所作为的雄心。所以杜甫也曾自豪地称为“奉儒守官,未坠素业”。杜甫从小就下苦功读书,7岁学诗,15岁扬名。在35岁以前,他过着读书与漫游的生活。这既是为了增长阅历,也是为了交结名流、张扬声名,为日后的进仕作准备。20岁时他就结束书斋生活,开始他的漫游生活。他先后游历了吴、越、齐、赵、梁、宋等。天宝三年他与李白在洛阳相识,杜甫比李白小11岁。两个人性格不一样,但是,共同的志趣和爱好使他们成为亲密的好友。随后在宋地他们又遇到高适,三位高才谈诗论文,携手同游,结下深厚的友谊。这一时期的《望岳》和《画鹰》表现出诗人的乐观自信和青春朝气。
唐玄宗天宝五年(746),杜甫来到长安,第二年他参加了由唐玄宗下诏的应试,由于奸臣李林甫从中作梗,全体应试者无一人录取。从此进取无门,生活贫困。直到天宝十四年(755),才得到“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一职,负责看管兵甲仓库.同年,安史之乱爆发,此时杜甫正在奉先(今陕西蒲城)探家.第二年他把家属安顿在鄜州羌村(今陕西富县境),只身投奔在灵武(今甘肃省)即位的肃宗.途中被叛军所俘,押到沦陷后的长安,这期间他亲眼目睹了叛军杀戮洗劫的暴行和百姓的苦难.直到至德二年(757)四月,他才冒险逃到肃宗临时驻地凤翔(今陕西省凤翔县),授官左拾遗.不久因疏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自此他对现实政治十分失望,便辞官职,举家西行。
公元759年暮冬,杜甫为避“安史之乱”几经辗转终入蜀。“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见成都景色宜人,气候温润,就打算定居成都。期间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由于当时贫穷,他还写了不少诗来向当地的社会名流索要一些花草树木,自己亲手栽培。“奉乞桃栽一百根,春前为送浣花村。河阳县里虽无数,濯锦江边未满园。”第二年春天,在至交严武等友人的助力下,于他心悦的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依溪营建茅草屋而居。便是当时的"成都草堂"。“背郭堂成阴白茅,缘江路熟俯青郊。桤林碍日吟风叶,笼竹和烟滴露梢。暂止飞鸟将数子,品来语燕定新巢。旁人错比扬雄宅,懒惰无心作解嘲。”(写诗求绵竹、桤木、松树、绿李、黄梅,甚至于大邑瓷碗。)诗人饱满的诗韵和幽默风趣的增诗换取,诗人行事自不同寻常人。这首诗就是杜甫结束了4年的颠簸生活后,对自己的安身之地所作的描述。草堂是杜甫一生中少有的安定寓所。从此,浣花溪的碧水打湿了兰草,锦官城的春色芬芳在诗史的天空。杜诗一直引领着诗人领域的风雅和精神境界地高度。杜甫题为《狂夫》的诗:“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说的就是“成都草堂”。而又被称做”杜工部”。便是他诗中提到的"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的“成都草堂”。杜甫在此居住长达四年之久,创作诗歌流传至今的有240余首。有人们最熟知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那是春天的一个夜晚,杜甫像往常一样坐在他茅屋的窗前,点着蜡烛读书,一阵阵清风从窗缝中吹了进来,还带着丝丝的凉意,杜甫起身去关窗户,当手伸到窗前时觉得潮潮的,这才发现,外面竟然下雨了,可是雨很小,很细,要不是关窗户,恐怕睡到天亮也不知道下雨了。杜甫朝窗外一看,蒙蒙细雨里,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只有浣花溪中的渔船上还亮着灯。心想这雨水来的也真是时候,种的花儿正需要雨水的浇灌,花瓣被沾上露水也一定更加漂亮。杜甫想着这些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诗章)、《蜀相》等名篇。其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现已成为不少地区学生必学课)、《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千古绝唱。杜甫在成都寓居交游,赋诗题画,精彩之作层出不穷。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是《绝句四首》中的第三首,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诗人在草堂所见的美丽春色。杜甫诗作流传至今约1400多首,创作了不少“即事名篇,无复依傍”的新题乐府,如著名的“三吏”、“三别”就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杰作。因其在诗歌创作上思想与艺术造诣极高,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而被后世誉为"诗圣"。杜甫作为一代诗圣,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是与诗仙李白齐名的大诗人。他与李白,是唐代诗坛上的两大丰碑。李白是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杜甫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杜甫的诗以写实为主,以律诗见长,虽然有些古体诗,如《兵车行》《饮中八仙歌》等也很豪迈,但不是他的主流。
杜甫是盛唐后期大乱年代造就的伟大诗人。他直面残酷的现实,客观真实地描绘了那个多灾多难的时代面貌,同时在诗歌艺术方面,他转益多师,元稹说“至于子美,盖所谓上薄风雅,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使仲尼锻其旨要,尚不知贵,其多乎哉。苟以其能所不能,无可无不可,则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所以他兼有各家之所长,为后世诗歌树立起了不朽的典范,因而杜甫被尊为中国的“诗圣”。世界的文化名人。
杜甫在营建了白茅草屋后,其间曾离开成都携家在夔州(今重庆奉节)居住年余,764年春,杜甫携家由梓州往阆州,拟由水路出蜀。闻严武再尹成都,遂重回成都。六月,严武荐杜甫为节度史署参谋,检校工部员外朗。数月后,厌倦幕府生活。765年正月,又辞官回草堂闲居。
765年4月,严武病逝。失去依靠。同年五月,杜甫再次携家离开成都,买舟东下,经嘉州、戎州、渝州、忠州、云安,“五载客蜀郡,一年居梓州”(《去蜀》),结束了杜甫“漂泊西南”的前半个阶段。
766年9月杜甫到达云安,因病不能前进,直到次年暮春病势减轻,才迁往夔州。夔州都督柏茂林多有帮助,于第二年迁居夔西,经营那里的四十亩柑橘园,又租得东屯的一些公田,雇人耕种,过上相对稳定的生活。同时进入创作的一个丰收期,在夔州两年不到,作诗430多首,如《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名篇即作于此时。占杜诗全部诗作的30%强。诗中歌咏了夔州穷苦的劳动人民,描绘了这里险要的山川,反映了蜀中的动乱和对于长安、洛阳的思念,怀友忆旧之作也大量增加。可是他的健康情况越来越坏,疟疾、肺病、风痹及貌似糖尿病症状等不断缠绕他。
杜甫因为夔州气候恶劣,朋友稀少,便在大历三年(768)正月起程出峡。三月到江陵。他本想北归洛阳,又因河南兵乱,交通阻隔,不能成行。在江陵住了半年,移居公安数月,在年底到达岳阳,写出生动地反映湖南人民疾苦的《岁晏行》。
大历四年至五年是杜甫生命的最后两年,他没有定所,往来于岳阳、长沙、衡州、耒阳之间,大部分时间是在船上度过的。据史记:唐太宗大历五年(770)冬,诗人杜甫病死在长沙与岳阳之间湘江上的一只小破船中,葬于小四村天井湖。终年59岁。他逝世前写出一首三十六韵的长诗《风疾舟中伏枕书怀》,诗中有句“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仍以国家的灾难为念。
杜甫死后,灵柩停厝在岳阳43年后,即宪宗元和八年(813),才由他的孙子杜嗣业移葬于河南首阳山下。
后他的诗作受到樊晃、韩愈、元稹、白居易等人的大力揄扬。杜诗对元白的“新乐府运动”的文艺思想及李商隐的近体讽喻时事诗影响甚深。杜诗受到广泛重视,是在宋以后。王禹、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人对杜甫推崇备至,文天祥则更以杜诗为坚守民族气节的精神力量而赏识。杜诗的影响,从古到今,早已超出文艺的范围。
杜甫离开成都后,草堂便不存,五代前蜀时诗人韦庄寻得草堂遗址,重建茅屋,使之得以保存。
今日的"杜甫草堂经"宋、元、明、清历代多次修葺扩建,其中最大的两次重修,是在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基本上奠定了今日的“杜甫草堂”基本格局。历代完善已演变成一处集纪念祠堂格局和诗人旧居风貌为一体,建筑古朴典雅、园林清幽秀丽是著名的“杜甫草堂”。成都“杜甫草堂”因诗香名扬天下,借诗圣而后世流芳。
那么,在历代修缮扩建的杜甫草堂现在是什么样子得呢?是否还能找到当年诗人杜甫漫步草堂的脚步?是否还能嗅到当年杜甫临堂挥墨的诗意?是否还能领略到这位诗人虽然贫穷但却怀有伟大的爱国情怀?浅墨要去探访一番。
浅墨带着对诗人深深的崇敬和仰慕来到了位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中国唐代伟大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流寓成都时的故居——"杜甫草堂博物馆"探寻参观。
“杜甫草堂博物馆”景区大致分为:文物景点游览区(草堂旧址)、园林景点游览区(梅园)和服务区(草堂寺)。
从正门(南门)始入“杜甫草堂博物馆”核心文物区——草堂旧址。依次递进,照壁、正门、大廨、诗史堂、柴门、工部祠、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其中有几处是重建筑。诗史堂、工部祠两旁配以对称的回廊与其它附属建筑,显得既庄严肃穆又古朴典雅。工部祠东侧“少陵草堂”碑亭,是杜甫草堂标志性景点和成都著名景观。
“杜甫草堂博物馆”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年重建时的格局,面积300余亩,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草堂内楠木参天,梅竹成林,溪水婉蜒,桥亭相间,花径柴门,曲径通幽,园林格局典雅而幽美。春梅,夏荷,秋菊,冬兰四季芬芳。
杜甫草堂正门,是主体纪念性建筑群中排列在中轴轴线上的第一建筑。进入正门左侧是杜甫的坐像,头戴唐代文官帽,身材瘦弱,脸型嶙峋,神色凝重,看得出是生活节俭,位卑不敢忘忧国之故,根本没有现代那些不作为官员的大腹便便体形。正门匾额“草堂”二字系清代康熙皇帝的十七子、雍正皇帝的弟弟果亲王允礼所题,门两侧还悬挂有一副对联“万里桥西宅,百花潭北庄”,出自杜诗《怀锦水居止二首》,这两句诗十分准确地点明了当年草堂的地理方位,也正是今日草堂所处的位置。
跨过石桥,是一座通堂式敞厅,高朗明亮,气势不凡。两壁悬挂有一幅意深语工的长联:“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原为清代顾复初撰书,据说早已不存,现在所见墨迹为解放后由著名书法家邵章补写。
大廨:“廨”即官署,指古代官吏办公的场所,建于清代嘉庆十六年(1811年)。杜甫一生胸怀大志,却不被重用,仕途失意。后人出于尊崇和纪念,为他修建大廨,就把这处建筑作了如此命名是想借此表达对诗圣的尊崇和景仰之情。
厅中的杜甫塑像,是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钱绍武先生的杰作。这尊铜像呈跪姿,身材精瘦,以较为抽象和夸张的艺术造型,来表现诗人饱经忧患的一生和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在此驻足凝视,似乎感到时光已经倒流回一千三百年前,诗人正漂泊在江河之上,他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仿佛正向苍天发出“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的沉重慨叹。
大廨内悬挂着多副对联,尤以清代学者顾复初撰联最为脍炙人口:“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作者原籍长洲(今苏州),流寓成都,身世际遇和杜甫颇有相似之处,故作此联以寄托哀思和感慨。
诗史堂:记载着杜甫苦难人生伴随着唐朝从盛到衰的历史过程,留下的1400多首诗歌,真实而生动地展现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生活画卷,杜甫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歌被称为“诗史”,“诗史堂”也因此得名。
堂内陈列有历代名人题写的楹联、匾额。悬挂有朱德、陈毅、郭沫若等人的题词。堂中安放着古铜色的杜甫、李白全身塑像。二人穿着一样的衣服,戴着一样的帽子,束着一样的腰带,而且也没有明确标示哪个是杜甫哪个是李白,一旁的游人有的在猜测,有的在讨论,有的在窃窃私语,他们都极力的辨认着两尊塑像。浅墨也上前仔细的看来,那尊面容比李白更显清瘦憔悴的一定是杜甫。因为杜甫常年宦游逃避战乱,他以瘦弱之躯体,承担起对于国家和人民命运的深重忧患:他以苦难的生命,谱写出中国文学史上芳华永驻的诗章,杜甫之所以嵩高,不在其地位与官衔,而在其精神与人格。而李白仕途比杜甫更为得意,因此面相则更具容光。公元744年,杜甫与李白相逢于洛阳。两位诗坛泰斗一见如故,二人同饮同醉,携手同游,度过了人生中一段难忘的时光。
自宋以来,人们尊称杜甫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故堂名诗史。诗史堂两侧配有对称的陈列室,经回廊和大廨相连。堂前是一片梅林,两株硕大的罗汉松,枝繁叶茂,更烘托出高堂素壁的雅洁。
史诗堂后有小桥连接柴门。
柴门:是连接在中轴线上最小、最简朴的建筑。它原本是杜甫营建草堂时所造的院门。因为低矮简陋,诗人作了如此命名。门上匾额“柴门”二字是著名画家潘天寿所书。柴门是杜诗中提到的草堂原有建筑。过柴门即是工部祠。
工部祠:是杜甫草堂纪念性祠宇的中心,也是排列在"草堂旧址"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因杜甫曾作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工郎,故称杜工部,工部祠由此而得名。
祠堂一屋三楹,封山亮柱,高台石阶,花窗格门,肃穆庄重。祠内有明、清两代石刻杜甫像,其中明万历三十年(1602)石刻杜甫半身像是草堂遗存最早的石刻像。宋代诗人黄作上都推崇杜甫,以杜诗为宗。所以这里挂着几幅高大的布幡,上书杜甫诗的名句,有关诗歌创作的三幅:“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岂有文章惊海内,漫劳车马驻江干。”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但却极见功力.他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清代将黄庭坚、陆游配祀于杜甫像两侧,故又称三贤堂。堂中有“荒江结屋公千古,异代升堂宋两贤”的联语。壁间还嵌有清乾隆、嘉庆年间石刻“少陵草堂图”,刻工精细。1997年正是据此图、杜诗描写、明代格局、借鉴川西民居的特点恢复重建的草堂旧貌“茅屋故居”,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杜甫草堂还有一处位于红墙夹道、修竹掩映的由碎瓷镶嵌、古雅别致的“草堂”影壁。
在盆景园内有1999年建成的“杜诗书法木刻廊”,陈列着百余件杜诗书法木刻作品,是从馆藏数千件历代名人手书杜诗真迹中挑选出,用楠木镌刻而成,其杜诗绝唱、书法绝品、楠木绝材、刻工绝活有“四绝”之称,颇具观赏价值。2005年重建的万佛楼矗立于草堂东面楠木林中,复原了历史文化名城成都“东有崇丽阁,西有万佛楼”之风貌。
少陵草堂碑亭:“少陵”本为地名,汉宣帝墓称“杜陵”,宣帝皇后墓因规模小于帝陵所以称“少陵”。杜甫曾在这里住过较长时间,在诗中曾自称“杜陵野老”、“少陵野客”,所以也就称他为“杜少陵”了。“少陵草堂碑亭”位于工部祠东侧,是“杜甫草堂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碑亭建筑之一,它是一座以茅草作顶的亭子,内树有一石碑,镌刻“少陵草堂”四个大字,笔力浑厚,笔姿秀润,是果亲王允礼所书。雍正十二年(公元1734年)果亲王送达赖进藏,经过成都,特拜谒草堂,留下此手迹。人们常常将其作为茅屋的象征。
茅屋:那突出的杜甫故居的“茅屋”黄泥巴墙,那茅草屋顶,虽经人工时常维修、翻新,但古色古香风韵犹存。当穿梭于茅屋庭院,仿佛使人穿越到了远古原始茅草屋,置身于千年农耕田园风光。到了这里恍然间就不难懂杜甫笔下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怎样产生的,其中表现出来的博大胸怀,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修炼出来的。
大雅堂:是“杜甫草堂”景区排列在中轴线上的第三大重建筑。“大雅堂”之名,出自宋代诗人黄庭坚所作的《大雅堂记》。是他取自于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风、雅、颂”而得。“不登大雅之堂”的成语典故也是出自于此,形容层次低的作品与人物,进不了大雅之堂。了解到这三个字的来历,肃然起敬,因为她即将登入只有12位著名诗人才能进的大雅之堂参观,此时她的心情有点激动,不由自主整整衣襟,拿出百分百的精神状态,是啊!若不如此怎进得如此庄严的地方,那不是有伤风雅吗?
大雅堂原是草堂寺的大雄宝殿,据说2002年才正式开放。门上匾额“大雅堂”三个字是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字。大雅堂内陈列着迄今为止国内最大面积(64平方米)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整幅壁画气势恢宏,真实形象地再现了《望岳》《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杜诗代表作的内容。大型彩釉镶嵌磨漆壁画之后是展柜,其中展出了许多名人大家书写的诗词。增添了大堂文雅之风的浓郁氛围。壁画前雕塑着从战国时一直到宋代期间的12尊著名诗人的塑像:屈原、苏轼、李清照、陆游、陶渊明、陈子昂、王维、李白、白居易、李商隐、黄庭坚、辛弃疾。雕塑人物生动形象,各具形态,非常传神。每一个人物都雕刻得惟妙惟肖,让人恍如隔着千年的时光看到了诗人的身影!形象地展示了杜甫生平和中国古典诗歌的发展史。如举目望愁的李清照,挑灯看剑的辛弃疾,拄杖杵的杜甫,骑驴远游的陆放翁,举杯豪饮的白居易……看了12位诗人不同风格的豪迈,高雅,超脱状,才真正理解到了“词媚、诗雅、曲谐”的意义,并领略到了大雅堂的雅,不但是诗人的大雅,更是诗风的大雅。真有一入大雅之堂,不会作诗也想吟的感觉。当再转回到陶渊明像前,看到他那魁梧的身材,憨厚的神态,一身乡土气息的打扮,豁然开朗: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本来就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历来都是相辅相成的。被请入大雅堂中的12位诗人,哪一个不是历经坎坷,哪一个不是终生连接着人民大众的地气?否则他们的作品源头活水从何而来呢?
中国历史上,诗人数不胜数,能入大雅之堂的仅仅这12人,这些诗坛上的杰出代表,在浩瀚的中华文化长河中相互影响,比肩而立,把不断循环的中华文化传承发扬光大。可以想到他们在诗歌创作上的成就之高,是一般人难以达到的。
浅墨慢慢的咀嚼、品味从茅草屋的“草”,大雅堂的“堂”,是一条意味着从草根到大雅的历程,所以要突出这两个字,使其紧密相连。杜甫就是从茅草屋走向大雅堂的典范。同时也提示人们把根深深地扎在现实生活之中、社会的底层弱势人群中,从中吸取文字最好的素材,铸就文字的灵魂,才能不断成长。
馆内珍藏有各类资料3万余册,文物2000余件。包括宋、元、明、清历代杜诗精刻本、影印本、手抄本以及近代的各种铅印本,还有15种文字的外译本和朝鲜、日本出版的汉刻本120多种。是有关杜甫平生创作馆藏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馆内的基本陈列《诗圣著千秋》采用现代的陈列手段和鲜明而形象的陈列语言,展示了杜甫诗歌的辉煌成就,表现了杜甫思想的深远影响。“诗圣著千秋陈列”是杜甫草堂博物馆为纪念杜甫诞生一千二百九十周年而推出的精品陈列。陈列分为两部分,以朱德同志为草堂题写的对联“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作为主题和基本框架。上篇选取最能代表杜甫不同时期创作特点的诗句,以形象化的陈列语言和具有情感冲击力的表现手段,展示杜甫一生的苦难经历,体现他的人格魅力和崇高精神。下篇截取杜甫在成都草堂的一段生活和创作经历,着重介绍杜甫如何苦心经营草堂,杜甫的草堂诗作所展现的精神世界,以及杜甫离开后草堂的兴衰演变。同时展出的还有草堂2001年出土的文物,有生活器皿、建筑构件、娱乐用品等。
花径:当年杜甫的茅屋前,有一条两旁栽满花木的小径,他在诗中曾写到:“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今天的花径,是连接杜甫草堂纪念建筑群与原草堂寺的一条红墙夹道小径,花径尽头是“草堂影壁”,清末四川劝业道道尹周善培用青花碎瓷镶嵌的“。
梅园,位于草堂的西北角,占地数一览亭十亩,原是一处私家花园,也是建国后划归草堂管理的。过诗史堂折而向西,经水槛,穿月洞门,梅园就在眼前了。若站在月洞门外,便可见一座四层砖塔耸立湖畔,一座曲桥横跨湖上,塔名"一览亭"。取杜甫《望岳》诗"一览众山小"的句意。塔影倒映水面,与曲桥形成绝妙的呼应,而月洞门则成了取景框,在它恰到好处的取裁下,塔、桥、湖、花、树,浑然构成一幅精美的画面,这里有许多游人摄取这美丽的背景,留下美好的记忆。
还有“情系草堂”文献图片资料展览,展示了国家领导人、外国贵宾、海内外知名人士到草堂参观留下的图片、签名、题词及礼物。
“唐代遗址”唐代遗址陈列馆位于草堂东北面。2001年底,在草堂内发掘出大面积的唐代生活遗址和一批唐代文物,它极大地丰富了杜甫草堂的历史文化内涵,印证了杜甫当年对居住环境及生活情景的描写,澄清了古今草堂寺位置之争,增加杜甫草堂的历史厚重感,而且为这块圣地增添了新的光彩。
草堂寺:古称梵安寺,紧连杜甫草堂东侧。始建年代,一说为南朝齐梁时代,一说为唐代,即杜甫旧宅。现存建筑为清末重修。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戒堂、藏经楼、左右厢房等。寺中有清幽小巧的花园,两株高达30余米的古银杏树,矗立云天,引人注目。草堂收藏的杜甫诗意画有数百幅,除明、清两代的古画外,平时展出的为近、现代画家的作品。其中有齐白石、徐悲鸿、傅抱石、潘天寿、于非闇、刘海粟、吴作人、李苦禅、王雪涛等大家的作品。其余诗意画也均为知名画家所作。这些画既表现出各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和流派,又反映了杜诗的思想意境,深受广大文客骚人及书画爱好者的赞美和钟爱。
"杜甫草堂博物馆"除了记述杜甫的生平经历外,当然还有诸多不可多见的美景。草堂里有很多地方都有用木头建成的篱栏,以其不规则的木条形更具美感和诗意。草堂里随处都可以看到诗,或把长诗雕刻于碑上,或把诗句大书于竖幅,或写诗配于图中,或联诗题于门楣,让你恍如身临诗的圣地。还有那墨色的竹,如墨水画一般临立着。黑墨的细瘦的树枝,弯曲成极其自然的线条,若仰面上观,衬着天空,那树俨然成了黑色的倒影!还有诸多的木桥木桌和木凳,方便了游客,也让草堂更赋天然气息。草堂很多道路以曲折的白石铺地,再于两旁种下鲜艳的花草,当一眼望去便产生一种悠长地美感。
草堂内一下四五米处还有甚为壮观的泥土中的瓷器,或古盘碗,或古坛罐,甚至还有古代的缸。馆上方的走廊间也有古瓷器,古剑、古杯、古瓶、古壶……凡此种种古玩,不胜枚举。往里走,却赫然看到一幅长达八九米宽达四五米的长画,原来是博物馆的多媒体在播放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的经过,每一个镜头都是一幅精彩绝伦的画、动态的水墨画,这集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画“吸引着很多游客驻足观看。
总觉得每读杜甫的诗作一首,就是接受一次爱国主义的熏陶,在那个思想落后的封建社会,能拥有这样博大的胸怀是很罕见的!杜甫虽在物质生活上极度贫穷,但有心怀天下苍生的情怀,一代中国诗人的伟大精神正是杜甫诗篇中所折射出的伟人气质与魂魄。
当浅墨游览了“草堂旧址”内一些诗人的塑像之后,最让她记忆最为深刻的还是杜甫及其妻小塑像,尤其那尊妻小塑像的画面和故事情节极大地触动了她的思维神经,心绪如打翻了的五味瓶,真是五味杂陈……既庆幸于看到向往已久的诗人真刻的塑像及草堂故居的真实,嗅到了杜诗的历久弥香,感受了诗人写出绝笔时的事件背景。又进一步的了解诗人一生之精神富足与物质生活之贫穷,品味诗人于爱国情怀下所产生的诗香及悲凉,思绪飞得很远,隔着千年时空,嫣然看到了诗人和妻小悲欢离合的真实画面,心情异常的沉重,不禁感慨万千。
走马观花游览过“杜甫草堂博博物馆”大致景点,一种莫名的凄凉随着前行的脚步疯长蔓延……杜甫草堂浓郁的诗香、厚重的古文化气息;诗人民族气节、爱国情怀;都给人以最美的熏陶。还有古朴典雅的建筑都给人以最美的艺术享受,这些都是驱动她刚刚走过又想“故地”重游的原由,还有搁置在内心深处的原由是:博物馆内那尊身体精瘦,跪立船头,手抚诗卷,头部微仰,双眉紧蹙,随船漂泊在湘江之上……仿佛正向苍天发出沉重有力慨叹的古铜色的杜甫。还有那尊妻小塑像和塑像背后悲凄地让人终生难忘的故事。当时,杜甫让妻小寄居在异县奉先,母子二人在漫天风雪中无依无靠,杜甫回家探望的时候,一进门就听见妻子的哭声,原来杜甫的小儿子已被活活饿死!于是,杜甫在忧郁和愤懑中创作出了长篇诗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极尽的描写了黎民百姓遭受战乱之苦的惨状,诗人以极其悲怆的笔调写到自己的妻小:“老妻寄异县,十口隔风雪。谁能久不顾,庶往共饥渴。入门闻号啕,幼子饥已卒。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这首长诗将诗人忧民、忠君、念家、怀才不遇等思想情感,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这一博大浩瀚、沉郁顿挫的鸿篇巨制。
杜甫所留下的瑰丽的诗篇一直深深的地影响着中国世代诗坛上的蓬勃发展。杜甫和李白,世称“大李杜”。他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他热爱生活,热爱人民,热爱祖国。他嫉恶如仇,对朝廷的腐败、社会生活中的黑暗现象都敢于批评和揭露。他同情平民百姓,甚至幻想着为解救人民的苦难甘愿做自我牺牲。所以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
显然,国庆时来“草堂”并没有感觉到特别的热闹,但是浅墨还因此打听到有这么一个关于“草堂”的典故,那就是唐代一位大诗人高适与杜甫曾饮酒论诗,情同手足,结下了真挚的友谊。高适在正月初七那天曾写过一首《人日寄杜二拾遗》,诗曰“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此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愤以及对时局动荡的无可奈何,杜甫在草堂读到这首诗,深为感动,竟至“泪洒行间!读终篇末!”于是杜甫在对高适的怀念和对当朝国家的沦丧愤懑中写成了血泪之作《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云“自蒙蜀州人日作,不意清诗久零落。”“叹我惨凄求友篇,感时郁郁匡君略。”杜甫与高适的这一段往事于是被传为佳话,后来四川学政何绍基返回成都时,为追念两位诗人,曾拟对联“锦水春风公占却,草堂人日我归来”此联一出,后来的诗客文人不断竞相效仿,于每年人日(正月初七)云集杜甫草堂,或挥毫吟诵,或凭吊诗人,热闹非凡。从此以后,“人日游草堂”就成了成都一大风俗。
浅墨这次草堂之行,自认为收获颇丰,不仅了解了一些诗人忧国忧民的诗作和古朴典雅的杜甫故居建筑风貌,还看到草堂博物馆内很多美丽的风景,里面有卖珍贵的《杜甫蜀中诗选》。这是一本古式竖排版繁体的诗集,拿在手中,仿佛就能嗅到书中散发出的诗香。所谓“万里桥西一草堂”,可见草堂之大,韵味悠长、内涵丰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那么多的景点,那么大的场地,如果细细品味,一天都看不了几处。有很多内容还来不及解读和品味,待来年不同时间再访吧!相信这充满了诗圣灵气的地方,永远是世人仰慕崇敬“诗圣”的地方。
“杜甫草堂”浓郁的诗香远飘国内外,从古到今倍受中外风云人物的关注和仰慕,有许多国际友人不止一次的拜访过“杜甫草堂”。伟人邓小平一生五到草堂,他对家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不到杜甫草堂,就等于没有到过成都。”那么作为一凡夫俗子只为仰慕诗人精神高度、诗作芳香而寻访成都“杜甫草堂”十次、八次,甚至更多又有何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