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欢迎您! 用户笔名:密码: 【注册】
江山文学网  
【江山书城】 【有声文学】 【江山游戏】 【充值兑换】 【江山社团】 【我的江山】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长篇频道>军事历史>堕落的下场 ——唐玄宗传>第二十章:理智执政   

第二十章:理智执政   

作品名称:堕落的下场 ——唐玄宗传      作者:许雨浓      发布时间:2016-11-05 18:53:22      字数:5444

  693年在武则天大搞冤案年代,宫中守门的女婢团儿诬陷李旦的皇嗣妃刘氏、德妃窦氏(唐高祖窦皇后族兄窦抗的曾孙女,唐玄宗李隆基的生母),说她们用邪术诅咒武则天。693年正月初二,刘妃和窦妃在洛阳嘉豫殿朝见武则天,退出后同时被杀,掩埋在宫中,却没有人知道她们所埋的准确位置。
  
  711年正月十九日,复位二百多天的睿宗李旦,下诏将皇嗣妃刘氏追立为肃明皇后(?—693),称其坟墓为惠陵;将德妃窦氏追立为昭成皇后(?—693),称其坟墓为靖陵。睿宗在为这两位妃子招魂之后,将她们安葬在东都洛阳城南,并在西京长安为她们立庙,称为仪坤庙。
  
  到了733年正月初一,玄宗在新年到来之际,在太庙只看到母亲的神位陪伴父皇,仿佛肃明皇后宽容地在向他微笑。玄宗才觉得有一件事自己没有办好,因为自己的母亲在父皇生前的地位在肃明皇后之下,自己的太子之位本来应该是长兄李成器的,李成器因看在韦皇后是自己所灭,就主动提出不当太子。现在自己由太子当了二十多年的皇帝,应该把李成器母亲的牌位移到太庙中来,和母亲昭成皇后一起陪同父皇才对,不然,天下人会认为自己不公,于是他作出了如下的决定:
  
  春,正月,乙巳,祔肃明皇后于太庙,毁仪坤庙。
  丁巳,上幸骊山温泉(《资治通鉴》开元二十一年正月)。
  二月,丁酉,金城公主请立碑于赤岭以分唐与吐蕃之境;许之(《资治通鉴》开元二十一年二月)。
  三月,乙巳,侍中裴光庭薨。太常博士孙琬议:“光庭用循资格,失劝奖之道,请谥曰克。”其子稹讼之,上赐谥忠献。
  上问萧嵩可以代光庭者。嵩与右散骑常侍王丘善,将荐之;丘闻之,固让于右丞韩休。嵩言休于上。甲寅,以休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
  休为人峭直,不干荣利;及为相,甚允时望。始,嵩以休恬和,谓其易制,故引之。及与共事,休守正不阿,嵩渐恶之。宋璟叹曰:“不意韩休乃能如是!”上或宫中宴乐及后苑游猎,小有过差,辄谓左右曰:“韩休知否?”言终,谏疏已至。上尝临镜默然不乐,左右曰:“韩休为相,陛下殊瘦于旧,何不逐之!”上叹曰:“吾貌虽瘦,天下必肥。萧嵩奏事常顺指,既退,吾寝不安。韩休常力争,既退,吾寝乃安。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资治通鉴》开元二十一年三月)。
  
  733年正月初六,玄宗将肃明皇后的牌位迁入太庙来祭祀,拆毁了二十多年只供奉刘皇后一人的仪坤庙。处理好了这件事之后,玄宗心里得到了安慰。到了正月十八日,他到骊山温泉度假去了。
  
  二月二十九日,金城公主请求在赤岭立碑,作为唐吐两国分界线。唐玄宗同意了。
  三月初七,侍中裴光庭去世。太常博士孙琬,在讨论追赠这位规定“论资排辈”录用官员的宰相谥号时,建议说:“裴光庭按照资历用人,不能勉励人才上进,请将他的谥号追赠为‘克’。”裴光庭的儿子裴稹觉得这一谥号是在贬父亲,据理力争,最后玄宗将谥号定为“忠献”。
  
  既然这位庸俗的宰相去世,玄宗征求第一副宰相萧嵩的意见,问谁可以代替裴光庭。萧嵩和右散骑常侍王丘善的关系好,想推荐王丘善;而王丘善坚持要让给尚书右丞韩休。萧嵩向唐玄宗推荐韩休。三月十六日,玄宗任命韩休为黄门侍郎、同平章事。
  
  韩休能当宰相,原因是他办事严紧、为人正直、还不追求名利,他当宰相顺应了朝廷上下官员的期望。然而,萧嵩开始接触韩休时,认为韩休恬淡、和气,容易搞好关系,所以推荐了他。等到与韩休共事后,才发现这人刚正不阿,于是逐渐厌恶他。宋璟见韩休和自己一样刚直,意外之余觉得不会有好下场,因此叹息说:“没想到韩休竟能如此!”因韩休刚直,玄宗对他也有所顾虑。比方说,往往玄宗在宫中设宴行乐、或到后苑游玩打猎时,就提心吊胆地对侍臣说:“这件事韩休知道了吗?”可是没有等到玄宗话音落,韩休的意见书已经送来。面对韩休的刚直,玄宗曾经对着镜子默不作声。左右侍臣知道皇上是对韩休不高兴,讨好地说:“韩休当宰相以来,陛下比以前瘦多了,为什么不将他驱逐出宫呢?”玄宗叹息而理智地说:“我虽然消瘦,天下人必定会长胖,萧嵩奏事往往按照朕的旨意,可是退朝之后,我睡觉都不安心;韩休虽然常常和我力争,可是朕退朝以后,能睡得安稳。我重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自己。”
  
  也就是说,玄宗虽然对韩休有意见,但他知道韩休对他、对国家都有好处,所以容忍。到了闰三月,已故的陇右节度使郭知运的儿子郭英杰与契丹在都山(位于今河北省秦皇岛市青龙满族自治县)战败阵亡:
  闰月,癸酉,幽州道副总管郭英杰与契丹战于都山,败死。时节度使薛楚玉遣英杰将精骑一万及降奚击契丹,屯于榆关之外。可突干引突厥之众来合战,奚持两端,散走保险;唐兵不利,英杰战死。馀众六千馀人犹力战不已,虏以英杰首示之,竟不降,尽为虏所杀。楚玉,讷之弟也(《资治通鉴》开元二十一年闰三月)。
  夏,六月,癸亥,制:“自今选人有才业操行,委吏部临时擢用;流外奏用不复引过门下。”虽有此制,而有司以循资格便于己,犹踵行之。是时,官自三师以下一万七千六百八十六员,吏自佐史以上五万七千四百一十六员,而入仕之涂甚多,不可胜纪(《资治通鉴》开元二十一年六月)。
  
  733年闰三月初六,幽州道副总管郭英杰与契丹在都山战败身亡。其阵亡的原因是:当时节度使薛楚玉(今山西省河津市人,薛仁贵的第五子)派郭英杰率领一万名精锐骑兵以及投降过来的奚族军队进攻契丹,驻扎在榆关(今山海关)外。可突干带来了突厥军配合契丹作战,奚族军见有突厥人前来,采取观望的态度,分兵驻守险要,没有听从郭英杰的指挥,结果唐军失败,导致郭英杰阵亡。郭英杰虽然去世,但是其余六千多名将士仍然奋勇杀敌,敌人将郭英杰的头颅挂出来,唐军仍然不肯投降,最后全部壮烈牺牲。
  六月二十八日,玄宗好像也觉得裴光庭的论资排辈对有能力的人不公,下令说:“从现在起,候选官员如果是德才兼备的人,就委托吏部随时提拔;九品以外的一般干部,不再经过门下省审批。”虽然有了这道命令,但有关部门认为:论资排辈升迁对自己更有利,所以仍然沿袭。此时,从太师、太傅、太保三公一品以下,七品以上的官员就有一万七千六百八十六名,各个机关秘书、干事、地方乡镇干部之类的基层公务员共有五万七千四百一十六名,因此,当官的途径很多。
  也就是说,由于玄宗朝限制一百名科举学子升官人数,那些地方基层干部提拔起来的人众多,这与拉关系、走后门、一些官员利用特权有关。
  
  同年九月,玄宗搞起了血统建设:
  九月,壬午,立皇子沔为信王,泚为义王,漼为陈王,澄为丰王,潓为恒王,漎为梁王,滔为汴王。关中久雨谷贵,上将幸东都,召京兆尹裴耀卿谋之,对曰:“关中帝业所兴,当百代不易;但以地狭谷少,故乘舆时幸东都以宽之。臣闻贞观、永徽之际,禄廪不多,岁漕关东一二十万石,足以周赡,乘舆得以安居。今用度浸广,运数倍于前,犹不能给,故使陛下数冒寒暑以恤西人。今若使司农租米悉输东都,自都转漕,稍实关中,苟关中有数年之储,则不忧水旱矣。且吴人不习河漕,所在停留,日月既久,遂生隐盗。臣请于河口置仓,使吴船至彼即输米而去,官自雇载分入河、洛。又于三门东西各置一仓,至者贮纳,水险则止,水通则下,或开山路,车运而过,则无复留滞,省费巨万矣。河、渭之滨,皆有汉、隋旧仓,葺之非难也。”上深然其言(《资治通鉴》开元二十一年九月)。
  
  733年农历九月十八日,玄宗封皇子李沔为信王,李泚为义王,李漼为陈王,李澄为丰王,李潓为恒王,李漎为梁王,李滔为汴王。
  此时,关中因秋雨连绵导致成灾,谷价暴涨得十分昂贵。玄宗为了减轻长安粮食负担,准备带一大批官员到东都洛阳去就食。于是,他召来京兆尹裴耀卿商量。裴耀卿建议说:“关中是帝王兴业的地方,应当百代不变。但由于这里土地面积小,五谷缺少,因此陛下经常到东都就食,以减轻这里的粮食压力。我听说贞观、永徽年间,用于百官俸禄支出的粮食还不太多,每年通过水路从关东运来一二十万石粮食,就足以普及供应了。如今朝廷费用越来越大,运送比以前多几倍的粮食还不够,因此才使陛下几次冒着严寒酷暑赴洛阳就食。如今如果将农业部下面的地租米运往东都,再从东都由水路转运到关中,就可以稍微缓解关中的粮荒,假如关中有几年的储备粮,那么就不用为旱涝灾害担忧。况且吴地人不熟悉黄河的水运,经常在路上停留,导致运输时间过长,这样就会使有些粮食被隐藏、偷盗。因此,我请求在汴河河口(大致位于今河南省荥阳市)设置粮仓,让东吴的船通过大运河到汴河河口卸下大米就离开,官府再雇船分别从黄河、洛河运进关中。还可以在三门峡的东西两侧各建一座粮仓,把运到的粮食先储藏起来。如果水路有危险就停止运送,如果水路通畅就开始运送。或者开凿山路用车运输。这样粮食就不会滞留在路上,这样可以节省数以万计的陆路运费。黄河、渭水两岸还有汉代、隋朝的旧粮仓,修复一下并不难。”玄宗听了,非常认同。
  
  随着733年冬天的到来,原左丞相宋璟退休:
  戊子,左丞相宋璟致仕,归东都。
  韩休数与萧嵩争论于上前,面折嵩短,上颇不悦。嵩因乞骸骨,上曰:“朕未厌卿,卿何为遽去!”对曰:“臣蒙厚恩,待罪宰相,富贵已极,及陛下未厌臣,故臣得从容引去;君已厌臣,臣首领且不保,安能自遂!”因泣下。上为之动容,曰:“卿且归,朕徐思之。”丁巳,嵩罢为左丞相,休罢为工部尚书。以京兆尹裴耀卿为黄门侍郎,前中书侍郎张九龄时居母丧,起复中书侍郎,并同平章事。
  是岁,分天下为京畿、都畿、关内、河南、河东、河北、陇右、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淮南、江南东道、江南四道、黔中、岭南,凡十五道,各置采访使,以六条检察非法;两畿以中丞领之,馀皆择贤刺史领之。非官有迁免,则使无废更。惟变革旧章,乃须报可;自馀听便宜从事,先行后闻。
  太府卿杨崇礼,政道之子也,在太府二十馀年,前后为太府者莫能及。时承平日久,财货山积,尝经杨卿者,无不精美;每岁句驳省便,出钱数百万缗。是岁,以户部尚书致仕,年九十馀矣。上问宰相:“崇礼诸子,谁能继其父者?”对曰:“崇礼三子,慎馀、慎矜、慎名,皆廉勤有才,而慎矜为优。”上乃擢慎矜自汝阳令为监察御史,知太府出纳,慎名摄监察御史,知含嘉仓出给,亦皆称职;上甚悦之。慎矜奏诸州所输布帛有渍污穿破者,皆下本州征折估钱,转市轻货,征调始繁矣(《资治通鉴》开元二十一年十一到十二月)。
  
  十一月二十五日,原左丞相宋璟退休回洛阳。
  再说和宋璟一样刚直的韩休,他多次在玄宗面前与萧嵩发生争论,当面揭发萧嵩的短处,玄宗对此很不高兴。萧嵩因此请求告老还乡,玄宗阻止说:“我没厌恶你,你为什么要急于离去?”萧嵩自从回京当宰相后,只是唯唯诺诺,他担心自己以后不会有好结果,所以坚持说:“我承蒙陛下的厚爱担任宰相,富贵已经达到了顶点。趁陛下还没有厌恶我,所以我能从容地引退;如果陛下已经厌恶我,我的头是否能保住也很难说,到那时,即使想引退又怎能如愿!”萧嵩说到后面句时,眼泪流了下来。这眼泪像电流,触动了玄宗,这位四十八岁的皇帝感动地说:“你先回去,我会慢慢考虑。”十二月二十四日,玄宗罢免了萧嵩的中书令一职,只让他担任左丞相;罢免韩休黄门侍郎一职,只担让担任工部尚书,任命京兆尹裴耀卿接替韩休当了黄门侍郎;前任中书侍郎张九龄因为母亲守丧,玄宗起用他重新担任中书侍郎,让裴耀卿、张九龄两人都进入宰相群(同平章事)。
  
  733年,玄宗将全国分为京畿道、都畿道、关内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陇右道、山南东道、山南西道、剑南道、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黔中道、岭南道,共十五个道,分别设置采访使,制订六条规定约束官员的非法行为;东西两京地区的采访使由监察部部长兼任,其它各道都选择贤明的刺史担任。如果道使没有担任过刺史的就换人;采访使没有变动。各地只要改变旧的规章制度,必须上报朝廷批准;其余的地方政策和法规可以由采访使根据情况自行处理,为了让权力得到落实,不给下面造成损失,采访使可以先执行后上报。
  
  除此之外,在733年最后的日子里,还有一件事值得一提:太府卿(掌金帛财帑的官员)杨崇礼是隋朝王子杨政道(620年二月,东突厥可汗处罗可汗派遣使者前往窦建德处,将萧皇后和杨政道迎接到东突厥,拥立杨政道为隋王)的儿子,在太府工作了二十多年,唐朝历史上前后担任太府卿的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他。此时天下太平很久,钱财货物堆积如山,凡是经过杨崇礼保管的财物,没有不完美的。每年杨崇礼还采取各种办法节约开支,节省的钱多达数百万缗。733年,杨崇礼已经九十多岁,官至户部尚书退休。面对这样一位好理财专家的退休,玄宗在选择新人时,征求宰相的意见说:“杨崇礼的几个儿子,谁能继承他父亲的职务?”其中有一位宰相说:“杨崇礼有三个儿子,分别是杨慎余、杨慎矜和杨慎名,兄弟三人都廉洁、勤奋,加上为人诚恳又有学问,其中杨慎矜表现得尤为突出。”玄宗听了,就将现任汝阳县的县令杨慎矜提拔为监察御史,让他主管太府出纳事务;杨慎名为代理监察御史,主管含嘉仓(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始建于隋炀帝的大业元年,也就是605年)粮食的支付。杨家兄弟到任后都很称职,这让玄宗很高兴。随后杨慎矜上奏,请求将各州所交的布匹丝绸,只要有弄脏和破损的,都应该发回原地,然后按照折价收取资金,同时也转买些轻货,如此一来,国库减少了损失,从此征收赋税开始变得繁琐而复杂了。
  
  也就是说,玄宗很重视国库管理,国库也因杨氏兄弟有了更妥善管理方法,只是这一方法把质量转移到了地方。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分享按钮